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9)
- 2023(10001)
- 2022(8343)
- 2021(7448)
- 2020(5905)
- 2019(13220)
- 2018(12693)
- 2017(23423)
- 2016(12980)
- 2015(13900)
- 2014(13681)
- 2013(13390)
- 2012(12693)
- 2011(11698)
- 2010(11651)
- 2009(10536)
- 2008(10298)
- 2007(9076)
- 2006(8177)
- 2005(7493)
- 学科
- 济(56521)
- 经济(56465)
- 业(33519)
- 管理(32268)
- 企(23882)
- 企业(23882)
- 中国(18946)
- 地方(18630)
- 农(17993)
- 方法(17877)
- 数学(15544)
- 数学方法(15420)
- 业经(13913)
- 学(12778)
- 农业(12732)
- 贸(11659)
- 贸易(11649)
- 易(11242)
- 财(11004)
- 地方经济(10521)
- 发(10319)
- 环境(10138)
- 融(9939)
- 金融(9938)
- 银(9938)
- 银行(9886)
- 技术(9606)
- 行(9604)
- 制(9329)
- 产业(7954)
- 机构
- 学院(185267)
- 大学(182452)
- 济(75102)
- 经济(73664)
- 研究(73132)
- 管理(65289)
- 理学(56037)
- 理学院(55303)
- 管理学(54252)
- 管理学院(53936)
- 中国(53523)
- 科学(48858)
- 农(45418)
- 所(39901)
- 京(39884)
- 研究所(36739)
- 农业(36085)
- 业大(34919)
- 财(31793)
- 中心(31763)
- 江(29064)
- 院(26870)
- 省(25760)
- 北京(25260)
- 范(25160)
- 财经(24997)
- 师范(24682)
- 科学院(23256)
- 州(23237)
- 农业大学(23036)
- 基金
- 项目(128516)
- 科学(99285)
- 基金(91106)
- 研究(86816)
- 家(84157)
- 国家(83391)
- 科学基金(68616)
- 社会(55233)
- 省(52739)
- 社会科(52370)
- 社会科学(52357)
- 基金项目(48537)
- 自然(45903)
- 自然科(44836)
- 自然科学(44823)
- 划(44786)
- 自然科学基金(44015)
- 教育(38229)
- 资助(36189)
- 发(34319)
- 编号(32921)
- 重点(30003)
- 创(27231)
- 计划(26848)
- 部(26478)
- 发展(26200)
- 展(25770)
- 创新(25523)
- 成果(25361)
- 科研(25228)
共检索到283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洋 于瑞海 张哲 田传远 钱嘉文
为探究pH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pH为8.0~8.2为对照组,分析了不同pH (分别为7.6~7.7、7.3~7.4、7.0~7.1、6.7~6.8)对海湾扇贝胚胎及幼虫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pH的降低,各实验组胚胎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增高,孵化时间延长,且幼虫个体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pH为6.7~6.8实验组附着率仅为31.7%。研究表明,海水pH变化对海湾扇贝早期胚胎及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评估pH变化对海湾扇贝等经济贝类资源和养殖产业的影响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海湾扇贝 pH 胚胎发育 幼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天 王丽平 陈洋 于仁成 周名江
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将海湾扇贝受精卵暴露于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中,观察其对胚胎孵化各阶段的影响,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胚胎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该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800mL-1;2000mL-1的ATHK延缓或破坏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胚胎内部出现大量溶酶体,原肠胚腔不能形成,且部分细胞出现胞质肿胀、线粒体自溶的现象,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性分化;观察发现实验组中有些担轮幼虫的外形畸变,鞭毛发育迟缓;至24...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海湾扇贝 胚胎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海涛 董占武 徐志明
本文阐述了大连湾牡蛎胚胎发育速度和盐度变化对其胚胎及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 21.2℃、盐度 31.26‰条件下,受精卵经 19小时 30分钟发育至 D形幼虫。其胚胎发育的有效盐度范围为17—39‰,最适盐度范围为22—34‰。在盐度22—36‰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均不超过20小时,超出此盐度范围,则孵化时间延长。面盘幼虫在盐度25.21—34.25‰间生长较快,平均口增长速度为 8.54—9.38 微米,且存活率均在 50%以上;逾此则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
大连湾牡蛎 盐度 胚胎发育 面盘幼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进锋 陈素文 陈利雄 张汉华 郭奕惠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适宜盐度为28~38,最适盐度为30~38。在适宜水温和盐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水温和盐度升高而加快,但以水温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2)幼虫适宜水温及最适水温与胚胎发育的基本一致;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存在向高盐度延伸的现象,其适宜和最适盐度下限分别为30和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世群 李名森 肖清洁 吴金青 林岗 饶小珍
为探讨水体pH对龟足(Capitulum mitella)胚胎孵化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5~28℃条件下,研究了不同pH(5.0、5.5、6.0、6.5、7.0、7.5、8.0、8.5、9.0、9.5)对龟足胚胎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变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5.0时,胚胎不孵化;pH在5.5~9.5之间,龟足胚胎都能够有不同程度地孵化。pH在6.0~8.5之间,孵化时间最短,仅需6 d,其中pH在7.0时,孵化率最高。pH对累积孵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结合胚胎发育时间和孵化率两个指标,龟足胚胎最适的孵化pH为7.0~8.0。根据存活率和...
关键词:
龟足 pH 胚胎 幼虫 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敬敬 胡亚强 黄勃 张懿丹 杨湘勤 袁超 俞小鹏
为探究水温和盐度对羊鲍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的影响,以人工驯化后的野生羊鲍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度、盐度单一和双因子组合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羊鲍孵化率和成活率受温度、盐度影响显著,28°C时,胚胎发育时间最短,孵化率最高,26°C时,幼虫发育时间最短,成活率最高。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24~28°C,最适温度为26~28°C。盐度为24时,羊鲍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时间最短,孵化率和成活率最低;盐度分别为30和32时,孵化率和成活率最高。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8~32,最适盐度为30~32。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对羊鲍孵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通过响应曲面模型优化,得出温度为24.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涛 阙华勇 杨红生 何义朝 张福绥
自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受精后第10天起,定期取一定量海湾扇贝幼虫,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KCl、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L-DOPA、5-羟色胺、GABA、茶碱和咖啡因等8种诱导物中,处理时间为8h。实验后第14天取出幼虫观察显示,这8种诱导物对不同发育天数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有着不同的诱导作用。13.42×10-3和20.13×10-3mol/L的KCl对第12天幼虫的变态有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为负值;当幼虫发育至第13和14天时,上述两浓度的KCl能够明显诱导幼虫变态,变态率均提高20%以上,而对于第16天的幼虫诱导作用有所减弱,变态提高率有所降低;26.85×...
关键词:
化学物质 海湾扇贝 变态 诱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丽 李镇宇 李海林 韩瑞东 赵永利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大,蛹重减轻,从而影响了油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取食受害25%和受害75%松针的幼虫的营养指数比较接近.同时深色型幼虫的营养指数较浅色型的高,死亡率较低,但在取食受害50%的松针后期,深色型幼虫的一些营养指数反而比浅色型的低.
关键词:
受害油松 油松毛虫 色型 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宁军号 庞云龙 宋坚 常亚青 张伟杰 何舟 程龙
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
关键词:
偏顶蛤 胚胎发育 幼虫发育 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磊 杜广祖 张立敏 逄涛 叶敏 李勇 师君丽 陈斌
【目的】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 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多酚的个体。饲喂0.8、1.6、2.4、3.2和4.0 mg/g茶多酚饲料后第10和15天时,体长增长率分别为21.80%、11.19%、1.13%、-5.09%、-12.
关键词:
茶多酚 斜纹夜蛾 生物活性 生长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茂程 刘璐瑶 禤梓杰 熊乐 张玉婷 窦熙茵 张元 刘志刚 吕文刚
为研究光因子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受精孵化过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析因实验设计法研究了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等不同光条件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率(FR)、孵化率(HR)和变态率(MR)的影响,已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光条件,找到利于胚胎发育的最佳光质、光强和光周期。结果显示,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一次效应、交互效应和二次效应均呈显著水平,三者存在互作效应。在绿光条件下,光照强度为13.70 μmol/(m~(2)·s),光照时间为15.54 h时,其FR、HR和MR达到最优值,其值分别为91.36%、88.64%和92.02%,优化后绿光促进东风螺胚胎发育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红光和白光。在蓝光条件下,其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任意组合水平下FR、HR和MR与其他光质比较均较低,且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时间延长,三项指标值下降越明显,因而表明蓝光对胚胎发育起到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合适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能与光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方斑东风螺育苗效率和苗种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德利 鲁增辉 刘飞 陈仕江 贺宗毅
【目的】为明确不同食料植物对小金蝙蝠蛾幼虫生长发育及营养成份的影响。【方法】投放不同食料植物饲喂小金蝙蝠蛾幼虫,定期测定生长发育指标,并运用国家相关标准检测方法测定其蛋白质、氨基酸、水分等主要营养成份的含量。【结果】生长发育方面,不同食料植物饲喂小金蝙蝠蛾幼虫对其不同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胡萝卜组的幼虫生长发育最快,其头宽、体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显著好于珠芽蓼组、蕨麻组,且最终存活率最高为30.30%。营养成份方面,水分含量以胡萝卜组幼虫含量最高为78.76%,而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碳水化合物的
关键词:
食料植物 小金蝙蝠蛾 生长发育 营养成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方璐 徐永江 柳学周 崔爱君 王开杰 王滨 姜燕 李文升
本研究采用显微摄像与形态度量的方法,首次系统观察和描述了五条(鱼师)(Seriola quinqueradiata)胚胎和仔稚幼鱼阶段生长发育的形态与数量特征。结果显示,五条(鱼师)成熟卵子为透明的圆球形浮性卵,卵径长为1.26~1.36 mm,单油球。在水温(22.0±0.5)℃、盐度30、pH 7.6~8.0的条件下,历时35 h 15 min孵化出膜。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肌肉效应期和脱膜孵化期8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为(4.03±0.27)mm,卵黄囊呈长椭圆形,长度约为全长的3/8。3 DAH(day after hetching,DAH)仔鱼全长为(16.23±1.61) mm,开口,转入混合营养期,开口饵料为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6 DAH仔鱼全长为(4.93±0.17) mm,卵黄囊消耗殆尽,鳔开始充气。10 DAH仔鱼全长为(5.21±0.23) mm,油球消耗完毕,完全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15 DAH仔鱼全长为(6.24±0.66)mm,脊椎末端开始弯曲,至25 DAH时,稚鱼全长为(10.25±1.35) mm,弯曲过程完成,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30 DAH稚鱼全长为(16.23±1.61) mm,开始进行配合饲料转化;40 DAH稚鱼全长为(28.07±2.32) mm,苗种摄食配合饲料良好。65 DAH幼鱼全长为(81.49±5.11) mm,体态与成体相似。研究表明,五条(鱼师)胚胎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2℃~24℃。研究结果可为构建稳定的五条(鱼师)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保障深远海养殖优质种苗生产与供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何忠 侯无危
本文就光周变化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效应作了进一步观察。在28℃时,于不同光周处理条件下,马尾松毛虫的幼虫历期、虫龄和死亡状况均明显不同。当幼虫前期为长光周(L:D=15:9)时,15—Ⅰ和15—Ⅱ两组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30.8d和33.4d,其主要结茧龄期分别为5龄和6龄;当幼虫前期为短光周时(L:D=12:12),12—Ⅰ和12—Ⅱ两组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64.5d和145.0d,其主要结茧龄期分别是7龄和8龄;当幼虫后期为长光周时(15—Ⅰ,12—Ⅱ),其幼虫历期明显较短;短光周时(15—Ⅱ,12—Ⅰ),其幼虫历期明显较长,若整个幼虫期均为短光周时,幼虫可长到10龄,其历期最长可达5个...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光照周期反应 生长与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白史且
以8种不同科属植物的幼叶、成熟叶、花序为食料,在4种培养条件下饲喂粘虫幼虫,测定幼虫存活率、存活时间、虫龄持续时间、幼虫期长度、采食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食料科属是决定存活率与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幼虫1~2龄持续时间间差异极显著,3龄间差异显著,4~6龄间差异不明显;食料科属、食料部位、培养条件及各因素互作都极显著影响幼虫期长度与采食量(P<0.0001<0.01);温度比光照周期更影响幼虫存活时间,光照时间比温度更影响幼虫期长度与采食量。
关键词:
粘虫 虫龄 草地 老芒麦 虉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