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3)
- 2023(9171)
- 2022(8266)
- 2021(7886)
- 2020(6651)
- 2019(15450)
- 2018(15518)
- 2017(30117)
- 2016(16594)
- 2015(18685)
- 2014(18576)
- 2013(18403)
- 2012(16739)
- 2011(14951)
- 2010(14682)
- 2009(13165)
- 2008(12608)
- 2007(10655)
- 2006(9114)
- 2005(7618)
- 学科
- 济(61958)
- 经济(61890)
- 管理(45649)
- 业(43371)
- 企(36538)
- 企业(36538)
- 方法(31520)
- 数学(27330)
- 数学方法(27034)
- 农(15976)
- 学(15370)
- 中国(14999)
- 财(14798)
- 业经(13573)
- 地方(13242)
- 农业(10827)
- 理论(10801)
- 和(10707)
- 贸(10531)
- 贸易(10526)
- 易(10152)
- 技术(10118)
- 环境(9993)
- 务(9812)
- 财务(9755)
- 财务管理(9739)
- 制(9525)
- 企业财务(9226)
- 教育(8894)
- 划(8844)
- 机构
- 大学(231156)
- 学院(228976)
- 管理(93967)
- 济(84157)
- 理学(82693)
- 经济(82216)
- 理学院(81767)
- 管理学(80305)
- 管理学院(79907)
- 研究(75813)
- 中国(52625)
- 科学(51104)
- 京(49023)
- 农(40781)
- 业大(38852)
- 所(38492)
- 财(36378)
- 研究所(35763)
- 中心(33687)
- 农业(32384)
- 江(31489)
- 北京(30653)
- 范(30308)
- 财经(30281)
- 师范(29978)
- 院(27638)
- 经(27615)
- 州(26340)
- 技术(25135)
- 师范大学(24407)
- 基金
- 项目(167913)
- 科学(129973)
- 基金(120419)
- 研究(119152)
- 家(106403)
- 国家(105542)
- 科学基金(89754)
- 社会(72389)
- 社会科(68457)
- 社会科学(68436)
- 省(66481)
- 基金项目(65417)
- 自然(60975)
- 自然科(59547)
- 自然科学(59533)
- 自然科学基金(58414)
- 划(55983)
- 教育(54207)
- 资助(49761)
- 编号(48712)
- 成果(38644)
- 重点(37372)
- 部(36053)
- 发(35078)
- 创(34789)
- 课题(33100)
- 科研(32761)
- 创新(32391)
- 计划(31692)
- 大学(30824)
共检索到313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纪旭东 何山 赵赛月 田数 陈晨 李力群 郭春生 张峻松
【目的】研究不同风格卷烟碱性香味成分差异性。【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3种不同风格类型卷烟碱性香味成分进行测定,并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种碱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①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针对吡啶、2,5-二甲基吡嗪、3-乙基吡啶和碱性香味成分总量,M品类卷烟间无显著性差异;针对2-甲基吡嗪、3-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啶、2-甲基喹啉,M品类卷烟与大多数其他品类卷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12种碱性香味成分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得出不同风格类型卷烟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吡啶、2-甲基吡嗪、3-甲基吡啶、3-乙基吡啶、喹啉、3-苯基吡啶的含量变化;③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可将不同风格卷烟分为8类,同品类卷烟能够被分为一类,不同风格卷烟分类效果良好,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碱性香味成分能够用来区分不同风格的卷烟。【结论】为研究不同风格类型卷烟的差异性,为中式卷烟品类构建以及风格特征剖析提供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延秋 张红立 杨宇熙 吴群 谢晓辉 金磊 刘聪利 田银峰
采用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结合毛细管GC及GC-MS技术,对许昌襄城烤烟不同叶位(8~12叶位)中性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适熟烟叶从第8到12叶位大部分香味物质,如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金合欢基丙酮、苯甲醇、苯乙醇、2-乙酰基吡咯、糠醛、茄酮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到第10叶位达到最高;第10叶位各类香气物质总量最高,新植二烯、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2-乙酰基吡咯、茄酮等物质含量明显偏高;第12叶位中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Ⅲ、香叶基丙酮、3-氧化-α-紫罗兰醇、苯甲醛含量明显偏高;第11叶位中除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香气物质总量、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
关键词:
烤烟 叶位 中性香味物质 适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继忠 戴莉 徐清泉 梁娅 廖付 祁林 吴键 张峻松
分别测定38种具代表性卷烟烟丝中总烟碱、游离态烟碱、结合态烟碱的含量和烟气总粒相物pH,通过简单相关性和内在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卷烟烟丝中烟碱不同形态与烟气总粒相物pH的关联性。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游离烟碱含量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pH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6,游离烟碱和总烟碱之比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pH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4。内在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总烟碱含量对烟气总粒相物pH影响显著(P=0.016)。
关键词:
卷烟 烟碱形态 烟气 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志 凌爱芬 刘国顺 魏跃伟 李超
采用GC/MS对白肋烟不同烟碱转化程度烟叶的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碱转化导致烟叶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一些重要香气成分如巨豆三烯酮和β-大马酮含量降低,而一些糖和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糠醛、糠醇含量增加,胺类的吲哚含量增加显著。烟碱转化还导致碱性成分中的麦斯明含量大幅度增加。不同烟碱转化率样品的新植二烯、茄酮等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华俏 郭紫明 易克 董道竹 练文柳 卢向阳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中性香气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2h,水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在提取得到的中性香气成分中,质谱鉴定出了72种,其中:烃类17种,醛类7种,酮类23种,醇类9种,酯类8种,醌类1种,含氧杂环类2种,含氮化合物5种.所测标样的回收率为70.9%~85.4%.提取的25种含量较高的中性香气成分中,除植醇外,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成金 蒋丽红 唐石云 彭世鸿 刘志华 蒋薇 刘春波
[目的]分析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释放的差异,为加热卷烟的增香配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进行半定量分析,先优化HS-SPME-GC/MS的萃取条件,再通过香气活力值(OAV)确定其特征香气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0.20 g样品量,在90℃下用50/30μm DVB/CAR/PDMS纤维萃取头萃取45 min,解吸3 min。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共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9种、醛酮类26种、酚类3种、酯类16种、杂环化合物类10种、有机酸类5种和烃类7种。OAV分析结果表明,大马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甲基庚烯酮、烟碱、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亚麻酸、棕榈酸甲酯、γ-十一内酯等成分在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构成特征香气成分。聚类分析表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释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释放的香气成分在种类与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其可为烟草薄片丰富香气成分的配方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道平 潘卫东
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SPME/GC/MS)测定黔产侧柏叶香味成分。采用70μm PDMS的萃取纤维头,在50℃下对2 g新鲜样品顶空萃取20 min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9.74%。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样品量小等特点,适用于侧柏叶香味成分的快速测定,是对柏树生长状况进行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丽 黄永成 童旭华 牛志信 刘霞 宫长荣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6片叶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和带茎秆采收,烤后烟叶的香味品质均优于常规采烤方法,其中以打顶后68 d带茎采收处理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打顶后68 d带茎采收处理明显提高了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量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4类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略低;同时,该处理烤后烟叶颜色橘黄,组织结构疏松,油分足,色度强,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显著降低淀粉、蛋白质含量,烟叶的平衡含水率、叶质重、填充值均得到改善且在适宜范围内,显著提高了烟叶均价及产值。表明上部叶带茎秆烘烤能够提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蒋光宇
雅诗·兰黛是世界化妆品行业的一位奇女子。她创造了自己的化妆品帝国,成功地左右了时尚界,她的香水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品牌。雅诗·兰黛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后,她开始了远征欧洲大陆的进程。而作为欧洲时尚引领者的法国,就成为她的第一个突破口。当时有人劝说雅诗·兰黛打消这个念头,说天生有着时尚眼光和独特品位的法国人怎么看得上美国流行的香水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涛 曹秋娥 刘润昌 何雪峰 温光和
以铁观音清香型茶、铁观音浓香型茶、黄金桂清香型茶、黄金桂浓香型茶4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香型安溪乌龙茶为研究对象,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将其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以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GC-MS法对不同香型安溪乌龙茶提取物进行分析,比较各香型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和致香成分的差异。同时将其应用于卷烟丝束当中,评价卷烟抽吸品质,探讨其在卷烟滤棒中应用时的增香效果。结果表明,黄金桂清香型茶超临界萃取物中致香成分最为丰富,特征成分含量较高,同时与卷烟烟气的谐调性较好,能显著改善卷烟的抽吸品质,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明芳 孙山
工科院校工科与文科教师教学风格存在六种差异:教育思想表现不一,教学能力系统构成不同,教学方法互有差别,师生关系有所不同,教学个性各不相同,教学风度差别明显。教学风格差异化的主要原因为:教育背景不同,从事学科属性差异,社会交往有别。给予的启示主要有:内修外练是教学风格的养成之道;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教学风格发展的规律诉求。
关键词:
工科 文科 教师教学风格 教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明钰 冯广林 李刚 宋光富 周容 李东亮
为研究烟叶爆破前后叶片中木质纤维素和中性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用蒸汽爆破技术对烟叶进行了不同压力梯度的汽爆。结果表明:1)蒸汽爆破处理对叶片中的半纤维和纤维素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与对照相比,在0.6MPa爆破时,两者含量分别降低49.26%和18.37%,木质素含量随汽爆压力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小幅增加的趋势;2)蒸汽爆破在低压条件下(≤0.2MPa)可激发小分子香味物质生成,糠醛、糠醇、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苯乙醛、香叶基丙酮和巨豆三烯酮A含量都出现了增加,除香叶基丙酮,其余均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高压条件(>0.2MPa)下造成香味物质损失严重;3)新植二烯作为许多香味成分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伟 张玺 余金恒 陈长清 代丽 宫长荣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A)、水杨酸(B)、赤霉素(C)、乙烯利(D)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潜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水杨酸对烤烟上部叶烟潜香物质影响最大,总酚、芸香苷、绿原酸、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最高;高浓度的脱落酸对烤烟上部叶烟香气物质总量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也均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淑荣 王丽 张春红 宋焕禄 王烁 王强
【目的】分析烘烤花生中的关键香味化合物。【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萃取烘烤花生中的风味物质,GC-MS、GC-O及AEDA分析烘烤花生的关键活性风味物质。【结果】烘烤花生中的挥发性化合物FD因子的最大为256,FD因子排在前三位(FD因子>64)的有10种已知化合物和3种未知化合物,已知化合物分别是:3-甲基丁醛(巧克力味)、2-甲基丁醛(焦糖味)、2-(2-羟乙基)-3-甲基-4-噻唑(鱼腥味)、2,5-二甲基吡嗪(烘烤坚果味)、2,6-二甲基吡嗪(烘烤坚果味)、乙基吡嗪(爆米花味)、2-乙基-5-甲基吡嗪(草味,坚果味)、呋喃醛(生土豆味)、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咖啡味)、苯乙醛(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