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5)
- 2023(7455)
- 2022(6241)
- 2021(5556)
- 2020(4692)
- 2019(10415)
- 2018(9981)
- 2017(18535)
- 2016(10424)
- 2015(11357)
- 2014(10790)
- 2013(10686)
- 2012(9948)
- 2011(8888)
- 2010(8654)
- 2009(7780)
- 2008(7731)
- 2007(6764)
- 2006(5942)
- 2005(5162)
- 学科
- 济(38747)
- 经济(38694)
- 管理(28095)
- 业(26995)
- 企(20913)
- 企业(20913)
- 方法(20255)
- 数学(18075)
- 数学方法(17757)
- 学(13548)
- 农(11364)
- 财(10064)
- 中国(9069)
- 贸(8902)
- 贸易(8900)
- 易(8683)
- 业经(8298)
- 农业(7684)
- 技术(6558)
- 制(6506)
- 环境(6469)
- 务(6221)
- 财务(6209)
- 财务管理(6192)
- 企业财务(5888)
- 地方(5527)
- 和(5494)
- 划(5396)
- 银(5352)
- 融(5326)
- 机构
- 大学(153314)
- 学院(151017)
- 研究(59365)
- 济(58213)
- 经济(57120)
- 管理(54586)
- 理学(48299)
- 理学院(47689)
- 管理学(46439)
- 管理学院(46225)
- 农(44457)
- 科学(43882)
- 中国(42868)
- 农业(36161)
- 业大(34570)
- 所(33806)
- 京(33420)
- 研究所(31742)
- 中心(25728)
- 农业大学(23673)
- 财(23665)
- 江(22501)
- 院(22088)
- 省(20707)
- 北京(20647)
- 室(20494)
- 财经(19609)
- 科学院(19405)
- 业(19344)
- 实验(19074)
- 基金
- 项目(114233)
- 科学(87788)
- 基金(84410)
- 家(81047)
- 国家(80463)
- 研究(68337)
- 科学基金(65804)
- 自然(48637)
- 自然科(47528)
- 自然科学(47506)
- 自然科学基金(46672)
- 基金项目(44518)
- 省(43923)
- 社会(43067)
- 社会科(40896)
- 社会科学(40882)
- 划(39415)
- 资助(35380)
- 教育(29956)
- 计划(27070)
- 重点(26913)
- 科技(24906)
- 部(24039)
- 科研(23873)
- 发(23747)
- 编号(23500)
- 创(23411)
- 创新(22095)
- 业(22027)
- 专项(20602)
共检索到212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岩 李轩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effects of different food composition and feeding regimes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Moina mongolica Daday. Three food composition (1?10~6cells?mL~(-1) Chlorella sp. +2?10~(-5)g?mL~(-1) baker's yeast, 1.5?10~6 cells?mL~(-1) Chlorella sp. +1.5?10...
关键词:
蒙古裸腹 小球藻 面包酵母 生长 生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桃英 王岩
在实验室内采用单个体培养方法对蒙古裸腹进行了105d的连续孤雌生殖培养。在适宜而稳定的温度、盐度和食物条件下,连续孤雌生殖24个世代后,蒙古裸腹的繁殖能力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中,74.1%的蒙古裸腹生殖窝数超过4窝,产幼前发育时间为4.28±0.37d,两次生殖间隔期为2.30±0.41d,前4窝平均每窝生殖量为7.52±1.39个。本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连续孤雌生殖24个世代不会对蒙古裸腹繁殖能力产生明显的负影响。
关键词:
蒙古裸腹 孤雌生殖 繁殖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蕾 王岩 楼宝
在室内水槽中进行蒙古裸腹(Moinamongolica)的大量培养,研究不同接种密度和面包酵母投喂水平对该种群变动和生产量的影响。所用蒙古裸腹为20世纪90年代采自山西省晋南半咸水湖、在海水中长期培养保存下的种。实验1中,接种密度分别设为338ind/L、145ind/L和88ind/L3个水平,面包酵母投喂量为5mg/L,每天4次,各设3个重复。实验2中,面包酵母投喂量分别为30mg/(L·d)、20mg/(L·d)和10mg/(L·d)3个水平,蒙古裸腹接种密度为900ind/L,各设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蒙古裸腹培养产量随接种密度增加而增加,当接种密度低于...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杜庆红 陈栩 朱长寿 林永德
在 2 2 5~ 2 7 3℃、盐度 2 4 5~ 2 9 3条件下 ,对养殖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进行了饥饿及投喂方式对其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实验。成鱼 (体长 10~ 12cm)持续饥饿后 10 9d全部死亡 ,死亡高峰在 80~ 84d ;幼鱼 (体长 4~ 6cm)饥饿后死亡高峰在 6 5~ 72d ,97d全部死亡 ;初生苗 (体长 0 7~ 0 9cm)持续饥饿后有两个死亡高峰 ,分别为 3~ 4d和 7~ 8d ,13d全部死亡。成鱼、幼鱼和初生苗的饥饿不可逆点 (PNR ,thePointofNo return)分别为 85d、70d和 7d ;初生苗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褚志鹏 金佳利 陈细华 吴金平 唐丹
为探讨大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适宜投喂率和投喂频率,本实验分别设计了5个投喂率(0.4%、0.8%、1.2%、1.6%和2.0%)和5个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和5次/d),研究不同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大杂交鲟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投喂率实验中鱼初重(335.87±0.82)g,投喂频率实验中鱼初重(334.77±1.06)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随着投喂率升高,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肝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效率、全鱼和肌肉水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肠脂肪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1次/d投喂频率组脏体比、肥满度和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在300~600g大杂交鲟的养殖过程中日投喂率在1.2%~1.6%,投喂频率为2次/d比较适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丽娟 成永旭 吴旭干 窦亚卿 陈石林 吕耀平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Daphnia magna fed with Microcystis viridis and Chlorella spp respectively and 20% fish oil + 80% yeast and yeast were studied.The intrinsic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of Daphnia magna(rm) was 0.243 fed with Microcystis viridis,0.301 with Chlorella spp.,0.244 with 20% fi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易建华 郭忠娣 刘本祥 于丽娟 蒲德永 颜忠 黄静 王志坚
为考察转食及联合投喂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和消化能力的影响,在水温(24±0.5)°C下,用丰年虫、水蚯蚓、微颗粒饲料和螺旋藻作为开口饵料,按照不同配比共设置8个处理组来投喂出膜后10 d(10 dph)的胭脂鱼开口仔鱼,40 dph后有2组(水蚯蚓组和丰年虫组)继续投喂先前的饵料,其余处理组全部进行转食投喂微颗粒饲料。统计养殖各阶段的成活率,并在30,40,45,55和65 dph取材测量全长、体质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如下:1在转食前,各个处理组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均大于90%,40 dph后进行转食的处理组存活率逐渐下降,在实验结束时未进行转食的丰年虫组、水蚯蚓组成活率明显高于相应的转食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文 陶万强 关玲 李兴鹏 陈越渠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
关键词:
蠋蝽 宿主植物 饲养密度 存活率 生殖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正和 杨家新 吴学军
报道了温度和食物对单个体培养下蚤状前 4胎的生殖诱导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升高 ,各胎的生殖量下降 ;食物种类和食物浓度影响各胎的生殖量 ,栅藻和小球藻混和组生殖量最高 ,小球藻浓度为 0 1~ 4 0× 10 6cellsmL-1时 ,生殖量随食物浓度增加而升高。以上实验没有出现雄体和休眠卵。
关键词:
温度 食物种类 食物浓度 蚤状溞 生殖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保平 郭庆 孟玲
【目的】揭示CO2浓度升高对稻纵卷叶螟个体生物学的影响,从而为预测气候变化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O2人工智能气候箱设置当前(390μL·L-1)和升高CO2浓度(780μL·L-1)处理,种植水稻苗饲养观察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繁殖和子代卵孵化,并测定4龄幼虫的取食和营养利用指数。【结果】CO2浓度加倍显著影响稻纵卷叶螟幼虫生长到5龄时的体重、蛹历期和蛹重,但对幼虫历期和化蛹率没有显著影响;加倍CO2浓度处理下的5龄幼虫体重比当前CO2浓度处理的轻16.1%、蛹历期缩短28.7%、蛹重降低9.9%。CO2浓度加倍对性比和生殖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存活率和卵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海明 刘文奎 张磊 董俊峰 樊启学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杨鑫 王岩 唐金玉 李由明
选用草鱼(Ctenoparyngodon idellus)、银鲫(Carassius gibelio)、鲢(Hypop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bilis)作为本研究的混养鱼类,通过围隔实验检验了不同混养鱼类组合(草鱼+鲫+鲢+鳙或鲢+鳙)和配合饲料投喂方式(投喂或不投喂)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水体化学特征的影响,实验为期155 d。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混养鱼类组合可显著影响鱼蚌综合养殖水体的Ca2+、总碱度(Alk)、总硬度(HT)和总磷(TP)水平;投喂配合饲料可显著影响Ca2+、Alk、HT、氨氮(TA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