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3)
- 2023(9238)
- 2022(7596)
- 2021(6995)
- 2020(6151)
- 2019(13324)
- 2018(13075)
- 2017(24893)
- 2016(13627)
- 2015(15118)
- 2014(14629)
- 2013(14212)
- 2012(12807)
- 2011(11535)
- 2010(11558)
- 2009(10561)
- 2008(10198)
- 2007(8803)
- 2006(7631)
- 2005(6687)
- 学科
- 济(53287)
- 经济(53225)
- 管理(37072)
- 业(35870)
- 企(29299)
- 企业(29299)
- 方法(28975)
- 数学(26435)
- 数学方法(25888)
- 学(14608)
- 农(14034)
- 中国(12745)
- 财(12330)
- 业经(11277)
- 贸(11126)
- 贸易(11121)
- 易(10851)
- 农业(9413)
- 理论(8690)
- 制(8671)
- 技术(8650)
- 环境(7715)
- 地方(7690)
- 务(7610)
- 财务(7576)
- 财务管理(7558)
- 银(7221)
- 和(7160)
- 银行(7158)
- 划(7133)
- 机构
- 大学(195448)
- 学院(194587)
- 济(74165)
- 管理(72827)
- 经济(72705)
- 研究(69107)
- 理学(64498)
- 理学院(63772)
- 管理学(62054)
- 管理学院(61777)
- 中国(50045)
- 科学(49250)
- 农(46988)
- 京(41387)
- 业大(39013)
- 农业(38145)
- 所(37613)
- 研究所(35198)
- 财(30739)
- 中心(30624)
- 江(28370)
- 北京(25518)
- 院(25407)
- 财经(25277)
- 农业大学(25265)
- 技术(23248)
- 经(23171)
- 省(22829)
- 范(22729)
- 经济学(22335)
- 基金
- 项目(143146)
- 科学(110436)
- 基金(104371)
- 家(97435)
- 国家(96719)
- 研究(90725)
- 科学基金(80520)
- 自然(57942)
- 自然科(56691)
- 省(56679)
- 自然科学(56671)
- 社会(56600)
- 自然科学基金(55667)
- 基金项目(54756)
- 社会科(53731)
- 社会科学(53713)
- 划(49415)
- 资助(44169)
- 教育(42121)
- 编号(33648)
- 重点(33176)
- 计划(31780)
- 部(30154)
- 创(30152)
- 发(29822)
- 科研(29194)
- 科技(28426)
- 创新(28281)
- 业(26274)
- 大学(25281)
共检索到26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情 王荣华 肖光明 肖克宇 钟蕾 文祝友 于喆 江为民 刘统
将草鱼分成A、B、C组,A组饲喂配合饲料;B组上午饲喂鲜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下午饲喂配合饲料;C组饲喂鲜草,以研究不同饲喂模式下草鱼的生长情况及免疫器官发育情况。饲喂8个月之后的检测结果表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生长最快,其体重均显著高于喂鲜草的草鱼(P<0.05),其体长均大于喂鲜草的草鱼,与全喂鲜草的草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喂了鲜草的草鱼免疫器官发育较好,其头肾指数显著大于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的头肾指数(P<0.05),其脾脏指数均大于喂配合饲料草鱼的脾脏指数,且全喂鲜草组与喂配合饲料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超 胡成硕 章龙珍 赵峰 刘鉴毅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饲喂点篮子幼鱼,实验周期90 d,对比两种饲料对点篮子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长率及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比内脏重和比肝重均显著高于浒苔组(p<0.05),而粗灰分、比肠重、比肠长显著低于浒苔组(p<0.05);人工饲料组幼鱼胃中胃蛋白酶活性,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肠和肝脏的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浒苔组,而幽门盲囊和肠的淀粉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浒苔组(p<0.05)。饲喂浒苔的点篮子鱼幼鱼虽然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论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亮 郭燕菲 吴玮琪 郭世伟 石璐璐 金晓 史彬林
为探讨冬季两种不同舍饲方式对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热休克蛋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30只2月龄、体重相近((16.42±2.52)kg)的杜泊×蒙古杂交母羔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一组为封闭式舍饲组(CHG),另外一组为开放式舍饲组(OHG)。试验期28d,每天记录舍内外温度、湿度、风速、氨气及二氧化碳含量和两组试验羊的采食量,并于第1和28天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于第7、14、21和28天进行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并收集白细胞,测定热休克蛋白、免疫因子和抗氧化指标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CHG羔羊相比,OHG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重比显著上升(P<0.05);2)与CHG羔羊相比,OHG羔羊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热休克蛋白90(HSP90)含量显著上升(P<0.05),血液白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和HSP90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3)与CHG羔羊相比,OHG羔羊的血清白介素4(IL-4)含量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1(IL-1β)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血液白细胞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0)、NF-κBp65、IL-1β、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4)与CHG羔羊相比,OHG羔羊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血液白细胞中核转录因子2(Nrf2)、过氧化氢酶、GSH-Px、SOD1和SOD2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在冬季,开放式舍饲方式会降低羔羊的日增重,增加料重比,引起羔羊免疫水平降低和氧化应激,其机体通过提高HSP和Nrf2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NF-κB基因的转录水平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而封闭式舍内温度相对较高且稳定,羔羊机体应激程度较小,有利于其健康与生长。因此,比起冬季为羔羊舍增设运动场,更需要做好羔羊舍的保暖工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张其中 杨莹莹 朱成科 李春涛 陈霞 罗芬
将制备好的中草药免疫增强剂(黄芪、大蒜、菊花、山楂和板蓝根五味中草药按等比的水提取物)分别按质量分数1%、2%、4%、8%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草鱼(27.84±1.57)g 30d,研究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草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组、2%组、4%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且4%组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各试验组的吞噬细胞吞噬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溶菌酶(LSZ)活力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均极显著提高(P<0.01)。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
关键词:
草鱼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生长 免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侯廷龙 刘惠茹 凃彦芳 张佳颖 李春涛 迟庆生 吴家乐
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及血清酶活、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 (23.78±0.68) g]的健康草鱼6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T0组)只投喂基础饲料,实验组(T1、T2、T3组)分别投喂添加1×10~(7)、1×10~(8)、1×10~(9 )cfu/g 丁酸梭菌的饲料,实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增加,存活率(SR)无显著差异。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活性显著增高,补体C3含量显著增高,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免疫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IgM)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投喂益生菌56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进行攻毒实验,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机体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国龙 张恒 刘立鹤 刘军 黄峰 董爱华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枯草(Bacillus subtilis)芽孢(A组实测芽孢数量为2.6×107 cfu/g,B组为4.4×106 cfu/g,空白组为0),饲喂静水水族箱中100 g左右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10 d,测定饲喂枯草芽孢后草鱼粪便、养殖水体中芽孢数量和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9 d内,水体中芽孢数量A组和B组在前6 d时不断增加,在6 d时达到稳定,其中A组和B组稳定时的含量分别为2.22×106 cfu/g和3.98×105 cfu/g。(2)10 d内,草鱼粪便干物质中的芽孢数量与饲料中的枯草芽孢含量相比,A组和B组粪便中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宏金 许显莉 韩学平 张骞 郭同庆 王循刚 罗崇亮 胡林勇 赵娜 才让周在 徐世晓
【目的】探究早期断奶后不同饲喂方式对舍饲羔羊生长性能、养殖收益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5.94±0.34)kg、(20±1)日龄相近的健康茶卡羊公羔40只,用耳标标记,随机分为早期断奶组(A、B、C组)和随母哺乳组(D组,作为对照),每组10只。早期断奶组羔羊于21日龄开始断奶并用代乳粉替代饲喂至60日龄后进行不同日粮组合饲喂,即A组:开食料+燕麦青干草+玉米青贮;B组:开食料+燕麦青干草;C组:开食料+玉米青贮,饲喂时间为65 d。D组羔羊随母哺乳至试验结束。【结果】生长性能方面,A组羔羊增质量(16.43 kg)、平均日增重(156.48 g/d)、增重比例(362.32%)及饲料转化效率(4.28)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下同),B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养殖收益方面,随母哺乳组羔羊收益最低(171.16元/只),断奶后A组饲喂方式显著提高羔羊养殖收益,为217.35元/只。不同饲喂方式显著影响羔羊血清部分激素、氮代谢及免疫功能;激素方面,生长激素(GH)、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胃泌素含量A组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氮代谢方面,A组显著提升羔羊氮代谢能力,主要表现为较低的尿素氮(7.12 mmol/L)和尿酸含量(122.25 μmol/L);免疫功能方面,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在A组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免疫球蛋白M(IgM)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茶卡羊羔羊早期断奶后采用开食料、玉米青贮和燕麦青干草混合饲喂方式有利于其生长性能、养殖收益及机体各功能的发挥。农牧民应树立羔羊早期断奶观念,在早期断奶后通过科学的饲喂管理提升羔羊养殖水平,以期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收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骋 熊晶 左永松 马幸容 刘迁 谭青松 杨瑞斌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在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对照组)、25mg/kg、75mg/kg、125mg/kg和175mg/kg的维生素E配成5种实验饲料。在水温(24.0±3.0)℃下,用上述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质量约为5.1g的黄颡鱼幼鱼50d。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对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量为175mg/kg时,黄颡鱼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高,黄颡鱼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关键词:
黄颡鱼 维生素E 生长 免疫功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娟 高攀 蒋明 文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喻丽娟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J/g,饲料蛋白能量比的范围为12.1~27.3 mg/k J,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体质量(16.85±0.29)g的草鱼幼鱼10周,研究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高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出现在p/e为18.3 mg/k J组,而p/e为16.0 mg/k...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吉红 刘品 李杰 淡荣 杨公社
获得了草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HM015283),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了PGC-1α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研究了投喂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对草鱼肝胰脏PGC-1α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PGC-1α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612bp,与人、牛、小鼠、斑马鱼和金鱼等动物的同源性为75%~97%;该基因在草鱼肝胰脏、肾脏、肌肉、心脏、鳃等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脏和心脏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巢和脾脏中表达丰度最低;草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吉红 黄吉芹 刘品
实验获得了草鱼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部分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845211),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了ATGL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研究了投喂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s)对草鱼肝胰脏ATGL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ATGL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687 bp,与人、牛、小鼠、长腭泥虎鱼、大黄鱼等物种的同源性为65%~75%;该基因在草鱼心脏、肝胰脏、脾脏、鳃、肾脏、肌肉、腹腔脂肪组织、脑、小肠、精巢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腹腔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在肝胰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耀强 李道友 赵思明 熊善柏
分别以蚕豆(Vicia faba Linn.)和配合饲料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50g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100d,考察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肌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增重率分别为104.85%和276.97%,饵料系数分别为4.32和2.11,蛋白质效率分别为80.52%和145.16%,肥满度分别为14.72和23.83;在肌肉成分方面,二者除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1)外,蚕豆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极显著降低(P<0.01),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1),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配合...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瑞德 张昌吉 李成海 高强 高飞 孙怀中
选择18头初生重为(36.72±0.96) kg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3日龄开始饲喂含不同剂量溶菌酶的犊牛饮奶,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溶菌酶)、A组(每头每日添加7.5 g溶菌酶)和B组(每头每日添加15 g溶菌酶),50至56日龄给3组犊牛饲喂不同含量溶菌酶牛奶的基础上补饲相同重量的犊牛开食料进行消化试验,研究犊牛饮奶中添加不同剂量溶菌酶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犊牛28日龄体重A组和B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永彪 李吕木 钱坤 匡后坤 汪双喜 许发芝 丁小玲 张莉 陈文帮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 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 d,分为前期(1~15 d)和后期(16~40 d) 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