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5)
- 2023(2979)
- 2022(2464)
- 2021(2416)
- 2020(1923)
- 2019(4552)
- 2018(4319)
- 2017(8980)
- 2016(5008)
- 2015(5664)
- 2014(5362)
- 2013(5105)
- 2012(4582)
- 2011(3915)
- 2010(3938)
- 2009(3767)
- 2008(3902)
- 2007(3578)
- 2006(3289)
- 2005(3054)
- 学科
- 管理(25420)
- 业(24496)
- 企(22486)
- 企业(22486)
- 济(19004)
- 经济(18968)
- 财(11715)
- 方法(11246)
- 务(10111)
- 财务(10108)
- 财务管理(10091)
- 数学(9974)
- 数学方法(9944)
- 企业财务(9868)
- 人事(7216)
- 人事管理(7216)
- 农(5826)
- 制(5472)
- 公司(5188)
- 中国(5114)
- 劳(5021)
- 劳动(5004)
- 体(4624)
- 业经(4477)
- 体制(4141)
- 农业(3882)
- 划(3825)
- 策(3356)
- 经营(3318)
- 动(3069)
- 机构
- 大学(68454)
- 学院(67695)
- 管理(30844)
- 济(29470)
- 经济(29033)
- 理学(27331)
- 理学院(27136)
- 管理学(26898)
- 管理学院(26764)
- 研究(17746)
- 财(16774)
- 中国(15624)
- 财经(13515)
- 京(13147)
- 经(12472)
- 财经大学(10438)
- 商学(9441)
- 商学院(9365)
- 经济学(9024)
- 江(9003)
- 中心(8452)
- 科学(8280)
- 经济学院(8158)
- 北京(7941)
- 所(7940)
- 业大(7479)
- 经济管理(7472)
- 州(7106)
- 农(7090)
- 研究所(6772)
- 基金
- 项目(42848)
- 科学(35486)
- 基金(34148)
- 研究(31190)
- 家(28597)
- 国家(28364)
- 科学基金(26083)
- 社会(22334)
- 社会科(21219)
- 社会科学(21213)
- 基金项目(18190)
- 自然(17007)
- 自然科(16677)
- 自然科学(16674)
- 自然科学基金(16405)
- 省(15107)
- 教育(15055)
- 资助(14064)
- 划(12764)
- 编号(11874)
- 部(10747)
- 成果(10019)
- 教育部(10005)
- 人文(9879)
- 国家社会(9301)
- 重点(9168)
- 制(9095)
- 性(8847)
- 创(8775)
- 大学(8410)
共检索到99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目前 ,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经理人员的激励问题 ,而忽视了经理层之外的一般员工激励问题。作者概括地介绍了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契约与员工激励的观点 ,并从不完全劳动契约的视角论述了员工激励的成因和方式以及其与公司治理深化的关系。
关键词:
不完全劳动契约 员工激励 公司治理深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琼 袁桂秋
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各方无法预测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并明确写入契约,也不能无争议地明确经理人如何实现业绩解锁条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以2008—2021年我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实证方法,证实股权激励在实施前期能够提升公司绩效,但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无促进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不完全契约 激励绩效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美华
企业-员工不完全契约关系以及员工各任务之间可能的激励不相容使员工绩效衡量与企业产出目标不完全一致,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价值冲突。基于委托-代理模型阐述员工绩效衡量与企业产出的分歧,说明绩效衡量的关键在于将员工贡献与其难以估价的投入相联系,引导员工付出有价值的行动。文章构建员工专用性能力资源投入激励机制,以甄别员工的潜在价值,并提出晋升机制可有效解决企业-员工专用性资源投入的双边激励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训江
生态工业园建设中普遍面临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生态链网建设投资不足问题,为此,根据园区企业间生态协作契约的不完全性特征,在把生态工业园生态链网建设分为预处理资产投资过程和商品化资产投资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了园区生态链网建设投资不足问题的成因,进而从政策干预和产权安排两个方面分析了刺激园区生态链网建设的激励机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认为:(1)废弃物再利用过程中的资产专用性、生产不确定性、互信性以及企业地位等因素引致了园区生态链网建设投资不足问题;(2)价值类补贴干预只具有参与激励作用而缺乏投资激励作用,园区应更注重投资类补贴措施的应用;(3)当具有废弃物环境影响大、商品化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吉成 于晶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了发电商与售电商战略合作的进程。在分析发电商与售电商合作博弈情景条件的基础上,基于不完全契约构建发电商与售电商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博弈的局部均衡点及动态演化过程,并结合模拟仿真结果提出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促进双方合作的激励策略。为新电改和国企改革形势下发电商和售电商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在不完全金融契约和激励契约并存情况下构建动态模型,围绕企业家最优努力水平考察债务契约的治理效应。本文指出债务契约发挥激励效应的条件,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对激励契约的替代效应,同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协调效应以及通过再谈判协调投资者与企业家利益的债务调整方式。
关键词:
债务 激励效应 替代效应 协调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广乾
公司治理契约的不完全性诱发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道德风险行为,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契约不完全性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质和起源,并从公司治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交互关系中指出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委托人-监督人-代理人框架、知情委托人框架三类道德风险分析框架。结合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源,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偏好治理机制、声誉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横向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执行机制五种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道德风险多层次治理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五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最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汉祥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进行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具体地说,这一套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当事方缔结财务契约来实现。本文提出,构成财务治理基础的财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契约的不完全性将会产生激励不足和约束失控两个主要影响。因此,我们的财务治理机制应该针对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来进行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财务契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财务契约 财务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长江 高波
通过分析差异文化下的交易困境,认为文化的经济功能除了对违约行为形成约束外,还通过形成一些基本价值判断标准,规定了不完全契约的"剩余"分配的可接受比例,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也造成了差异文化之间的交易"壁垒"。认为实现从封闭秩序文化向开放秩序文化的转型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价值观 不完全契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清海 史本山
技术转移的核心是知识转移。论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理论,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研究了研发管理中的技术转移效率问题及产权治理机制。将事前契约看作事后权利参考点,由于技术创新知识边界模糊,包括不可缔约的隐性知识和可缔约的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更多地体现在研究人员的人力资本中,因此,事后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技术转移效率损失。研究认为当创新价值和研发成本的不确定性大时,采用一体化组织形式并且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赋予公司的技术转移效率高。
关键词:
技术转移效率 不完全契约 产权 敲竹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雷 邓行智
文章分析了联合创业投资契约的不完全性,探讨通过构建投资契约机制、管理创新机制和有效组织心理契约机制来完善对联合投资联盟的治理,解决投资合约中未规定的不完全事宜,进而维护联盟的稳定性,提高联合创业投资的管理效率与投资绩效。
关键词:
创业投资 联合投资 治理机制 不完全契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宏力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本世纪初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智心 孔祥智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专业合作社内部的不完全产权、不完全治理机制和交易费用将导致中小社员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动机。本文对合作社核心社员和中小社员两者之间的博弈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户主年龄、学历、是否村民代表、社会资本情况、市场信息获取情况,合作社中小社员年家庭净收入以及社员所在村庄人数、治理民主情况、村民互惠程度,共同影响合作社中小社员"搭便车"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东方 孔淑红
通过构建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PPP模式中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激励对公共产品提供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探讨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私人融资的专业性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合意程度,但是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会抵消其专业性带来的好处,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对政府提出建议:必须打破融资约束和制度歧视,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各个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