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5)
2023(10682)
2022(9179)
2021(8425)
2020(7009)
2019(15544)
2018(15600)
2017(29706)
2016(15965)
2015(17592)
2014(17396)
2013(16400)
2012(14717)
2011(13273)
2010(13388)
2009(12711)
2008(12431)
2007(11155)
2006(9805)
2005(8888)
作者
(41715)
(34761)
(34551)
(33050)
(21962)
(16501)
(15845)
(13405)
(13194)
(12665)
(11649)
(11612)
(11121)
(10821)
(10776)
(10465)
(10434)
(10174)
(10142)
(9791)
(8635)
(8363)
(8242)
(7960)
(7896)
(7714)
(7699)
(7659)
(6952)
(6704)
学科
(55826)
经济(55724)
管理(55125)
(47965)
(42817)
企业(42817)
方法(21936)
(21552)
(18101)
数学(18022)
数学方法(17793)
中国(15924)
(15621)
业经(14774)
(14181)
财务(14147)
财务管理(14107)
企业财务(13405)
(12315)
(11552)
银行(11537)
理论(11222)
(10932)
(10908)
贸易(10900)
(10604)
(10435)
金融(10431)
体制(10346)
(10310)
机构
学院(216373)
大学(212583)
(84999)
经济(83008)
管理(81643)
理学(69493)
理学院(68775)
管理学(67548)
管理学院(67150)
研究(65687)
中国(52477)
(46471)
(43108)
科学(37158)
财经(35608)
(33957)
(32100)
(31617)
中心(31311)
(28753)
研究所(27676)
(27484)
(27471)
业大(27358)
师范(27235)
北京(26728)
经济学(26527)
财经大学(26368)
(24128)
经济学院(23796)
基金
项目(138150)
科学(109900)
研究(106862)
基金(99871)
(84909)
国家(84133)
科学基金(73610)
社会(68663)
社会科(64941)
社会科学(64930)
(54837)
基金项目(52193)
教育(50865)
自然(45463)
(45134)
编号(45048)
自然科(44429)
自然科学(44418)
自然科学基金(43646)
资助(39668)
成果(37447)
(32527)
课题(31353)
重点(31015)
(30851)
(29938)
(28773)
(28424)
国家社会(28084)
项目编号(27943)
期刊
(100678)
经济(100678)
研究(65603)
中国(46393)
(40107)
管理(32707)
学报(28687)
教育(28572)
(27523)
科学(27094)
大学(22968)
(22420)
金融(22420)
学学(21419)
技术(19001)
业经(18129)
财经(18117)
农业(17937)
经济研究(15786)
(15580)
问题(12422)
财会(11848)
会计(10287)
(10276)
商业(10234)
(10154)
理论(10019)
现代(10010)
图书(9645)
职业(9526)
共检索到329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习兵  王永海  
现有内部控制研究忽略了对企业能力的分析,无法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企业内部控制低效率和异质性等现象。本文分析企业能力对内部控制效率的作用机理,如何使能力要素所有者获取企业控制权,如何配置企业控制权,并在企业能力视角下对内部控制的本质、目标和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企业能力决定了内部控制效率;能力要素所有者获取企业控制权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对其具有依赖性,能力的动态性意味着控制权配置要相机进行;培植能力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本文深化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宽了内部控制和企业能力的研究视野,对于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汉祥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进行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具体地说,这一套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当事方缔结财务契约来实现。本文提出,构成财务治理基础的财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契约的不完全性将会产生激励不足和约束失控两个主要影响。因此,我们的财务治理机制应该针对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来进行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财务契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志刚  郭雪萌  
作为当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PPP承载了政府与社会各方的美好愿景。然而,PPP项目一般由于运营期限长、参与主体多元以及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再加上作为确定各方法律关系体系的法律文本本身又存在天然的契约不完全性,使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风险。能否有效识别并化解这些风险,成为影响和制约PPP健康成长的关键。对此,有必要立足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以实践中已运作的PPP项目存在的风险机理与风险特征作为科学认知并有效识别PPP项目风险的根据,进而从完善PPP项目法律规范体系、构建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协同治理机制以及创新金融工具和引入PPP项目后期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力争有效化解PPP项目中的可能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琼   袁桂秋  
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各方无法预测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并明确写入契约,也不能无争议地明确经理人如何实现业绩解锁条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以2008—2021年我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实证方法,证实股权激励在实施前期能够提升公司绩效,但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无促进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光  郝生跃  任旭  
PPP项目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决定项目成败,实践中政府通过契约实现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然而,理论界尚未揭示契约治理对PPP项目公司控制权的作用机制。笔者从运营管理、收益分配、产品(服务)定价、再谈判和特许经营期控制权五个方面设计量表,以参与PPP项目的大型建筑企业、咨询和金融机构为数据来源,分别以信任为前因和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揭示了契约治理对PPP项目公司控制权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契约治理正向影响公共部门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同时初始信任显著影响契约治理的形成并作用于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信任在契约协调性和柔性正向影响社会资本控制权配置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弥补了正式契约治理的不完备性;正式契约治理的协调性和柔性放大了非正式契约信任促进公共部门让渡控制权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PPP项目公司控制权配置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为PPP项目管理实践中签订契约和让渡控制权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天伦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契约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图书馆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桥梁,然而,公共图书馆与公众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契约关系。文章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探究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安排,理解其社会责任和服务风险,发现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及其地位的重要性更在于制度完整性,核心是通过制度去设计、引导和规范信息服务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党力  聂辉华  尹振东  
大部制改革是现阶段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何时应该实行大部制,何时应该实行小部制?如果实行大部制,谁来出任新的领导?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回答了这些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当多个部门合并后由协调而增加的社会收益大于损失的部门利益时,应该实行大部制,反之应该实行小部制;如果实行大部制,合并后机构的领导权应该赋予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专用性较强的初始部门;当协调收益足够大时,由第三方出任大部制的领导是最佳的。交通运输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组建案例支持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的研究将对中国的大部制改革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文章以深市21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国有上市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况与企业成长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国有上市公司中,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成长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执行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负相关,相对而言影响传统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控制权;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总经理与董事长交叉任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索取权。因此,国有传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董事会结构,适度减少董事会中执行董事的比例;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适当扩大企业经营者参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比例,建立健全股权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细雄  吕金晶  
以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金融契约—控制权配置—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不同金融契约结构下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属性特征及其对管理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2002~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负债规模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同时,流通股比例增加则有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不仅不能抑制过度投资,反而会恶化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程度最高,央属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居中,而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最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以金融契约理论为基础,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了企业"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交互关系及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效应,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管理者利用控制权地位攫取私利是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主要诱因,随着管理者控制权强度增加,过度投资水平明显上升;(2)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能够对管理者一般控制权行使产生有效约束,相比较于股权分散、负债较少的企业,股权集中、负债较多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更集中、干预动机更强,因而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明显降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雷  邓行智  
文章分析了联合创业投资契约的不完全性,探讨通过构建投资契约机制、管理创新机制和有效组织心理契约机制来完善对联合投资联盟的治理,解决投资合约中未规定的不完全事宜,进而维护联盟的稳定性,提高联合创业投资的管理效率与投资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自敏  张昕竹  方燕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医院逐渐成为中国医疗服务的另一主体。本研究以Hart、Shleifer和Vishny(简称HSV)基本模型为起点,在不完全契约的框架下,内生化契约双方的交易价格。以三种典型的支付方式为例,分析在不同的交易价格支付方式下,不同产权属性的医院在以质量提高为标志的公益性及以成本降低为标志的经济性两类目标上努力的差异,并通过与完全契约下的最优选择相比较,得出各类支付方式中两类努力程度的差异以及导致的总成本与总质量水平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不同医疗服务类型的支付方式与产权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宏力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本世纪初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