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2)
2023(5663)
2022(4749)
2021(4290)
2020(3522)
2019(7723)
2018(7332)
2017(13625)
2016(7687)
2015(7996)
2014(7712)
2013(7472)
2012(6710)
2011(6029)
2010(5798)
2009(5296)
2008(5221)
2007(4433)
2006(3646)
2005(3051)
作者
(25166)
(21034)
(20968)
(19505)
(13172)
(10440)
(9229)
(8521)
(8014)
(7294)
(7169)
(6920)
(6888)
(6779)
(6569)
(6437)
(6419)
(6247)
(6028)
(5991)
(5628)
(5192)
(4923)
(4839)
(4740)
(4734)
(4705)
(4653)
(4457)
(4327)
学科
(26556)
经济(26513)
管理(23294)
(22745)
(18521)
企业(18521)
方法(13328)
数学(11492)
数学方法(11424)
(8514)
(8323)
(7847)
(6956)
贸易(6953)
业经(6878)
(6798)
中国(6148)
农业(5892)
(5703)
财务(5700)
财务管理(5695)
企业财务(5436)
技术(5231)
(4938)
环境(4608)
(4411)
产业(4068)
(3891)
人事(3866)
人事管理(3866)
机构
大学(108973)
学院(108470)
管理(41592)
(41570)
经济(40865)
研究(37777)
理学(37445)
理学院(36993)
管理学(36304)
管理学院(36128)
(30773)
科学(27553)
中国(26611)
农业(25002)
业大(24568)
(22160)
(20786)
研究所(19485)
农业大学(17090)
(16960)
中心(16872)
(15201)
财经(14389)
(13498)
(13410)
(13297)
(13220)
(13050)
北京(13040)
科学院(12516)
基金
项目(83354)
科学(64572)
基金(62045)
(58661)
国家(58200)
研究(50732)
科学基金(48418)
自然(34921)
自然科(34175)
自然科学(34161)
基金项目(33865)
自然科学基金(33589)
社会(33511)
(32927)
社会科(31829)
社会科学(31818)
(28538)
资助(24043)
教育(22723)
重点(19072)
计划(19005)
(18051)
编号(17675)
(17450)
科技(17394)
(17180)
科研(17088)
(16951)
创新(16948)
(15106)
期刊
(38685)
经济(38685)
学报(28674)
(26832)
研究(23501)
科学(22798)
大学(19971)
学学(19567)
中国(18910)
农业(17915)
管理(13497)
(13384)
(9832)
业大(8916)
农业大学(7700)
(7493)
业经(7337)
科技(6951)
经济研究(6867)
财经(6673)
(6493)
金融(6493)
技术(6155)
(5678)
林业(5610)
问题(5542)
商业(5453)
教育(5396)
中国农业(5295)
自然(5020)
共检索到142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晓红  王玖瑞  刘孟军  代丽  
以赞皇大枣、冬枣、月光枣、阜平大枣和辣椒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在花药愈伤组织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甘露醇预处理的浓度和时间均对花药出愈率有显著影响,阜平大枣和赞皇大枣2个品种的花药出愈率均以0.1 mol/L处理3 d的最高,分别达到了98.89%和82.22%,随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花药出愈率会显著降低,褐化率与出愈率之间并没用明显的相关性;4℃低温预处理没有显著促进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月光枣和冬枣2个品种的出愈率甚至有显著降低;35℃高温预处理的效果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出愈率会显著提高,有的会显著降低,有的则无显著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忠民  张恩慧  欧承刚  程永安  
以F2代甘蓝品种P 192和P 194为材料,研究了激素、温度、光照、活性炭及取材部位对甘蓝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在甘蓝花药诱导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各激素组合中以2.0 m g/L 2,4-D+2.0 m g/L KT处理的诱导率最高,达到41.67%;在甘蓝花药培养前对花蕾同时进行低温预处理3 d、高温预培养3 d和初期暗培养处理3 d的效果较任何一种单独处理效果好,其诱导率为25.00%;添加活性炭的诱导率较不添加活性炭略低;同一生长时期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的材料对甘蓝花药诱导培养无显著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荣  陶承光  吕书文  杨国栋  王平  
以5个番茄F1杂交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变温处理和椰乳对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旨在优化番茄花药培养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发生率不同;培养基中添加0.5mg·L-1的2,4-D较NAA,5个材料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提高了10.04%;4℃48h+33℃72h的处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加入50mg·L-1的椰乳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植株再生的较优培养基为MS+0.2mg·L-1 IAA+2.0mg·L-16-BA+0.5mg·L-1ZT。基因型和培养基是愈伤组织的发生和植株再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的低温处理配合高温热激,及在培养基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弛  李霞  王玉珍  
以小麦科农199(K199)的完整种子、离体成熟胚和幼叶作为外植体,探讨了取材时间、取材部位、激素浓度和培养方式对小麦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刨碎的离体成熟胚和叶片基段为小麦组织培养的良好起始材料,种子萌发4 h为最佳取材时间,2 mg/L 2,4-D更有利于获得II型愈伤,光培养比暗培养更适用于叶片愈伤培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南  吴红娟  潘瞳  
以4个芍药品种大富贵、桃花飞雪、Karl Rosenfield、Sarah Bernhardt的嫩茎、叶柄、叶片为试材,对影响芍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芍药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品种为大富贵和KarlRosenfield,其茎段愈伤诱导效果好于叶柄;最有利于愈伤诱导的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2 mg/L NAA+0.2 mg/L 2,4-D,抽茎期取材好于展叶期;大富贵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0 mg/L NAA+2.0 mg/L 6-BA+0.1 mg/L TDZ,Karl Rosenfield的为1.0 mg/L NAA+0.5 m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吉凤  李青  孟会  
芍药组织培养是解决其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更为其新品种的繁育提供有效途径。本试验分别从5个芍药品种的不同部位取材,研究了影响芍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4-D、NAA与TDZ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KT、IAA和IBA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在愈伤组织再分化中,NAA效果优于2,4-D,TDZ优于6-BA;在所选外植体中只有胚轴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平均分化率为7.9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明军  
对怀山药带芽茎段和无芽茎段的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1)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 ,无芽茎段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但不同的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不同 ,最佳的激素组合为MS +6 -BA 1mg/L(单位下同 ) +NAA 0 5;带芽茎段有利于多芽体的形成 ,在 6 -BA 1~ 2 +NAA 0 1的培养茎上 ,均能形成 3~ 5芽的多芽体 ,在此基础上 ,PP333能够增加多芽体中芽的数目 ,而GA则使多芽体中芽的数目减少。 (2 )通过带芽茎段形成多芽体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试管苗 ,为怀山药优良品种的迅速推广种植提供了一条较为实用的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程婉  刘萍  周文强  王丹  杨宏光  
为了对芍药再生体系建立进行探究,以芍药无菌苗子叶、茎、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芍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较优的外植体为子叶;诱导愈伤组织和增殖的较优培养基为MS+6-BA0.5 mg·L-1+NAA1.0 mg·L-1+2,4-D1.0mg·L-1;芍药器官分化的直接途径优于愈伤组织分化的间接途径,TDZ1.0mg·L-1与NAA0.1 mg·L-1同时使用可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较优的分化外植体是基部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永斌  李和平  廖玉才  
以长江流域及华中地区推广的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比较其成熟胚在3种诱导培养基和1 种分化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和分化频率。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培养基在愈伤诱导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添加ABA的MB5培养基诱导效果最佳;不同小麦品种对培养条件的反应不同,华9943、华9914等4 个品种在3 种培养基上的诱导频率相同,而其余品种在3种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差异极显著。在分化绿点和成苗率上,品种间差异十分明显,农大146、苏麦6号、扬麦158、华麦12号和华麦8号的再生力强。因此,在小麦成熟胚培养中,筛选优良的基因型—培养基组合是必要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绍云  彭宏祥  何新华  丁峰  李鸿利  秦献泉  徐宁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2,4-D、6-BA、NAA和KT等四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禾荔花药、叶片及茎段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以期建立禾荔花药、叶片及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MS+0.1 g/L Vc+30 mg/L蔗糖+7 mg/L琼脂为基本培养基,花药在添加2.5 mg/L 2,4-D、0.5 mg/L 6-BA和1.0 mg/L NAA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叶片在添加4.0 mg/L 2,4-D、0.5 mg/L 6-BA和1.0 mg/L KT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茎段在添加2.5 mg/L 2,4-D、1.0 mg/L 6-BA和0.5 mg/L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浩雁  刘建秀  陈静波  李建建  汪毅  王凯  宗俊勤  
禾本科芒属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原产我国的优良能源植物,本研究以采集自滨海盐碱地中的优质耐盐种质资源荻的幼穗为外植体,分析诱导出的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愈伤诱导率、分化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等方面的差异,明确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分化和植株再生能力,从而建立荻高效再生体系,为荻优质种源的推广扩繁、体细胞筛选和遗传转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mg·L~(–1)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1 mg·L~(–1) 6-苄氨基腺嘌呤(6-BA)+0.72 g·L~(–1)脯氨酸,以荻幼穗为外植体可以诱导出4种类型的愈伤,分别为黄色愈伤、白色愈伤、紫红色愈伤、透明水渍状愈伤,4种愈伤的诱导率分别为7.01%、61.92%、21.02%和9.72%;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5 mg·L~(–1)萘乙酸(NAA),其中黄色愈伤、白色愈伤和紫红色愈伤均为胚性愈伤组织,其分化率分别为93.16%、90.60%和29.91%;采用1/2MS+0.5 mg·L~(–1) NAA作为生根培养基时,3种胚性愈伤组织所分化出的再生植株生根率均达到100%;将再生植株经过炼苗后,移栽于以消毒蛭石为基质的小花盆中,20d后所有移栽苗全部成活。本研究不仅建立了荻高效再生体系,而且明确了黄色愈伤组织、白色愈伤组织和紫红色愈伤组织均可作为构建荻再生体系的愈伤类型,但白色愈伤组织更容易获得,且分化率显著高于紫红色愈伤组织,而与黄色愈伤组织差异不显著。因此,白色愈伤组织是构建荻高效再生体系的理想愈伤组织类型,同时也是构建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进行荻种质改良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琰  张朝红  崔宏安  丁虹茹  
 采用杜仲优树的幼叶、嫩茎及种子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真叶、根为外植体,以B5和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mg/LNAA和0.3mg/LBA,进行了不同外植体种类、外植体大小、试验接种方式、外植体采样时间、光照条件、培养基pH值共6种因素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杜仲愈伤组织诱导中,田间材料幼叶取样时间以3月中旬为好,幼茎的取材时间以4月中旬以前最佳;无菌苗以下胚轴、子叶、真叶诱导效果较好;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pH值以6.3较适宜;培养室的光照条件以12h光照、12h暗培养较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茎段的大小和接种方式以0.7cm长度横放方式诱导效果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钢  杨小萍  袁畅  王跃华  孙雁霞  王强  
为了探究3种激素不同配比对甜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高效诱导甜荞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配方,以甜荞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试验研究2,4-D,6-BA和KT 3种激素对其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激素均能促进甜荞愈伤组织的产生,其中以生长素2,4-D对甜荞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最为显著,诱导甜荞茎段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4-D2.0 mg/L+6-BA1.0 mg/L+KT0.5 mg/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春梅  邱璐  杨清辉  萧凤回  刘爱民  
通过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暗培养、激素对小红参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小红参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条件为:以真叶和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在MS+BA 0.2 mg/L+NAA 3.0mg/L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愈伤诱导率达95%。芽形成的愈伤组织组织在MS+BA 5.0+NAA 1.5~2.0中均能分化出幼苗,分化率达100%,但叶形成的愈伤组织未能分化出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小红  张红燕  武军  闵东红  康冰  李军超  
利用已经连续培养 35~ 38代、其腋芽增殖生长能力已衰退的香椿试管苗为材料 ,研究了Thidiazuron(TDZ)对叶、叶柄、茎段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反应以及对腋芽增殖生长、生根的影响 ,结果显示 ,TDZ+0 .2 m g/ L NAA能使不同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显著提高 ,其中茎段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较强。 TDZ小于0 .0 2 mg/ L时对芽的增殖生长起促进作用 ,而且可恢复腋芽旺盛的分枝增殖能力 ;TDZ高于 0 .0 2 mg/ L 则全面抑制生长 ,并随质量浓度的升高变态苗增多 ;经 TDZ培养过的试管苗其生根率并未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