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2)
2023(13021)
2022(11673)
2021(11021)
2020(9319)
2019(21273)
2018(21208)
2017(41129)
2016(22511)
2015(25300)
2014(24766)
2013(24498)
2012(22346)
2011(19913)
2010(19856)
2009(18627)
2008(17961)
2007(15780)
2006(13930)
2005(12347)
作者
(64887)
(53219)
(53164)
(50498)
(34188)
(25753)
(24101)
(20905)
(20456)
(19244)
(18327)
(17978)
(16861)
(16752)
(16700)
(16424)
(16065)
(16026)
(15393)
(15249)
(13411)
(13101)
(12892)
(12299)
(12043)
(11968)
(11922)
(11716)
(10786)
(10566)
学科
(81993)
经济(81883)
管理(66968)
(62731)
(53884)
企业(53884)
方法(38174)
数学(32535)
数学方法(32069)
(24976)
(22773)
中国(21870)
(20006)
业经(18872)
(17079)
财务(17007)
财务管理(16969)
(16768)
地方(16038)
企业财务(15914)
(15335)
贸易(15328)
理论(15185)
农业(14936)
(14869)
(13924)
(13085)
银行(13032)
环境(12925)
技术(12688)
机构
大学(310720)
学院(309799)
管理(122005)
(116212)
经济(113391)
理学(105041)
理学院(103894)
研究(103219)
管理学(101926)
管理学院(101407)
中国(78094)
(66957)
科学(66381)
(55947)
(53106)
(51986)
研究所(48077)
业大(47742)
中心(46945)
(45632)
财经(44129)
北京(42609)
(41004)
农业(40872)
师范(40544)
(39984)
(37598)
(37548)
技术(33710)
经济学(33397)
基金
项目(210820)
科学(164093)
研究(153459)
基金(151361)
(132510)
国家(131383)
科学基金(112000)
社会(93574)
社会科(88370)
社会科学(88343)
(83063)
基金项目(80341)
自然(74816)
自然科(73006)
自然科学(72984)
自然科学基金(71661)
教育(70636)
(70268)
编号(63968)
资助(63220)
成果(52370)
重点(47198)
(45674)
(44203)
课题(43795)
(43633)
科研(40708)
创新(40586)
项目编号(39839)
大学(39177)
期刊
(130710)
经济(130710)
研究(92032)
中国(59144)
学报(51870)
(47606)
科学(46572)
管理(44940)
(44555)
大学(38503)
教育(36809)
学学(36096)
农业(32975)
(27557)
金融(27557)
技术(25863)
业经(22472)
财经(21237)
经济研究(20386)
(18057)
图书(17921)
问题(16806)
(16402)
理论(15718)
科技(14932)
(14921)
实践(14435)
(14435)
技术经济(14152)
现代(13694)
共检索到457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沈向光  赵春荣  郑利群  
自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代理成本理论以来,理论界对代理成本理论的研究,全部集中在股东与经理之间的股权代理成本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代理成本。而关于经理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通过对经理作为“合同收益者”与“剩余收益者”双重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经理和债权人之间代理成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向光  宋效中  
无论是从纵向的财务分层理论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来看,债权人财务明显都是缺位的,由于债权人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作为非人力资本的债权人,就应该和所有者一道共同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债权人财务是一种相机财务,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况。这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应该转移给债权人,相机财务的实施可以采取接管、重组或破产的方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新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银行监督、政府控制、法律制度环境以及内部治理交互作用对ST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前三年经理人代理成本的综合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监督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其与股权集中度、内部激励机制有一定的交互治理效应,与政府控制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模型研究中,发现银行监督无治理效应,法律制度环境与银行监督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债权人监督有效性的途径应是加大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法律公平性和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玉梅  孙艳青  
在国际贸易中,产品质量问题经常与外包这一组织分工形式有关,但具体原因及其影响一直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Grossman and Helpman(2004)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契约不完全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跨国企业外包决策的微观机理,并基于2003—2007年中国工业数据展开经验分析。为了解决以管理费用率衡量代理成本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分别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GMM法进行了处理。研究发现,由于生产环节的难以监督和契约制度环境不完善产生的代理成本使国际外包水平显著下降,间接验证了为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增大代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外包选择的理论假说。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外包水平受到代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李世辉  
Aghion-Bolton模型揭示了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的机理,即当企业事后出现可验证的特定信号时,一个有效率的所有权安排就是由债权人获取剩余控制权。在实践领域,英美及德日等国家的银企关系所形成的两种类型债权人控制经验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经验证据也表明我国尚未建立起债权人相机控制机制。兼顾美国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和日本企业债权人持续控制这两种债权人控制模式的优点并剔除它们的缺陷、建立企业与银行的一种新型合作关系,是构建我国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机制的可行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越  黄灿  
企业财权主要包括出资者终极财权、企业法人财权以及两者各自分割与分层所形成的明细财权,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前者以公平为价值取向,后者以效率为价值取向。任何一项财权配置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即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配置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配置,在实践上表现为某项具体财权配置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琼   袁桂秋  
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各方无法预测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并明确写入契约,也不能无争议地明确经理人如何实现业绩解锁条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以2008—2021年我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实证方法,证实股权激励在实施前期能够提升公司绩效,但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无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在不完全金融契约和激励契约并存情况下构建动态模型,围绕企业家最优努力水平考察债务契约的治理效应。本文指出债务契约发挥激励效应的条件,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对激励契约的替代效应,同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协调效应以及通过再谈判协调投资者与企业家利益的债务调整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文章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项目公司和产品购买方的套牢机制,并对项目公司投资决策和事后谈判行为决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产品购买方降低项目产品价格时的套牢问题,分析事前权益比例对双方决策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再谈判时双方的临界条件和最优决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天伦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契约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图书馆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桥梁,然而,公共图书馆与公众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契约关系。文章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探究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安排,理解其社会责任和服务风险,发现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及其地位的重要性更在于制度完整性,核心是通过制度去设计、引导和规范信息服务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雷  邓行智  
文章分析了联合创业投资契约的不完全性,探讨通过构建投资契约机制、管理创新机制和有效组织心理契约机制来完善对联合投资联盟的治理,解决投资合约中未规定的不完全事宜,进而维护联盟的稳定性,提高联合创业投资的管理效率与投资绩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海燕  厉夫宁  
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投资者,对其利益的保护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独立审计是降低债务代理成本的机制,可以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高质量审计能给债权人更好的保护;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债权人可以利用审计意见所传递的信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而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给债权人更强的保护。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曲绍卫  
我国政府与公立大学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赋予大学治理者权力的边界却是一种“契约不完全”代理,正是政府决定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种委托关系的不完全性,党政权力边界交叉显著且责权利的不对称性,从而滋生了“寻租”、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监督机构的设置属于“自我监督”行为,难免要增加社会成本又难见成效,切实从制度框架变革委托代理关系乃势在必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成  
高校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政府与高校出现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内部"契约不完全"的委托代理制度催生了高校的"行政化"问题。高校"去行政化"必须发挥制度诱致性变迁的作用,以"契约"和"市场"精神改造政府与高校及高校内部的委托代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