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7)
- 2023(12535)
- 2022(10407)
- 2021(9409)
- 2020(8162)
- 2019(17923)
- 2018(17859)
- 2017(34764)
- 2016(18413)
- 2015(20277)
- 2014(19636)
- 2013(19131)
- 2012(17056)
- 2011(14978)
- 2010(15397)
- 2009(14747)
- 2008(14668)
- 2007(13395)
- 2006(11818)
- 2005(10961)
- 学科
- 业(89907)
- 济(85484)
- 经济(85408)
- 企(84374)
- 企业(84374)
- 管理(74872)
- 方法(38492)
- 数学(29940)
- 业经(29696)
- 数学方法(29498)
- 财(27511)
- 农(24915)
- 务(22654)
- 财务(22610)
- 财务管理(22593)
- 技术(22162)
- 企业财务(21479)
- 农业(18285)
- 中国(17430)
- 理论(16668)
- 制(16159)
- 策(15324)
- 划(15280)
- 和(14747)
- 贸(14710)
- 贸易(14701)
- 易(14313)
- 体(13416)
- 技术管理(13194)
- 经营(12903)
- 机构
- 学院(265281)
- 大学(256611)
- 管理(112903)
- 济(112152)
- 经济(110107)
- 理学(96857)
- 理学院(96065)
- 管理学(94567)
- 管理学院(94075)
- 研究(78120)
- 中国(61673)
- 京(52066)
- 财(51721)
- 科学(44143)
- 财经(41280)
- 江(40481)
- 农(39312)
- 所(37775)
- 经(37308)
- 中心(36524)
- 业大(35394)
- 研究所(33648)
- 州(32706)
- 经济学(32143)
- 北京(32138)
- 商学(31816)
- 商学院(31518)
- 农业(30532)
- 财经大学(30163)
- 经济管理(29332)
- 基金
- 项目(170897)
- 科学(137625)
- 研究(128853)
- 基金(125530)
- 家(107042)
- 国家(106091)
- 科学基金(94632)
- 社会(83169)
- 社会科(79106)
- 社会科学(79089)
- 省(68860)
- 基金项目(65568)
- 自然(60891)
- 自然科(59656)
- 自然科学(59647)
- 教育(59171)
- 自然科学基金(58637)
- 划(55441)
- 编号(53731)
- 资助(51454)
- 成果(41747)
- 创(39621)
- 业(37920)
- 重点(37525)
- 部(37342)
- 发(36787)
- 创新(36088)
- 课题(35202)
- 项目编号(34565)
- 国家社会(34163)
- 期刊
- 济(128416)
- 经济(128416)
- 研究(72942)
- 中国(48423)
- 管理(48140)
- 财(44537)
- 农(37405)
- 科学(32766)
- 学报(31902)
- 技术(29068)
- 农业(26041)
- 大学(24990)
- 教育(24125)
- 业经(24035)
- 学学(23709)
- 融(23024)
- 金融(23024)
- 经济研究(20538)
- 财经(20480)
- 经(17735)
- 技术经济(17678)
- 业(16436)
- 问题(15955)
- 财会(14648)
- 贸(14339)
- 现代(13891)
- 商业(13643)
- 统计(13566)
- 策(13532)
- 国际(13366)
共检索到396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然 陈湛匀
R&D国际化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寻求技术合作型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构筑国际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意义。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作为管理者的外国直接投资者可以凭借信息优势进行决策。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建立模型分析寻求技术合作型企业的跨国投资决策。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研发国际化 外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存志 熊性美
本文用不完全信息下的契约理论 ,考察了跨国公司的两种投资模式 :直接投资和契约投资 ,得出了跨国公司偏爱直接投资或契约投资的条件。解释了传统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国际投资现象。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契约投资 不完全信息 跨国公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祥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Tirole提出了最佳完全合同,本文在最佳完全合同的框架下,分析研究了企业治理模型。以企业治理机制研究范畴是否含有制度因素,将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企业治理机制研究。并以代理问题与企业治理为代表分析了企业治理的内在因素,以超产权论与企业治理为代表分析研究了企业治理的外在因素。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对于国有企业治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 最佳完全合同 企业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庆民
博弈论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经济学理论同样有其重要的影响。将博弈论应用到分析银企关系上来 ,尤其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类型 ,对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银企关系 ,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和企业 不完全信息 博弈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穆庆榜
论文通过实验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双主并方合作而目标企业善意配合的并购定价、并购持股、并购时机选择等并购策略进行了验证性研究。首先,基于现有理论成果和新兴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了六条实验假设;其次,以单方善意并购情形为比较基准,分别对单方善意并购和双主并方合作善意并购情形下的角色扮演、实验变量、实验分组、实验流程、实验过程控制和支付函数进行了设置和界定,并通过实验参数的不同设置来刻画和区分不同的实验情形与实验分组;最后,通过计量统计研究发现,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协同收益率、控制权溢价率与均衡的并购交易价格同向变化;协同收益率越高,谈判用时越短,控制权溢价率越高,谈判用时越长;信息越趋于完全,最佳并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宝森 曹国华
文章旨在分析两家企业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投资,假定A企业具有优先投资的权力。在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中,B企业通过观察A企业投资时点的选择,应用贝叶斯概率公式推断出A企业的成本类型,进而选择自己的最优投资时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坤 徐华香 戴旭光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双头模型,探讨不完全信息下的逃避关税对外直接投资,并将得出的结论与完全信息下的做一个简要的比较。研究发现,由于本国厂商拥有的信息优势,它在不完全信息下的临界成本或临界关税要比完全信息下的高,即本国厂商的国内生产成本或外国政府征收的关税要达到更高的水平,本国厂商才有可能到外国直接投资。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 逃避关税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巍 梅李军 聂凯
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不完全信息下中间商占主导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定价模型。在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信息不完全的静态情况下,通过信息甄别合约,运用显示原理分析了实现均衡时的信息服务定价问题及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运用Rubinstein的思想分析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双方信息服务定价的均衡解以及各自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静态下,中间商可通过制定合理的信息服务价格与对供应商的转移支付来降低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中间商与供应商应共同致力于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以增加收益。在不完全信息动态下,中间商若想在第一阶段、供应商在第二阶段报价成功,应努力降低自己的边际成本,并希望对方对信息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尤家佳
审计是为了解决被审计单位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策略和被审计单位的策略,指出了决定博弈均衡的制度要素,包括审计收费、转换会计师事务所成本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亚兰
云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具有专业化、低成本、网络化的优势。基于云会计的基本特征,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建立了PaaS模式下的云会计服务定价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影响云会计服务定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渗透定价、服务领先和品牌依托等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王健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碳排放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不了解企业处理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的最优碳排放行为和政府的最优政策制定。基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状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政府完全掌握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情况下,碳排放许可制度反而使得碳排放总量趋高,排碳费用增加;而在政府不了解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许可制度使得排碳总量降低、费用减少。由此证实,在市场机制下,政府的精力应当放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而并非去了解和掌握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博弈论 配额 不完全信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王健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碳排放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不了解企业处理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的最优碳排放行为和政府的最优政策制定。基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状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政府完全掌握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情况下,碳排放许可制度反而使得碳排放总量趋高,排碳费用增加;而在政府不了解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许可制度使得排碳总量降低、费用减少。由此证实,在市场机制下,政府的精力应当放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而并非去了解和掌握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博弈论 配额 不完全信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建木 罗娟
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企业技术再创新和政府补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再创新的期望利润与企业前次技术创新失败资源在再创新中发挥的效用正相关;企业技术再创新的期望利润与企业技术再创新成功概率正相关;企业技术再创新成功概率与企业获得政府补偿的概率正相关,且政府补偿的概率与补偿标准负相关;政府的期望社会福利和企业技术再创新带来的社会增量福利正相关;企业和政府可依据技术再创新成功概率分别做出是否技术再创新和补偿的决策。
关键词:
失败项目 技术再创新 补偿 不完全信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安实 周艳丽 赵泽斌
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使风险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风险企业融资策略的关键。而合理的报酬率制定方案,既能很好地吸引投资者,又能有效地排除模仿企业。本文结合风险企业产品周期特点,指出风险企业至少要进行三阶段融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各融资方式的效用函数解得价值函数,求出最佳融资结构,深入研究风险企业资本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方法对报酬率进行三次确定,以配合最佳融资结构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