- 年份
- 2024(3735)
- 2023(5341)
- 2022(4462)
- 2021(4322)
- 2020(3513)
- 2019(8137)
- 2018(8127)
- 2017(15000)
- 2016(8053)
- 2015(9362)
- 2014(9557)
- 2013(9089)
- 2012(9052)
- 2011(8419)
- 2010(8836)
- 2009(8395)
- 2008(8984)
- 2007(8251)
- 2006(7553)
- 2005(6924)
- 学科
- 济(35603)
- 经济(35548)
- 管理(23360)
- 业(19530)
- 贸(17949)
- 贸易(17940)
- 易(17377)
- 企(17365)
- 企业(17365)
- 方法(16408)
- 数学(12502)
- 数学方法(12256)
- 学(11057)
- 理论(8877)
- 中国(8581)
- 农(8459)
- 业经(7921)
- 财(7495)
- 出(6651)
- 关系(6580)
- 制(6342)
- 地方(5994)
- 融(5875)
- 金融(5874)
- 和(5861)
- 口(5647)
- 出口(5643)
- 出口贸易(5643)
- 银(5275)
- 银行(5254)
- 机构
- 大学(136337)
- 学院(132837)
- 济(54826)
- 经济(53682)
- 研究(47636)
- 管理(45298)
- 理学(38888)
- 理学院(38341)
- 管理学(37333)
- 管理学院(37123)
- 中国(35318)
- 科学(29878)
- 京(29422)
- 所(25234)
- 财(25046)
- 研究所(22952)
- 农(22934)
- 江(20462)
- 中心(20270)
- 财经(20118)
- 业大(19580)
- 范(19241)
- 师范(19047)
- 北京(18440)
- 农业(18329)
- 经(18195)
- 经济学(17730)
- 院(16946)
- 州(16203)
- 经济学院(15964)
- 基金
- 项目(82519)
- 科学(64065)
- 基金(60560)
- 研究(58230)
- 家(53748)
- 国家(53332)
- 科学基金(44133)
- 社会(36957)
- 社会科(34890)
- 社会科学(34880)
- 基金项目(31127)
- 省(30333)
- 自然(28833)
- 自然科(28115)
- 自然科学(28100)
- 自然科学基金(27612)
- 教育(27383)
- 划(26284)
- 资助(25716)
- 编号(22998)
- 成果(20293)
- 重点(19112)
- 部(18870)
- 发(17043)
- 创(16422)
- 课题(16345)
- 教育部(16152)
- 大学(15902)
- 科研(15847)
- 国家社会(15431)
共检索到20460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汇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多样化以及反倾销、保障措施使用逐渐的广泛,对汇率传递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贸易保护政策上来,为此弄清汇率不完全价格传递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发挥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贸易保护 理论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曲昭光 吴东立
本文采用一个扩展的古诺模型分析证明了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关系。首先,本文从破解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仍持续增长这一谜题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模式和出口结构特征,描述了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角色,阐述了垂直型产业内模式和中间产品占比较大的贸易结构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其次,对Dornbusch采用的古诺模型进行拓展,引入贸易模式变量,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产业市场结构、本国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和贸易模式是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翁智刚 唐元懋 刘丹萍
本文基于近年来国际收支平衡与传统汇率理论相悖的现象,以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主要从价格刚性、定价策略、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等六个视角解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论证了不同汇率传递程度的国家应当采用的汇率制度的差异,以及在汇率不完全的大背景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以稳定国内商品的价格为主。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汇率与贸易收支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平 刘英
汇率传递是国际经济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把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文章在多恩布什超调理论的框架内,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分析汇率传递的系数,并具体探讨了汇率变动和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超调模型 货币主义 传递系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倪庆东
汇率的不完全传递动摇了传统理论关于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基石,汇率传递也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出口定价方式调整对汇率传递影响的内在逻辑,为揭开汇率与商品价格之谜抛砖引玉。出口定价方式对汇率传递影响的研究已经国际市场不完全竞争下的因市定价,发展到交错定价,而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出口商价格调整频率来影响汇率传递,该领域中每一项研究成果的产生对人们理解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都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
汇率 因市定价 交错定价 汇率传递内生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志
本文首先以贸易份额为权重,测算出我国纺织业进出口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纺织业进口和出口贸易中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并体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原因在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差异化程度不高,需求价格弹性大,出口企业通过主动吸收大部分汇率波动,以维持低价竞争优势。纺织业进口主要以原料为主,由于国家对主要纺织原料进口实行配额或进口许可管理,纺织企业无法充分运用国外低成本资源,很难通过灵活调整进出口数量来降低汇率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武台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而提出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之间的逻辑悖论关系,然后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基础上,从市场势力和跨国公司行为、通胀环境、央行货币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要缓解中美贸易失衡,美国应改善内部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中国也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娟娟 林玲
全球生产网络中,出口行业的贸易附加值水平是影响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的重要变量,附加值越大,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明显;附加值越小,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不完全。在我国大部分出口行业附加值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变化显著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波动,最终造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由于各行业贸易附加值的不同,这种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贸易附加值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后是资源密集型产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伟平
不完全汇率传递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政策含义三个层面,分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问题的发展脉络和趋向。从理论基础看,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对于不完全汇率传递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实证研究表明不完全汇率传递是一种普遍现象,且汇率传递效应呈下降趋势。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和下降趋势对于一国货币政策执行和汇率制度选择等具有重要含义。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影响的逐步深入,该问题对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制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雅敏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深厚的微观基础使得它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更富有解释力。影响汇率传递程度的原因,从企业定价的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有因市定价、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国内产品对进口品的替代程度等因素;从宏观视角来看,可能的原因有经济开放度、汇率波动性和通货膨胀环境等。国内生产成本和配送成本、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和国内偏好都可以解释汇率传递沿着定价链条的下降。近二十年来的汇率传递下降也可以从通货膨胀环境、汇率波动性及各国进口产品构成结构的变化来解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曙霞 阮峥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认为两国之间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但事实证明名义汇率的贬值在许多工业化国家对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不大,而且近二十年来汇率传递程度仍在下降。本文简单归纳了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理解汇率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指导针对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汇率不完全传递 价格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荣岩 丛屹
汇率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从基础理论、传递程度、影响因素、政策含义四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发现汇率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并且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汇率传递效应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商的市场势力和进口国国内商品对进口品的替代能力有所不同。另外,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分析视角,认为下一步的研究应基于我国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现有模型和方法进行调整,进而准确判断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汇率传递 因市定价 不完全竞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系
本文根据新贸易理论论述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国际贸易及其政策。阐明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比较可竞争市场、寡占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模式、贸易规模与结构及贸易福利后,指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贸易干预的得益相当有限,干预也应当是温和的,且以国内政策干预为好。即使自由贸易政策并非最优政策,也不能偏重于外向政策干预。
关键词: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国际贸易,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文章利用VAR模型考察2000~2015年期间中美货币政策对双边贸易的非对称传导事实,从理论上分析中美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传递因素,并根据贸易价格汇率传递模型,估计了中美两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方程,实证检验了中美两国进出口汇率传递的异质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低,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高,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高,对美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低,贸易定价模式不同以及汇率制度、通胀率、企业经营效率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汇率传递异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余额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中美贸易差额不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高低,而在于中美国际分工地位和经济结构差异。同时,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争取对外贸易定价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贸易失衡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文章利用VAR模型考察20002015年期间中美货币政策对双边贸易的非对称传导事实,从理论上分析中美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传递因素,并根据贸易价格汇率传递模型,估计了中美两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方程,实证检验了中美两国进出口汇率传递的异质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低,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高,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高,对美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低,贸易定价模式不同以及汇率制度、通胀率、企业经营效率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汇率传递异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余额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贸易失衡调整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