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5)
2023(10503)
2022(8609)
2021(7970)
2020(6685)
2019(15212)
2018(14978)
2017(28241)
2016(15453)
2015(17144)
2014(16677)
2013(16166)
2012(14628)
2011(13266)
2010(13418)
2009(12102)
2008(11827)
2007(10232)
2006(9008)
2005(7860)
作者
(50175)
(41692)
(41557)
(39210)
(26467)
(20475)
(18474)
(16477)
(15954)
(14726)
(14420)
(14159)
(13884)
(13230)
(13205)
(12886)
(12670)
(12372)
(11991)
(11892)
(10944)
(10342)
(9984)
(9575)
(9482)
(9371)
(9219)
(9152)
(8653)
(8502)
学科
(60954)
经济(60888)
管理(42070)
(38460)
方法(30330)
(30203)
企业(30203)
数学(27369)
数学方法(26815)
(17900)
(17652)
中国(14094)
环境(13557)
业经(12819)
(12753)
(12609)
贸易(12603)
(12271)
农业(12074)
地方(12033)
(9658)
理论(9490)
技术(9444)
(9327)
(9198)
生态(8163)
(7793)
金融(7790)
(7773)
资源(7772)
机构
学院(221290)
大学(220183)
(83131)
管理(81750)
经济(81438)
研究(80709)
理学(71845)
理学院(70962)
管理学(69102)
管理学院(68785)
科学(58249)
中国(57947)
(54925)
(47730)
业大(45315)
农业(44035)
(43877)
研究所(41108)
中心(35766)
(33731)
(32417)
(29781)
北京(29725)
农业大学(29333)
财经(27725)
(27373)
(27000)
师范(26829)
科学院(26328)
(25748)
基金
项目(164141)
科学(126533)
基金(119050)
(111164)
国家(110372)
研究(104678)
科学基金(91696)
自然(65731)
社会(65291)
(65250)
自然科(64128)
自然科学(64105)
基金项目(63188)
自然科学基金(62943)
社会科(61905)
社会科学(61884)
(56429)
资助(49589)
教育(47382)
编号(38907)
重点(38268)
计划(35872)
(35074)
(34149)
(34024)
科技(32830)
科研(32828)
创新(32083)
(28893)
大学(28388)
期刊
(84596)
经济(84596)
研究(54082)
学报(51146)
(48157)
科学(43552)
中国(41882)
大学(36426)
学学(35319)
农业(32988)
管理(28208)
(24044)
(19308)
教育(17874)
技术(17347)
业大(15621)
业经(15080)
(14884)
金融(14884)
经济研究(14373)
(13526)
资源(13039)
科技(12895)
财经(12826)
林业(12646)
农业大学(12599)
统计(11470)
问题(11075)
(10984)
(10822)
共检索到308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峰   米文博   李文   刘文辉  
研究燕麦(Avena sativa L.)与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蚕豆(Vicia faba L.)在高寒不同生态区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探讨适宜各生态区的最佳种植模式,为在高寒不同生态区一年生人工建植混播草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各混播组合间,燕麦/饲用豌豆组合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0.56 t·hm~(-2)和16.15%;3种混播组合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介于燕麦单播和饲用豌豆、箭筈豌豆、蚕豆单播之间。2)各生态区间,燕麦和3种豆类的平均株高均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门源的干草产量最高,为9.78t·hm~(-2);除贵南外,粗蛋白含量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贵南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7.69%。3)通过综合评价,得出适宜各生态区种植的混播组合分别是:祁连山流域门源和湟水谷地湟中的燕麦/饲用豌豆组合、三江源区贵南的燕麦/蚕豆组合、环青海湖区共和的燕麦/箭筈豌豆组合,干草产量分别为13.00和10.63、10.59、10.73 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65%和16.11%、13.56%、12.01%;各生态区最佳混播组合的干草产量较燕麦单播分别增加了48.62%(门源)、23.18%(湟中)、22.84%(贵南)、47.80%(共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裴亚斌  杜文华  刘汉成  刘翠  田新会  
为明确甘南高寒牧区3种饲草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设置了秋播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小黑麦秋季单播、箭筈豌豆春季单播和燕麦(Avena sativa)春季单播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秋播小黑麦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和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的干草产量分别为14.06和12.31 t·hm~(–2),纯收益分别为6 286和11 011元·hm~(–2),显著高于3种单播模式(P <0.05),且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全氮含量,可作为甘南高寒牧区高效种植模式进行种植推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东  赵斌  王瑞  朱斌  季昌好  
为探讨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因素A),以4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因素B)为材料,比较分蘖期饲草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饲草产量影响较大,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早播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饲草产量,其中播期A1(9月30日)饲草鲜质量(12.44 t/hm~2)和干质量(1.49 t/hm~2)最高。品种间饲草及籽粒产量差异均显著。品种B2(皖饲啤14008)饲草鲜质量(10.51 t/hm~2)和干质量(1.38 t/hm~2)最高,籽粒产量(1.82 t/hm~2)居第2位,品种B1(扬饲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3.58 t/hm~2),饲草鲜质量(9.00 t/hm~2)和干质量(1.17 t/hm~2)居第2位,两者均可作为饲草及籽粒兼用型品种。播期对饲草品质影响较大,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小。播期间饲草品质除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其中播期A2和A4相应性状值较高。品种间饲草品质基本无差异,参试材料均可用作优质饲草。品种间籽粒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品种B2蛋白质含量最高,品种B1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可以选择品种,改善饲料品质。播期与品种间互作对饲草产量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性状基本无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冬麦区选用皖饲啤14008或扬饲麦1号,于9月30日播种,能实现优质饲草与籽粒兼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南维鸽   焦磊   王浩   胡光印   肖锋军   董治宝   张欣  
高寒高海拔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后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修复困难重重,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于4 300 m的西藏某铜矿为例,探讨高海拔矿产开发工程人工建植和自然草皮移植生态修复效应。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矿区排土场采取生态修复后,人工建植草地草本层平均高度增加,植物盖度下降,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降低,与天然植被相比,人工建植植被群落出现自我更新现象,移植自然草皮植被群落出现退化现象。2)高寒矿区天然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矿区生态修复后土壤中各养分含量指标下降。与天然草地相比,人工建植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39.67%、 31.56%、67.83%和14.40%,自然草皮移植草地土壤中各指标分别下降72.30%、72.29%、61.62%和6.77%。3)天然草地土壤为中性,矿区土壤重建生态修复后土壤呈碱性,人工建植草地和自然草皮移植草地土壤pH分别增加15.71%和11.43%。4)与天然草地相比,自然草皮移植草地土壤重金属汞(Hg)、砷(As)、铅(Pb)、锌(Zn)和镍(Ni)含量均显著增加,而人工建植草地各重金属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表明草皮移植生态修复措施,加大了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风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梦宇  刘鲁盟  唐俊  李赛  王明明  任春环  程箫  张子军  黄桠锋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一年生豆科野豌豆属草料兼用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其甲烷排放。近年来,箭筈豌豆在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已被广泛种植。本文主要阐述了箭筈豌豆的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及品种、刈割期、栽培措施等影响因素,探究了箭筈豌豆作为反刍动物饲草的应用效果,发现箭筈豌豆在我国种植与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在未来可作为优质饲草进行推广和利用。本文为进一步提升箭筈豌豆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促进草地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宏辉  孙磊  赵玉红  赵改红  李龙  魏学红  
【目的】探讨西藏那曲不同高寒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存量、可萌发种子数量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征,为西藏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生产力提高及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取样法,在那曲退化草地试验区按照植被盖度高低选取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种不同退化程度的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采用样线法选取4块样方,于每个月的第1天在样方内采取10cm×10cm×10cm的土样(包括地上的枯枝落叶),采用土样浸泡、溶解、过筛方法分离种子,对其进行鉴定并计数,通过室内萌发试验测定土壤种子库中可萌发的种子数量;用不同质量分数的GA3(0.10%,0.05%和0.02%)、KNO3(0.20%)、H2SO4(60%,7...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正义   胡逸   张振豪   苗百岭   侯扶江   程云湘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对牦牛长期放牧活动的响应,选择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对象,调查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功能群组成变化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探讨植被功能群组成变化及牧草品质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禁牧处理下的植物群落生物量最高,但植物群落生物量在有放牧的样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基本呈单峰变化,中度放牧下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轻牧和重牧;3)植物粗蛋白与粗灰分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上升;4)放牧强度增加,豆科、毛茛科和杂类草比例无显著变化(P> 0.05),禾本科占比降低,禾本科与莎草科呈此消彼长的关系;5)功能群组成变化与牧草营养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粗蛋白含量随禾本科比例下降而下降,但与豆科、毛茛科及菊科占比呈负相关关系,莎草科占比与中性洗涤纤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特征及营养品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比禁牧,轻度放牧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有最优的促进作用,中度放牧有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适度放牧可以保持草地植物群落稳定,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彦龙  王晓丽  马玉寿  
通过长江源区典型阴坡、滩地和阳坡生境下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特征定量分析,研究了坡向对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呈滩地>阴坡>阳坡趋势,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pH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0-10cm土壤有机碳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阴坡>阳坡,速效磷为滩地>阳坡>阴坡。0-10cm土壤C∶N阳坡显著高于阴坡和滩地,阴坡、滩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0-10cm土壤N∶P阴坡显著高于阳坡。由此可知,高寒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性(含水量、pH、总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在阴坡-滩地-阳坡生境呈明显差异,是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表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文辉  张永超  梁国玲  马祥  
了解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对燕麦栽培草地各器官生物氮素储量的影响及动态变化,为燕麦栽培草地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16(45)],研究了高寒区燕麦栽培草地在品种、施肥和混播处理下的生物氮素储量。结果表明,对燕麦混播栽培草地群落而言,地上和地下生物氮素储量均受品种、施肥和混播共同作用影响,其中品种、施肥和混播比例均显著影响燕麦草地植物各器官氮素储量,品种主要影响燕麦茎和花序生物氮素储量,施肥主要影响燕麦叶生物氮素储量,品种和施肥共同影响燕麦根生物氮素储量;混播主要影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茎、叶和根生物氮素储量。选用青海甜燕麦、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施肥处理和混播75 kg·hm–2箭筈豌豆处理下,乳熟期地上、地下总生物氮素储量分别可达128.60和13.20、112.45和10.08、122.20和11.30 kg·hm–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群落地上总生物氮素储量呈增加变化,地下总生物氮素储量则呈下降变化;燕麦地上、茎、叶和根生物氮素储量分别呈增加、"先增后降"、"先增后降"和下降的变化;箭筈豌豆地上总生物、茎生物、叶生物氮素储量呈增加变化,而箭筈豌豆根生物氮素储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学敏  罗久富  邓东周  陈德朝  王丽娜  周金星  
为促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快速恢复,本研究以若尔盖高原未退化、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0(N0)、50(N1)、100(N2)、200(N3)kg·hm-24种不同浓度的氮素添加试验,探讨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碳氮含量、植被群落结构及功能对氮添加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土壤碳、可利用氮的影响与退化程度有关;N2水平主要促进了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碳和可利用氮含量的累积,N1水平主要促进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碳和可利用氮含量的累积,继续施氮则降低。2)氮添加增加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功能群重要值,降低了杂类草重要值,显著影响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功能群重要值(P<0.05),N3水平下莎草科、禾本科植物功能群重要值最大,杂类草功能群重要值最小;氮添加除显著降低了重度退化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P0.05)。3)氮添加均增加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地上总生物量、莎草科与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生物量,N2水平显著增加了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的生物量(P<0.05),继续施氮则降低;N3水平显著增加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地上总生物量以及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生物量(P<0.05),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在氮添加后杂类草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N2水平的氮处理有利于防止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进一步退化,为确保草地可持续发展并防止土壤养分的过分流失,应对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先进行低水平(N1)的氮添加处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春林  韩向敏  郎侠  王彩莲  
采用体外发酵法对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青草期、返青前期和枯黄期的消失率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旨在探讨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品质的变化,为不同草地类型及不同时期草地放牧家畜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对玛曲天然草地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能(GE)、钙(Ca)、磷(P)、NDF消失率、OM消失率和DM消失率有显著性影响(P 0.05);草地类型对玛曲天然牧草的NDF、 Ash、 GE、 ADF消失率和OM消失率均有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显示,玛曲县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发育变化差异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鱼小军  柴锦隆  徐长林  师尚礼  肖红  马隆喜  曹国顺  
【目的】甘南高寒区缺乏适宜的苜蓿栽培和苜蓿草地杂草防除技术,严重影响了该区域苜蓿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研究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甘南高寒区种植当年苜蓿和杂草生长的影响,为建立优质苜蓿草地提供依据。【方法】在甘肃省夏河高寒草地,比较垄沟覆膜、平膜、垄沟和普通种植方式对苜蓿和杂草生长的影响。【结果】普通种植和垄沟种植下的苜蓿株高分别为14.4和19.1 cm,显著低于垄沟覆膜和平膜种植(P<0.05)。垄沟覆膜下的苜蓿一级分枝数为7.7个,显著高于平膜(5.2个)、垄沟(4.8个)和普通种植(4.5个,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梅  马千虎  张子龙  王自奎  杨惠敏  沈禹颖  
【目的】研究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及燕麦单播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对施肥的响应,以探明混播及施肥影响人工草地水分利用的效应及机理,并提出青藏高原荒漠草原区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草地播种和施肥模式。【方法】大田试验于2017年和2018年在青海省乌兰县金泰牧场开展,试验设置2个种植方式,分别为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和燕麦单播,设置2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120 kg N·hm~(-2), 103 kg P_2O_5·hm~(-2))和低肥(60 kg N·hm~(-2), 51.5 kg P_2O_5·hm~(-2)),共4个试验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所有处理在春季播种前进行灌溉,生育期无灌溉。试验测定指标包括主要生育时期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植株氮含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等,计算指标包括牧草生育期内耗水量、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结果】通过混播和施肥均可大幅提高草地产量,2017年和2018年高肥处理干物质产量比低肥处理分别提高34.7%和9.7%,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41.3%和20.4%,混播处理干物质产量比单播处理分别提高14.4%和9.2%,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74.7%和62.9%。混播高肥处理产量为所有处理中最高,2017年收获期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分别为10 251.7和827.2 kg·hm~(-2),2018年分别为7 589.3和570.2 kg·hm~(-2)。通过增施化肥增加了草地的水分消耗,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草地水分利用效率。2017和2018年两个生长季中高肥处理牧草耗水量分别比低肥处理增加6.2%和4.3%,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0%和4.9%,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0.1%和17.4%。通过混播也增加了草地的耗水量,对草地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大幅提高了蛋白质水分利用效率。2017和2018年混播草地耗水量分别比单播处增加17.9%和9.2%,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比单播处理提高-5.9%和0.5%,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比单播处理提高46.7%和51.3%。【结论】通过混播和合理施肥能够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促进土壤贮水有效利用,提高栽培草地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推荐在高寒荒漠草原区有春季灌溉条件的草地使用。研究可为我国高寒干旱、半干旱区栽培草地建设和优良饲草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芳草  董全民  冯斌  刘玉祯  俞旸  杨晓霞  张春平  曹铨  刘文亭  
放牧是草地利用与管理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放牧方式对草地优势物种存在不同的影响。探究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地植物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关系,对研究草地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依托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在中度放牧压力下,设置了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藏羊1:2混牧、牦牛藏羊1:4混牧、牦牛藏羊1:6混牧以及不放牧处理,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营养枝与生殖枝的高度、数量、重量及权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高度、数量和重量的相关指标变化中,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植株总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牦牛与藏羊1:4混牧的植株数据总体低于其他处理;2)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指数,牦牛与藏羊1:4混牧是除不放牧外时最低的,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权衡指数倾向于营养枝,牦牛单牧、藏羊单牧和牦牛藏羊1:2混牧处理的权衡指数倾向于生殖枝,不放牧和牦牛与藏羊1:4混牧时营养枝与生殖枝之间协同生长。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牦牛与藏羊1:4的家畜组合是较为不利于草地健康的放牧方式。本研究提出有利于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放牧利用调控方式,为高寒草甸草原合理利用和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段佳鑫   臧庆吉   薛世明   方云霞   蔡明   刘彦培   侯洁琼   黄梅芬   钟绍丽   张美艳  
为探究亚热带区青贮玉米与籽粒苋间作的最佳比例及间作对饲草农艺性状、产量以及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青贮玉米与籽粒苋以T1(3∶1)、T2(3∶2)、T3(4∶2)三种不同间作方式进行种植,同时以玉米单作CK1和籽粒苋单作CK2进行对照,对青贮玉米和籽粒苋的株高、茎粗等相关农艺性、产量及青贮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方式对青贮玉米的株高和籽粒苋的茎粗存在显著影响(P<0.05);与CK1处理相比,T2 (3∶2)和T3 (4∶2)处理下的鲜草产量分别提高6.84 %和11.33 %,数值达113.68t·hm~(-2)和118.46t·hm~(-2),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所有处理中,CK1处理的干草总产量最高,为24.57 t·hm~(-2),显著高于T1(3∶1)处理(P<0.05)。对于混贮品质而言,T3处理的干物质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间作处理(P<0.01);T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和乳酸含量较高,显著高于籽粒苋单作和其它间作处理,分别为12.1%、4.83%(P<0.05)。综合分析表明,在滇中地区青贮玉米和籽粒苋以3∶2间作种植可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和较好的青贮营养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