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1)
2023(7581)
2022(6275)
2021(5713)
2020(4721)
2019(10364)
2018(9821)
2017(18778)
2016(10450)
2015(10904)
2014(10489)
2013(10224)
2012(9410)
2011(8437)
2010(8023)
2009(7198)
2008(7164)
2007(6051)
2006(5011)
2005(4292)
作者
(34245)
(28716)
(28435)
(26772)
(18114)
(14345)
(12630)
(11317)
(10695)
(9966)
(9912)
(9446)
(9359)
(9339)
(9234)
(8897)
(8669)
(8521)
(8220)
(8131)
(7677)
(7161)
(6767)
(6557)
(6430)
(6412)
(6267)
(6149)
(5943)
(5876)
学科
(36473)
经济(36427)
(28671)
管理(27373)
(22056)
企业(22056)
方法(18797)
数学(16998)
数学方法(16860)
(11528)
(10961)
(10918)
中国(8850)
(8551)
贸易(8550)
(8365)
业经(7995)
农业(7739)
(7218)
财务(7213)
财务管理(7201)
技术(7115)
企业财务(6965)
(6892)
(6097)
银行(6050)
环境(5976)
(5833)
金融(5830)
(5701)
机构
大学(148021)
学院(147167)
(57112)
经济(56152)
研究(54545)
管理(52818)
理学(47551)
理学院(46914)
管理学(45942)
管理学院(45709)
(43390)
科学(39789)
中国(37935)
农业(35180)
业大(33229)
(30282)
(30057)
研究所(28570)
(24362)
中心(23884)
农业大学(23383)
财经(20629)
(20340)
(19254)
(19132)
(18754)
(18665)
(18637)
科学院(18332)
经济学(17823)
基金
项目(113477)
科学(87692)
基金(84503)
(80255)
国家(79641)
研究(69197)
科学基金(65580)
自然(47103)
自然科(46085)
自然科学(46059)
基金项目(45602)
自然科学基金(45303)
社会(45258)
(44173)
社会科(43062)
社会科学(43048)
(38728)
资助(33718)
教育(30814)
重点(26359)
计划(25924)
(24189)
(24186)
编号(23731)
科技(23725)
(23629)
科研(23362)
创新(22799)
(22752)
(20576)
期刊
(52168)
经济(52168)
学报(40102)
(38241)
研究(34175)
科学(31719)
大学(28014)
学学(27478)
农业(25945)
中国(24703)
(18157)
管理(16685)
(14299)
业大(12517)
(10935)
金融(10935)
农业大学(10890)
(10442)
财经(10037)
经济研究(9736)
业经(9288)
科技(8989)
(8542)
技术(8402)
教育(7804)
林业(7743)
中国农业(7640)
问题(7562)
自然(7285)
商业(6683)
共检索到19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玥瑞  李科南  张晓东  娜梅拉  娜仁花  
研究不同饲粮类型对内蒙古绒山羊瘤胃液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的8月龄、体重约25kg的内蒙古绒山羊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苜蓿组(G1)、苜蓿补饲精料组(G2)、玉米秸秆组(G3)和玉米秸秆补饲精料组(G4),试验期共25d,其中预饲期20d。在正式试验期第5天,经口腔采集瘤胃液,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瘤胃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相似性>97%的原则,4组样品共产生1 399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共享OTU 1 040个,约占总数的74.34%;各组α多样性指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门水平最优势菌为拟杆菌门,科水平最优势菌为普雷沃氏菌科,属水平最优势菌为普雷沃氏菌属,在所有占总细菌比例大于1%的瘤胃细菌中,G2组软壁菌门比例显著高于G3和G4组(P<0.05),G1组毛螺旋菌科比例显著(P0.05)。综合得出,不同饲粮类型条件下,内蒙古绒山羊最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最优势菌科是普雷沃氏菌科,最优势菌属是普雷沃氏菌属;不同饲粮类型对内蒙古绒山羊瘤胃菌群结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长青  金海  栗原光规  
为了解天然放牧和舍饲条件下内蒙古绒山羊瘤胃中甲烷菌的种群组成。选取甲烷菌mcr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利用PCR技术对从瘤胃液中抽提的细菌总DNA进行扩增,并建立了甲烷菌特异性的mcrA基因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Taq I对该文库特异性片段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放牧和舍饲内蒙古绒山羊瘤胃中甲烷菌的mcrA基因片段被分成6个不同的RFLP类型,并由此建立了DNA指纹图谱;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其属于甲烷杆菌目和甲烷微菌目,且绒山羊瘤胃中的甲烷菌大部分属于甲烷短杆菌。放牧绒山羊瘤胃内甲烷菌种类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芸  刘旗  邓俊良  任志华  杨颜铱  高爽  
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川中黑山羊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选用3只140日龄健康公羊,其平均体质量为(15.53±0.21)kg,饲喂10 d后,于150日龄时采集瘤胃液(样品A),40 d后再次采集瘤胃液(样品F),提取瘤胃液细菌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DNA序列V4区进行MiSeq测序。结果显示:1)从样品A与样品F中共获得高质量序列338 830条,聚类后得3 400个运算分类单位(OTU);2)样品A的α多样性指数高于样品F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门水平上,样品A最高相对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麟  贾志海  卢德勋  李玉荣  牛文艺  娜仁  任晓萍  
选用 9只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 ( 2周岁左右 ) ,随机分成 3组 ,分别饲喂氮硫比相同而硫源不同 (分别为硫磺、硫化钠和硫酸钠 )的 3种日粮 ,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测定食糜流通量 ,以探讨不同无机硫对氮和硫的沉积量以及硫的流通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硫酸钠组氮的进食量和沉积量均显著高于硫磺组和硫化钠组 ( P0 .0 5)。硫化钠组和硫酸钠组硫的沉积量以及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硫磺组 ( 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燕  倪学勤  曾东  简平  王剑  唐雨蕊  
为探讨蒙古羊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的多样性,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GGE)及条带的克隆测序,比较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的差异,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瘤胃液相和固相样品均含有物种丰富的细菌菌群,但液相比固相具有更高的平均条带数,分别为30条和24条;2)瘤胃液相样品比固相样品具有更高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其数值分别为3.45、0.90和30.20及3.23、0.84和24.62;3)同一动物个体瘤胃液相样品和固相样品聚类在一起,相似性系数均高达0.81;4)共性条带测序结果表明瘤胃的优势细菌主要是U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燕  孙朋  倪学勤  杨杰  曾东  张洪瑜  
为探讨瘤胃细菌多样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结合共性及特异性条带的克隆测序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牛体外厌氧条件下瘤胃细菌在CMC、PCS、J、K培养基及37和50℃培养温度下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7℃条件下不同培养基的DGGE图谱差异较大,虽然具有较高的平均条带数,CMC和K培养基样品分别为20和27条,但各样品间的相似性系数较低,J和CMC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84,J和PCS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勇  王全军  姚文  朱伟云  
在青干草日粮条件下 ,以 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 ,研究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后 ,瘤胃中的氨氮浓度显著下降 (P 0 10 )。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瘤胃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显著下降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文  朱伟云  韩正康  Antoon D L Akkermans  Barbara Williams  Seerp Tamminga  
以取自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土种山羊的瘤胃内容物为材料,经过DNA抽提和PCR扩增,扩增产物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一种DNA指纹技术)分析瘤胃细菌在两种日粮条件下的多样性.同时利用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16个在DGGE胶上有匹配带的克隆的16S rDNA序列,并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饲喂基础日粮时3头山羊瘤胃内容物的DGGE图谱有一定的相似性(43%~55%);饲料中添加大豆黄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瘤胃细菌的组成,DGGE 谱带变化程度分别为 1 号 36% 、2 号 46% 、3 号 3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中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实勇  贾志海  朱晓萍  卢德勋  
选用 9只装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及回肠末端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周岁羯羊 ,分 3组处理 (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硫酸钠、蛋氨酸和包被蛋氨酸 ) ,研究饲喂包被蛋氨酸对绒山羊小肠氨基酸流通量、氮平衡、绒山羊生产性能及羊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包被蛋氨酸、蛋氨酸组的十二指肠蛋氨酸流通量 (分别为 ( 5 5 5± 0 4 5 )和 ( 5 12±0 0 2 )g·d-1)和消化率 (分别为 81 98± 2 5 6和 82 0 3± 1 34)显著高于硫酸钠组 (为 ( 3 86± 0 0 2 )和 ( 72 5 4± 2 18)g·d-1)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德泳  朱伟云  毛胜勇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丹  杨辉  卢向阳  田云  
【目的】探究不同饲料饲养黄牛瘤胃厌氧真菌多样性的差异,了解芒草单一饲料饲养时瘤胃中特殊的真菌种类。【方法】通过构建芒草单一喂养、混合饲料饲养的黄牛瘤胃微生物18S r RNA基因文库,来对比分析单一饲喂芒草对瘤胃厌氧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持续喂养18个月后,混合饲料饲养牛瘤胃真菌包含的种类较分散,无明显的优势类别,而芒草单一喂养牛瘤胃真菌包含的种类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Orpinomyces sp.,Piromyces sp.,Neocallimastix frontalis,Microdochiu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微  朱晓萍  卢德勋  侯文娟  贾志海  
通过基础日粮中 (含铜 7 4 6mg·kg-1)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 0 ,10 ,2 0和 30mg·kg-1)对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确定其日粮铜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1)基础日粮添加铜对采食量、氮代谢、DM及ADF消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NDF的消化率有升高趋势 ,添加 10 ( 5 6 72 %为NDF消化率 ,下同 )和 2 0 ( 5 7 16 % )mg·kg-1铜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 5 0 35 % )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敬敏  陈玉林  寇慧娟  曹宝红  张恩平  周光现  张思慧  
【目的】研究含不同水平硫酸钠日粮对陕北白绒山羊瘤胃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硫添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只健康、体质量(28~32 kg)相近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陕北白绒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4个时期进行,每个时期14 d,分别饲喂硫酸钠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0,4.8,6.4 g/kg的4种日粮,测定瘤胃内青贮饲料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动态降解率,计算青贮饲料瘤胃DM、NDF、ADF的有效降解率(PED),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硫酸钠对瘤胃食糜外流速率(Kp)无显著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林枫  卢德勋  孙海洲  赵秀英  珊丹  
目的研究日粮氮营养在绒山羊体内的分配机理,调控氮营养在绒山羊体内的分配,提高舍饲绒山羊的经济效益,减少放牧,保护草原生态。方法用缩短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的方法调控氮营养向绒毛方向分配。结果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激素对绒山羊体内相关激素有显著影响,通过相关激素的变化调节绒山羊体内体氮和毛绒氮的分配比例。短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使血液中褪黑激素含量升高,毛绒氮分配比例增加而体氮分配比例减少,促进绒毛生长,试验期内绒山羊的产绒量平均增加338.83±72g,提高73.8%。绒毛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结论绒山羊的绒毛生长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进行调控,在非生绒季节诱导产绒,在生产实践中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佳  王岩  王琳  吴静  史振丹  赵艳红  
为探究褪黑激素(MT)对绒山羊毛囊体外生长及毛囊形态的影响,采用物理切割法结合胶原酶消化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并通过设置酶的不同体积分数(0.10%、0.20%、0.25%、0.30%、0.35%、0.40%和0.45%)以及相应的消化时间(100、80、70、60、50、45和35Min)确定型胶原酶消化的最佳条件。在初级毛囊体外培养的基础上,添加褪黑激素(300pg/ML)连续培养5d,在显微镜下观察毛囊每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毛囊分离过程中胶原酶消化的最佳体积分数和时间为0.30%、60 Min,褪黑激素对初级毛囊体外生长具有极显著的(p<0.01)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