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5)
2023(10956)
2022(9210)
2021(8390)
2020(7047)
2019(15275)
2018(14796)
2017(27893)
2016(15217)
2015(16319)
2014(15346)
2013(14669)
2012(12770)
2011(11434)
2010(11162)
2009(10369)
2008(9744)
2007(8341)
2006(7346)
2005(6297)
作者
(42147)
(35080)
(34650)
(32871)
(21956)
(16788)
(15647)
(13596)
(13248)
(12245)
(11734)
(11608)
(10799)
(10770)
(10692)
(10680)
(10661)
(10326)
(10051)
(10020)
(8804)
(8340)
(8140)
(7979)
(7849)
(7643)
(7612)
(7598)
(7079)
(6927)
学科
(53492)
经济(53432)
(47053)
管理(46749)
(39336)
企业(39336)
方法(25960)
数学(22709)
数学方法(22493)
(17977)
(16594)
中国(15030)
业经(13155)
(12983)
财务(12960)
财务管理(12947)
(12469)
贸易(12467)
企业财务(12430)
(12175)
农业(11530)
(10634)
(10305)
技术(9599)
理论(9099)
(8898)
银行(8852)
(8390)
金融(8389)
(8368)
机构
学院(204096)
大学(202196)
(82119)
经济(80584)
管理(79146)
理学(70095)
理学院(69393)
管理学(68104)
管理学院(67764)
研究(63998)
中国(48277)
科学(40540)
(40097)
(38512)
(36929)
业大(34048)
(31778)
农业(30828)
财经(30607)
中心(30097)
研究所(29262)
(28471)
(28078)
经济学(25454)
(24892)
师范(24487)
北京(23836)
经济学院(23255)
财经大学(23054)
(22988)
基金
项目(146301)
科学(115888)
基金(108057)
研究(102127)
(96325)
国家(95525)
科学基金(82238)
社会(67052)
社会科(63788)
社会科学(63774)
基金项目(57637)
(57608)
自然(54720)
自然科(53586)
自然科学(53570)
自然科学基金(52660)
(48651)
教育(47925)
资助(42936)
编号(40239)
重点(33020)
(31971)
(31761)
成果(30588)
(30274)
创新(29632)
科研(28836)
国家社会(28255)
教育部(27609)
计划(27555)
期刊
(81792)
经济(81792)
研究(52095)
中国(37874)
学报(36703)
(33996)
科学(31969)
(29193)
管理(27620)
大学(27414)
学学(26302)
农业(23154)
教育(20143)
(17751)
金融(17751)
业经(15233)
技术(15233)
财经(15004)
经济研究(14811)
(12907)
(12108)
(10676)
问题(10572)
商业(10210)
业大(9934)
科技(9810)
技术经济(8995)
(8995)
农业大学(8584)
财会(8497)
共检索到281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文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卡尔多非典型事实",要素投入、有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全球化等因素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做了充分的解释,然而劳资两要素间谈判能力的大小对劳动者报酬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事实上,初次分配中契约剩余份额的多寡是影响劳动报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完全劳资契约框架内,契约剩余的分享主要取决于对剩余权利的占有,并最终取决于要素谈判能力的强弱。在既定的要素禀赋结构中,要素谈判能力的高低主要受制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它和一定的制度偏向成正比。要提高劳动者的契约剩余份额、增强劳动者的谈判能力,关键是要树立偏向劳动的价值取向、建立系列偏向劳动的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文  
对劳资契约剩余占有的不均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低的重要表现。不完全劳资契约条件下,对剩余权利的占有带来剩余收益。劳动者获取契约剩余收益的多寡取决于占有剩余权利的多少,而剩余权利的配置取决于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高低。既定的劳动供求关系下,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高低主要受制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它和制度偏好成正比。本文主要从制度偏好对谈判能力和劳资契约剩余分配的作用机制入手,阐明我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较低、契约剩余份额较少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慧文  
对劳资契约剩余占有的不均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低的重要表现,谈判空间、谈判能力是影响劳动者契约剩余多寡的重要因素。不完全劳资契约条件下的剩余权利构成劳资双方的谈判空间,契约剩余份额的多寡取决于剩余权利在劳资双方之间的配置。在既定的供求关系下,剩余权利的配置取决于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相对高低。本文主要从谈判空间与谈判能力对劳资契约剩余的作用机制着手,阐明我国劳动者谈判能力较低、契约剩余份额较小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目前 ,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经理人员的激励问题 ,而忽视了经理层之外的一般员工激励问题。作者概括地介绍了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契约与员工激励的观点 ,并从不完全劳动契约的视角论述了员工激励的成因和方式以及其与公司治理深化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陈钰莹  
文章依据Alfaro等(2019)理论框架拓展了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从企业边界选择角度探讨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不完全契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需求弹性不同,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不完全契约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作用机制也不同。对于互补的情形,企业倾向于并购下游供应商,缔约强度增加,企业并购范围向上游扩散;对于替代的情形,企业倾向于并购上游供应商,缔约强度增加,企业并购范围向下游扩散。进一步研究发现,逆向海外并购受到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不完全契约的显著影响,顺向海外并购几乎不受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不完全契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惠敏  
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是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如何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对策,但缺乏时效性。对此,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取决于政府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组织之间的博奕层面。据此验证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的演进和下降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  
当前,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步履维艰,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制度安排的匮乏。因此,为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亟须拓展必要的制度创新。而契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前沿成果,无疑有助于揭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过程本质,并在一定意义上为未来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旨趣。对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应强化对程序性事项的考量,在碳排放的制度设计中密切关注产权安排;同时,在有效防范制度设计对中国套牢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拓展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剩余控制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惠敏  
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是影响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考察,我国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都不强,因此,增强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意愿和增强工会组织的谈判空间和谈判能力,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收入分配理论,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深化我国工会体制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有世  高文燕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信息沟通水平、技术研发与专业资产水平等对契约不完全性的影响,并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在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发展、成熟阶段因素结构的合理性及影响顺序的差异性,以及契约不完全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契约不完全性综合水平在三阶段呈上升趋势,双方的契约由于合作时间的延长,契约不完全性程度逐渐上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凌洁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收支呈现出持续的"双顺差"现象。一方面,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促使了资源寻求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致了中国资本帐户的盈余;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与剩余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也为中国现代工业部门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动力,提高了本土企业产出和产品出口能力,并进一步导致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递增趋势。另外,中国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了国内需严重不足,进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丽珍  
劳动标准议题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鉴于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实践在处理劳动标准问题方面已经积累比较成熟的经验并且对其他谈判方的贸易协定实践形成较大的影响,可以认为谈判主要是这三个国家的既有实践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能够为其他谈判方所接受的方案。目前谈判事实上围绕要求最严格的美国建议文本展开,TPP劳动标准规则的内容因此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其既有实践的让步程度。尽管如此,其他谈判方可以通过弱化义务和授权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谈判结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帅光  
理解契约执行效率改善对工资增长和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并存的影响机制,对于改善收入分配、提振内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发现契约执行效率通过影响要素价格而提升劳动边际产出,从而提高工资水平,契约执行效率提升还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导致劳动报酬份额下降。此外,本文还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1997—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契约执行效率对工资和劳动报酬份额影响的经验证据,并得到与理论模型一致的实证结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习兵  王永海  
现有内部控制研究忽略了对企业能力的分析,无法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企业内部控制低效率和异质性等现象。本文分析企业能力对内部控制效率的作用机理,如何使能力要素所有者获取企业控制权,如何配置企业控制权,并在企业能力视角下对内部控制的本质、目标和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企业能力决定了内部控制效率;能力要素所有者获取企业控制权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对其具有依赖性,能力的动态性意味着控制权配置要相机进行;培植能力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本文深化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宽了内部控制和企业能力的研究视野,对于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