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8)
- 2023(9113)
- 2022(7637)
- 2021(7178)
- 2020(5834)
- 2019(13048)
- 2018(12603)
- 2017(24090)
- 2016(13494)
- 2015(14598)
- 2014(14346)
- 2013(13740)
- 2012(12966)
- 2011(11682)
- 2010(11914)
- 2009(11129)
- 2008(11186)
- 2007(10161)
- 2006(9108)
- 2005(8007)
- 学科
- 济(49313)
- 经济(49244)
- 管理(41656)
- 业(39359)
- 企(31513)
- 企业(31513)
- 方法(21030)
- 数学(18399)
- 数学方法(18084)
- 农(16387)
- 财(15566)
- 中国(14132)
- 贸(12374)
- 贸易(12369)
- 易(12094)
- 业经(11368)
- 学(11294)
- 制(11046)
- 农业(10690)
- 策(10377)
- 务(9090)
- 财务(9070)
- 财务管理(9049)
- 地方(8893)
- 银(8890)
- 银行(8853)
- 企业财务(8598)
- 行(8401)
- 技术(8351)
- 环境(7956)
- 机构
- 学院(190834)
- 大学(190312)
- 济(77820)
- 经济(76176)
- 管理(72804)
- 研究(66364)
- 理学(63046)
- 理学院(62351)
- 管理学(61119)
- 管理学院(60787)
- 中国(50406)
- 科学(42094)
- 京(39675)
- 农(39441)
- 财(36996)
- 所(34376)
- 业大(32176)
- 农业(31424)
- 研究所(31259)
- 中心(30823)
- 江(29593)
- 财经(28708)
- 经(26083)
- 北京(24656)
- 范(24238)
- 师范(23873)
- 院(23735)
- 经济学(23211)
- 州(22909)
- 省(22046)
- 基金
- 项目(127923)
- 科学(100499)
- 基金(93976)
- 研究(88437)
- 家(84235)
- 国家(83468)
- 科学基金(70807)
- 社会(57043)
- 社会科(54096)
- 社会科学(54082)
- 省(49612)
- 基金项目(49150)
- 自然(47717)
- 自然科(46701)
- 自然科学(46684)
- 自然科学基金(45877)
- 划(42636)
- 教育(40630)
- 资助(38654)
- 编号(34604)
- 重点(28785)
- 部(28126)
- 成果(28018)
- 发(26955)
- 创(26493)
- 科研(24790)
- 创新(24780)
- 计划(24549)
- 课题(24147)
- 教育部(23707)
共检索到285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卓群 秦海英 杨汇潮
本文通过实施一个不完全缔约环境下的市场交易实验,研究了公平偏好和多重参照点效应对缔约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缔约人的行为同时受到自利偏好和利他偏好的双重影响,而且自利偏好的强度高于利他偏好;(2)缔约人依据多重参照点对自己的权利状态做出判断,禀赋、愿景和社会比较因素对缔约人的权利参照点水平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愿景是三个参照点中影响力最强的参照点;(3)能够影响缔约人行为的多个参照点之间也会对彼此的作用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契约参照点与禀赋参照点之间存在替代效应,而契约参照点与愿景参照点之间存在互补效应;(4)缔约人对契约的自愿接受程度越高,契约参照点对缔约人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公平偏好 多重参照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哈特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引入了行为分析和实验方法,试图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考察契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照点契约理论,明确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范式和发展方向。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参照点契约理论的基本思想、简化模型、最新拓展和实验证据等方面阐述了哈特等人的开创性贡献,以期厘清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进、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珂 董萱 袁广达
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考量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投资方与供给方在不同风险偏好下的契约设计问题,结果显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投资方的可变补偿成本与治污成本参数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变化呈负相关;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投资方提供分离契约更利于实现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而高技术类型的供给方则偏向于单一契约;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双方期望收益与供给方的不同技术水平均呈正相关;在不同风险组合偏好下,高技术类型的供给方在面临分离契约时的努力水平总高于单一契约,低技术的供给方则相反;当双方均为风险中性时,投资方收益最高;而当双方均为风险规避时,投资方收益最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靖可 唐亮
针对灾害事件的多阶段演化特征,研究多阶段应急群决策方法。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下,为了解决决策专家难以对应急方案进行准确评价的问题,允许专家以残缺精确数与残缺模糊数判断矩阵给出偏好信息;而且,多阶段应急群决策模型通过构建目标规划模型对决策专家进行分阶段赋权,并解得各决策阶段下群体的方案偏好,最后通过求解决策阶段权重,获取全局群体偏好最优解。应用于危险化学品液态苯泄漏的应急处置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朝苑 董战英
针对具有不完全偏好序值信息的项目-员工匹配决策问题,给出了一种考虑同组员工间具有同事偏好关系的匹配决策方法。首先对匹配双方给出的不完全偏好序信息规范化处理,转化为等级置信度形式。其次,以规范化的等级置信度匹配信息为证据,融合获得项目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融合总信度,并进一步转化为匹配满意度,以项目–员工、员工–其他员工的匹配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并求解考虑同事偏好的匹配决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宏力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本世纪初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林润辉 侯如靖
为剖析互惠偏好如何影响回购契约的协调效果以及如何动态影响成员的决策,针对回购契约基本模型,建立包含互惠偏好的扩展后效用函数,并采用控制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基于批发价契约的研究结果不同,互惠偏好改变了回购契约的协调状态。由于实验中友好关系的设定,供应商的决策达不到协调条件,因此零售商的订购量低于集中决策的订购量,供应链的效率不能得到提升。同时成员在决策时不再是仅仅追求自身的利益,关系的维持也成为了其交易活动的部分目标。
关键词:
互惠 回购契约 供应链协调 社会偏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海峰
研发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来源,但研发外包为何没有象制造业外包那样普遍?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看,研发外包契约存在较强的不完全性特征是研发外包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事后技术转移效率是影响研发外包契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尽量避免缔约方在事后向对方敲竹杠是提升事后技术转移效率的关键。通过建立事后技术转移的数学模型分析敲竹杠行为发生的机制及其影响,认为研发外包契约事前确定的技术许可费用和产权分配方式是决定事后敲竹杠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其中,技术许可费用的设定有固定价格和灵活价格两种模式,即刚性契约和柔性契约,通过分析,事前签订柔性契约可以相对提高事后技术转移的效率;在产权安排上,委托方拥有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可以降低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研发外包 技术转移 敲竹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卓群 秦海英 杨汇潮
笔者通过实施一个不完全缔约环境下的市场交易实验,研究了互惠机制对契约效率以及缔约人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互惠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契约效率,且互惠机制与可变价格契约的制度相容性更高;二是缔约人的行为表现出稳健的风险规避、不公平厌恶等社会性偏好。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互惠机制 契约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有世 高文燕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信息沟通水平、技术研发与专业资产水平等对契约不完全性的影响,并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在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发展、成熟阶段因素结构的合理性及影响顺序的差异性,以及契约不完全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契约不完全性综合水平在三阶段呈上升趋势,双方的契约由于合作时间的延长,契约不完全性程度逐渐上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外部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蔡晨光 徐选华 王佩 薛行健
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且专家偏好出现残缺值的复杂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首先,设计了一套基于决策者信任水平的残缺值填充机制,对缺失的偏好信息进行补充。然后,将各方案的大群体偏好信息进行聚类,基于方案信息熵和群体偏好冲突水平构建组合赋权方法,对属性权重进行测算,进而得到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在不完全金融契约和激励契约并存情况下构建动态模型,围绕企业家最优努力水平考察债务契约的治理效应。本文指出债务契约发挥激励效应的条件,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对激励契约的替代效应,同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协调效应以及通过再谈判协调投资者与企业家利益的债务调整方式。
关键词:
债务 激励效应 替代效应 协调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余艳粉 陈晓红
针对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大群体专家存在偏好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不完全风险性信息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首先,利用最优离散拟合方法对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因子进行测度并据此对专家聚类;其次,根据不完全偏好矩阵进行属性关联测度,提出了基于风险偏好和属性关联的新的补值模型,得到完全偏好信息矩阵;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属性主成分,并结合属性权重进行信息集结和方案择优;最后,通过台风"天鸽"事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浦徐进 金德龙
在"单个制造商—单个分销商—单个零售商"三级供应链框架下,考察零售商依赖于多重参照点的公平偏好对于供应链运作造成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能够实现供应链整体协调的利润共享组合契约。研究发现:零售商对分销商利润和制造商利润的公平感知影响批发价格和分销价格变动的机制具有差异性;零售商的公平偏好不影响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但是会引起利润在各厂商间的重新分配;通过实行一个合理的利润共享组合契约,可以在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形下达到供应链全局最优。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该利润共享组合契约作为协调机制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