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5)
- 2023(5604)
- 2022(4856)
- 2021(4765)
- 2020(3789)
- 2019(8853)
- 2018(8777)
- 2017(15206)
- 2016(9303)
- 2015(10511)
- 2014(10539)
- 2013(9602)
- 2012(9151)
- 2011(8292)
- 2010(8621)
- 2009(7549)
- 2008(7568)
- 2007(6972)
- 2006(6489)
- 2005(5689)
- 学科
- 济(31483)
- 经济(31335)
- 教育(19253)
- 业(17786)
- 管理(17575)
- 中国(16336)
- 企(15181)
- 企业(15181)
- 方法(14991)
- 数学(11688)
- 数学方法(11541)
- 理论(10727)
- 学(9297)
- 农(9033)
- 财(8944)
- 业经(6761)
- 地方(6224)
- 和(6210)
- 教学(5848)
- 发(5755)
- 农业(5669)
- 制(5228)
- 发展(5107)
- 展(4985)
- 融(4961)
- 金融(4960)
- 技术(4765)
- 社会(4447)
- 务(4387)
- 财务(4380)
- 机构
- 大学(126553)
- 学院(119931)
- 研究(48172)
- 济(44626)
- 经济(43549)
- 管理(38107)
- 理学(32752)
- 理学院(32259)
- 管理学(31505)
- 管理学院(31258)
- 教育(29135)
- 中国(28253)
- 京(27929)
- 科学(27462)
- 范(26823)
- 师范(26665)
- 所(24028)
- 师范大学(22194)
- 研究所(21965)
- 财(21903)
- 中心(19950)
- 江(19272)
- 北京(18637)
- 农(18504)
- 财经(17189)
- 院(16818)
- 业大(15702)
- 经(15696)
- 技术(15523)
- 经济学(14655)
- 基金
- 项目(77601)
- 研究(62754)
- 科学(62630)
- 基金(54050)
- 家(48082)
- 国家(47140)
- 社会(40508)
- 科学基金(38529)
- 教育(37398)
- 社会科(36855)
- 社会科学(36842)
- 省(30573)
- 划(28426)
- 基金项目(27216)
- 编号(26760)
- 成果(25398)
- 自然(22485)
- 课题(22149)
- 资助(22038)
- 自然科(21968)
- 自然科学(21961)
- 自然科学基金(21613)
- 部(19650)
- 重点(19340)
- 年(18337)
- 教育部(17744)
- 发(17687)
- 性(17224)
- 规划(17176)
- 项目编号(16133)
共检索到193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起执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其中课程是重点之一,其目的在于结合其他教改方案,改善学习成效以及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尽管如此,社会大众却强烈质疑教改成效。本文将不评论这些质疑的合理性,而是试图说明教改结果的高度动态性,以及此种特性与社会阶级的关联性。尽管教育政策足以产生结构性规范,但"施为"的主动作为足以使家长脱离结构的束缚,因为他们能积极介入教育政策的制定,影响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至少能调整自身以契合政策的特性与要求,因而使子女处于有利的学习位置。但受阶级文化差异的影响,中产阶级家长往往展现高度"施为",劳工阶级家长则偏向接受结构的规范,此种差异使教育结果难以脱离社会阶级的影...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社会阶级 结构 施为 理性资本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咏梅 范文凤 丁维莉
被称为影子教育系统的课外补习在东亚国家相当普遍。本文基于国际学生能力评价项目PISA 2012上海的数据,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影子教育时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并使用再加权倾向得分匹配法(RPSM)估算影子教育的净效应。研究发现:数学课外补习对学生数学成绩具有正向效应;科学课外补习与数学课外补习存在"叠加效应";语言课外补习与数学课外补习存在"挤出效应";如果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机会相等,参加数学课外补习可以缩减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带来的成绩差异,起到促进教育结果均等的作用。由此,本文建议政府和学校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且学业成绩较低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课外补习机会,免收其补习费用;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钟景迅
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然而,不均等的现象却仍然广泛地存在。本文运用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去说明和描述在教育入学机会、参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等四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维度上,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如何表现的,这些表现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关键词:
现代西方社会 教育机会 不均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佳丽
本文基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样本,采用多水平分层法分析不同类型影子教育(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对全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平均效应,及对参与机会不同的分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小学生参加辅导班,成绩显著提高,越补越好,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成绩反而显著降低,越补越差;(2)参加辅导班可能性最大的优势学生群体从参加课外辅导班中获益更多;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可能性较小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群体不仅不能从参加补习中获益,反而对两类弱势学生群体学业成绩有损害作用。总体而言,参加课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涛
实现教育均等化是现代政府治理追求的目标之一。影响教育均等化的因素众多,收入分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已有研究主要在线性模型假设基础上检验收入分配差距与教育不均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并未能很好解释目前中国教育呈现的不均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中国经验数据,通过非线性ESTR模型检验了收入分配差距与教育不均等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系。实证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呈现非线性动态关系,表现为前期在线性和非线性之间频繁转化,后期则趋于稳定。就政策建议而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等有助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军 潘澍之
本文研究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及途径,并运用中国大陆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均等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呈反相关关系,即收入不均等程度越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越短,收入不均等对教育型人力资本影响显著。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露茜
以领薪水为生的白领构成了美国的新中产阶级,它以组织形式上的科层制、以文化上"数字意识"为代表的技术理性、以经济上"消费就是一切"的"消费前卫"态度、以政治上的"疏离"与"冷漠"的"后卫政治"姿态为典型特征,进而影响到了整个20世纪美国社会的社会观念与社会心理,成了以教育政策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政策的源头之一,对教育的组织制度、知识内容的筛选、教学过程的建构、教师资格的认定以及整体教育改革的走向发挥了巨大的"向心力"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莉莉
社会资本概念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最前沿和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社会资本本身是中性的,既具有正向效益,也会产生负面作用。社会资本的客观存在及其一些鲜明的特征和功能使其能阻碍个体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均等产生的阻碍作用,探讨了其发生基础与作用机制,进而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教育 机会均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泽芳 张国强
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公绩主义价值观使许多社会大众信服于教育的向上流动功能,进而要求扩张教育规模,因此许多社会试图扩张高校以提升劳工阶级子女的向上流动比率,进而改善社会不均等的问题。本文以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论证,此种措施并未考量到社会阶级学生学科能力的区隔以及衍生的问题,并且也忽视外在经济规模的制约性,本文认为社会流动主要取决于经济规模而非高校的扩张。
关键词:
高校 台湾 不均等 文化再生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柯丽香 陈建新 伍芷蕾
文章运用教育基尼系数拆解模型分析了澳门1991~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中性别和年龄的教育不均等现象。结果发现,澳门教育不均等程度近20年有所改善,但不同年龄组间的教育不均等则有所加剧。鉴于澳门学历教育的急速发展导致的年龄层上的不均,作者建议未来中国的人口教育政策应该同时考虑到青壮年人口的正规教育和中老年人口的持续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教育 不均等 基尼系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仍然较为森严的社会。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文化教育上受忽视的民众仍然占总人口很高的比例。尽管印度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以保障落后阶级受教育的机会,但5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印度落后阶级远未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关键词:
印度 落后阶级 高等教育 机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倪超军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机会不均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验证社会公平在机会不均等影响居民幸福感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机会不均等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公平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以减缓由机会不均等导致的幸福感下降,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居民的收入获得均等化和子女教育机会均等化,有利于拓宽社会经济地位提升路径,增强社会流动性,提升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
机会不均等 幸福感 社会公平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术
全纳教育乃当今特殊教育界讨论的一大热点 ,也是国际上特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无论特殊教育发展到何种阶段 ,家长参与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因此本文试图从全纳教育和家长参与的基本概念、家长参与全纳教育应树立的观念及应采取的措施三方面来探讨全纳教育中的家长参与。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家长参与 特殊儿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素蓉
本研究对"家长"的外延进行了扩展,对"家长教育权"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通过家长教育权内容的中外比较研究,阐释了家长教育权的性质和行使家长教育权的原则。
关键词:
家长教育权利 性质 行使原则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资本奴役关系透视
社会资本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愿社团文化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是如何形成的?——基于8省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
是什么阻碍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参与——阶层差异、学校选择性抑制与家长参与
家庭教育资本与家长教育焦虑——家庭氛围和家校沟通的链式中介作用
新教育方针的确立步履维艰——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转变的曲折过程
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家长义务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家长参与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差异研究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阶级和全球化——对贝克“自反性现代化”的方法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