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8)
- 2023(11848)
- 2022(10536)
- 2021(10070)
- 2020(8384)
- 2019(19360)
- 2018(19732)
- 2017(37302)
- 2016(20422)
- 2015(22654)
- 2014(22359)
- 2013(21741)
- 2012(19366)
- 2011(17470)
- 2010(17349)
- 2009(16222)
- 2008(15398)
- 2007(12976)
- 2006(11439)
- 2005(10047)
- 学科
- 济(74274)
- 经济(74176)
- 管理(57388)
- 业(51964)
- 企(45194)
- 企业(45194)
- 方法(33497)
- 数学(28379)
- 数学方法(28024)
- 中国(19948)
- 财(19768)
- 农(19716)
- 业经(17792)
- 学(16829)
- 制(16757)
- 地方(14666)
- 理论(14654)
- 贸(13224)
- 贸易(13218)
- 和(12823)
- 农业(12805)
- 易(12805)
- 技术(12245)
- 体(12136)
- 务(12099)
- 财务(12033)
- 财务管理(12010)
- 教育(11922)
- 银(11889)
- 银行(11856)
- 机构
- 大学(274372)
- 学院(272749)
- 管理(109704)
- 济(103884)
- 经济(101470)
- 理学(95082)
- 理学院(94054)
- 管理学(92416)
- 管理学院(91922)
- 研究(90339)
- 中国(66191)
- 京(58659)
- 科学(56242)
- 财(49160)
- 所(44736)
- 研究所(40653)
- 农(40263)
- 中心(40252)
- 业大(39563)
- 财经(38909)
- 江(38889)
- 范(37891)
- 师范(37593)
- 北京(37222)
- 经(35351)
- 院(33080)
- 州(31909)
- 农业(31218)
- 师范大学(30502)
- 经济学(29948)
- 基金
- 项目(187413)
- 科学(146737)
- 研究(140821)
- 基金(134165)
- 家(115858)
- 国家(114856)
- 科学基金(98822)
- 社会(86209)
- 社会科(81498)
- 社会科学(81478)
- 省(73420)
- 基金项目(71688)
- 教育(65202)
- 自然(64054)
- 自然科(62489)
- 自然科学(62475)
- 划(61745)
- 自然科学基金(61312)
- 编号(59596)
- 资助(54583)
- 成果(48821)
- 重点(41649)
- 部(40937)
- 课题(40524)
- 发(39414)
- 创(39279)
- 项目编号(37164)
- 创新(36476)
- 科研(35600)
- 大学(35439)
- 期刊
- 济(116652)
- 经济(116652)
- 研究(84073)
- 中国(52158)
- 学报(41183)
- 管理(40323)
- 科学(38140)
- 教育(37740)
- 财(36858)
- 农(36655)
- 大学(31279)
- 学学(28857)
- 农业(25589)
- 技术(23715)
- 融(21835)
- 金融(21835)
- 业经(19892)
- 经济研究(18547)
- 财经(18217)
- 图书(16717)
- 经(15521)
- 问题(14433)
- 理论(14232)
- 科技(13586)
- 实践(13056)
- 践(13056)
- 业(12489)
- 现代(12334)
- 技术经济(12121)
- 商业(11906)
共检索到39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贞发
近年来,对公有产权改革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特殊视角是在不完全合同框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相关模型(LT模型、Schm idt模型、H SV模型及BG模型等)以简单的模型方式进行简述,并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和适用范围进行评述,对今后公有产权改革研究的一些相关议题提出展望。
关键词:
不完全合同 公有产权改革 剩余控制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根 李宁 龙开胜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从法律产权还是经济产权角度出发,产权都不能得到完全界定,在分析比较巴泽尔产权公共领域和德姆塞茨产权残缺思想的基础上,将两者予以整合并进一步拓展,提出产权公共域的分析框架,具体分为属性公共域、技术性公共域、法律性公共域、国家性公共域、个人性公共域、限制性公共域六类。由此出发,阐述了产权不完全界定的内在机理、不完全界定产权的内部结构和产权界定的明晰过程,还有产权界定的原则以及不完全界定产权自身的属性与价值等问题。公共域衍生的主体行为、资源配置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治理模式、历史绩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域 不完全产权 法律产权 经济产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媛媛
本文关注高校组织内部的合同特征,分析了高校组织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由于高校教师行动与结果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科研教学成果量化和质量确认困难、多种工作任务的加总、教师目标的多重性、科研与教学的团队合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高校内部合同关系的不完备。依托于不完全合同理论框架,越是不完全的合同,就越应采取低强度的激励机制。在高校组织内部,相对于晋升制和聘任制,西方终身教职制度是一种弱激励的制度安排,因此,可以将终身教职制度作为未来高校教职制度改革的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赖丹馨 费方域
公私合作制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交由一个公私合作制联合体负责。文章基于不完全合同框架分析了公私合作制更有利于激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增进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福利的创新的条件,并得出建设创新对于运营收益的外部性,创新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创新能力对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文章还指出政府在建立公私合作制时必须考虑包括缔约成本及合同风险在内的其他权衡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志俊
一、什么是不完全契约 契约是一组承诺的集合,这些承诺是签约方在签约时作出的,并且预期在未来(契约到期日)能够被兑现。完全契约是指这些承诺的集合完全包括了双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发生时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经典的双边贸易模型中,若买方和卖方签订契约,完全规定了卖方应向买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特征,以及买方应向卖方支付的数额及形式和双方违约时的惩罚措施等,则此契约就是完全的。但是,现实中的绝大部分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签约方在事前对未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茹玉骢
本文比较不完全合约和完全合约理论处理合约实施的方法。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和合约实施制度质量同时决定效率扭曲程度,只要是不完全实施,效率必然扭曲。而完全合约理论强调合约不完全实施是代理人信息类型和合约实施制度质量共同作用的产物,合约实施制度质量本身未必造成效率扭曲。事前合约的期望社会剩余比较表明,合约实施制度质量改善对社会福利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尽管这两类分析框架选择的参照系和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即随着制度质量的提高,潜在的效率扭曲在下降。
关键词:
合约实施制度 完全合约 不完全合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邵敬浩
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要比法律中所使用的契约概念更为广泛,经济学中的契约是指一项协议,即两个愿意交易产权的主体所达成的合意,不仅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示契约,也包括一些默认契约。因此,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实际上是将所有的市场交易(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看作一种契约关系,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现代经济学认为交易是经济主体根据他们拥有的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换的产权,执行双方认可的条件进行互利转让,因而经济主体在交易中达成的、作为交易的实施环境与实施保证的契约也就自然成了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从完全契约到不完全契约 1.完全契约。威廉姆森(Wil...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文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卡尔多非典型事实",要素投入、有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全球化等因素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做了充分的解释,然而劳资两要素间谈判能力的大小对劳动者报酬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事实上,初次分配中契约剩余份额的多寡是影响劳动报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完全劳资契约框架内,契约剩余的分享主要取决于对剩余权利的占有,并最终取决于要素谈判能力的强弱。在既定的要素禀赋结构中,要素谈判能力的高低主要受制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它和一定的制度偏向成正比。要提高劳动者的契约剩余份额、增强劳动者的谈判能力,关键是要树立偏向劳动的价值取向、建立系列偏向劳动的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伟平
不完全汇率传递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政策含义三个层面,分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问题的发展脉络和趋向。从理论基础看,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对于不完全汇率传递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实证研究表明不完全汇率传递是一种普遍现象,且汇率传递效应呈下降趋势。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和下降趋势对于一国货币政策执行和汇率制度选择等具有重要含义。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影响的逐步深入,该问题对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制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文
本文在分析公有产权与经济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 ,详细考察了现有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后 ,认为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并不低于甚至高于私有产权 ,而且只要清晰地界定现有公有产权的结构、发展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国家对公有产权实施有效地保护 ,公有产权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率地增长 ,片面地强调“私有产权神话”并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
公有产权 效率 效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文甫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不仅是研究宏观经济冲击或波动的传导机制的主要工具之一,而且也是近年来研究财政政策的重要分析框架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外在该框架下进行财政政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主要涉及财政政策与经济波动、财政政策效应与最优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然后对该框架下财政政策问题研究方向变化的特点以及研究不足加以评述,并指出相关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本文把退耕还林的补偿标准及期限作为研究对象,以退耕还林中的不完全产权分析作为研究视角,论述了退耕还生态林及经济林的不完全状况差异,进而基于产权的不完全性对不同林种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及期限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不完全视角下的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及补偿期限建议。
关键词:
不完全产权 退耕还林 补偿标准 补偿期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敏 史本山
将外部选择引入经典的投资效率分析,放松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可证实性这两个不完全因素构建了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决策模型。当信息对称投资不可证实时,合作双方都面临事后收益被攫取的风险,最优投资效率不能实现。当信息不对称投资可证实时,合理的机制设计能够平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激励卖方选择最优投资。在不考虑复杂合同设计的情况下,不可证实性是导致关系专用性投资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敏 史本山
将外部选择引入经典的投资效率分析,放松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可证实性这两个不完全因素构建了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决策模型。当信息对称投资不可证实时,合作双方都面临事后收益被攫取的风险,最优投资效率不能实现。当信息不对称投资可证实时,合理的机制设计能够平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激励卖方选择最优投资。在不考虑复杂合同设计的情况下,不可证实性是导致关系专用性投资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国平 陆磊
本文对 90年代以来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后果进行了全面回顾 ,提出中国意义上的中央、地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完全合同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影响当前金融运行质量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体制性背景下 ,以机构变动和内控制度建设为主要特征的90年代金融改革陷于高成本、低效果的境地。今后改革的主要思路应从中央、地方和金融机构三层次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关键词:
金融改革 不完全合同 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