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2504)
- 2022(10530)
- 2021(9719)
- 2020(8111)
- 2019(18169)
- 2018(18040)
- 2017(34390)
- 2016(19240)
- 2015(21220)
- 2014(21287)
- 2013(20913)
- 2012(19460)
- 2011(17765)
- 2010(17975)
- 2009(16555)
- 2008(16536)
- 2007(15238)
- 2006(13562)
- 2005(12710)
- 学科
- 济(70891)
- 经济(70778)
- 管理(58246)
- 业(50914)
- 企(41851)
- 企业(41851)
- 方法(27755)
- 数学(23662)
- 数学方法(23375)
- 财(23077)
- 制(21180)
- 农(21101)
- 中国(19954)
- 学(19330)
- 业经(16112)
- 体(14919)
- 环境(14700)
- 地方(14645)
- 融(14599)
- 金融(14591)
- 银(14435)
- 银行(14396)
- 税(13961)
- 行(13849)
- 务(13567)
- 财务(13524)
- 财务管理(13488)
- 农业(13195)
- 税收(13074)
- 收(12997)
- 机构
- 大学(272599)
- 学院(270932)
- 济(107290)
- 经济(104794)
- 研究(98976)
- 管理(97784)
- 理学(82508)
- 理学院(81461)
- 管理学(79904)
- 管理学院(79404)
- 中国(77155)
- 科学(61236)
- 京(59388)
- 财(57687)
- 所(51559)
- 农(51050)
- 研究所(46257)
- 中心(45903)
- 财经(44110)
- 江(44071)
- 业大(42081)
- 经(39949)
- 农业(39862)
- 北京(37500)
- 院(36161)
- 范(35313)
- 师范(34860)
- 州(34310)
- 省(34070)
- 经济学(33356)
- 基金
- 项目(180501)
- 科学(141963)
- 基金(132233)
- 研究(128179)
- 家(118032)
- 国家(117111)
- 科学基金(98892)
- 社会(81677)
- 社会科(77387)
- 社会科学(77365)
- 基金项目(69528)
- 省(69362)
- 自然(65076)
- 自然科(63487)
- 自然科学(63466)
- 自然科学基金(62337)
- 划(60132)
- 教育(58489)
- 资助(53934)
- 编号(49794)
- 重点(41941)
- 成果(41712)
- 部(40358)
- 发(38073)
- 创(37105)
- 制(36861)
- 课题(36301)
- 创新(34952)
- 科研(34876)
- 国家社会(34388)
共检索到427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军
煤炭资源生态补偿费征收与使用制度上的不完善,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个基本属性,即征收主体与被征收主体的不完全市场性、央企与私企费负上的差异性、生产企业与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弱自律性、生态费征收的事后性以及使用的低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莹 谭术魁 张安录
为研究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是否存在差异及差异程度,本文以湖北省4市54村54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和83个征收案例为依据,从理论、农民意愿和征收实例3个层面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不论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征收,补偿额度应依据农民受损程度来确定;农民意愿调查分析表明,73.64%的农民愿意接受公益性比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低的做法;征收实例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征收补偿额与征收后用途显著相关,非公益性征收比公益性征收补偿平均高29.85万元/公顷,城市等级越高,距离城市中心越近,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征收的补偿差异越明显。同时,两种征收补偿差异还与耕地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比重相关。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然 王晶 姜久华 唐亚萌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费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有力举措,但增加了矿业企业的成本,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否会影响矿产资源价格,影响矿产资源可供的安全性,是新时代矿产资源安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但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容忽视,煤炭企业也应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做出相应补偿。以2013—2020年中国煤炭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生态补偿费与煤炭价格多元回归模型以及煤炭开采量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态补偿费与煤炭价格呈负相关关系,而此负相关关系在煤炭资源开采量大的企业较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学军 李健 高鹏 庄国泰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预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然 黎骥 李素峰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间内将仍然以煤炭为主。相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有更大更多的负面影响。明确煤炭开采过程中生态补偿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有利于促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本文从确认标准、原则、项目等方面阐述了煤炭开采中生态补偿费用的确认,从计量单位和数量、计量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煤炭开采中生态补偿费用的计量,最后以新疆准东煤田为案例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
煤炭 生态补偿费用 确认 计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英豪 乔新生
征收法定主义的内容必然包含征收补偿法定主义,征收补偿标准的法定化在于以市场化估价为基础,征收补偿所支付的这个补偿实质上是针对征收标的物的一个对价,而关于征收补偿标准,公平补偿标准应当让位于完全补偿标准;征收损失补偿的争议应当是民事争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之元 王战强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一个被“看不见的手的范式”所遗漏的制度性问题,即破产的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将说明为什么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范式”的两种理解——“完全的市场”式的理解和“适者生存”的理解——没有也不可能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对美国破产法规的历史发展,即从不自愿到自愿,再到策略性破产,所作的一个简要回顾;第三部分将对这个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卢昌崇
征收资源补偿费的政策效应分析于立,卢昌崇1994年14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这一做法虽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但在我国却颇费周折。它是对"资源无价"错误观点的彻底抛弃,在矿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鹏 张安录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在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农民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留地安置、股份合作制等模式及其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这些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和政府行为有其内在基础,应将社会保障成本纳入征地成本。考虑地方经济水平,社会保障低标准起步,谨慎运用留地安置政策和谨慎鼓励股份合作制发展并采取多极化的补偿方式,让农民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征地补偿 社会保障 股份合作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烈英
本文在梳理我国法律法规对征收集体土地补偿费及分配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20%~30%土地补偿费、100%丧失土地权利的农民却只能分配70%~80%土地补偿费的规定之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针对被征地农民依法得不到足额的土地补偿费、不足额的土地补偿费也被截留、挪用、拖欠、扣减、贪污、侵占、私分等现实状况;对土地补偿费分配的改革,提出了将被征地农民直接作为被征收人、明确规定其权利、取消分配程序,实行先补偿后交地、补偿与征收同时完成,完善被征地农民维权程序,强化侵吞土地补偿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四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玲 李俊青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完全市场与不完全市场的统一经济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不完全市场与完全市场的联系、区别及效率性。提出现实生活中如何把不完全市场转化为完全市场,从而使市场的效率增加。最后,针对现实的不完全市场,提出三种与之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分划 不完全市场 完全市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封建民 李晓华 文琦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降低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榆林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从景观适应度和敏感度2个维度构建景观格局脆弱度,获取了景观脆弱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并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及转移类型对景观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5年,榆林市未利用地、水体、耕地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增加。不同景观类型相互融合,景观优势度降低,破碎化、均匀化、多样化趋势明显。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北部风沙草滩区脆弱度高且上升明显,中、西部脆弱度低且有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南部以中等脆弱区为主,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利用程度、变化速度、转化类型等与景观格局脆弱性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使区域景观格局更为脆弱。加强耕地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防止林地碎片化是降低生态脆弱性的关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脆弱性 榆林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彦其
煤炭等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资源价值损耗。文章运用修正后的使用者成本法估算了山西1993~2010年间因煤炭资源开采而造成的资源价值损耗,发现山西煤炭资源价值损耗严重且耗竭性价值补偿不足。因此,建议改矿产资源补偿费为资源耗竭性补贴,并提高资源耗竭性价值补偿水平;建立区际之间矿产资源耗竭性补偿机制,平衡区域之间、代际之间利益关系;改革耗竭性补贴在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提高地方耗竭性补偿水平;耗竭性补贴专款专用,构建有效的资源财富代际转移与转化机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越华 向己兰 冯均科 冯春雨 王鑫
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期间约谈事务所提示年报审计风险是中注协一种重要的监管方式。基于此,本文以2017-2019年年报审计报告中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当事务所在年报审计期间受到中注协自律性监管后,会在年报审计报告中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而也提高了下一期年报审计的价格,即关键审计事项通过披露审计风险发挥了中介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有世 高文燕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信息沟通水平、技术研发与专业资产水平等对契约不完全性的影响,并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在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发展、成熟阶段因素结构的合理性及影响顺序的差异性,以及契约不完全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契约不完全性综合水平在三阶段呈上升趋势,双方的契约由于合作时间的延长,契约不完全性程度逐渐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