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1)
2023(5819)
2022(4858)
2021(4368)
2020(3643)
2019(7938)
2018(7502)
2017(14065)
2016(7752)
2015(8077)
2014(7697)
2013(7527)
2012(6840)
2011(6079)
2010(5725)
2009(5039)
2008(5034)
2007(4174)
2006(3395)
2005(2787)
作者
(25542)
(21263)
(21190)
(19827)
(13275)
(10563)
(9268)
(8660)
(8035)
(7442)
(7204)
(6968)
(6948)
(6826)
(6717)
(6521)
(6401)
(6363)
(6012)
(5985)
(5757)
(5254)
(4981)
(4921)
(4777)
(4710)
(4674)
(4649)
(4520)
(4301)
学科
(26534)
经济(26504)
(21983)
管理(21981)
(16958)
企业(16958)
方法(13078)
数学(11844)
数学方法(11760)
(8956)
(8686)
(7056)
贸易(7056)
(6948)
(6898)
中国(6674)
业经(6076)
(5966)
财务(5965)
农业(5964)
财务管理(5959)
企业财务(5689)
技术(5129)
环境(4899)
(4739)
地方(4044)
产业(3999)
(3990)
(3911)
银行(3866)
机构
学院(108583)
大学(107938)
(42357)
经济(41658)
管理(40140)
研究(38906)
理学(36073)
理学院(35617)
管理学(34896)
管理学院(34732)
(31761)
科学(28331)
中国(27456)
农业(25880)
业大(24993)
(21988)
(21619)
研究所(20241)
农业大学(17612)
(17578)
中心(17324)
(14945)
财经(14703)
(14087)
(13730)
(13609)
(13564)
科学院(13298)
(13236)
北京(13202)
基金
项目(83741)
科学(64260)
基金(61649)
(58758)
国家(58291)
研究(50884)
科学基金(47883)
自然(34348)
基金项目(33592)
自然科(33581)
自然科学(33567)
社会(33383)
(33213)
自然科学基金(33000)
社会科(31766)
社会科学(31757)
(28880)
资助(24048)
教育(22607)
重点(19452)
计划(19388)
(18060)
科技(17879)
编号(17860)
(17766)
(17517)
科研(17241)
(17132)
创新(16979)
(15520)
期刊
(38444)
经济(38444)
学报(29301)
(27606)
研究(24092)
科学(22759)
大学(20304)
学学(19948)
农业(18673)
中国(18328)
(13879)
管理(12360)
(10440)
业大(9154)
农业大学(7967)
(7540)
经济研究(7194)
业经(7085)
(6903)
金融(6903)
财经(6872)
科技(6752)
技术(6434)
(5828)
中国农业(5785)
林业(5649)
问题(5500)
商业(5319)
自然(5231)
资源(5095)
共检索到14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平  蒋滔  李萍  刘科  韦秀丽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金峰  张万忠  王云山  苏志国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  张丽  漆楚生  张扬  母军  
采用HCl、NaOH、热水、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果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玉米秸秆人造板,研究单一预处理和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表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以及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单一预处理条件均能降低玉米秸秆纤维与水的接触角,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束外皮表层形貌由平滑变为粗糙,表层破裂脱落,表面硅元素质量分数明显下降,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改善最佳。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热压温度150℃下,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稳定,无明显热分解趋势。各个预处理条件均能改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刘雨秋  谷士艳  敖永华  刘庆玉  
为解决玉米秸秆在发酵中难降解的问题,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和物理-化学-生物3种方法对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探讨各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的处理方式秸秆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2.98%;添加混合菌的处理方式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51.46%;添加8%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和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色木霉的处理方式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9.28%。3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有显著影响,对木质素的降解影响不显著。3种预处理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文  陈桂平  柴强  赵财  冯福学  于爱忠  胡发龙  郭瑶  
【目的】农田土壤水热特性是决定作物生长发育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前茬处理方式对后茬农田土壤水热特性的影响,为试区高效麦玉轮作模式耕作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前茬小麦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和耕作措施(25 cm高茬收割立茬免耕—NTSS,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NTS,25 cm高茬等量秸秆翻压—TIS和传统低茬收割翻耕—cT)对后茬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性的影响。【结果】与cT相比,NTSS、NTS可提高后茬地膜覆盖玉米农田0—110 cm土层播种至苗期、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吐丝至开花期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5.0%—7.8%、4.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传翠  张丽  宫国义  王富  
研究温度(低温和高温)及培养基(无碳源、甘露醇及秋水仙素)预处理对4个萝卜基因型小孢子活力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4℃低温条件下处理3 d的小孢子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36℃高温处理后的小孢子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加入蔗糖的培养基对提高小孢子存活率作用明显;甘露醇及秋水仙素处理也能提高萝卜小孢子存活率,其合适的浓度在不同萝卜基因型中存在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伟  李文静  张彤  李轶冰  任广鑫  
【目的】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不同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以常温厌氧发酵沼气池的发酵底物沼液为接种物,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按4种不同配比(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3∶1,2∶1,1∶1,1∶2)混合发酵对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在35℃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秆、猪粪与玉米秆均以2∶1配比的产气效果最好,其中鸡粪与玉米秆混合的平均累积产气量最高,为13 493 mL,其次是猪粪与玉米秆,平均累积产气量为12 433 mL。通过模型预测,当鸡粪与玉米秆配比为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月宁  冯朋博  李荣  李培富  吴文利  东雯飞  侯贤清  
【目的】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宁夏扬黄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6种秸秆还田方式:秸秆粉碎翻压全量还田(QR),秸秆粉碎翻压全量种还分离还田(QG),全量覆盖还田(QM),秸秆粉碎翻压半量还田(HR),秸秆粉碎翻压半量种还分离还田(HG),半量覆盖还田(HM),以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CK),研究其对土壤容重、水分、养分、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处理下0~40 cm层土壤容重较对照有所降低,总孔隙度明显增加,其中以QR处理效果最佳。不同处理下各生育期0~100 cm层土壤贮水量均以QM处理效果最优,较CK显著增加18.7%,其它处理在生育期后期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玉米生长后期,各处理0~40 cm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QR表现效果最优,分别较CK增加13.1%、9.4%、15.7%、40.9%、21.4%。QR处理能显著促进玉米生长,其平均株高、茎粗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16.4%、17.5%和15.9%。玉米籽粒产量以QR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21.3%,其次为QG、HR、HG处理,分别较CK显著增加19.9%、15.7%和11.8%,而QM、HM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一年初步研究发现,在宁夏扬黄灌区采用秸秆粉碎翻压全量还田(QR)可有效培肥土壤,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艳敏  杨改河  尹冬雪  刘娟娟  
【目的】探索不同的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为提高麦秆能源转化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恒温发酵装置,以经生物(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和化学(NaOH(添加量为60g/kg)和氨水(20mL/L))方法预处理过的麦秆和未处理麦秆(CK)为发酵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次厌氧发酵(35℃),分析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NaOH和氨水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甲烷含量和pH值变化的影响,并对其产气指标(干物质产气率、挥发性干物质(VS)产气率和甲烷平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各预处理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麦秆的日产气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李森  王聪  张敏  谷士艳  刘庆玉  
为研究沼液、组合碱和白腐菌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纤维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分别将沼液与玉米秸秆按5∶2的比例混合预处理5d,组合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质量比是2∶1)按1∶5的固液比例添加预处理5d,白腐菌按5%比例添加预处理10d。采用范式(Van Soest)纤维测定法、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3种方式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纤维组分含量均降低,其中组合碱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的破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杨明  张敏  李占涛  邱嘉玲  翟建宇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资源之一,生物质中蕴含着大量化学能。因此,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能有效缓解当今世界承受的能源压力。但由于木质纤维素复杂的包裹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所以学者们不断探索出更高效的处理方式来打破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便于其进一步转化利用。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预处理成本,采用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芬顿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还原糖产量和秸秆中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评价预处理效果;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ay)等技术手段从官能团的变化、纤维素晶体的结晶度变化两方面对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解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0.2mol·L-1的Fe2+、0.2%H2O2组合处理玉米秸秆24h,酶解72h后酶解液中还原糖的浓度是未处理秸秆的1.21倍,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7%,酸不溶木质素的相对含量下降16.27%。可见采用低浓度的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逾泽  吕欣  
【目的】优化小麦和玉米秸秆的亚临界水处理条件,并考察最优条件下处理残渣的酶解和发酵特性。【方法】采用亚临界水法分别处理小麦和玉米秸秆,以水可溶部分的总还原糖含量为响应值,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处理温度和时间,并研究最优条件下2种原料处理后的残渣的同步酶解和发酵生产乙醇过程。【结果】小麦和玉米秸秆的最优亚临界水处理条件分别为:194℃,0min和190℃,0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处理前减少44.9%,4.9%和74.7%,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对应的3种成分含量分别比处理前减少34.2%,7.2%和69.5%。小麦秸秆的残渣酶解-发酵率优于玉米秸秆,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春杰  王丽芳  潘凤娟  许艳丽  
【目的】探讨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冷冻存活能力的方法,以改进昆虫病原线虫储存技术。【方法】以我国高寒地区分离、筛选出的高致病力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N(HBN,45°45′N)和从美国引进的同种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H.bacteriophora-NJ(NJ,40°13′N)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2个品系线虫冷冻存活率的影响。【结果】HBN经过25℃7d、10℃7d、4℃7d、25℃3d10℃3d和25℃3d10℃3d4℃3d的预处理后,于-4℃冷冻5d时的存活率为86.1%~95.2%,显著高于直接冷冻法(25℃0d)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路  孙照斌  陈凤义  邵利英  马淑玲  相广东  
对黑胡桃木进行了微观构造观察、抽提物含量测定,并测重分析了5种预处理方式对黑胡桃木干缩湿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抽提处理抽提物含量不同,抽提物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aOH、热水、冷水、苯醇;在RH65%→RH33%过程中,干缩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汽蒸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在RH65%→RH86%过程中,湿胀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处理、NaOH处理、苯醇处理、冷水处理、热水处理、汽蒸处理,其干缩湿胀特性数值大小与抽提效果基本相一致;分析认为预处理影响黑胡桃木中抽提物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红梅  屠焰  司丙文  聂明非  刁其玉  
【目的】在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中添加不同配伍酶制剂,研究其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00只月龄(3月龄)和体重(26.95±0.91kg)相近的杜寒杂交公羔羊,分为4组(每组100只、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即对照组(基础饲粮无添加酶制剂),处理组Ⅰ(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复合酶制剂)、处理组Ⅱ(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复合酶制剂)和处理组Ⅲ(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漆酶复合酶制剂);基础日粮为依据NRC(2007)配制精粗比4:6(第一期)和5:5(第二期)(DM基础)的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