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9)
2023(7716)
2022(6585)
2021(5976)
2020(5090)
2019(11516)
2018(11460)
2017(21697)
2016(11931)
2015(13421)
2014(13142)
2013(12971)
2012(12142)
2011(11068)
2010(11217)
2009(10529)
2008(10586)
2007(9741)
2006(8717)
2005(8217)
作者
(35086)
(29521)
(29443)
(28075)
(18877)
(14275)
(13230)
(11323)
(11243)
(10722)
(10211)
(9903)
(9805)
(9703)
(9548)
(9218)
(8852)
(8748)
(8612)
(8562)
(7395)
(7291)
(7178)
(6914)
(6721)
(6658)
(6584)
(6576)
(6028)
(5924)
学科
(45224)
经济(45138)
管理(41507)
(36802)
(31414)
企业(31414)
(18847)
方法(18587)
数学(16144)
数学方法(15969)
(15170)
(13983)
贸易(13977)
(13803)
(12534)
中国(12278)
(12242)
(10417)
业经(10301)
(10260)
财务(10239)
财务管理(10208)
(9961)
企业财务(9708)
体制(8933)
(8631)
银行(8595)
(8234)
金融(8230)
(8209)
机构
大学(174017)
学院(170659)
(73574)
经济(72139)
管理(62958)
研究(60929)
理学(53575)
理学院(52992)
管理学(52156)
管理学院(51858)
中国(47617)
(39007)
(36974)
科学(35643)
(31442)
(30818)
财经(29572)
研究所(28011)
中心(27382)
(27249)
(26857)
业大(25623)
农业(24314)
经济学(24034)
北京(23167)
(22252)
财经大学(22026)
经济学院(21611)
(20590)
(20250)
基金
项目(112556)
科学(89099)
基金(84376)
研究(79812)
(74813)
国家(74245)
科学基金(63101)
社会(52781)
社会科(50137)
社会科学(50125)
基金项目(43667)
(42506)
自然(40982)
自然科(40027)
自然科学(40011)
自然科学基金(39358)
教育(36699)
(36615)
资助(35203)
编号(30229)
(26579)
(26279)
重点(25861)
成果(25856)
(23403)
(23335)
国家社会(22826)
教育部(22674)
创新(22175)
科研(21781)
期刊
(82608)
经济(82608)
研究(53751)
中国(39170)
(32976)
学报(30105)
(28628)
科学(26715)
管理(25960)
大学(23230)
学学(22027)
农业(18784)
(18418)
金融(18418)
财经(15942)
教育(15795)
(13674)
经济研究(13431)
技术(12984)
业经(11816)
(11463)
问题(11261)
国际(10186)
(9999)
(8705)
世界(8596)
业大(7806)
会计(7799)
理论(7780)
科技(7586)
共检索到27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龙  费方域  谈毅  
文章针对创业资本退出时控制权转移问题,构建了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首先,文章在合同完全和不完全两种情况下分析了创业投资中的相机控制,得出这种制度安排的根源在于投资双方的激励不平衡的结论;其次,文章分五种情况具体探讨了控制权如何进行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巧平  姚远  
本文以1998年-2004年股权转让终止的公司为样本,以当年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为配对样本,采用均值比较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股权转让终止公司的特征及管理者激励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春玲  彭家顺  
本文用相机权益方法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下,企业如何做出进入和退出决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琼   袁桂秋  
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各方无法预测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并明确写入契约,也不能无争议地明确经理人如何实现业绩解锁条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以2008—2021年我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实证方法,证实股权激励在实施前期能够提升公司绩效,但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无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立岩  
合同的性质与交易效率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从效率的角度来讨论合同 ,本文也是基于这个出发点 ,提出了合同剩余的效率概念 ,定义合同剩余为C +(A +B)× (1-k) ,相应地 ,对这部分剩余的控制权即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这种定义本身说明了合同剩余的来源 ,体现出合同与交易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荣  张同建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是实现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有效方式。知识理论中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宏观理论领域,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应用性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但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前提下的完全合约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不存在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形式,通过对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均衡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不完全合约的互惠性激励措施在隐性知识转移活动中更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龙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单个企业盈利水平的研究,缺乏从产出效率出发的绩效评价。本文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存在基于所有权特质的异质性,在非国资控制的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终极控制权能够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终极控制权有效促进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丰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加强股权激励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具备实践意义;同时从产出效率视角拓宽了股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具备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坚  
除基层政府外,包括农民自身在内的其他主体,在现行制度安排下都存在能力或意愿的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因而无法避免。减轻农民负担,关键在降低基层政府的控制权收益和农民的退出成本。为此,必须采取四方面的改革措施:(1)完善农村产权制度;(2)打破城乡分割体制;(3)推动基层机构改革;(4)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勇  栾天虹  
企业的控制权不仅包括特定控制权而且包括部分剩余控制权,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分析控制权的构成及其激励层次。从构成控制权机制的三个子机制的相互关系切入,对控制权机制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证了在控制权机制界面上所客观存在的激励层次,并据此对中国经理控制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的理论解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春先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王纪年是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许继)总裁兼党委书记。他在许继当过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副厂长、厂长。1984年12月主持许继工作至令。17年来,王纪年在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精神的指引下,结合许继实际,坚持实施、不断完善“激励与退出”机制,使员工与企业相得益彰。王纪年说:许继的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实施并不断改进与完善“激励与退出”机制。许继为什么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安佑  柴铎  
信息失灵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经济效率损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基于经济人假设而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以促使代理人的经营目标与委托人一致,从而避免效率损失。其中,被普遍采用的是薪酬激励机制。但是,薪酬激励机制并不能根除信息失灵的弊病,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本文列举了两个比较隐蔽的方面,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分析"利润分成合约",并利用博弈论来分析雇佣双方的行为选择,结果表明该激励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出现失效,雇佣双方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其偏好和行为选择往往不一致,导致效率损失。这个现象被称为"激励惰性"问题。信息失灵的存在还可能使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