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3)
- 2023(6678)
- 2022(5864)
- 2021(5483)
- 2020(4608)
- 2019(9996)
- 2018(10020)
- 2017(18007)
- 2016(10215)
- 2015(11370)
- 2014(10680)
- 2013(10260)
- 2012(9548)
- 2011(8750)
- 2010(8822)
- 2009(8564)
- 2008(8256)
- 2007(7553)
- 2006(6642)
- 2005(5968)
- 学科
- 济(31745)
- 经济(31696)
- 管理(25666)
- 业(22441)
- 企(18829)
- 企业(18829)
- 方法(13011)
- 学(12753)
- 数学(10574)
- 数学方法(10293)
- 农(10050)
- 中国(9542)
- 财(8511)
- 贸(7480)
- 业经(7476)
- 贸易(7474)
- 制(7287)
- 易(7269)
- 理论(6912)
- 农业(6399)
- 和(5589)
- 地方(5494)
- 银(5375)
- 银行(5323)
- 环境(5258)
- 教育(5173)
- 融(5170)
- 金融(5169)
- 务(5147)
- 财务(5128)
- 机构
- 学院(141089)
- 大学(140171)
- 研究(55820)
- 济(45977)
- 经济(44737)
- 管理(43737)
- 科学(41430)
- 中国(40762)
- 理学(37071)
- 农(36717)
- 理学院(36495)
- 管理学(35236)
- 管理学院(35025)
- 所(32173)
- 京(31868)
- 农业(29797)
- 研究所(29694)
- 业大(27972)
- 中心(24431)
- 江(22980)
- 财(21555)
- 院(20505)
- 省(20280)
- 技术(19855)
- 北京(19810)
- 范(19160)
- 农业大学(18991)
- 室(18968)
- 师范(18741)
- 州(18215)
- 基金
- 项目(96813)
- 科学(72404)
- 基金(67303)
- 家(63981)
- 国家(63468)
- 研究(62171)
- 科学基金(50670)
- 省(39381)
- 自然(36936)
- 自然科(36100)
- 自然科学(36083)
- 自然科学基金(35393)
- 社会(35238)
- 划(34570)
- 基金项目(34558)
- 社会科(33011)
- 社会科学(32999)
- 资助(28926)
- 教育(28899)
- 编号(25006)
- 重点(23455)
- 计划(22373)
- 发(21052)
- 科技(20847)
- 成果(20373)
- 创(19767)
- 科研(19679)
- 部(19313)
- 课题(18675)
- 创新(18610)
共检索到216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继丹 卢彤岩 田雷 孙大江
以杂交鲟(Husohuso♀×A ruthenus♂)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pH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胃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H2 2~7 8时,蛋白酶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及脂肪酶在偏碱性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而且活性较弱。在20~40℃范围内,蛋白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分别在35℃和25℃处达最大酶活性。
关键词:
杂交鲟 pH 温度 消化酶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聃 张颖 麦丽坎 刘晓勇 曲秋芝 孙大江
研究了饥饿、投喂水丝蚓和人工饲料对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仔稚鱼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和投喂不同饵料对杂交鲟仔稚鱼的生长、存活、肥满度和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饥饿条件下,5 d后杂交鲟幼鱼生长基本停滞,10 d后负生长,与投喂饵料组的生长性能差异显著。消化酶活性方面,0~10 d,饥饿组的胃蛋白酶活性一直低于投喂饵料组,至20 d饥饿组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其它组;各处理组的脂肪酶活性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但是饥饿组的脂肪酶活性低于其他两组;各处理的杂交鲟幼鱼淀粉酶活性虽然有起伏波动,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镇明 钱龙 王咏星
研究了离体状态下河鲈(Perca fluviatilis)体内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在不同温度和pH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河鲈肝胰脏、肠道、胃3部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0℃,最适pH值分别为5.0、7.0、8.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4.0、3.0、6.0;肝胰脏、肠道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肝胰脏、肠和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6.0、8.0、2.0。在各自最适温度下,肠道中脂肪酶比活力最高,其次是肝胰脏和胃;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最高,其次是肠道和胃;肠道中的蛋白酶比活力最高,其次是胃和肝胰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婳 邢秀苹 黄权 吴莉芳 杨欢欢 王洪鹤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黄金鲈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其中,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采用淀粉酶试剂盒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结果】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黄金鲈各组织器官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前肠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各组织器官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均为40℃。黄金鲈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
关键词:
黄金鲈 消化酶活力 温度 p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勇 张颖 齐茜 赵明军 麦丽开 孙大江
在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cipenser schrenkii♀)幼鱼日粮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5%、0.5%)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粉剂,分别在培育实验的第15天和第30天采集样本,分析其对幼鱼摄食、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饲料中添加0.25%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时,杂交鲟生长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4.31%(P<0.05)和28.61%(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36.02%(P<0.05),也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玲 陈超 李炎璐 刘莉 陈建国 李文升 马文辉
本研究设置温度突变组(21℃、24℃、28℃、32℃和35℃)和温度渐变组(每天升温1℃),探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胁迫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s♀)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品种(鼠龙斑)抗氧化及消化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渐变组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等均比温度突变组高。温度突变组:21℃32℃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但35℃有下降趋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显著上升趋势,3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玲 陈超 李炎璐 刘莉 陈建国 李文升 马文辉
本研究设置温度突变组(21℃、24℃、28℃、32℃和35℃)和温度渐变组(每天升温1℃),探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胁迫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s♀)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品种(鼠龙斑)抗氧化及消化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渐变组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等均比温度突变组高。温度突变组:21℃32℃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但35℃有下降趋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显著上升趋势,3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海文 张颖 李雪 孙大江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
关键词:
施氏鲟 温度 摄食 生长 消化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瑾 熊邦喜 陈洁 王琴 朱玉婷 施培松 徐薇
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匙吻鲟消化器官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进行研究,并分析该4种酶活性在试验期间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在食道中活性最高,其次为肝脏、胃、幽门盲囊,肠道最低;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都表现为十二指肠高于肝脏、幽门盲囊,食道居中,胃最低,且在匙吻鲟胃中脂肪酶活性极低;淀粉酶活性也是在十二指肠中最高,其次为食道、胃和肝脏,幽门盲囊最低。在6-10月的试验期间,消化器官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过程,8月份最低;胰蛋白酶活性随试验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过程,9月份达到最高值。
关键词:
匙吻鲟 消化器官 消化酶 池塘 鱼类养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李加儿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幼鱼肠内为中性偏酸性,肝、幽门盲囊和成鱼肠内为中性偏弱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幼鱼为2.2,成鱼为3.2;肝、幽门盲囊和肠的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幼鱼为7.2,成鱼为8.0。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幼鱼为8.0,成鱼为8.6。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均为弱酸性,幼鱼和成鱼均为6.2。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相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趋...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成鱼 幼鱼 消化酶 pH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丁贤 李卓佳 陈永青
从酶学分析的角度研究温度、pH值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消化酶稳定性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在30~50℃分别保留相对酶活力达82%、87%和90%以上,蛋白酶相对酶活力在pH值6.0~9.2达71%以上,淀粉酶相对酶活力在pH 5.8~9.0达75%以上,纤维素酶在pH值3.6~7.0保留相对酶活力达70%以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顺序为前肠>后肠>中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中肠>前肠>后肠,纤维素酶活性顺序为后肠>中肠>前肠。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获得较大活性的部位分别分布在前肠、中肠和后肠,其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
关键词:
温度 pH值 异育银鲫 消化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雷
实验模拟了杨桃从采摘、贮藏、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研究不同温度变化对采后杨桃品质的影响。通过杨桃问卷调查,结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定实验检测的关键指标。实验表明,温度变化对杨桃PH值影响不大;干耗率则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1℃、5℃和15℃冷藏条件下,杨桃干耗率变化程度不明显,而在常温30℃条件下,杨桃干耗率明显升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克兵 沈宝仙 许林 涂炳坤 蔡崇法 戴渺鸿
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杨树花粉生活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贮藏后的花粉用于杂交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63杨和辽宁杨花粉于-20℃贮藏1 a后生活力分别为23.77%和34.19%,与新鲜花粉相比,其生活力分别降低48.51%和62.23%,花粉管长度分别短48.9%和48.45%。用4℃条件贮藏1 a或-20℃条件贮藏2 a的花粉授粉后可以得到正常萌发的种子,尤以-20℃下贮藏的效果为好。
关键词:
杨树 花粉生活力 贮藏 杂交授粉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黄建华 江世贵 杨其彬 周发林 李加儿 区又君
通过对斑节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斑节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结果表明,根据消化酶活性,可将斑节对虾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在体长10~12.5 cm阶段之前,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升高;第2阶段,在12.5 cm之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胰腺、胃、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大致上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胃>肠;脂肪酶活性:肠>肝胰腺>胃;淀粉酶活性:肠>胃>肝胰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