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2)
2023(6873)
2022(6101)
2021(5571)
2020(5118)
2019(11778)
2018(11854)
2017(22271)
2016(13064)
2015(14822)
2014(15193)
2013(15155)
2012(14409)
2011(13171)
2010(13454)
2009(12521)
2008(12768)
2007(11797)
2006(10058)
2005(8822)
作者
(42972)
(36167)
(35910)
(34116)
(22466)
(17533)
(16460)
(14340)
(13420)
(12943)
(12384)
(11984)
(11602)
(11581)
(11431)
(11415)
(11203)
(10584)
(10432)
(10256)
(9592)
(8913)
(8880)
(8342)
(8290)
(8149)
(8117)
(8064)
(7522)
(7514)
学科
(51304)
经济(51257)
管理(34081)
(30977)
方法(25936)
(23650)
企业(23650)
数学(23043)
数学方法(22847)
(15827)
(15295)
(12678)
中国(12555)
环境(11980)
地方(10939)
农业(10311)
业经(9669)
(9557)
(9329)
贸易(9329)
(9028)
(8920)
(7982)
银行(7915)
理论(7875)
(7864)
生态(7732)
(7684)
财务(7660)
(7649)
机构
学院(193415)
大学(192360)
(72951)
经济(71221)
研究(70647)
管理(67859)
理学(58079)
理学院(57339)
管理学(56104)
管理学院(55780)
中国(50981)
科学(50016)
(47658)
(42203)
(39525)
农业(38168)
业大(38062)
研究所(36610)
(32617)
中心(32336)
(30295)
北京(26688)
财经(26087)
农业大学(25046)
(24999)
(24820)
师范(24657)
(24257)
(23969)
(23428)
基金
项目(132131)
科学(99335)
基金(91568)
研究(89054)
(83975)
国家(83317)
科学基金(67217)
(54440)
社会(52626)
社会科(49692)
社会科学(49672)
基金项目(49120)
(46015)
自然(45871)
自然科(44607)
自然科学(44584)
自然科学基金(43738)
教育(41029)
资助(38247)
编号(35854)
重点(31339)
(29077)
成果(29045)
计划(28258)
(28090)
科技(26864)
(26621)
科研(26153)
课题(26123)
创新(25080)
期刊
(78724)
经济(78724)
研究(49458)
学报(43336)
(43054)
中国(36137)
科学(34322)
大学(29926)
农业(29017)
学学(28718)
(26012)
管理(20922)
教育(18125)
(16913)
技术(15901)
(14519)
金融(14519)
业经(13416)
财经(12486)
(11993)
经济研究(11912)
业大(11901)
问题(10923)
(10688)
林业(10581)
资源(10533)
科技(10327)
统计(9564)
农业大学(9562)
技术经济(9497)
共检索到277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贵合  张光海  郭华春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5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光合特性,以筛选出高光效的品种(系)。【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系统测定5个马铃薯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种植的光合参数。【结果】在相同生态条件下,5个马铃薯品种(系)间的光合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相同马铃薯品种(系)的光合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滇薯701相对其它品种(系)在弱光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青薯9号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效率、较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适合昆明和大理地区推广种植;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柳永强  马廷蕊  王一航  张武  高彦萍  齐恩芳  张荣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斑地锦入侵后,马铃薯LK99不同生育期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LK99生长、光合特性和色素含量受入侵程度和入侵期协同影响。1/3:1水平入侵对LK99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很小;1:1水平下,LK99株高增大,茎粗减小,叶面积变大,根生长减慢,表现徒长趋势,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1:3水平下,LK99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生长减慢,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峰   董海霞   徐文杰   胡亮亮   董志香   周萌   黄彩霞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寻求适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试验,设置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垄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SLL)、平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PH),平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PL)4个覆盖处理,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CK)。【结果】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0.14%~0.78%,覆盖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增墒效应最突出,较CK平均增加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7.85%。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180 cm土壤贮水量,SLH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和成熟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1.54%和11.14%。秸秆覆盖较CK显著提高薯块产量5.24%~26.16%,WUE提高10.39%~34.07%,商品薯率提高2.11%~12.88%。覆盖处理较CK显著降低马铃薯生育前期(播种期-苗期)和后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耗水量,显著增加生育中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耗水量,但全生育期耗水量总体显著降低。SLH、SLL、PH、PL处理较CK分别增加马铃薯总收入36.99%、20.54%、11.12%、8.45%。【结论】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秸秆覆盖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省工省力,显著增加马铃薯种植收入,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最高,适宜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种植模式中推广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刘景辉  徐胜涛  李倩  米俊珍  刘宝贺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采取裂区设计,通过旱作、滴灌(灌溉量135mm)和喷灌(灌溉量270mm)试验,以清水为CK,研究喷施等量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灌溉量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均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的光合特性,与各自CK相比,马铃薯叶片SPAD值增加0.73%~15.82%,净光合速率增加7.29%~31.36%,气孔导度降低3.39%~25.45%,蒸腾速率降低1.88%~20.92%,马铃薯产量增加10.64%~33.6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臧贺藏  曹廷杰  张杰  赵晴  邸佳颖  张建涛  庄家煜  陈丹丹  刘海礁  郑国清  李国强  
为了评价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于2018-2020年在河南省商丘市、洛阳市和新乡市3个地点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以参试的8个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GE双标图分析了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方差分析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及其互作中除了年份×品种以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佳文  潘峰  陈若男  石瑛  
为了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块茎钾素含量以及其他相关生理特性随供钾水平不同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东农310、延薯4号和中薯5号在3个供钾水平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K_0、K_1、K_2这3种供钾水平下,不同品种块茎钾素含量差异显著,且东农310苗期的钾素含量远高于中薯5号以及延薯4号。对低钾和高钾条件下马铃薯钾素含量与叶绿素(SPAD)、根系活力(RV)、丙二醛含量(MDA)、蔗糖合成酶(SS)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钾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根系活力以及相关酶活性成为影响钾素含量的限制因素;而在高钾条件下,钾素含量与SPAD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均呈负相关。因此,随着钾素供给水平的提高,钾素的供应量成为块茎钾含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俊娇  肖植文  杨晓洪  张建华  张惠  王江民  刘艳芳  黄清梅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方式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新品种(云瑞8号、云瑞6号、云瑞8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性状不同。高密度不影响品种特有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茎粗、叶宽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个品种的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高。高密度对穗部性状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高密度的增产效应补偿了密度对穗部性状的不利影响。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空间(时空)的施肥方式,施用较少的氮肥即可有效的增加产量。云瑞88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耐密植性,为3个品种中最具潜力的高产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磊  徐胜涛  米俊珍  白建明  刘霞  刘景辉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对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营养液均能增加马铃薯保护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与各自对照相比,马铃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10.56%~28.6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6.43%~44.3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13.48%~79.06%,丙二醛(MDA)含量降低1.73%~20.65%,马铃薯产量增加3.19%~33.33%。随着供水量的减少,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的影响加大,其中重度胁迫和旱作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增幅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坤  薛龙飞  
为解决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基于3年定位施肥试验,设置无施肥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和等氮30%有机替代处理(CM)3种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和薯块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SPAD和Pn在各个阶段均表现为CM>CF>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各阶段表现不同,但在生长后期CM处理各项光合指标均优于CF和CK处理;2)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折合产量分别增产13.4%和16.6%,CF和CM处理商品薯率分别提高2.32%和1.46%;3)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均可增加薯块中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水分含量,CM处理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综上,等氮30%有机替代施肥模式能够增加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马铃薯生长后期光合特性,有效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并增加薯块蛋白质含量,相比常规施肥模式更适合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密  尹旺  邓仁菊  杨航  付梅  王洪亮  宋吉轩  王启富  李飞  
【目的】研究甘薯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光合特性,筛选光合效率和产量较高的品种,为高光效高产甘薯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对57份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光合参数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光合特性以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甘薯品种(系)产量性状变幅较大,各品种(系)中,单株结薯数在1.4~6.8个,单株产量在0.24~0.94 kg,单株商品薯产量为0.13~0.80 kg。光合参数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5.12%~28.15%,表现为蒸腾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不同甘薯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光合参数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6.38%;57份甘薯种质资源聚为五个类群,其中类群Ⅲ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性状方面表现突出。【结论】不同甘薯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和光合特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类群Ⅲ所包含的万薯9号、徐渝31、遵义烤薯、沿河紫薯、Z1226-11、南充薯、豫薯9号、济薯26、甜蜜17等9个品种(系)可以作为高光效高产甘薯育种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相昆  田海燕  魏建军  战勇  
本研究以"陇薯3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选择重30g左右的健康小薯作为种薯,将小整薯分别按4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90cm,株距分别为14.3、12.5、11.1和10cm),并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选择大种薯切块播种和小整薯播种,探讨二者在产量及发病率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昭苏垦区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重比较表明,无论是产量、单薯重量、单株块茎数、单位面积主茎数、株高、商品薯率,还是病株率、病指,利用小整薯播种均优于传统的切块播种,但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顺林  王良俊  万年鑫  胡建军  何卫  袁继超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东  胡韵菲  栗欣如  马力阳  王道龙  罗其友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标准距离、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等方法,对1982—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马铃薯空间格局经历了缓慢南移(1982—1994年)、向东北移动(1994—2000年)、向西移回(2000—2008年)和向西南快速移动(2008—2015年)4个阶段。(2)受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影响,我国马铃薯种植重心沿"西南-东北-西南"的轨迹移动,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趋势。(3)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逐步向西南和西北方向集聚,集聚性增强,并且集聚区域持续向西南移动。(4)效益增加、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适宜气候是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东  胡韵菲  栗欣如  马力阳  王道龙  罗其友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标准距离、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等方法,对1982—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马铃薯空间格局经历了缓慢南移(1982—1994年)、向东北移动(1994—2000年)、向西移回(2000—2008年)和向西南快速移动(2008—2015年)4个阶段。(2)受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影响,我国马铃薯种植重心沿"西南-东北-西南"的轨迹移动,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趋势。(3)我国马铃薯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每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有机肥1 500 kg、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40%硫酸锌15 kg)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每hm~(2)施750 kg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每hm~(2)施1500 kg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 observed_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土壤脲酶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SOM和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优势门的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