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4)
2023(5634)
2022(4668)
2021(4167)
2020(3455)
2019(7562)
2018(7115)
2017(13081)
2016(7433)
2015(7685)
2014(7356)
2013(7150)
2012(6518)
2011(5861)
2010(5517)
2009(4963)
2008(4885)
2007(4058)
2006(3387)
2005(2870)
作者
(25637)
(21564)
(21547)
(19989)
(13687)
(10761)
(9321)
(8583)
(8126)
(7558)
(7366)
(7145)
(7087)
(7004)
(6861)
(6651)
(6545)
(6437)
(6205)
(6147)
(5787)
(5236)
(5146)
(4972)
(4810)
(4795)
(4735)
(4719)
(4551)
(4523)
学科
(24786)
经济(24754)
(19593)
管理(19348)
(14915)
企业(14915)
方法(12668)
数学(11528)
数学方法(11397)
(9126)
(7946)
(7076)
(6649)
贸易(6649)
(6503)
中国(6033)
业经(5754)
农业(5623)
技术(4896)
环境(4665)
(4514)
财务(4512)
财务管理(4506)
企业财务(4300)
(4139)
产业(3849)
(3787)
地方(3762)
(3637)
(3552)
机构
大学(106113)
学院(104785)
研究(40359)
(38829)
经济(38197)
管理(37451)
理学(33824)
理学院(33400)
(33076)
管理学(32587)
管理学院(32438)
科学(31153)
中国(27771)
农业(26912)
业大(25880)
(23351)
研究所(22303)
(21851)
农业大学(18106)
中心(17190)
(15416)
(15415)
(15099)
(15048)
实验(14898)
(14716)
实验室(14231)
(14191)
重点(13508)
科学院(13330)
基金
项目(83632)
科学(63471)
基金(61313)
(59757)
国家(59294)
研究(48761)
科学基金(47997)
自然(35358)
自然科(34595)
自然科学(34578)
自然科学基金(34013)
基金项目(33236)
(32982)
社会(31174)
社会科(29611)
社会科学(29602)
(29113)
资助(24399)
教育(21210)
计划(20433)
重点(19689)
科技(19243)
科研(17690)
(17626)
(17532)
(17213)
(17049)
创新(16610)
编号(16238)
(15805)
期刊
(34411)
经济(34411)
学报(32144)
(27842)
科学(24886)
研究(22684)
大学(22046)
学学(21560)
农业(18647)
中国(16811)
管理(11532)
(10977)
(10458)
业大(10101)
农业大学(8427)
林业(7767)
(7563)
科技(7148)
经济研究(6688)
业经(6433)
财经(6152)
(6126)
金融(6126)
技术(5865)
中国农业(5717)
自然(5708)
(5215)
商业(4987)
问题(4937)
资源(4903)
共检索到137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邵俭  谢从新  许静  杨学峰  格桑达娃  林少卿  
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mm、(12.29±0.44)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奎  樊启学  朱邦科  杜海明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I:0.68 cm;II:1.50 cm;III: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I、I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朱永久  何勇凤  詹会祥  郭威  陈永柏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园园  徐育强  蒋骄云  许世杰  王倩  曲宪成  
为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的仔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选择4种开口饵料,分别为经小球藻强化培育的轮虫、蛋黄、轮虫+小型枝角类和鱼苗专用开口配合饲料。通过15 d的投喂实验,选出最适口的开口饵料。实验表明,经过15 d的投喂以小球藻强化培育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最为适合,其平均体长为8.759 mm,平均体重为0.050 3 g,成活率为94%,蛋白含量21.65%,脂肪含量1.57%。其次为轮虫+小型枝角类组,蛋黄和鱼苗配合饲料不适合作为开口饵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峰  高小强  于久翔  王耀辉  秦巍仑  郭正龙  黄滨  刘宝良  洪磊  
以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仔鱼(孵化后10 d)为实验对象,在室内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试验,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单独投喂卤虫(Artemia)、单独投喂微颗粒饲料、卤虫与微颗粒饲料混合投喂],分析不同饵料的投喂对存活、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以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合投喂组的存活与生长表现都要显著优于卤虫组和微颗粒饲料组(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在卤虫组中活力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中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微颗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史会来  楼宝  毛国民  骆季安  郑代明  
采用野生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15日龄牙鲆仔鱼,经30 d培育,测定其生长、白化率、变态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野生桡足类和人工配合饲料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率、变态率和存活率均最高,白化率最低;营养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高,白化率较低;未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白化率最高。据此可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是牙鲆仔鱼的优质活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娟   阙延福   徐林   朱滨   廉浩   王理   乔晔  
为研究不同开口饵料、不同转食策略对乌原鲤(Procypris merus)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选用蛋黄、微粒子饲料、丰年虫3种饵料投喂乌原鲤仔鱼15 d,记录仔鱼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并采用2种转食策略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60±0.49) mg的乌原鲤仔鱼至45日龄(45DHA),分别在20、35日龄转食水蚯蚓和微粒子饲料,分组为T20水蚯蚓、T20微粒子、T35水蚯蚓、T35微粒子,研究其对乌原鲤仔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丰年虫能保证乌原鲤仔鱼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高存活率,与微粒子饲料、蛋黄组体长、体重、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有显著差异。在不同转食策略中,除T20微粒子组存活率为76.00%,其余三组均高于82%。相同转食起点,转食水蚯蚓效果比转食微粒子饲料好;相同转食种类,延后转食起点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35日龄转食效果优于20日龄)。结果表明,在3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乌原鲤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不同转食策略中,乌原鲤仔鱼以丰年虫开口,35日龄转食水蚯蚓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耀  张波  陈超  唐启升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法测定了摄食水平与饵料生物种类对真鲷.黑鲷、黑鲪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的影响。3种实验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大显减速增长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对数曲线描述;而其生长效率则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倒“U”形变化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描述。曲线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其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与摄自水平之间均是显著相关关系。依据上述定量关系,分别求得3种鱼的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其中黑鲪的维持摄食量最低。以玉筋鱼为饵料时,3种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湿重均显著高于摄食鹰爪糙对虾,但用能值计算的生长效率则没有这种差异。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楼宝  史海东  柴学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兵  陈立侨  高露姣  陈亚瞿  徐彦明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水蚯蚓。第8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17 ℃,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8日龄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左右是仔鱼开始加速生长的关键时期;12日龄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随起始投饵时间的延迟,仔鱼的全长、湿重、干重和粗蛋白含量下降,鱼体水分含量则随之升高。但对照组、8日龄及10日龄起始投喂组之间的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常青  陈四清  马静  梁萌青  郑珂珂  
以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在孵化后第3天(对照组)、延迟1 d(D1组)、延迟2 d(D2组)和延迟3d(D3组)投喂轮虫,探讨延迟投饵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水温21~22℃,盐度为31.00,试验周期为15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第3天进入混合营养期,从第4天开始加速生长,第5天进入外源性营养期。延迟投饵2 d,会使仔鱼的干重、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汉华  李敏  朱长波  吴进锋  陈利雄  
本实验研究了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和人工配合饲料6种饵料对黑鲍[(Haliotis discushannaiIno)(♀)×(Haliotis discus discusIno)(♂)]幼鲍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将6种饵料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黑鲍20只。实验幼鲍的初始体长、体质量分别为(12.29±0.03)mm、(0.223±0.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石灵  赵国涛  吴素兰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卫军  董根  李焕军  刘兆存  李彬  冯艳微  杨建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世瑞  高焕  孔杰  王如才  
采用4种饵料投喂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用投喂感染的方法人工感染WSSV。测定体长、体重以及各组的攻毒存活率,实验周期15 d。ANOVA分析结果表明,投喂鲜活卤虫组体长、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5)。投喂卤虫成体和投喂鱼肉两组的攻毒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投喂配合饵料和蛤蜊肉两实验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5),投喂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