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6)
2023(10477)
2022(8537)
2021(7819)
2020(6618)
2019(14960)
2018(15004)
2017(27741)
2016(15556)
2015(17341)
2014(17182)
2013(16057)
2012(14401)
2011(12893)
2010(12991)
2009(11728)
2008(11326)
2007(9888)
2006(8426)
2005(7247)
作者
(47242)
(39117)
(38972)
(36873)
(24690)
(19076)
(17572)
(15576)
(14884)
(13761)
(13354)
(13150)
(12702)
(12340)
(12221)
(12121)
(11964)
(11761)
(11336)
(11072)
(10072)
(9690)
(9601)
(9019)
(8898)
(8660)
(8625)
(8594)
(8036)
(7993)
学科
(55455)
经济(55384)
管理(41313)
(38062)
(30821)
企业(30821)
方法(28443)
数学(25805)
数学方法(25231)
(15715)
中国(15067)
(13845)
(13505)
业经(11957)
理论(11875)
(11320)
(10894)
贸易(10891)
(10597)
农业(10185)
技术(9391)
地方(8917)
(8897)
(8836)
银行(8780)
教学(8382)
(8359)
金融(8352)
(8350)
环境(8169)
机构
学院(213910)
大学(212314)
管理(79479)
(78686)
经济(76941)
研究(72496)
理学(69785)
理学院(69002)
管理学(67194)
管理学院(66858)
中国(52162)
科学(49604)
(47401)
(44756)
业大(40229)
(38248)
农业(37975)
研究所(35551)
(34314)
中心(32644)
(31719)
财经(27842)
北京(27484)
技术(27133)
(26897)
(26507)
师范(26385)
农业大学(25529)
(25423)
(25030)
基金
项目(154029)
科学(118817)
基金(109681)
研究(104094)
(100162)
国家(99352)
科学基金(83333)
社会(63915)
(62715)
社会科(60518)
社会科学(60500)
基金项目(57722)
自然(57525)
自然科(56312)
自然科学(56293)
自然科学基金(55261)
(53308)
教育(50087)
资助(45506)
编号(41549)
重点(35422)
(32730)
(32355)
成果(32086)
(31972)
计划(31874)
创新(30592)
科研(30373)
课题(29906)
科技(28371)
期刊
(79153)
经济(79153)
研究(54615)
学报(45046)
中国(43424)
(41901)
科学(37438)
大学(32820)
学学(31434)
管理(28322)
农业(28175)
教育(27627)
(26072)
技术(19763)
(15764)
(15239)
金融(15239)
业经(14596)
经济研究(14076)
业大(13288)
财经(13134)
(12685)
统计(11868)
科技(11795)
农业大学(11250)
(11233)
(11137)
问题(10124)
商业(10013)
决策(9761)
共检索到300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天增  冯静  鲍宇红  王莉  曲广鹏  徐亚欧  
在不计饲养成本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由放牧、半舍饲、全舍饲3种饲养模式及半舍饲和舍饲的不同的精粗料对当阿旺母绵羊体重及初配年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内,自由放牧的50只母羊,在6月龄、9月龄、周岁龄及1.5岁时体重较各实验组效果差,1.5岁时已体成熟但仍不发情;其它各实验组体成熟年龄为周岁龄,1.5岁时在营养水平较高时即可参与配种,参配母羊血清中E2、P4、FSH和LH的浓度接近发情成年母羊指标,且差异不显著;精料颗粒料补饲组的母羊6月龄、9月龄、周岁龄及1.5岁时体重较燕麦青干草补饲组增重慢,发情母羊较少,但受胎率较高;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舍饲组母羊不仅各年龄段体重增重较快,且发情率和受胎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锋  杨前平  索效军  陶虎  熊琪  周永明  余陵峰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饲用油菜对哺乳期母羊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方法】22只母羊分为2组,全混合日粮制作的颗粒料为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鲜饲用油菜,记录体重、耗料,进行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添加鲜饲用油菜的母羊增重0. 34 kg,略高于对照组(P> 0. 05),颗粒料日均采食量减少了0. 1 kg/只,总干物质采食量略有增加,试验组日均饲养成本比试验前增加了0. 2元/只;期末试验组母羊血清中CAT、GSH-PX、T-SOD的活力分别为6. 05 U/mL、139. 9 U、133. 4U/mL,均高于期初,MDA含量(6. 47 nmol/mL)明显下降,T-AOC在试验中期有所提高、后期(2. 54 U/m L)恢复至初始水平;试验组期末乳脂率5. 47%、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玲  张丽娟  耿社民  陈宏  张英汉  杨公社  雷初朝  孙维彬  王兴平  张保军  
对陕西蒲城县和渭南市临渭区 5个不同年龄阶段 815头秦川母牛的 5项体尺和体重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不同年龄阶段 ,秦川母牛的 6个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主成分均为增重因子 ,其次是增高因子和宽度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怀霞  张莹莹  任昊  谢雯  陈倩  侯生珍  贾建磊  
【目的】探索全舍饲饲养方式取代传统饲养方式后对藏系绵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型藏羊后备母羊12只(1~1.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全舍饲饲养(RS)和自然放牧饲养(RF),试验期60 d。试验期第58~60天,采用全收粪法收集不同饲养方式下藏系绵羊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①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藏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显著(P<0.05),在自然放牧饲养方式下藏羊粪便微生物菌群多样性高于全舍饲饲养方式。②在门分类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藏羊粪便微生物菌群中的优势菌门,全舍饲组样本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放牧组(P<0.05)。③在科分类水平上,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为优势菌科,自然放牧组在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含量显著高于全舍饲组(P<0.05)。④KEGG功能注释表明,2组藏羊粪便微生物菌群功能主要都集中在新陈代谢、基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结论】不同的饲养方式虽然对藏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差异显著,但对微生物功能的影响不明显,表明藏系绵羊能够适应全舍饲饲养模式,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邦兴   张宇靖   卿圣环   蒋亚明   张友洪   肖文福   周安莲  
【目的】为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下家蚕蚕沙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探讨不同饲料对家蚕蚕沙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为今后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为对象,采用全龄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2种饲养模式进行饲养,对其5龄蚕沙进行16S rDNA V3~V4区域扩增,利用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平台对扩增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通过细菌Alpha多样性、OTU聚类、稀疏曲线和物种注释分析,解析不同饲养模式下蚕沙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与桑叶育对照组相比,饲料育处理组蚕沙细菌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指标均较对照高,且呈显著差异(P<0.05)。在菌群结构方面,对照组主要优势菌门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55.38%)、厚壁菌门(Firmicutes, 32.5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11.55%),处理组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68.18%)、厚壁菌门(Firmicutes, 24.1%)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7.28%),其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均为2组蚕沙的优势菌门。【结论】不同饲育模式下蚕沙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存在差异(P<0.05),饲料育组家蚕蚕沙细菌群落结构的物种数目和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桑叶育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天章  张慧鲜  王文义  陈怀森  蒋红琴  马勇  罗海玲  
为研究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巴美肉羊与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试验选择4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巴美肉羊和小尾寒羊公羔各10只,按品种分为2组,饲喂以精粗质量比为50∶50(干物质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MR)。测定各试验羊饲养120d期间的相关生长性能指标和相关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巴美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试验末体重、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2)巴美肉羊宰前活重(P<0.01)、热胴体重(P<0.05)和眼肌面积(P<0.05)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而屠宰率则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3)巴美肉羊背最长肌宰后45min的pH(P<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加法  
用钆-153双光子吸收法(DPA)测定121只健康大、小型犬(其中大型犬78只,小型犬43只)的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每只犬测量左右桡尺骨、肱骨、胫骨、股骨远端、腰椎(L-5或L-6,仅小型犬)、尾椎(C-7或C-8,仅大型犬)等10个部位。结果表明,小型犬各部位骨量显著少于大型犬,两体型母犬骨量均比公犬低。经直线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大、小型犬各部位骨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中大型犬四肢骨量下降尤为明显。所有犬各部位骨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小型犬每公斤体重的骨量增长率高于大型犬,两体型母犬骨量增长均低于公犬。结论:年龄、体重、体型和性别均是影响犬骨量的因素,其中体重和体型是主要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楼灿  邓凯东  姜成钢  马涛  纪守坤  陈丹丹  张乃锋  屠焰  刁其玉  
【目的】繁殖母羊不同生理时期的营养对其生产水平有极大的影响,配种期营养决定了受胎率,妊娠期营养决定了羔羊出生重、成活率和成长潜能,哺乳期营养决定了羔羊的生长率,而断奶后的营养补偿了妊娠期和哺乳前期所消耗的营养储备并为下一繁殖周期做准备。而能量代谢研究则是家畜营养研究的基础,肉羊上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幼畜和生长期,对哺乳期的研究甚少,严重制约了中国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用日粮饲喂量梯度方法,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哺乳期能量的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特点。【方法】饲养试验需要控制非试验因素一致或凸显出单一因素,是营养需要量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结合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试验可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业良  刘国庆  王刚  任航行  代蓉  刘守仁  谢庄  
【目的】研究微卫星标记与肉用品系中国美利奴羊体重的相关关系,为采用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提高选育效果,和进一步加快育种进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绵羊的遗传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位于4号和6号染色体上连锁的10个微卫星基因座对162只肉用品系中国美利奴羊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其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并进行微卫星标记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微卫星不同基因型在体重上的多重比较和微卫星标记对体重相关效应的F检验结果表明:紧密连锁的基因座OARHH35和BMS648与体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一个影响体重的QTL;染色体进行同源比较发现表明:在这两个座位之间可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先乐  周剑光  艾晓辉  柯福恩  
探讨了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 ,Ⅱ龄鳖对T3菌苗的免疫应答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强 ,尤其在 4 0g以下时更为明显 ;而Ⅰ龄鳖体重的增加对其免疫应答影响不大 ,一般在较低或中等的水平上波动 ;同等体重的Ⅱ龄鳖比Ⅰ龄鳖的免疫应答反应要强。此外 ,在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 ,鳖的免疫应答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席磊  李明  王永芬  程璞  石志芳  
【目的】探讨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在肉鸭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方法】按照功能分区,以网上为采食、饮水区,地面铺设生物垫料为活动、休息区,建立地网结合饲养模式。选取8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试验设计,设置网上、地面、地网结合3个水平,进行5周饲养试验,检测肉鸭生产性能、发病率、外观健康水平、免疫器官指数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等指标。【结果】与地面平养、地网结合组相比,网上平养组肉鸭的日均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4.65%和3.11%(P<0.05),日均增重分别提高9.96%和4.91%(P<0.05);3种饲养模式对肉鸭的料重比无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晓晖  刘锐  杨跃奎  应三成  陶璇  雷云峰  李正确  顾以韧  杨雪梅  钟志君  
针对川藏黑猪配套系商品猪的本质特性,采用3因子交叉试验设计,以多性状综合指数大小判定各因素最佳水平,研究其配套饲养模式,包括适宜的关键养分需要量、饲喂方式和屠宰体重。结果表明,关键养分需要量:育肥前期(20~60 kg)消化能和粗蛋白分别是3250 kcal/kg和16.5%,育肥后期(60 kg-出栏)消化能和粗蛋白分别为3100 kcal/kg和13.5%;适宜饲喂方式:前期自由采食,后期限制饲养并添加适量青绿饲料;适宜屠宰体重:90 kg。按此方式饲养,川藏黑猪配套系商品猪日增重588.86 g,瘦肉率59.18%,料重比3.08,肌内脂肪含量4.6%,嫩度4992.6 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振华  黎寿丰  黄华云  张静  薛龙岗  丁余荣  
根据8周龄、20周龄体重将825只邵伯鸡母系母鸡分组,统计不同体重与初生蛋重、43周产蛋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8周龄体重、20周龄体重与开产体重之间均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P<0.01),8周龄体重、20周龄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开产体重、开产蛋重与43周产蛋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母鸡43周产蛋数与20周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晓  王晓清  熊钢  王璐明  李学军  
为分析不同日龄池塘养殖雌雄中华鳖体重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随机选取100及300日龄雌雄中华鳖各50只,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计算了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体重的表型相关及不同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雌雄中华鳖背甲长、腹甲长及体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1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鳖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腹甲长对雄鳖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3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雄个体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决定程度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莹莹  张怀霞  谢雯  任昊  张春梅  陈倩  贾建磊  
【目的】旨在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冷季不同饲养模式对牦牛空肠差异蛋白的影响。【方法】试验随机选择年龄、体况相似的阿什旦公牦牛12只,分别在高精料舍饲模式和自然放牧饲养模式下饲养180 d后采集牦牛空肠样本,采用蛋白质组学结合质谱技术进行牦牛空肠蛋白质表达差异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质共96种,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中细胞质蛋白占23.54%、核蛋白占20.40%、线粒体蛋白占19.56%、细胞外蛋白占11.30%、质膜蛋白占7.53%。GO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细胞组分,差异蛋白质主要在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中富集;基于分子功能,差异蛋白质主要在氧化还原酶活性、细胞间粘着连接、腺苷酸激酶活性、结合蛋白和结构分子活性中富集;基于生物学过程,差异蛋白主要在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对脂肪酸的反应、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中富集。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在紧密连接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和调控干细胞的多能性的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富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蛋白质主要依据结构蛋白和炎症反应蛋白构成一个复杂而强大的互作网络。【结论】长期高精料的全舍饲饲养模式会对牦牛的空肠造成损害。9种与牦牛空肠屏障和功能相关蛋白质(Occludin,Claudin,Zo-1,ATP1B3,HKDC1,GPR41,IL-6,TNF-α和CCL5)表现相对活跃,可以作为候选目的蛋白进行下一步研究。因此,高精料的全舍饲饲养只适合短期内的牦牛育肥,不适合长期的牦牛养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