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6)
- 2023(5766)
- 2022(4916)
- 2021(4302)
- 2020(3623)
- 2019(7944)
- 2018(7640)
- 2017(14178)
- 2016(7911)
- 2015(8278)
- 2014(7943)
- 2013(7715)
- 2012(6965)
- 2011(6130)
- 2010(5846)
- 2009(5374)
- 2008(5334)
- 2007(4542)
- 2006(3736)
- 2005(3106)
- 学科
- 济(28349)
- 经济(28313)
- 管理(22546)
- 业(22110)
- 企(17589)
- 企业(17589)
- 方法(15711)
- 数学(14078)
- 数学方法(13838)
- 财(8780)
- 学(8478)
- 农(7713)
- 贸(6954)
- 贸易(6953)
- 易(6799)
- 中国(6280)
- 务(6141)
- 财务(6132)
- 财务管理(6123)
- 业经(6016)
- 企业财务(5832)
- 农业(5469)
- 技术(5285)
- 环境(5112)
- 制(4544)
- 划(4201)
- 银(3982)
- 产业(3978)
- 银行(3935)
- 地方(3753)
- 机构
- 大学(112837)
- 学院(112185)
- 济(42779)
- 管理(42292)
- 经济(42029)
- 研究(39309)
- 理学(38023)
- 理学院(37567)
- 管理学(36590)
- 管理学院(36427)
- 农(30893)
- 科学(29597)
- 中国(28266)
- 业大(25833)
- 农业(25048)
- 京(23481)
- 所(21762)
- 研究所(20456)
- 中心(17696)
- 财(17452)
- 农业大学(17263)
- 江(15437)
- 财经(14867)
- 院(14320)
- 北京(14158)
- 室(14073)
- 省(13956)
- 经(13626)
- 实验(13396)
- 科学院(13090)
- 基金
- 项目(86506)
- 科学(66699)
- 基金(64379)
- 家(61328)
- 国家(60869)
- 研究(51347)
- 科学基金(50483)
- 自然(36973)
- 自然科(36206)
- 自然科学(36193)
- 自然科学基金(35550)
- 基金项目(34560)
- 省(33914)
- 社会(33458)
- 社会科(31877)
- 社会科学(31865)
- 划(29726)
- 资助(26144)
- 教育(22723)
- 计划(20343)
- 重点(19921)
- 科技(18584)
- 创(18106)
- 科研(18052)
- 部(17844)
- 编号(17663)
- 发(17641)
- 创新(17055)
- 业(16618)
- 专项(15141)
共检索到14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海红 薛文洁 薛慧 夏禹周
分别采用物理法(纯水煮沸)、化学法(酸洗、碱洗)以及物理化学法(超声+盐酸)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并对比、评价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碘吸附值测试吸附性能,确定各种方法中的最佳参数;根据比表面积及孔径(BET)分析吸附性能和孔参数,得到最佳预处理方法的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最佳条件预处理后的活性炭材料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物理化学法(超声+盐酸)预处理效果最佳,最佳预处理条件为:盐酸质量浓度5%,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预处理后,活性炭材料碘吸附值提高了13.7%,比表面积提高了25.4%,微孔体积增大26.28%,平均孔径变小,含氧官能团增加,总孔增大.表明活性炭预处理可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关键词:
活性炭 预处理 比表面积 碘吸附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鹏 周素坤 王超 游婷婷 许凤
【目的】与普通活性炭比较,介孔活性炭具有疏水性好、孔体积大、导电性能好等优势,然而传统制备方法繁杂,原料成本较高。因此,探究新型介孔活性炭制备工艺尤为重要。【方法】以木糖渣为原料,采用NaOH预处理、低温硫酸辅助炭化与磷酸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高介孔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NaOH预处理时间、浸渍比以及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NaOH预处理脱除木质素促使原料形成孔隙通道,同时使木糖渣纤维发生润胀,有利于活化剂与原料接触,从而获得高介孔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关键词:
木糖渣 介孔 活性炭 吸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开金 林冠烽 孙康 陈涵 陈志强 官新宇
以磷酸浸渍杉木屑,并在低温下进行预处理,制备活性炭.探讨了预处理温度、活化温度、浸渍比、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磷酸在木质原料内部的渗透,促进磷酸的活化作用,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活化温度、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浸渍比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活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提高.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1628.7 m2.g-1和0.894、0.699 cm3.g-1.
关键词:
活性炭 磷酸 低温 预处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李森 王聪 张敏 谷士艳 刘庆玉
为研究沼液、组合碱和白腐菌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纤维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分别将沼液与玉米秸秆按5∶2的比例混合预处理5d,组合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质量比是2∶1)按1∶5的固液比例添加预处理5d,白腐菌按5%比例添加预处理10d。采用范式(Van Soest)纤维测定法、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3种方式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纤维组分含量均降低,其中组合碱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的破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新 李莉香 安百刚 朱小明 李剑萍
以椰壳为原料,采用CO2为活化剂制备椰壳基活性炭(AC-1),通过对AC-1依次进行水蒸汽和铁催化-水蒸汽二次活化,制得含有较高中孔比率的活性炭(AC-2、AC-3)。孔径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活化法显著提高活性炭(AC)的中孔比率,中孔比率由11.54%(AC-1)依次提高到75%(AC-2)和78%(AC-3)。电化学测试表明:提高AC的中孔比率,有利于提高循环伏安的响应电流密度、活性炭材料的导电性和电解液离子在活性炭孔道内输运能力。当放电电流密度为500mA.g-1时,3个样品的容量由140F.g-1(AC-1)依次提高到166F.g-1(AC-2)和240F.g-1(AC-3),容量保持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建斌
研究了胶粘剂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表明胶炭混合物的吸苯率随胶炭比的增加而减少,减少程度依胶粘剂种类不同而异。筛选出了适合于活性炭无纺布工艺的活性炭、胶粘剂和无纺布,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活性炭为60%,胶粘剂37%,无纺布3%,在此条件下所得活性炭无纺布对苯、甲醛、氨和三氯甲烷的吸附能力分别为32 5%,24 3%,26 7%和30 6%。图2表1参6
关键词:
林产化学 活性炭 无纺布 胶粘剂 吸附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新元 胡迅 李湘洲 朱媛媛
利用不同部位的竹材如竹蔸、竹节和竹枝制备竹炭,以KOH为活化剂,在活化温度为700℃和不同质量浓度的KOH溶液下进行活化制备竹活性炭,测定吸附性能最好的竹活性炭在不同吸附时间和溶液质量浓度下对苯酚的吸附情况,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KOH溶液质量浓度为16.0g·L-1时,制备的竹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而竹蔸、竹节和竹枝活性炭中又以竹蔸活性炭吸附性能最好;吸附时间在40min时,竹蔸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趋于平衡,在30℃时竹蔸活性炭苯酚吸附量达到83.4mg·g-1时趋向饱和。竹枝炭、竹节炭与竹篼炭的孔隙度分别为0.656,0.698和0.740,竹枝活性炭、竹节活性炭与竹篼活性炭的孔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峰 刘丽娜 许方方 田广瑞 高帅平 魏书信 崔国梅 王安建
【目的】为破坏木质生物质天然抗降解屏障,促进木质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筛选出适宜的热预处理方式。【方法】以栎木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法/体积法、范式抽提法对高温蒸汽处理、固态汽爆处理和挤压膨化处理栎木的物理性质、木质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对其木质官能团和纤维素相对结晶度进行分析。【结果】挤压膨化处理可显著改变栎木的形貌,持水力和比孔隙率分别为对照的3.2倍和4.71倍,容重降低至对照的1/4。各热预处理均可显著降低栎木木质纤维素含量,挤压膨化处理后木质纤维素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2.60%、15.85%和7.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各热预处理栎木均具有木质特征官能团,挤压膨化处理I_(898)/I_(1 509)比值显著增大,说明纤维素被富集。经不同热预处理后栎木仍具有典型的纤维素X-射线衍射特征,晶体结构峰形未发生改变,但强度不同程度变弱;相对结晶度不同程度增大,固态汽爆处理和挤压膨化处理后相对结晶度显著升高,表明结晶区的纤维素被更多地暴露出来。【结论】挤压膨化处理可显著改变栎木物理性质,降低木质纤维素含量,暴露结晶区纤维素,有利于木质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利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光前 孙新元 张齐生
介绍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氧化工艺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过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在比表面积、孔容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增加显著。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对于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提升十分明显,而对于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后,提出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活性炭 改性技术 吸附 综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红 徐勇 勇强 余世袁
以红柳为材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强度系数lgR对木质组分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红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它可以有效破坏红柳的天然物理结构,并且导致大部分半纤维素(木聚糖)产生自水解反应生成单糖和低聚糖溶出,同时产生乙酸、甲酸和糠醛等小分子降解产物。基于纤维素回收率和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分析,在蒸汽爆破强度系数达到4.239时(爆破温度210℃和保温时间10min)对红柳的预处理效果最佳,汽爆物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可达到52.4%,残余木聚糖含量仅为2.01%,并生成0.76%甲酸和3.17%乙酸。采用每克纤维素20.0FPIU的纤维素酶用量水解5%(w/w)...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 张丽 漆楚生 张扬 母军
采用HCl、NaOH、热水、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果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玉米秸秆人造板,研究单一预处理和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表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以及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单一预处理条件均能降低玉米秸秆纤维与水的接触角,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束外皮表层形貌由平滑变为粗糙,表层破裂脱落,表面硅元素质量分数明显下降,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改善最佳。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热压温度150℃下,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稳定,无明显热分解趋势。各个预处理条件均能改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宇 刘焕 王国睿 郝海彦 王天赐 张文标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刺竹活性炭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1)刺竹活性炭的最优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2.0 h、水蒸气量0.50 L·h~(-1)。在该工艺下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得率为29.07%,强度达97.68%,碘吸附值为1 235.03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6 mg·g~(-1),吸附性能较好。(2)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经活化之后峰值在3 130、3 010、1 670 cm~(-1)等处变弱,876、809、747 cm~(-1)处吸收峰消失,但主要峰依然存在;XRD分析表明:活性炭中含有石墨α轴结构;经比表面积测试和电镜观察,最优工艺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孔隙发达,孔容、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孔容为0.489 cm~3·g~(-1),微孔容为0.388 cm~3·g~(-1),平均孔径为23.378 nm,BET比表面积为837.005m~2·g~(-1)。【结论】使用最优活化工艺所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吸附、除污等不同场合。图5表1参2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艳敏 杨改河 尹冬雪 刘娟娟
【目的】探索不同的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为提高麦秆能源转化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恒温发酵装置,以经生物(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和化学(NaOH(添加量为60g/kg)和氨水(20mL/L))方法预处理过的麦秆和未处理麦秆(CK)为发酵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次厌氧发酵(35℃),分析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NaOH和氨水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甲烷含量和pH值变化的影响,并对其产气指标(干物质产气率、挥发性干物质(VS)产气率和甲烷平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各预处理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麦秆的日产气量...
关键词:
预处理 麦秆 厌氧消化 甲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王颖 侯富晟 李红艳 张帅中 孙元芹 刘天红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减缓鱼肉腐败速度,延长货架期。本研究设置冷盐水(含盐量为3%、温度为4℃)、微酸性电解水[pH为6.35、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为900 mV、有效氯含量(available chlorine concentration,ACC)为50 mg/L、室温]2个预处理组,并在各预处理组中设置不同预处理时间,分别为冷盐水处理20、40、60 min和微酸性电解水处理5、10、15 min,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持水力、蒸煮损失率、pH、色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虹鳟鱼肉为对照,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及时间在4℃、9 d贮藏期间虹鳟鱼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2种预处理方法均能有效抑制虹鳟腐败。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抑制虹鳟菌落总数和TVB-N的升高、维持虹鳟鱼肉的持水力、延缓贮藏过程中的pH、色度和感官变化速率的效果较冷盐水预处理更好;冷盐水预处理可延长虹鳟冷藏货架期1d,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可延长货架期2d。冷盐水预处理60 min、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10 min分别为各组最佳预处理时间。研究表明,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10 min能有效改善4℃贮藏条件下虹鳟保鲜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本研究为虹鳟保鲜和预处理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虹鳟 冷盐水 微酸性电解水 新鲜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王颖 侯富晟 李红艳 张帅中 孙元芹 刘天红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减缓鱼肉腐败速度,延长货架期。本研究设置冷盐水(含盐量为3%、温度为4℃)、微酸性电解水[pH为6.35、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为900 mV、有效氯含量(available chlorine concentration,ACC)为50 mg/L、室温]2个预处理组,并在各预处理组中设置不同预处理时间,分别为冷盐水处理20、40、60 min和微酸性电解水处理5、10、15 min,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持水力、蒸煮损失率、pH、色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虹鳟鱼肉为对照,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及时间在4℃、9 d贮藏期间虹鳟鱼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2种预处理方法均能有效抑制虹鳟腐败。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抑制虹鳟菌落总数和TVB-N的升高、维持虹鳟鱼肉的持水力、延缓贮藏过程中的pH、色度和感官变化速率的效果较冷盐水预处理更好;冷盐水预处理可延长虹鳟冷藏货架期1d,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可延长货架期2d。冷盐水预处理60 min、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10 min分别为各组最佳预处理时间。研究表明,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10 min能有效改善4℃贮藏条件下虹鳟保鲜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本研究为虹鳟保鲜和预处理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虹鳟 冷盐水 微酸性电解水 新鲜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