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6)
- 2023(5815)
- 2022(4727)
- 2021(4645)
- 2020(3803)
- 2019(8751)
- 2018(8648)
- 2017(14717)
- 2016(9332)
- 2015(10168)
- 2014(10524)
- 2013(9568)
- 2012(8709)
- 2011(8085)
- 2010(8273)
- 2009(7103)
- 2008(7077)
- 2007(6364)
- 2006(5585)
- 2005(5108)
- 学科
- 济(25227)
- 经济(25200)
- 教育(19216)
- 管理(18814)
- 业(17690)
- 企(14635)
- 企业(14635)
- 中国(13341)
- 方法(12799)
- 数学(11309)
- 数学方法(11062)
- 学(9294)
- 理论(9033)
- 财(7458)
- 教学(7159)
- 农(6592)
- 技术(5977)
- 发(5343)
- 业经(5171)
- 制(4841)
- 地方(4701)
- 务(4643)
- 财务(4623)
- 财务管理(4609)
- 发展(4524)
- 企业财务(4430)
- 展(4400)
- 农业(4349)
- 研究(4309)
- 和(4157)
- 机构
- 大学(122793)
- 学院(117191)
- 研究(45356)
- 管理(37586)
- 济(36878)
- 经济(35741)
- 理学(32417)
- 理学院(31895)
- 管理学(31056)
- 管理学院(30803)
- 教育(29688)
- 科学(28605)
- 京(27815)
- 范(26668)
- 师范(26493)
- 中国(26266)
- 所(23133)
- 师范大学(21902)
- 研究所(21338)
- 农(19301)
- 中心(19244)
- 江(18968)
- 北京(18319)
- 财(18305)
- 技术(17659)
- 业大(17534)
- 院(16677)
- 农业(15158)
- 州(14917)
- 职业(14733)
- 基金
- 项目(79253)
- 科学(63378)
- 研究(62173)
- 基金(53645)
- 家(47162)
- 国家(46646)
- 科学基金(38748)
- 教育(37452)
- 社会(36160)
- 社会科(34010)
- 社会科学(33997)
- 省(33050)
- 划(30154)
- 基金项目(27179)
- 编号(26776)
- 自然(24506)
- 成果(24339)
- 自然科(23977)
- 自然科学(23966)
- 自然科学基金(23510)
- 课题(22717)
- 资助(22131)
- 重点(19900)
- 部(19049)
- 年(18797)
- 性(17998)
- 发(17813)
- 规划(17208)
- 教育部(16631)
- 创(16423)
共检索到18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万年
世俗性是法国立国的重要原则,该原则保证信仰自由、政教分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年来,发生在法国的恐怖袭击事件暴露出法国教育的世俗性正遭受重大挑战。法国教育世俗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其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法国在加强和维护教育世俗性特征方面也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法国维护教育世俗性的宏观层面举措主要包括制定与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和设立政府专门机构;中观层面举措体现在学校人员严格遵守教育世俗性原则,学校预防和报告破坏世俗性的现象,并加强干预;微观层面举措为开设专门课程传播世俗观念。虽然法国在维护教育世俗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在全纳性、教师培训、报告机制和合理性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法国 基础教育 世俗性 公民与道德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适琳 王烨姝
2012年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全部联邦主体小学推广新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将"民族德育典范"和"基本民族价值"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题的目标。为此,俄联邦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和实施办法。至2015年,三轮实验的成果表明,俄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在重建俄罗斯民族精神道德、恢复俄罗斯文化传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上官莉娜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进行,但二者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公民教育独大、道德教育薄弱是一直困扰着法国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2015年秋,法国中小学将开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向学生传递"共同价值观",这体现出法国学校教育试图重返意义世界、复归价值引领的一种努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英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郁宗教氛围的古老国度,道德教育也长期在宗教怀抱的侵润中生发和延展。"十月革命"之前,宗教几乎占据了世俗道德教育的整个空间。当前,虽然宗教由强制性灌输变成了道德教育中的一种可选择性资源,由东正教一元主导转变为多元共生,但其内蕴的善良、正义、诚实等价值取向依然是引导世俗道德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俄罗斯宗教 道德教育 世俗 介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云华 马健生
2016年德国发布《数字世界中的教育》,提出了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开启了德国的"数字革命"。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资金以完善校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各州将数字能力融入教育标准和教学计划之中;从教师的培养和研究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数字能力;加强全国性数字教育平台和内容的开发;强化保护师生个人隐私数据。但德国在实施数字教育战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教育不公平、资金可持续性和资金申请困难、"数字越位"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新危机等挑战。德国数字教育战略实践展示了教育对德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对人文和科技之间关系的反思,同时也反映出了德国推行全国性教育改革的制度性困境。
关键词:
德国教育 基础教育 数字教育战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渠敬东
自从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欧洲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相较于法国依靠绝对王权的建构导致专制和革命的现代困境,装斯泰洛齐立足于德意志虔信派思想脉络和日耳曼封建制的传统,通过重新建构人性、社会和信仰,为保有欧洲中古封建传统的瑞士地区探索出一条塑造现代国家的新道路。裴斯泰洛齐认为,在重塑社会和政治之前,必须认识人类的本性,人正是由于感到自然匮乏,才会寻求结成社会、彼此相爱,教育的目的正是调动起人们的灵魂之爱的需求,培育整全的人格与和睦的共同生活。在他看来,人们必须从宗教和政治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开展教育的领域,一是将
关键词:
父道 母爱 虔信派 封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涯 巴登尼玛
在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社会、宗教场所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婚礼作为嘉绒藏族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透过其中宗教活动的分析才能获得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显著价值,才有可能在其本土文化基础上构建更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
嘉绒藏族 婚俗 宗教 教育功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虹
以近代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杂志《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中心探讨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刊物所呈现的由宗教到世俗的趋势,表明一个时代的代表性刊物的变化往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宗教 世俗 近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学智 栾慧敏 乞佳
美国政府支持构建"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评价同盟"(PARCC)评价体系缘于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动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和改变学业评价现状的诉求。PARCC评价体系框架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二元结构、英语和数学等核心学科的评价模块以及由资源共享中心、复杂文本诊断、选择性评价项目构成的形成性评价工具等。美国构建这一评价体系秉持"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理念,基于"核心标准"以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等经验对我国研究学业评价体系有很好的启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雨丹
完全周五日制是日本 2 0 0 2年实施新学习指导要领的一项重要改革 ,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在家庭或社区生活时间的比重 ,使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到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本文探讨了日本实行完全周五日制的背景和目的 ,分析了日本实施完全周五日制一年来的实际状况 ,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双休日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日本 完全周五日制 基础教育改革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在消灭"伊斯兰国"和冲突后重建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尽管宗教能够为库尔德人实现民族自决提供重要的聚合和动员的动力,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呈现出暴力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极端化特征,因此后"伊斯兰国"时期,植根当地宗教土壤的民族主义势力不得不反思其宗教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外部干预力量倾向于推动建立地区世俗民主化秩序并扶植符合其期待的政权继承者。在宗教土壤深厚的中东,如果为了更快地走向独立,为迎合西方化的世俗主义期待而策略性地削减本民族的宗教外在表达,从而规避外界对其极端化的担忧,那么宗教民族主义将面临潜在困境:一旦民族自决和政治发展的预期目标没有如约实现,被压抑的民族宗教力量很可能在未来出现报复性的复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长虹 徐朝旭
在关于儒学是否宗教的问题上,杜维明摒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认为其具有宗教性。"天人合一"为儒学宗教性提供了本体依据,人分享了天地的创生性,逻辑上必然带来人的神圣性、人与人的关系及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的神圣性,神圣性是儒学宗教性的重要表现。杜维明认为不同于其它宗教,儒家宗教性是内在超越,主要体现为超越物质、超越自我,在现世中实现作为人的价值和终极意义,体现了自我救赎的理念。杜维明关于儒学宗教性的论断有利于拓展当代儒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开展文化对话、交流和合作,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宇萌
湖南一家零售企业的总经理,管理着几十家超市、百货,今年带着500多名员工分10次到许昌学习胖东来。"每次几十人,高层、中层、基层轮流来,每次都有收获,每次学习回去我们都能提升一大截。就是这样学,我们与胖东来的差距还是特别大。"这位总经理边说边摇头,"胖东来真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一名企业家一语道破玄机:"胖东来表面的东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丁志刚
新世纪以来,西北地区民族高校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同时西北地区民族高校稳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西北地区民族高校要站在政治的角度,高度重视学校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从维护高校稳定、民族地区稳定、国家稳定的大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学校稳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民族高校 稳定工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裕富
宗教工作法治化是解决宗教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正当性来源于宗教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的协调统一。政教分离原则确立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政治基础,政治与宗教关系制度化、法律化实现了政教分离原则从政治原则转化为法律制度,并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宗教工作法治化得以实现。儒家思想中的多神崇拜是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文化基础,正是因为多神崇拜接纳了不同宗教文化的融合。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是宗教工作法治化的社会基础,因为不同的宗教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需求。以宪法为中心的宗教法制体系和法治精神是宗教工作的法制基础,宗教与法律的相
关键词:
宗教 法治化,正当性 宗教中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