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3)
- 2023(2198)
- 2022(1819)
- 2021(1444)
- 2020(1203)
- 2019(2662)
- 2018(2663)
- 2017(4492)
- 2016(2713)
- 2015(2736)
- 2014(2799)
- 2013(2770)
- 2012(2632)
- 2011(2233)
- 2010(2193)
- 2009(1944)
- 2008(2245)
- 2007(1945)
- 2006(1634)
- 2005(1424)
- 学科
- 管理(12119)
- 业(9911)
- 企(9532)
- 企业(9532)
- 济(8481)
- 经济(8478)
- 财(5646)
- 务(4965)
- 财务(4961)
- 财务管理(4952)
- 企业财务(4735)
- 环境(4271)
- 方法(3428)
- 学(3146)
- 划(3087)
- 数学(2966)
- 数学方法(2899)
- 制(2325)
- 规划(2023)
- 银(2014)
- 环境规划(2000)
- 银行(1994)
- 业经(1991)
- 资源(1954)
- 中国(1838)
- 农(1819)
- 行(1790)
- 融(1686)
- 金融(1686)
- 发(1674)
- 机构
- 学院(37503)
- 大学(36614)
- 研究(14136)
- 管理(12411)
- 农(12125)
- 济(11703)
- 经济(11389)
- 科学(10846)
- 理学(10665)
- 理学院(10535)
- 中国(10482)
- 管理学(10196)
- 管理学院(10151)
- 农业(9887)
- 业大(9270)
- 所(8335)
- 京(7875)
- 研究所(7707)
- 财(6832)
- 中心(6536)
- 农业大学(6410)
- 省(6254)
- 江(5797)
- 室(5636)
- 业(5606)
- 实验(5319)
- 财经(5165)
- 实验室(5100)
- 科学院(5003)
- 技术(4961)
共检索到54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冀晓昊 王海波 张克坤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王志强 刘凤之
【目的】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引起的光质差异对葡萄花青苷合成的影响,为葡萄专用果袋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于坐果后30 d分别套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纸质果袋,以不套袋为对照,每8 d采样一次,直至果实成熟。利用光纤光谱仪分析不同纸袋的透射光谱,高效液相法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变化,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花青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VV CHS、VVLdOX、VVUFGT和调控基因VVmybA1以及光信号转录因子VVHy5的表达差异。【结果】红色纸袋、绿色纸袋和蓝色纸袋分别在红光、绿光和蓝光波段具有选择透过性,白色纸袋对光质的透过性没有选择性。不...
关键词:
葡萄 套袋 光质 花青苷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子盾 王辉 冯郁晨 张学良 闫雷玉 刘小杰 赵政阳
【目的】探究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Malus×domestica Ruixue)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瑞雪’苹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瑞雪’苹果为试材,于花后70 d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靛、紫单层木浆纸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单层白色育果袋为对照,于花后190 d统一采收。采用光谱仪测定不同颜色果袋内透射光光谱,测定果皮叶绿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类黄酮含量、果实糖组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探索光质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光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育果袋内光质组成主要与果袋颜色有关,其中,与白色果袋对照相比,紫光、红光分别在对应颜色的果袋中透过率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15、1.13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后,果皮的L~*和b~*值均高于对照白色果袋,而a~*值、果点指数、着色指数均低于对照。与其他彩色果袋相比,紫色果袋处理后的果皮叶绿素(0.0548 mg·g~(-1))、果实总酚(1.325 mg·g~(-1))、总类黄酮(1.361 mg·g~(-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果袋(P
关键词:
苹果 ‘瑞雪’ 光质 育果袋 果实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锋云
针对葡萄干的分选需要,根据其色泽不一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光电颜色分选机.利用二极管半波整流与电磁振动相结合完成喂料.根据面阵CCD成像原理,对葡萄干成像,应用不同颜色葡萄干成像后相对应的像素RGB分量不同作为分选的主要依据,通过电磁快门完成不同颜色葡萄干的分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琴 冯全 李妙祺 杨梅
针对不同的光照以及不同天气条件引起叶片图像颜色不一致的问题,采用10种典型的颜色恒常性算法对葡萄叶片图像中颜色的恢复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用色差ΔEa*b*和估计光源角度误差2种方法对不同算法的颜色恢复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算法对图像中叶片颜色恢复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2nd-ordEr GrEy-EdGE和EdGE-basEd Gamut mappinG 2种算法对不同光照和天气条件下以及多个品种的葡萄叶片图像处理后,其色差误差和估计光源角度误差均达到最小;从视觉角度上看,这2种算法处理后的图像也最接近基准图像。试验还表明:这2种颜色恒常性算法对于解决农业领域中许多由于成像条件的差异所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月宁 代红军 贺琰 魏强 郭学良 刘妍 殷梦婷 王振平
【目的】分析高温胁迫下参与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花色苷及果实品质合成的相关基因,探讨油菜素内酯调控果实花色苷及品质合成的机制。【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转色前一周利用红外辐射器模拟高温环境,并全树喷施0.6 mg·L~(-1)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测定花色苷、总糖及相关品质指标,选择转色中期(花后70 d)的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从分子水平阐述EBR对高温胁迫下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结果】从转色开始,各处理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成熟时,高温组(HT)花色苷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K),高温油菜素内酯组(HTE)花色苷含量高于HT组。总糖、还原糖、蔗糖变化规律与花色苷相似,HT组含量均在成熟期时低于CK组,成熟期各种糖含量为CK组>HTE组>HT组。分析3种处理下‘赤霞珠’果实基因水平的差异,通过GO和KEGG富集发现了14个与蔗糖和淀粉代谢途经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HT和HTE处理显著上调了10个基因,显著下调了4个基因;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有11个差异基因,其中有7个参与花色苷合成的基因在HT处理中上调,有4个参与木质素合成的基因在HT处理下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高温可能促进了木质素合成,从而降低了花色苷的积累量;内源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11个,其中ABA信号转导受体基因PP2C及激酶SnRK2的表达量在高温胁迫下显著提高,其可能与EBR共同参与调控高温胁迫下葡萄花色苷的合成。对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结论】EBR通过改变糖代谢、花色苷合成及内源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缓解了高温胁迫对葡萄花色苷积累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献斌 耿晓月 李慧 孙丽娟 郑焕 陶建敏
【目的】分析参与调控ABA促进葡萄着色的相关基因,探讨ABA促进葡萄果实花青苷积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红巴拉多’葡萄为试材,在转色前期(约花后6周)使用300 mg·L~(-1) ABA对果穗进行浸果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观察表型,并利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测定花青苷组分及含量,再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分子水平对ABA促进花青苷积累的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外源ABA处理3 d后,葡萄果实着色明显加深,花青苷种类和含量增多,其中芍药素3-O-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两种单体花青苷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分析ABA处理18 h和3 d后葡萄果实转录水平的差异,并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了11个ABA信号通路基因以及52个与花青苷生物合成和转运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它们均在外源ABA处理后表达上调。通过将差异基因与葡萄转录因子库进行比对,共发现297个转录因子差异表达。进一步分析差异转录因子表达模式,筛选与VvMYBA1表达模式相近的转录因子,发现15个MYB、bHLH、bZIP、NAC、Dof、HD-ZIP等家族的转录因子,其可能参与调控花青苷生物合成。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大部分筛选到的差异基因启动子中含有ABRE元件,说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可能为ABA诱导型启动子。对部分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证实了RNA-seq的准确性。【结论】ABA促进葡萄花青苷积累涉及11个ABA信号转导、52个花青苷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15个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调控了这一生物过程。研究结果为揭示ABA促进葡萄花青苷积累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葡萄 花青苷 ABA 转录组 启动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权 王军 韩富亮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成分,为山葡萄品种选育和山葡萄酒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HPLC-MS/MS技术,以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5个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成分的差异。【结果】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的种类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略有差别,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葡萄酒中的花色苷种类分别有13,14,13,14和14种,其总花色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23.568,1 525.589,1 409.071,1 140.323,1 292.324mg/L。【结论】5种山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5种花色苷,其中左山二葡萄酒中总花色苷质量浓...
关键词:
山葡萄 葡萄酒 花色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颖 韩旭 朱旭东 解振强 纠松涛 黄雨晴 贾海锋 房经贵 王晨
【目的】鉴定葡萄miR159家族成员及其靶基因,明确葡萄miR159家族成员及其靶基因应答外源赤霉素(GA)在无核葡萄果实不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白罗莎里奥’葡萄(Rosario Bianco)为试材,利用miR-RACE和PCR技术克隆鉴定VvmiR159a/b/c的成熟体及前体序列;通过PsRNATarget软件预测VvmiR159s的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及保守结构域分析;通过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预测VvmiR159s及其靶基因的潜在功能;采用RLM-RACE和PPM-RACE验证VvmiR159s对靶基因的裂解作用;利用qRT-PCR鉴定其应答外源GA在葡萄果实不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从‘白罗莎里奥’葡萄果实中克隆获得VvmiR159a/b/c的成熟体序列、前体序列并折叠发夹结构。鉴定到VvmiR159s的四条靶基因(VvGAMYB、VvMYB48、VvAIX15、VvGRAS-l),其中VvmiR159s与VvGAMYB匹配程度最高,与VvAIX15匹配程度最低。靶基因系统进化及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4条靶基因与其他物种同源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VvmiR159s前体基因及其靶基因启动子的激素响应元件均以赤霉素和水杨酸响应元件为主,表明其可能主要通过应答这两种激素参与调控葡萄的生长发育过程。VvmiR159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其中VvmiR159c在果皮和果肉中的表达趋势不同,在果皮中VvmiR159a/b/c与VvAIX15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在果肉中,VvmiR159a/b与VvGAMYB和VvAIX15的表达模式相反。此外,在葡萄果皮、果肉中GA处理可显著下调VvmiR159a/c的表达,但却在幼果果肉中上调VvmiR159b的表达。表明葡萄miR159家族成员在果实不同组织中通过不同模式应答GA信号参与果实发育的调控。【结论】葡萄miR159家族含有VvmiR159a/b/c 3个成员;3个成员均可切割VvGAMYB、VvMYB48、VvAIX15及VvGRAS-l 4个靶基因;VvmiR159a/b/c及其4个靶基因可能以不同的GA应答模式参与调控葡萄果皮与果肉的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莉 王军
为人工调控花色苷合成,以‘京优’葡萄为实验材料,应用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技术和荧光定量PCR,研究了萘乙酸(NAA)和脱落酸(ABA)处理对葡萄果皮花色苷积累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京优’葡萄果皮中,可检测到16种花色苷;ABA处理的花色苷含量高于对照,NAA处理低于对照,并且ABA处理的果皮比对照和NAA多出3种花色苷;葡萄果实发育进入转色期,花色苷合成过程中类黄酮途径的结构基因上调表达,完熟后下调表达;ABA处理的果皮花色苷结构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而NAA则低于对照。外源ABA促进花色苷积累及其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NAA则抑制其表达。
关键词:
葡萄 花色苷 脱落酸 萘乙酸 定量PC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雄军 邓海燕 白先进 张瑛 文仁德 谢太理
为分析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花色素苷的异同,采用HPLC检测在成熟过程中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的花色素苷含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的总花色素苷具有相似的累积趋势,但巨峰冬果的最大总花色素苷含量(5.56 mg·g-1FW)极显著高于夏果(4.66 mg·g-1FW)。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具有相似的花色素苷种类,但两者间花色素苷成分的分布不同,主要花色素苷物质不同。大多数花色素苷的含量及百分比在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中有极显著差异,且大部分花色素苷在巨峰冬果中有着更高的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车永梅 陈慧婷 张岁芳 惠梦玲 叶青 侯丽霞 刘新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乙烯之间的作用关系,以葡萄品种左优红、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以及转VvWRKY13番茄株系为材料,利用植物生理生化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发育早期VvWRKY13、ACC合成酶基因VvACS2和VvACS7表达量均显著上调;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中VvACS7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VvACS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VvWRKY13可与VvACS7启动子直接结合,与VvACS2无直接作用。同时,异源过表达VvWRKY13番茄中乙烯含量与合成酶基因ACS家族一些成员,如SlACS1b、SlACS4和SlACS6,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番茄开花—果实转色的时间比野生型缩短3~6 d。以上结果表明,VvWRKY13能够通过促进ACC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乙烯合成,进而促进果实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世杰 袁春龙 杨健 杨晓雁 杨丽
【目的】分析花色苷与葡萄酒年份及产区的关系,为葡萄酒感官品鉴提供依据。【方法】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为标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来自不同产区的45款不同年份酿制的红葡萄酒的花色苷组成及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45种不同年份酿制且来自不同产区的红葡萄酒中,共测定出花翠素-3-O-葡萄糖苷、花青素-3-O-葡萄糖苷、3′-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
关键词:
葡萄酒 花色苷 酿制年份 葡萄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旭飞 杨盛迪 李松琦 刘海楠 裴茂松 韦同路 郭大龙 余义和
【目的】通过克隆细胞分裂素脱氢酶/氧化酶基因VlCKX4及其启动子,进行表达特性分析和启动子活性分析并进行转录因子预测,为深入解析VlCKX4介导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调控葡萄坐果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Vitis labrusca)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4(VlCKX4)的序列特征;利用PCR技术克隆该基因以及它的启动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VlCKX4的表达特性,GUS活性试验用于分析其启动子活性;利用PlantTFDB、CisBP等转录调控数据库对VlCKX4的转录调控关系进行预测分析,输出结果使用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VlCKX4全长1 582 bp,其中包含1 56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22个氨基酸,具有家族特征的FAD结构域和细胞分裂素结合(ck-binding)结构域。qRT-PCR结果表明VlCKX4在花序中高表达,其次是叶片,在卷须中表达量最低;细胞分裂素CPPU处理后VlCKX4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细胞分裂素抑制剂洛伐他汀(Lov)处理后VlCKX4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顺式元件分析表明VlCKX4启动子中含有吲哚乙酸、茉莉酸甲酯等响应元件;GUS化学组织染色试验表明,VlCKX4响应这些激素的处理。VlCKX4转录调控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YB、DOF和WRKY类转录因子对其进行转录调控,结合转录组数据和共表达关系确定WRKY20、DOF1.5和MYB59为关键候选转录因子。【结论】葡萄VlCKX4受到细胞分裂素CPPU的诱导,VlCKX4启动子受到WRKY20、DOF1.5和MYB59转录因子的调控,参与促进葡萄坐果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力东 张名位 郭祀远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张雁 唐小俊
【目的】比较35个苦瓜品种的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用华南地区的35个主要苦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其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其中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法,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测定采用比色法,品种之间的差异采用新复极差法,果肉和籽粒两个组织部位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品种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不同品种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变幅分别为1.17%~4.07%和0.16%~1.54%,变异系数分别为32%和38%,平均值分别为1...
关键词:
苦瓜 品种 α-葡萄糖苷酶 皂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睿杰 侯丽霞 郭扬 马倩 刘新
为了研究葡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特性,以抗低温品种左优红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VvGolS2、VvGolS3和VvGolS4全长CDS,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探究了3个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响应逆境因子及相关信号分子的特性。结果显示:3个基因c DNA大小分别为954,978,1 011 bp,分别编码317,325,336个氨基酸序列;3个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6.65,36.97,38.12 k Da;等电点分别为5.12,5.33和5.16,且均在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