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6)
- 2023(10082)
- 2022(8446)
- 2021(7484)
- 2020(5973)
- 2019(13360)
- 2018(12834)
- 2017(23672)
- 2016(13051)
- 2015(14014)
- 2014(13786)
- 2013(13634)
- 2012(12918)
- 2011(11906)
- 2010(11876)
- 2009(10685)
- 2008(10455)
- 2007(9216)
- 2006(8320)
- 2005(7576)
- 学科
- 济(56606)
- 经济(56550)
- 业(33649)
- 管理(32512)
- 企(23836)
- 企业(23836)
- 中国(18910)
- 地方(18618)
- 农(18115)
- 方法(17863)
- 数学(15537)
- 数学方法(15427)
- 业经(14071)
- 学(13193)
- 农业(12889)
- 贸(12020)
- 贸易(12010)
- 易(11588)
- 财(11074)
- 地方经济(10488)
- 环境(10378)
- 发(10358)
- 银(9952)
- 融(9922)
- 金融(9922)
- 银行(9890)
- 技术(9645)
- 行(9609)
- 制(9370)
- 产业(8031)
- 机构
- 学院(187955)
- 大学(185119)
- 济(75372)
- 研究(74456)
- 经济(73900)
- 管理(65775)
- 理学(56381)
- 理学院(55617)
- 管理学(54529)
- 中国(54230)
- 管理学院(54208)
- 科学(50519)
- 农(47570)
- 京(40825)
- 所(40706)
- 农业(37745)
- 研究所(37509)
- 业大(36621)
- 中心(32566)
- 财(31802)
- 江(29471)
- 院(27006)
- 省(26555)
- 北京(26033)
- 范(25034)
- 财经(25003)
- 师范(24562)
- 农业大学(24188)
- 科学院(24163)
- 州(23401)
- 基金
- 项目(131176)
- 科学(100798)
- 基金(92821)
- 研究(87118)
- 家(86003)
- 国家(85241)
- 科学基金(70077)
- 社会(55168)
- 省(53790)
- 社会科(52324)
- 社会科学(52312)
- 基金项目(49570)
- 自然(47413)
- 自然科(46290)
- 自然科学(46272)
- 划(45514)
- 自然科学基金(45436)
- 教育(38256)
- 资助(36879)
- 发(34711)
- 编号(32651)
- 重点(30588)
- 计划(27827)
- 创(27690)
- 部(26832)
- 发展(26304)
- 科技(26204)
- 创新(25982)
- 展(25876)
- 科研(25731)
共检索到287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诗濛 冯嘉欣 孔维一 郭海林 宗俊勤 刘建秀 陈静波 徐志刚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不同LED光质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色素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影响的研究,为进一步紫花苜蓿芽苗菜生产和植物工厂化生产的光质调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以黑暗处理(D)为对照,研究10种不同LED光质(红光R660和R630、蓝光B450和B465、绿光G520、黄光Y590、红蓝组合R5B2、R1B1和R2B5、白光W)对紫花苜蓿‘WL656’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解剖及酚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单色光处理中,两种纯红光均促进了紫花苜蓿幼苗胚根伸长;B465处理使幼苗下胚轴的茎直径、表皮细胞厚度、皮层厚度和单个导管面积均显著增加,B450使维管束直径显著增加。不同单色光对叶绿素a含量没显著影响,而两种蓝光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最低,R660处理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两种纯蓝光均对幼苗中花青素、总酚和类黄酮的积累有促进作用,而在G520、Y590和D处理下幼苗几乎不含花青素。R630提高下胚轴中查尔酮合成酶(CHS)活性,G520显著提高了子叶中CHS活性;W提高了幼苗下胚轴的花青素合成酶(ANS)活性,Y590提高了幼苗中ANS活性。3种红蓝光组合中,随着红光比例降低,茎直径、皮层厚度和下胚轴CHS活性降低,根长、表皮细胞厚度、维管束直径和下胚轴中花青素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子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和CHS活性上升。下胚轴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R2B5下最高,子叶中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无差异。下胚轴中ANS活性在R1B1下最大,子叶中ANS活性在R5B2下最大。[结论]纯红光促进种子发芽后的幼苗伸长,纯蓝光促进幼苗中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生成,红蓝组合光对幼苗生理特性影响较为复杂。综合考虑生长生理指标,本研究初步认为R2B5处理下生长量适中,叶绿素和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是较适合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LED光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春荣 李红 夏立江 任丽萍 饶震红
在我国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土壤重金属镉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针对抗旱、抗寒能力强,生物量 大、经济实用价值高的紫花苜蓿,进行了重金属镉、锌的抗性试验研究。研究重点是重金属Cd2+,Zn2+对紫花苜蓿种 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Zn2+处理液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激活效应,高浓度 的Cd2+,Zn2+处理液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且对根的作用大于对芽的作用;而混和处理液对种子的影响大 于单一离子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婷燕 李彦忠
甜菜碱(glycine betaine, GB)作为一类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与提高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采用150 mmol·L–1的NaCl溶液模拟中度盐胁迫,设置外源甜菜碱6个梯度浓度(0、10、20、30、40、50 mmol·L–1),并采取叶施和根注两种施用方式,分别对种子萌发和盆栽幼苗生长进行处理,通过分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期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探究外源甜菜碱缓解NaCl对苜蓿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苜蓿受到NaCl胁迫后,种子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胚根长显著降低(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亚亚 杨梅 陆姣云 杨惠敏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土壤管理模式,草地成功建植是该模式建立的基础。苹果园土壤的特异性可能影响草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而影响草地建植。本研究分析了陇东苹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浸提液提高了黑麦草种子萌发数,但减小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数,但对二者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与无落叶相比,落叶残留时土壤浸提液加快了种子萌发,并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趋势。土壤浸提液抑制了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幼苗胚根的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楠 史胜青 常二梅 刘建锋 兰倩 江泽平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Solexa),对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n)同萌期的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数据重头(denovo)组装后,共获得52 007条Unigene序列,总长为25 043 596 bp。COG功能注释、GO分类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后,获得了64 751个GO功能注释,17 701个COG功能注释以及16 942个KEGG注释,并从KEGG通路中找到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片段283个,其中包含了查尔酮合酶基因、细胞色素相关基因和花青素还原酶等基因。中麻黄转录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极大地扩充了麻黄的基因资源,为麻黄属植物分子系统进化...
关键词:
中麻黄 转录组 黄酮类化合物 高通量测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伏毅 王艳 高鹏 黄敏 陈浩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金属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对钴(Co)胁迫下种子萌发及钴富集的影响,为植物在重金属环境中生长寻找解决办法,也为利用植物清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提供潜在方法。通过不同浓度Co (0.1、0.2、0.5、0.7、1.0、20.0mmol·L~(-1))胁迫处理,探明Co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为0.7 mmol·L~(-1),该浓度作为Co胁迫浓度,用于研究外源EDTA、EGTA对Co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EDTA (0.1、0.2、0.5、0.8、1.0、2.0 mmol·L~(-1))、EGTA (0.1、0.2、0.5、1.0、2.0、5.0 mmol·L~(-1)),测定EDTA和EGTA对Co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显著恢复浓度,并测定了显著恢复浓度下,紫花苜蓿种子体内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Co含量等。结果表明,Co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体内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增加(P <0.05),而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Co含量显著增加,达到2 000 mg·kg-1 (以干重计)。外源0.8 mmol·L~(-1) EDTA和1.0 mmol·L~(-1) EGTA处理对Co胁迫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恢复,幼苗体内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证明,Co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体内大量吸收Co,产生毒性作用,活性氧代谢平衡被打破是抑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原因之一,金属螯合剂EDTA、EGTA减少幼苗对Co的富集作用,对Co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具有缓解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申晓慧
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湘 郭一帆 黄思怡 蒲棋 杨康 彭燕
比较分析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种子萌发期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性,为生产栽培中合理选用耐旱性和耐盐性强的品种提供试验依据。分别采用0、150、200、250、300 mmol·L–1的NaCl溶液和0、15%、20%、25%、30%的PEG-6000溶液处理紫花苜蓿种子,根据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动态变化筛选适宜的干旱和盐胁迫浓度,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对供试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种子发芽标准试验,并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紫花苜蓿的抗旱耐盐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筛选到对紫花苜蓿进行盐和干旱胁迫处理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50 mmol·L–1NaCl和25%PEG-6000。2)干旱和盐胁迫下,供试紫花苜蓿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都显著降低,且3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希模’>‘法多’>‘巨能601’>‘巨能551’>‘莎莎’>‘巨能7’>‘梅佐’>‘巨能401’>‘英斯特’>‘威斯顿’>‘威神’>‘凉苜一号’>‘巨能4030’,耐盐性强弱为‘法多’>‘凉苜一号’>‘巨能551’>‘巨能995’>‘英斯特’>‘威斯顿’>‘希模’>‘巨能601’>‘巨能4030’>‘威神’>‘巨能401’>‘梅佐’>‘巨能7’>‘莎莎’。其中‘法多’、‘巨能995’和‘巨能551’紫花苜蓿种子具有较强的抗旱和耐盐性,在干旱和盐碱区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丽佳 杨程 苗宇 王婕 赵尧尧 刘美君 张浩洋
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是一种新型阻燃材料,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试验以新疆广泛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TCEP和不同处理时间,研究了TCEP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特性、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TCEP (≥120 mg·L-1)对苜蓿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 <0.05),且抑制程度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TCEP处理的苜蓿芽苗体内活性氧剧增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第3天时芽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提高,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和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含量增加。处理第5时,SOD、CAT、DHAR和MDHAR活性升高,GSSH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TCEP胁迫下,苜蓿体内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正常进行受到干扰,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氧化程度升高,从而破坏了苜蓿芽苗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使活性氧大量积累,最终导致苜蓿萌发受到抑制。本研究初步探明了紫花苜蓿对TCEP污染的耐受性以及TCEP对苜蓿萌发的毒害作用及具体机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草地TCEP污染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跃 万里强 李向林 毕舒贻 黄海燕 栗振义 曹婧
为探讨水分胁迫对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的生长特性和根系ABA浓度的影响,在温室可控条件下,采用盆栽停水法设置轻度(停水7d)、中度(停水14d)和重度(停水21d)3个水分胁迫水平,对敖汉、中苜1号和三得利3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处理,并分别测量叶片水势、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根系ABA含量、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及Fv/Fm。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Fv/Fm、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气孔导度下降,根冠比和根系ABA含量升高。品种间的地上生物量和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惠竹梅 李华 刘延琳 任玉巧
研究了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总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Vc含量及葡萄酒理化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与葡萄酒中总氮含量降低,葡萄果皮和葡萄酒中氨基酸总含量降低,而葡萄汁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和清耕(对照)葡萄汁、葡萄果皮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2.66%~35.22%,其次是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3.48%~27.17%,葡萄酒中也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氮基酸总含量的82.78%及86.81%;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汁中Vc含量升高,葡萄酒中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花色素苷含量及pH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东 方忠祥 杨海花 张进杰 叶兴乾 吴丹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 酚酸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玲玲 张阳阳 毛培胜 梁庆伟 乌仁图雅 王胜男 陈琪
为研究不同施硼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探索合理的施硼肥措施,以公农1号苜蓿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沟施(B1,10%的植株开花时施硼砂5.3kg/hm2)、喷施1次(B2,20%的植株开花时喷施0.70%硼砂)及喷施2次(B3,20%、50%的植株开花时分别喷施0.70%硼砂)对紫花苜蓿的花粉数量、活力、不同时期叶、茎、生殖器官中硼含量、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CK),3种施硼处理均显著(P<0.05)增加种子产量,且喷施处理组种子产量显著(P<0.05)高于B1,但B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利 崔琳琳 郭靖 关凤英 王恩思
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可作为合成医药产品、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及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开发海因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将目标化合物灌胃给药后,采用氨水引咳法以超声雾化器喷雾氨水刺激小鼠呼吸道,记录致咳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减少雾化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为海因类化合物的...
关键词:
海因 合成 生物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林子然 张英俊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防旱、抗旱。本研究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磷和水分对其生物量、株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变化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状况影响不显著,而接种AMF后可大幅度改善紫花苜蓿的抗旱性能。其中,水分充足(即田间持水量75%80%)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最好;随着水分降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株高显著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酶活性下降。接种AMF对紫花苜蓿的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