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3)
- 2023(5418)
- 2022(4527)
- 2021(4036)
- 2020(3371)
- 2019(7352)
- 2018(6932)
- 2017(13094)
- 2016(7261)
- 2015(7541)
- 2014(7208)
- 2013(6979)
- 2012(6304)
- 2011(5497)
- 2010(5193)
- 2009(4592)
- 2008(4585)
- 2007(3807)
- 2006(3128)
- 2005(2521)
- 学科
- 济(25121)
- 经济(25091)
- 业(21967)
- 管理(21175)
- 企(17395)
- 企业(17395)
- 方法(12487)
- 数学(11310)
- 数学方法(11238)
- 财(8677)
- 农(7762)
- 贸(6922)
- 贸易(6922)
- 易(6767)
- 学(6637)
- 中国(6154)
- 务(5924)
- 财务(5923)
- 财务管理(5917)
- 业经(5876)
- 企业财务(5653)
- 农业(5484)
- 技术(4919)
- 环境(4667)
- 制(4539)
- 产业(3944)
- 银(3885)
- 银行(3845)
- 划(3826)
- 地方(3819)
- 机构
- 学院(100288)
- 大学(100133)
- 济(39836)
- 经济(39196)
- 管理(37862)
- 研究(35340)
- 理学(34020)
- 理学院(33619)
- 管理学(32968)
- 管理学院(32814)
- 农(28196)
- 科学(25552)
- 中国(25138)
- 农业(22858)
- 业大(22707)
- 京(20324)
- 所(19451)
- 研究所(18255)
- 财(16426)
- 农业大学(15724)
- 中心(15718)
- 江(13847)
- 财经(13838)
- 经(12742)
- 院(12625)
- 省(12579)
- 室(12162)
- 经济学(12150)
- 北京(12039)
- 业(11878)
- 基金
- 项目(77495)
- 科学(59873)
- 基金(57641)
- 家(54696)
- 国家(54255)
- 研究(47036)
- 科学基金(44980)
- 自然(32194)
- 自然科(31499)
- 自然科学(31486)
- 基金项目(31408)
- 社会(31383)
- 自然科学基金(30964)
- 省(30554)
- 社会科(29860)
- 社会科学(29849)
- 划(26533)
- 资助(22402)
- 教育(20706)
- 重点(17882)
- 计划(17789)
- 创(16693)
- 发(16269)
- 科技(16256)
- 编号(16191)
- 部(16119)
- 科研(16020)
- 业(15728)
- 创新(15676)
- 农(13924)
共检索到131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传翠 张丽 宫国义 王富
研究温度(低温和高温)及培养基(无碳源、甘露醇及秋水仙素)预处理对4个萝卜基因型小孢子活力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4℃低温条件下处理3 d的小孢子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36℃高温处理后的小孢子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加入蔗糖的培养基对提高小孢子存活率作用明显;甘露醇及秋水仙素处理也能提高萝卜小孢子存活率,其合适的浓度在不同萝卜基因型中存在差异。
关键词:
萝卜 预处理 小孢子活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小娟 张丽 许明 付传翠
研究了花枝低温预处理及常、低温下离体花药的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对萝卜花药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条件下处理枝条,处理1,3,5 d的花药绒毡层细胞出现从排列整齐到逐步退化的现象,药室中的小孢子染色也逐渐加深,7 d后花药壁细胞退化严重,小孢子数目则减少,故枝条低温预处理合适的时间为3~5 d。4℃条件下离体花药经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3 d后,药室中小孢子数目多,染色深,处理超过3 d,小孢子数目急剧减少,活力下降。25℃条件下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不利于花药结构的维持与小孢子活力的保持。
关键词:
萝卜 预处理 花药组织结构 小孢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喆 刘霞 张光星
以胡萝卜甜红1号父本和08511#父本为材料,取开花当天的新鲜花粉,分别在24,27,30,33,36,39℃恒温条件下处理60min,通过醋酸洋红染色法和培养基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对胡萝卜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活力降低,24℃花粉活力最高,33℃以上高温处理会明显抑制胡萝卜花粉活力。08511#父本染色情况好于甜红1号父本,但其花粉萌发率受温度影响较甜红1号父本变化幅度大。
关键词:
胡萝卜 温度 花粉活力 花粉萌发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余洋 胡全凌 李汉霞
研究了浸种时间、栽培温度、播种密度和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豌豆和萝卜芽苗菜的生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萝卜和豌豆发芽率、苗长、产量、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发现:豌豆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2.4kg/m2、浸种24h、温度20~25℃左右、培养8d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最佳;萝卜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0.5kg/m2、浸种6h、温度25℃左右、培养7d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较为理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 宫国义 魏毓棠 李霄燕
对萝卜雄性不育花进行形态学观察 ,发现两种类型的不育花 ,即花粉败育型和雄蕊萎缩型。比较研究了可育花及两种类型的不育花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发现萝卜小孢子败育是个连续过程 ,在造孢细胞时期就已出现败育迹象。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 ,绒毡层细胞出现液泡化、肥大、增生等异常现象。小孢子的败育与绒毡层细胞异常同步发生 ,小孢子一直停滞在单核期不再进一步发育 ,最终消失。另外 ,在正常可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还偶尔观察到了不育花粉粒的存在。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建林 包维楷 向双 许维宏 朱亚平
采用L9(34)实验设计,即三因素三水平[施有机肥(22.5、15、7.5 t/hm2);氯化钾(300、250、150 kg/hm2),尿素(187.5、250、325 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萝卜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萝卜根重、可食率、萝卜总产量、总糖等指标中各处理都显著大于对照CK,其中以中等施肥水平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岷江上游生产绿色食品萝卜最佳的施肥方案是A2B2C2(即施有机肥15 t/hm2,氯化钾250 kg/hm2,尿素250 kg/hm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表层土壤(0~20 cm)比下层(20~40 cm)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音 吴旻 张珊珊 吉昱斌 黄羽盛 郑鑫
为探讨β-胡萝卜素不同添加方式(预防型和治疗型)对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炎性因子以及NF-κB通路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β-胡萝卜素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分析β-胡萝卜素对NF-κB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治疗型和预防型添加β-胡萝卜素均可以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春杰 王丽芳 潘凤娟 许艳丽
【目的】探讨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冷冻存活能力的方法,以改进昆虫病原线虫储存技术。【方法】以我国高寒地区分离、筛选出的高致病力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N(HBN,45°45′N)和从美国引进的同种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H.bacteriophora-NJ(NJ,40°13′N)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2个品系线虫冷冻存活率的影响。【结果】HBN经过25℃7d、10℃7d、4℃7d、25℃3d10℃3d和25℃3d10℃3d4℃3d的预处理后,于-4℃冷冻5d时的存活率为86.1%~95.2%,显著高于直接冷冻法(25℃0d)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路 孙照斌 陈凤义 邵利英 马淑玲 相广东
对黑胡桃木进行了微观构造观察、抽提物含量测定,并测重分析了5种预处理方式对黑胡桃木干缩湿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抽提处理抽提物含量不同,抽提物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aOH、热水、冷水、苯醇;在RH65%→RH33%过程中,干缩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汽蒸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在RH65%→RH86%过程中,湿胀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汽蒸处理,其干缩湿胀特性数值大小与抽提效果基本相一致;分析认为预处理影响黑胡桃木中抽提物含量
关键词:
黑胡桃木 构造 抽提物 预处理 干缩湿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如霞 武玲萱 崔贵梅
为了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5A及其保持系4-05B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不育系4-05A败育发生在单核靠边期,解体后的绒毡层原生质团急剧而彻底地进入花粉囊,渗入花粉母细胞周围,并与花粉母细胞黏连在一起。
关键词:
春萝卜 雄性不育 细胞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 吴萍 细田浩
去根小萝卜(RaphanussativusL.)幼苗,放置在0.5L的塑料盒中,用0.05~1.0ml不同量的乙醇处理不同的时间,4d后测定叶绿素损失量、氧的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结果发现,经乙醇气处理后的样品组,叶绿素损失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二氧化碳生成量和氧的消耗量也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呼吸作用减缓并受到了抑制,延迟了衰老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
萝卜,幼苗,乙醇,叶绿素,衰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伟 汤静 王春飞 陈逸婷 金鹏 郑永华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鲜切胡萝卜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影响,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在鲜切胡萝卜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鲜切胡萝卜用介质阻挡放电型低温等离子体在60 kV下处理5 min,于(10±1)℃下贮藏72 h,定期取样测定品质指标、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抑制鲜切胡萝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及木质素的积累,延缓白变的发生,同时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胡萝卜素含量。此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鲜切胡萝卜贮藏前期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及过氧化氢含量,促进苯丙烷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及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提高绿原酸、咖啡酸等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不仅可有效延缓鲜切胡萝卜品质劣变,还可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增强鲜切胡萝卜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兵 熊良伟 曹又文 宋扬 王海华 刘波
为了研究折叠萝卜螺(Radix plicatula)卵粒孵化时间和生菜叶、水生生物附着物、微囊料3种饵料及其部分组合对仔螺生长的影响,其中,生长分0~2、3~5周龄2个阶段,在室内条件下,统计10条新产卵袋卵粒孵化时间,分析投喂不同饵料及组合仔螺体质量等生长参数差异。结果显示:水温25.0~32.5 ℃,折叠萝卜螺卵粒孵化时间6.0~7.5d,平均孵化率96.37%;水温25~32.5 ℃,不同饵料及组合0~5周龄仔螺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长速度差异显著;0~2周龄仔螺投喂水生生物附着物+微囊料生长速度最快,投喂水生生物附着物次之;初始体质量0.005 g的3~5周龄仔螺投喂生菜叶+微囊料生长速度显著快于生菜叶和微囊料;初始体质量0.026 g的3~5周龄仔螺投喂生菜叶和生菜叶+微囊料生长速度快,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水温25.0~32.5 ℃,折叠萝卜螺卵粒孵化时间6.0~7.5d,平均孵化率96.37%;0~2周龄仔螺投喂水生生物附着物生长速度快,3~5周龄螺投喂生菜叶生长速度快,同时投喂微囊料对0~5周龄螺有促生长作用。本研究可为折叠萝卜螺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涛 石柳 熊善柏 胡杨 尤娟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100℃蒸煮和120℃蒸煮)对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粒度最小(164.11μm),其次分别为低温冷冻组(317.40μm)、100℃蒸煮组(343.47μm)和常温加冰组(522.61μm)。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p<0.05)大于其他3组的比表面积。低温冷冻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多呈短棒状,表面光滑;而蒸煮预处理的鱼骨颗粒接近球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