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5)
2023(12499)
2022(11248)
2021(10531)
2020(9078)
2019(20389)
2018(20474)
2017(38807)
2016(21499)
2015(23831)
2014(23417)
2013(22911)
2012(20685)
2011(18504)
2010(18223)
2009(16953)
2008(16313)
2007(14024)
2006(11936)
2005(10246)
作者
(62079)
(51373)
(51059)
(48269)
(32487)
(24849)
(23143)
(20541)
(19462)
(18240)
(17584)
(17294)
(15950)
(15926)
(15906)
(15882)
(15734)
(15379)
(14724)
(14494)
(13000)
(12485)
(12313)
(11709)
(11586)
(11580)
(11416)
(11235)
(10320)
(10291)
学科
(73956)
经济(73872)
管理(60396)
(58912)
(48704)
企业(48704)
方法(36306)
数学(31304)
数学方法(30907)
(22045)
中国(20841)
(19922)
(18702)
业经(16926)
(15655)
财务(15589)
财务管理(15559)
(15021)
企业财务(14722)
地方(14233)
理论(14041)
(13692)
贸易(13683)
(13440)
银行(13386)
(13283)
农业(13022)
(12639)
(12562)
环境(11898)
机构
学院(289840)
大学(289074)
管理(113737)
(104450)
经济(101905)
理学(98505)
理学院(97393)
管理学(95427)
研究(95392)
管理学院(94950)
中国(73044)
科学(64029)
(61683)
(52854)
(50633)
(49215)
业大(48440)
研究所(45352)
中心(43576)
农业(42161)
(41164)
财经(40569)
北京(38821)
(36897)
(36673)
师范(36253)
(34619)
(34230)
技术(32257)
财经大学(30436)
基金
项目(205441)
科学(158885)
基金(147028)
研究(145530)
(130632)
国家(129574)
科学基金(109690)
社会(87881)
社会科(82974)
社会科学(82952)
(81512)
基金项目(78829)
自然(74978)
自然科(73203)
自然科学(73184)
自然科学基金(71802)
(69500)
教育(66314)
资助(60894)
编号(59927)
成果(47663)
重点(46552)
(43651)
(43025)
(42734)
课题(40969)
科研(40372)
计划(39875)
创新(39861)
大学(37675)
期刊
(111498)
经济(111498)
研究(82179)
学报(53335)
中国(52587)
(48123)
科学(45844)
管理(40192)
(38797)
大学(38679)
学学(36840)
农业(33804)
教育(30313)
(26377)
金融(26377)
技术(23566)
业经(19262)
财经(18575)
(17892)
经济研究(17799)
(15566)
图书(15093)
科技(15028)
理论(14774)
(14662)
业大(14233)
实践(13869)
(13869)
问题(13787)
现代(12757)
共检索到412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树昌  姜春光  
我国北方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着不合理灌溉施肥的现象,严重影响着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在种植季节外填闲期间,以休闲田地为对照,采用填闲作物种植和溴深层示踪技术研究了夏季填闲作物对土壤提氮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种植填闲作物可显著降低根区土壤中无机氮素的含量,尤其是土壤表层的无机氮含量。休闲处理,土壤(0~180 cm)各层的无机氮含量均有增加。但在干旱条件处理下种植填闲作物后,土壤(0~120 cm)各层的无机氮含量均出现下降。夏季降雨量是造成土壤氮素淋洗的主要因素,且土壤中无机氮含量越高,氮素淋洗量越大。种植填闲作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土壤中氮养分,在模拟干旱年份和正常年份降雨量的处理中,种植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  高丽红  吴艳飞  郭瑞英  张雪艳  
针对日光温室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利用温室夏季休闲期设计了4种填闲作物,研究其对温室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休闲期间种植大葱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数量减少,B/F值显著升高,镰刀菌下降了69.17%,同时降低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夏季休闲期间种植甜玉米可大量吸收土壤中多余的营养成分,但真菌数量偏高,B/F值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种植速生叶菜虽然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降低黄瓜致病菌数量和改善微生物区系组成方面无显著效果;豆科作物毛苕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所减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伟  梁斌  杨学云  周建斌  
【目的】研究残留肥料氮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去向。【方法】采用15N标记田间微区试验法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下,施用的肥料氮在3种长期(19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不施肥土壤,No-F;施用氮、磷、钾化肥土壤,NPK;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连续3季作物收获后的去向。【结果】NPK和MNPK处理土壤3季作物对标记氮肥总利用率分别为57%和65%,均显著高于No-F处理土壤(28%)(P<0.05)。No-F、NPK和MNPK处理土壤随后两季(第二季和第三季)作物对第一季收获后残留氮肥的利用率分别为17%、15%和8%,其中No-F处理土壤第三季作物对残留肥料氮的利用率为7%,显著高于NPK(2%)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亚静  汪新颖  张丽娟  郝晓然  乔继杰  王玮  吉艳芝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高产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氮素累积严重的问题,探索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作物氮素利用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方法】以华北平原高产粮田为对象,设置传统水氮、水氮调控、调控+土壤调理剂(Agh)、调控+CRU(用含量为43%的缓释尿素代替氮肥)和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氮素利用的效果。【结果】在控水减氮前提下,调理剂和GGR处理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吸氮量均高于传统水氮。小麦拔节期GGR处理80—100 cm土层根系分布较多,表明GGR能促进中下层根系的发育;玉米大喇叭口期,藁城调理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晶  郑利芳  王颖  党廷辉  
[目的]探讨控释尿素施用比例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研究区氮肥的科学施用及减少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春玉米上开展了3年的原位试验,试验中总氮施用量为200 kg/hm~2,按照氮肥中控释尿素的施用比例,设置不施氮对照(CK)、控释尿素0%+普通尿素100%(NC0)、控释尿素35%+普通尿素65%(NC35)、控释尿素50%+普通尿素50%(NC50)、控释尿素65%+普通尿素35%(NC65) 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施用比例对玉米产量、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碳氮(SMBN)含量以及硝化潜势、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施用不同比例控释尿素可对春玉米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当控释尿素施用比例为50%(NC50)时,春玉米产量与NC0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当控释尿素施用比例为35%(NC35)和65%(NC65)时,春玉米产量较NC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5.76%和14.39%。5个处理中,NC50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的SMBC和SMBN含量均最高,与NC0处理相比其SMBC和SMB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7%,23.5%和11.9%,41.6%。与CK相比,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硝化潜势(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亦涛  任天志  刘宏斌  雷秋良  翟丽梅  王洪媛  刘申  尹昌斌  张继宗  
【目的】阐明夏播玉米大豆间作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吸氮量、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明确间作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率,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河北省徐水县代表性农田设置玉米单作(T1)、大豆单作(T2)、玉米与大豆间作根部不分隔(T3)、玉米与大豆间作根部分隔(T4)4个处理,并对关键生育时期的作物生长、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进行实时观测。【结果】相对作物单作种植模式,间作产量优势明显,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间作模式总吸氮量(256.1 kg·hm-2)显著高于玉米单作种植(159.7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蓝祖佑  
在年降雨量900~1000mm的半湿润易旱地区的滇东北高原红壤土上,降水分布不均是阻碍该区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气象因子,伏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为严重。玉米生产对降水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还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挖。选育和推广高产抗旱的玉米良种是提高玉米降水利用率的基本保证,在最佳节令播种是提高玉米降水利用率的关键措施。施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提高作物吸收和运转水份的能力,从而提高降水利用率。补充灌溉能满足作物各个生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是提高降水利用率的必要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杰  陶洪斌  宋庆芳  王璞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存在过量的水、氮投入问题,本研究于2008-2010年在河北吴桥设置了传统水氮、传统水氮调整、节水减氮和最少水氮4个水氮模式,以分析减少水氮投入后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的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氮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氮相比,节水减氮模式的氮肥投入量下降55%,水分投入量下降36.6%,而产量与传统模式无显著差异;节水减氮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为60.17 kg/kg,2 m土体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仅为99.3 kg/hm2。与传统水氮相比,周年施氮108 kg/hm2的最少水氮模式,周年总产量下降13%,氮肥偏生产力为78.96 kg/kg,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下降到4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余良  单晓政  王坤  牛国保  张远芳  
在天津市武清区黏质潮土日光温室,通过田间土壤剖面实地连续监测,研究了滴灌栽培西红柿条件下土壤湿润锋水平、垂直运移规律和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滴灌开始后,湿润锋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在0.5 h内能达到10 cm以上,在1 h内能达到12 cm以上,在停止灌溉后移动距离仍然继续增大,灌溉后1.5 d后基本稳定在14.5~15.0 cm。滴灌后湿润锋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在0.5 h能达到30 cm以上,停止灌溉后仍能继续下移,6 h能达到49.5~53.0 cm,滴灌后1.5 d稳定在52.5~55.7 cm。湿润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移动距离与灌水定额呈正相关。灌溉后6~10 h滴孔正下方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强  宇万太  张璐  沈善敏  周桦  
【目的】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施肥与水分条件对玉米地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收支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持续16年的长期田间试验结果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对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农田养分收支与氮肥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施肥条件差异可使玉米移出农田的养分量高出无肥处理2~3倍。水分条件对农田养分移出量的作用虽不如施肥明显,但在较好的降水条件下,即使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玉米地土壤中养分仍有可能出现赤字;氮肥的施用加剧了土壤磷的赤字,而氮、磷肥施用可加剧土壤钾收支赤字,有机肥的施用可以使养分收支赤字得到缓解;水分条件的改善则加速了养分收支赤字的出现,但适宜的水分供给对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文强  贺建德  赵永志  赵国龙  金曼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糯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及其土壤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提高作物产量,过量施氮未表现出增产效果,氮肥利用率降低,糯玉米的氮肥效应方程:Y=13189+28.50X-0.11X2。施氮量可显著影响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但对铵态氮的影响较小。当施氮(N)量达到270kg/hm2水平时,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远高于其他施氮水平,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同时,因降雨或灌溉的作用而向下层土壤移动,造成硝态氮的淋失,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王溥泽  迟道才  韩丽丽  
为了检验彭曼模型在给定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对玉米腾发量的预测精度。以沈阳地区为例,基于实测数据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推求得玉米实际腾发量,进而利用彭曼模型计算其理论预测值,并利用误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腾发量的实测计算值和理论预测值之间的误差。结果表明:利用彭曼模型计算作物腾发量时,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考虑的不足;不同水分处理的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回归系数(b)、决定系数(R2)在0.75~1.25之间有3个处理,6个处理的误差方差Var(ER)均大于0.1,6个处理的平均绝对误差(AAE)均超过0.25,平均相对误差(ARE)超过25%的有4个处理。说明在给定土壤含水率控制范围的精准灌溉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红  黄威  胡红青  刘玉荣  陈迪勤  
采用ELISA定量法研究了(28±1)℃下转Bt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不同组织所含Cry1Ab蛋白在黄褐土和红壤中的残留动态,并对其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不同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基本一致,均呈前期快速降低和后期稳定下降2个阶段,但同一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变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黄褐土中下降明显快于红壤,1周内表现尤为显著;不同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同一土壤中其残留差异显著,且受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根>叶>茎,与初始时Cry1Ab蛋白土壤可提取量表现基本一致;双指数模型比移动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更符合转Bt基因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霞  解迎革  王国栋  薛绪掌  张敏  陈菲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内负水头灌溉对茄子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温室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设定灌溉系统的负压值为70hPa,每周常规灌溉的灌水量为负压自动灌溉系统下植株耗水量的1.5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负水头灌溉与常规灌溉下的茄子栽培试验,分析2种灌溉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动态、一周内2种灌溉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生育期内茄子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70hPa负压灌溉下温室土壤含水量基本控制在14.48%左右。负水头灌溉下茄子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展开度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常规灌溉,其中株高和叶片数与常规灌溉相比差异显著。2种灌溉方式下茄子叶片的光合、蒸腾作用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均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强  聂思桥  任竞  梁骥  付启明  刘金胜  刘义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分析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土壤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植株样品采用乙腈和丙酮提取,过膜后采用LC–MS/MS分析。结果表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1、0.02 Mg/kg,检出限分别为0.001、0.005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1~2.00 Mg/kg时,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113.3%,相对标准偏差为1.0%~8.0%。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1 050 g/hM2(有效成分315 g/hM2)于玉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