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1)
2023(5549)
2022(4599)
2021(4092)
2020(3394)
2019(7374)
2018(7016)
2017(12618)
2016(7219)
2015(7498)
2014(7123)
2013(6809)
2012(6200)
2011(5551)
2010(5183)
2009(4665)
2008(4565)
2007(3734)
2006(3093)
2005(2440)
作者
(25486)
(21476)
(21363)
(19824)
(13373)
(10566)
(9293)
(8636)
(7913)
(7292)
(7275)
(7094)
(6953)
(6856)
(6828)
(6454)
(6431)
(6404)
(6057)
(5970)
(5837)
(5290)
(5024)
(4888)
(4738)
(4722)
(4669)
(4653)
(4644)
(4463)
学科
(23539)
经济(23508)
(19249)
管理(19137)
(14351)
企业(14351)
方法(12048)
数学(11026)
数学方法(10961)
(7862)
(7862)
(6791)
(6773)
贸易(6772)
(6632)
中国(5688)
农业(5678)
业经(5532)
技术(4753)
环境(4461)
(4358)
财务(4355)
财务管理(4350)
企业财务(4154)
(3855)
(3829)
产业(3797)
(3661)
地方(3422)
(3411)
机构
大学(102141)
学院(101979)
研究(38750)
(37736)
经济(37147)
管理(35754)
(35581)
理学(32554)
理学院(32114)
管理学(31432)
管理学院(31292)
科学(30476)
农业(29285)
业大(26533)
中国(25789)
(22369)
研究所(21416)
(20773)
农业大学(19622)
中心(16977)
(16306)
(15881)
实验(15821)
实验室(15255)
(14586)
(14585)
重点(14452)
科学院(14318)
(13940)
(13352)
基金
项目(81962)
科学(63133)
基金(61311)
(59586)
国家(59133)
科学基金(48278)
研究(46851)
自然(36105)
自然科(35348)
自然科学(35334)
自然科学基金(34746)
基金项目(33430)
(33293)
社会(30198)
(29268)
社会科(28710)
社会科学(28701)
资助(23482)
计划(20922)
教育(20563)
重点(19294)
科技(19151)
(17977)
(17744)
(17420)
科研(17302)
创新(16938)
(16682)
(16645)
专项(15973)
期刊
(32606)
经济(32606)
学报(32491)
(31802)
科学(24548)
大学(21430)
学学(21154)
农业(21120)
研究(20538)
中国(17025)
(12094)
管理(10722)
(10292)
业大(10286)
农业大学(9055)
(7783)
中国农业(7337)
科技(6941)
经济研究(6398)
业经(6338)
自然(5983)
财经(5864)
林业(5805)
(5790)
金融(5790)
自然科(5178)
自然科学(5178)
技术(5125)
商业(4973)
(4965)
共检索到129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刘玉平  郭文奇  郭丽敏  庞春明  王丽娜  Worland A J  Gale MD  
多年结果证明Rht1、Rht2、rht 3个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子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而Rht3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前三者。Rht3基因系的子粒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Rht2和rht系 ,Rht10显著高于Rht1系 ,其他基因系之间无显著差异。Rh10基因系的面粉的沉降值显著高于Rht1,Rht8和Rht12 ,Rht3显著高于Rht1,Rht2和rht。Rht10和Rht3基因系面粉的湿面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系。此外 ,同一基因系在不同的年际之间的品质性状表现有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濂  崔党群  范平  
利用56个冬小麦品种(系),采用双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冬小麦子粒品质性状多目标间接选择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高和单株穗数,可同时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及干面筋含量;而增加单株子粒产量可以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但降低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干面筋含量;千粒重每增加1.0g,沉淀值减少0.07791ml;湿面筋含量随株高增加而增高,随结实小穗数增加而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喜  马林  陈乐梅  聂文魁  石书兵  周燕  蔺胜权  
对新疆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子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新春6号的子粒灌浆规律均符合Logistic自然生长曲线。各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98 1以上,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方式可影响子粒各阶段灌浆持续天数T、子粒灌浆速率和粒重。小麦留茬免耕处理渐增期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耕作;在灌浆各阶段,免耕各处理的灌浆速率均比传统耕作高,在快增期,小麦免耕留茬处理灌浆速率比传统耕作的高7.7%,小麦免耕不留茬处理比传统耕作的高7.4%。因此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可提高小麦各阶段灌浆速率,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利文  毛留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向阳  康明辉  何纪安  张端煜  刘永录  
通过对小麦子粒灌浆及发育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子粒充实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并据此对河南省小麦子粒灌浆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的子粒充实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它可以较好地反映子粒生长潜力的发挥程度。河南省的高产小麦品种可以划分为四种灌浆模式:①高灌浆速度与短灌浆持续期相结合类型;②长灌浆持续期与早开花相结合类型;③长灌浆持续期与晚开花相结合类型;④低灌浆速度与长灌浆持续期相结合类型。其中,①②模式类型比较适合河南省的生态条件,子粒充实度较高。子粒充实度与子粒灌浆持续期、子粒灌浆完成期、开花期、起始生长势等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邱宗波  姜丽娜  张霞  
采用统一供种 ,统一试验方案 ,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点的 8个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生态因素是影响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遗传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来看 ,以豫麦 34号为最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OksanaVTkachenko  TaisiaIDjatchouk  YuriyVLobachev1  
研究了离体条件下Rht基因对单雄生殖的影响。选用Rht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品系作为供体材料 ,包括以面包小麦为背景的Rht1 ,Rht3和Rht1 4及以硬粒小麦Charkovskaya 4 6为背景的Rht1 4和Rht1。结果表明 :不同的Rht遗传体系对愈伤诱导频率和植株再生率的影响不同。在面包小麦中 ,显性Rht3基因对单倍体产生的所有阶段都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在硬粒小麦中 ,显性的Rht1 4基因与其它姊妹系相比 ,具有更高的植株再生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向辉  邵运辉  任中信  郑飞  
以3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可以提高灌浆初期小麦旗叶及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灌浆后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起垄栽培可以显著提高藁麦8901和郑麦975子粒蛋白质含量,而对弱筋品种豫麦50号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寅  周宏美  贺德先  王东勇  高红云  
为寻求安全、简便的白粉病化学防治技术,2010-2011年度以周麦16号为材料,研究了硅酸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以及对生育后期叶片光合性能、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指出,生育后期喷施硅酸钾和硅酸钠均可有效防止白粉病发生,尤以前者的效果为佳。在2~10 g/L质量浓度条件下,喷施相对较低浓度的硅酸盐,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提高9.1%~28.6%,净光合速率提高12.3%~39.0%,产量增加8.6%~11.9%,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提高4.4%~5.8%和4.1%~5.8%,蛋白质含量提高1.5%~4.9%。研究表明,喷施硅酸盐可有效防控白粉病,生产实践中宜采用硅酸钾,其质量浓度以2~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英  李雁鸣  韩金玲  
为明确不同种类硫肥对小麦光合性能等性状的影响,进行了3种硫肥效果的比较研究。施用硫肥的处理都表现为旗叶光合速率提高,旗叶和倒三叶及各生育时期顶部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且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所提高。在对提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效果上以石膏的效果最明显,硫酸铵次之,硫磺的效果最差,而在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却依次为硫酸铵、硫磺和石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王化岑  
选择不同生态麦区的有代表性的9个小麦品种,分别在9个小麦主产省份种植,收获后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对小麦子粒淀粉糊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差异,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小麦淀粉的糊化参数高于四川、江苏试点;不同品种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4个试点的表现较为一致,而在四川、江苏表现差异较大。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均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对多数糊化参数的效应远大于基因型和互作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毛沛  段喜顺  庞春明  AJ.Worland  
利用携 带不同 Rht 矮秆基 因的6 个 冬 小麦 近等 基 因系, 进行 了 两年 试 验,研 究了 不 同矮秆基因 在育种 中的利用 价值。结 果表明: Rht1 和 Rht2 两 个半矮 秆基因显 著提高了 单株( 或 单穗)粒数和 粒重、经 济系数和 倒二叶面 积,较 Rht3 和高秆系 显著降 低了千粒 重; Rht3 矮 秆基因对 单株粒数、单 株产量 和 穗 粒 数 均 有 负 向 作 用, 显 著 提 高 了 千 粒 重 ; Rht1 + Rht2 较 高 秆 系 和 Rht2+ Rht3 系比 较显著 提高了经 济系数 ; Rht2 + Rht3 对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庞春明  蒋春志  武金铭  刘洪岭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缩短了小麦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大了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减少了无效分蘖;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增大了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和穗长,减少了无效分蘖;Rht3矮秆基因显著加大了旗叶面积,但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单株成穗和穗长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Rht1+Rht2基因结合没有突出的优势存在:Rht2和Rht3基因结合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洪勋  张翔  孙春河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