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7)
2023(11537)
2022(9797)
2021(9264)
2020(7864)
2019(18577)
2018(18025)
2017(35439)
2016(19123)
2015(22086)
2014(21905)
2013(22050)
2012(21083)
2011(19268)
2010(19305)
2009(18303)
2008(18550)
2007(16735)
2006(14489)
2005(13097)
作者
(54976)
(46108)
(46037)
(44100)
(29710)
(22110)
(21186)
(17942)
(17494)
(16561)
(15730)
(15342)
(14813)
(14792)
(14606)
(14433)
(13849)
(13541)
(13415)
(13364)
(11539)
(11424)
(11292)
(10510)
(10482)
(10463)
(10213)
(10101)
(9268)
(9251)
学科
(87799)
经济(87718)
管理(53543)
(52166)
方法(43276)
(40256)
企业(40256)
数学(38996)
数学方法(38686)
(26172)
贸易(26161)
(25437)
中国(25153)
(24571)
(22499)
(16152)
业经(16094)
地方(15904)
农业(15709)
(15086)
(13877)
银行(13857)
(13445)
金融(13443)
(13284)
(13117)
财务(13090)
(13069)
财务管理(13057)
企业财务(12309)
机构
大学(284882)
学院(283532)
(133122)
经济(130801)
管理(108605)
研究(100998)
理学(93329)
理学院(92349)
管理学(91109)
管理学院(90567)
中国(78589)
(60043)
(59377)
科学(56841)
(50928)
财经(47784)
(46966)
研究所(45978)
中心(45836)
(43593)
经济学(42659)
(41777)
业大(38819)
经济学院(38761)
北京(37937)
农业(37105)
(35827)
(35656)
师范(35363)
财经大学(35357)
基金
项目(181883)
科学(144149)
研究(135064)
基金(134964)
(116504)
国家(115605)
科学基金(98539)
社会(88199)
社会科(83870)
社会科学(83850)
基金项目(69680)
(67503)
教育(61999)
自然(61353)
自然科(59933)
自然科学(59914)
自然科学基金(58930)
(57877)
资助(57465)
编号(53810)
成果(44794)
(43101)
重点(41064)
(39849)
国家社会(37473)
教育部(37395)
课题(37332)
(37193)
人文(35876)
中国(35448)
期刊
(142059)
经济(142059)
研究(88269)
中国(52131)
(44944)
(42215)
学报(40289)
科学(38196)
管理(37880)
大学(30915)
(29778)
金融(29778)
学学(29113)
农业(28942)
教育(25674)
经济研究(25186)
财经(24187)
(22908)
技术(22882)
业经(21930)
(20849)
问题(20235)
国际(19920)
世界(16561)
(16311)
技术经济(14938)
统计(14774)
商业(13527)
理论(13328)
(12977)
共检索到427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鲁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表现出三个不和谐的特征:易位、反常与低效。中国粮食贸易的不和谐源于缺乏价格优势、国内外粮食价格关系的不完全整合以及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弱质性联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制度供给的偏差和政府干预过度。所以,政府应减少干预力度,并制定与市场运行规则相兼容的政策,以确保粮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表现出三个不和谐的特征:易位、反常与低效。通过对20多年来的粮食国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粮食贸易的不和谐源于缺乏价格优势、国内外粮食价格关系的不完全整合以及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弱质性联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制度供给的偏差和政府干预过度。所以,我国政府应减少干预力度,并制定与市场运行规则相兼容的政策,以确保粮食贸易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大学,和谐的大学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文章在探讨和谐师生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状,从而思考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德良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祥松  
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贫富悬殊而引起的不和谐;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而产生的不和谐;农村贫困引起的不和谐;人和自然的不和谐。造成不和谐的原因包括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形成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中体制不完善和法规不健全的体制原因;由贪污腐败及人们利益失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所导致的贫富不均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近年来小麦和稻米贸易的统计数据对粮食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大国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显现。中国目前粮食产品的外贸依存度较低 ,即使考虑到“大国效应” ,中国粮食进口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高度关注粮食安全保障并不排除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恰可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抗击市场波动的能力 ,无疑会更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栋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贸易条件和国内粮食价格保护机制对1986-2008年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应用名义保护率(NRP)、反贸易偏好(ATB)分析了期间中国农业保护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条件和国内价格保护政策在中国2001年加入WTO年前后对国内粮食价格变化有着显著不同的作用;中国粮食保护水平同样呈现出两阶段不同的保护特点。国内的粮食价格保护政策消除了由于贸易条件变化带来的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保持了粮食价格的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入手,发现虽然粮食的自由贸易可以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提升,但现今世界粮食贸易实行自由化依然为时尚早,会对其后续发展留下"后遗症"。而中国要保证当下的粮食安全也不能依靠贸易自由化,粮食贸易完全交由市场的结果是中国粮食种植业受到严重冲击、丧失粮食控制权、供给风险增加,不利于粮食安全的长久保障。因此,政府对粮食贸易进行正确干预、大力扶持本国粮食产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卫才  张守夫  
基于全球93个国家200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粮食安全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显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粮食安全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并对粮食安全的供给支柱、获取支柱、稳定支柱、利用支柱均发挥显著正向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粮食安全过程中发挥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粮食安全及其四大支柱的影响程度均超过高等收入国家。对此,提出加速构筑新发展格局、实施贸易救济常态化举措、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改善粮食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与实践引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石自忠  
本文基于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粮食贸易月度数据,选取了小麦、玉米、稻谷及大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粮食产品,采用MS-VAR模型对粮食贸易波动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粮食在状态1和状态2两种状态下相互转换的概率较低,外部因素是两种贸易状态转换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四类粮食贸易的冲击程度,结果表明,受国内政策约束较强、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的小麦、稻谷主要在状态1运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影响为负;受国内政策约束较弱、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玉米、大豆主要在状态2运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博虎  张宝文  
【目的】评价中国粮食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对本国耕地资源的贡献。【方法】在分析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虚拟耕地贸易量计算方法,对1978-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小麦、大豆、大米、玉米4种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贸易量进行估计,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耕地资源的贡献。【结果】1978-2008年,在中国4种主要粮食的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一直保持较大逆差,除1985、1986、1993和1994年外,其余27年虚拟耕地贸易量均表现为净进口状态,虚拟耕地贸易净进口量从1978年的415.74万hm2增加到2008年的2 147.61万hm2;31年间,虚拟耕地交易量达22 397.47万hm2,其中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学军  
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所谓的粮食"十二连增"只是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增加,口粮的增加十分有限,粮食的结构还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随着中国粮食贸易观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中国的粮食结构看,口粮尤其是稻米面临很大的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粮食的流通和贸易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国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瞿商  
20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主要是换汇换机器设备,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粮食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救济人民生活、获得外汇和支持世界革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是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支持工业化建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粮食出口大于进口,性质是从抑制比较优势到发挥比较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溶花  陈玮玲  
目前,中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贸易均已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这也引起了学者们对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及结构的高度关注。以中国农业部及联合国所公布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及结构,认为中国粮食进出口面临着粮食出口比较优势下降、粮食进口需求大、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