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0)
- 2023(13362)
- 2022(10951)
- 2021(10112)
- 2020(8475)
- 2019(19138)
- 2018(19009)
- 2017(37301)
- 2016(19620)
- 2015(21747)
- 2014(21527)
- 2013(20839)
- 2012(18545)
- 2011(16340)
- 2010(16599)
- 2009(15995)
- 2008(15854)
- 2007(14464)
- 2006(12628)
- 2005(11634)
- 学科
- 业(88843)
- 济(83582)
- 经济(83450)
- 企(81748)
- 企业(81748)
- 管理(79177)
- 方法(36722)
- 业经(29771)
- 财(29717)
- 数学(28409)
- 数学方法(27876)
- 农(26749)
- 制(21835)
- 务(21669)
- 财务(21627)
- 财务管理(21600)
- 技术(20883)
- 中国(20747)
- 企业财务(20447)
- 农业(18901)
- 理论(17024)
- 体(16074)
- 划(15880)
- 策(15310)
- 和(14852)
- 技术管理(14031)
- 体制(13937)
- 银(13893)
- 银行(13887)
- 贸(13628)
- 机构
- 学院(278553)
- 大学(271789)
- 济(119513)
- 经济(117300)
- 管理(117246)
- 理学(100910)
- 理学院(100022)
- 管理学(98535)
- 管理学院(97987)
- 研究(81567)
- 中国(67145)
- 财(59388)
- 京(55426)
- 财经(46269)
- 科学(45139)
- 江(42834)
- 经(41911)
- 农(39154)
- 中心(38483)
- 所(38220)
- 经济学(36188)
- 业大(35881)
- 北京(34341)
- 财经大学(34155)
- 研究所(33706)
- 州(33656)
- 商学(33084)
- 商学院(32777)
- 经济学院(32621)
- 范(31153)
- 基金
- 项目(180247)
- 科学(146356)
- 研究(137657)
- 基金(133130)
- 家(112518)
- 国家(111527)
- 科学基金(100135)
- 社会(90957)
- 社会科(86473)
- 社会科学(86456)
- 省(72180)
- 基金项目(69859)
- 教育(62987)
- 自然(62732)
- 自然科(61395)
- 自然科学(61382)
- 自然科学基金(60369)
- 划(58165)
- 编号(55228)
- 资助(53083)
- 创(43890)
- 成果(43744)
- 制(40393)
- 部(40198)
- 创新(40011)
- 重点(39717)
- 业(38527)
- 发(38471)
- 国家社会(37737)
- 课题(37628)
- 期刊
- 济(137215)
- 经济(137215)
- 研究(82885)
- 中国(55660)
- 管理(50971)
- 财(50484)
- 农(37795)
- 科学(34149)
- 学报(31389)
- 技术(27865)
- 教育(27665)
- 融(27640)
- 金融(27640)
- 大学(26483)
- 农业(25689)
- 业经(25309)
- 学学(25111)
- 财经(23467)
- 经济研究(21557)
- 经(20289)
- 问题(17275)
- 技术经济(16848)
- 业(16040)
- 财会(14949)
- 现代(14506)
- 商业(14268)
- 策(13808)
- 科技(13687)
- 统计(13440)
- 会计(12761)
共检索到417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桂菊 陈思睿 侯丽敏
模仿创新一向被认为是后进企业追赶市场领先者的生存策略,由于模仿的不完全性,创新效果也大打折扣。最新研究发现,模仿的不完全性才是后进企业实现创新的源泉。对发展中国家的后进企业来说,不完全模仿创新不仅必要、可行,更是一种创新捷径。基于华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表明,产品的性能模仿、设计模仿、营销模式模仿以及跨界移植模仿是后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创新模式。外部知识搜索是不完全模仿创新的基础,企业文化推动后进企业从不完全模仿到创新与转型的实现。
关键词:
不完全模仿 知识搜索 转型升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桂菊 夏冰
模仿经常被理解为劣势公司追赶市场领导者采取的生存策略。一直以来,模仿被轻视,被认为是简单而容易的,同时由于模仿的不完全性,模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正是因为模仿的不完全性,也即不完全模仿,才是创新的源泉。不完全模仿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企业来说,不完全模仿创新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创新捷径。本文首先对不完全模仿创新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不完全模仿创新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其次,总结归纳了不完全模仿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不完全模仿创新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强调技术创新,但是单纯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导致路径依赖的形成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强调通过系统性商业创新获取价值,成为突破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重要手段。结合比亚迪公司案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业模式创新是落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落后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企业家精神、市场机会和政策激励,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包括产品或服务创新、联盟网络构建、客户需求分析等。
关键词:
制造业 商业模式创新 转型升级 比亚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牟绍波 任家华 田敏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创新升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回顾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的本质,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升级的路径。从开放式创新意识的树立、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构建、开放式学习机制的建立、开放式创新集群的培育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的对策,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大扶持投入力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含明
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在跨国公司价值链控制决策及组织模式中的应用方面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但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Antras&Chor(2013),拓展了不完全契约情形下反映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一般规律的理论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契约不完全影响价值链利益分配的机制。研究结论显示:在产业互补型价值链中,处于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中国制造业获取了更高超额租金分配份额;而在产业替代型价值链中,处于价值链分工相对下游的中国制造行业则会得到更高超额租金分配份额。上述两种效应会伴随契约密集度的提高显著增强。作为价值链参与者的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进行价值链嵌入位置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产业的内部需求结构特征与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学梅 韩宇航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及绿色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元理论框架,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选择4家典型的制造业企业,深度剖析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演化过程“制度逻辑驱动→资源编排过程→绿色转型结果”的内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过程可以划分为传统发展期、绿色转向期和绿色转型期3个时序区间,且不同阶段的主导逻辑、资源编排方式和绿色创新行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制度逻辑和资源编排过程衍生出4种差异化的绿色转型模式:“产业链绿色集成模式”、“供应链绿色整合模式”、“多重响应绿色蝶变模式”和“隐形冠军绿色追赶模式”;(3)不同绿色转型模式通过调整注意力配置对象和注意力聚焦方向,可以通过“长视引领绿色跃迁路径”、“价值重构绿色跃迁路径”和“双重预见绿色跃迁路径”实现更高程度的绿色转型。综上,在理论上,本研究丰富了注意力基础观在绿色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实践层面,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亚峰 王永伟
分析制造业价值链纵向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促进我国价值链分工地位不断攀升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Pol Antras的多阶段生产模型分析了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边界和内生决定问题,以及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如何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的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企业规模、契约环境、技术水平和分工位置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和逆一体化发展变化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沿着价值链研发环节与契约合作环节不断促进价值链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分工位置 价值链 纵向一体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长林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1-2010年中国对95个国家制造业行业出口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进口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模仿威胁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加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其影响主要以市场扩张效应为主。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行业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比较敏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不敏感。在弱模仿威胁的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市场势力效应减少了中国出口;在强模仿威胁的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增加中国出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昊 张新博 樊步青
以服务化推动先进制造业GVC升级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基于技术创新视角,在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在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关系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研究模型,据此探究服务化推动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服务化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两条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GVC升级,数字化和市场竞争在这一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够正向调节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关系。进一步讨论发现:不同类型及程度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在服务化推动先进制造业GVC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系统揭示出服务化推动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作用机制,为以服务化推动先进制造业GVC升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金玲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是建立在价值链分工基础上的产业不完全转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承接的是来自发达国家产业价值链中劳动密集型低端环节的转移,制造业面临着向价值链高端升级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劳动力投入、技术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也未表现出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国内资本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却有显著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产业不完全转移 价值链攀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含明
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的契约不完全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利得分配模式,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积极而深远。在Ant ras和Chor(2013)的基础上,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供应商视角,提出了如何实现贸易利得在价值链上分配最大化的理论假说,接着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对相应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1)对于替代型价值链生产网络,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更加上游的位置有助于提升贸易利得;(2)不同区域的契约执行效率以及不同行业的契约密集度对我国制造业贸易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3)相较互补型而言,在替代型价值链生产网络中,行业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对隐含在最终品中的真实贸易利得具备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契约不完全 价值链生产网络 贸易利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辉煌 兰宜生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内行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行业成本加成的重要因素。进口贸易在高竞争性行业对成本加成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而在低竞争性行业具有相反的效应;出口贸易对国内行业的成本加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关键词:
进口竞争 成本效应 价格效应 市场竞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均 彭纪生
资源禀赋带来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加工制造向技术创新阶段过渡中面临着品牌竞争压力。从理论的先导性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理论是当今主导的两种理论价值观。由于两种理论自身缺陷及强调的要素截然不同,在指导中国企业战略发展中已显示出理论的局限。本文依据品牌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并论证新的整合性框架,并从本土家电制造业现状出发,推演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6维度评价模型。通过构建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测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利用模糊变换对各项指标综合计算。通过对三家企业以及4个家电品牌的分析比较,排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指标维度及其品牌竞争力综合分值。BCCI模型的突出优势是兼顾了...
关键词:
品牌 核心竞争力 评估模型 制造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艳梅
随着国内商贸流通业态的不断转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度、对区域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及对上游制造业等行业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发挥其优势及作用的同时,商贸流通业FDI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用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FDI对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表现为溢出和挤出两个方面。虽然商贸流通业FDI的进入总体上对本土制造业产生了纵向挤出效应,但内外资商贸流通企业技术差距的存在和本土制造企业对经验吸收能力的提高对FDI的纵向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