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4)
2023(6828)
2022(5692)
2021(5131)
2020(4264)
2019(9283)
2018(8780)
2017(16095)
2016(9221)
2015(9803)
2014(9327)
2013(9120)
2012(8483)
2011(7514)
2010(7355)
2009(6640)
2008(6588)
2007(5857)
2006(4939)
2005(4252)
作者
(30727)
(25761)
(25682)
(24150)
(16153)
(12617)
(11264)
(10279)
(9775)
(9008)
(8872)
(8469)
(8417)
(8325)
(8192)
(8065)
(7888)
(7727)
(7445)
(7421)
(6822)
(6233)
(6146)
(5958)
(5767)
(5710)
(5665)
(5617)
(5424)
(5375)
学科
(31093)
经济(31054)
管理(25529)
(24913)
(19096)
企业(19096)
方法(14207)
数学(12763)
数学方法(12657)
(10504)
(9628)
(9128)
中国(8493)
(8135)
贸易(8135)
(7941)
业经(7751)
农业(7371)
(6262)
环境(6164)
地方(6056)
(6043)
财务(6040)
财务管理(6033)
技术(5831)
企业财务(5756)
(4927)
(4799)
银行(4747)
产业(4722)
机构
大学(129003)
学院(128690)
研究(49091)
(49008)
经济(48020)
管理(46971)
理学(41304)
理学院(40794)
管理学(39995)
管理学院(39800)
(36716)
科学(35348)
中国(34273)
农业(29679)
业大(28853)
(27609)
(27253)
研究所(25972)
中心(21577)
(20714)
农业大学(19650)
(19153)
(18537)
(18366)
财经(17062)
北京(16884)
(16176)
科学院(15937)
(15915)
(15747)
基金
项目(97872)
科学(74492)
基金(70621)
(67472)
国家(66888)
研究(61281)
科学基金(54286)
(39065)
自然(39061)
社会(38599)
基金项目(38019)
自然科(37980)
自然科学(37960)
自然科学基金(37346)
社会科(36535)
社会科学(36522)
(34234)
资助(28155)
教育(27186)
重点(22877)
计划(22547)
编号(22024)
(21051)
科技(20872)
(20703)
(20571)
科研(20120)
(19634)
创新(19466)
(17756)
期刊
(48879)
经济(48879)
学报(34065)
(31852)
研究(31325)
科学(27077)
中国(24028)
大学(23575)
学学(22980)
农业(21710)
(15519)
管理(14956)
(11868)
业大(10296)
教育(9434)
业经(9283)
(9136)
金融(9136)
农业大学(8501)
(8424)
经济研究(8324)
林业(8300)
财经(8068)
科技(8009)
技术(8007)
(6883)
问题(6800)
资源(6118)
中国农业(6051)
商业(5901)
共检索到17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荣  张文辉  何景峰  周建云  
【目的】研究间伐强度对辽东栎幼苗自然更新及生长的影响,为辽东栎林间伐经营与伐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连续4年的调查,以封育为对照,研究间伐强度分别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近自然经营林地中,辽东栎不同起源幼苗(实生苗、茎萌苗和根蘖苗)的自然更新与生长状况。【结果】不同起源辽东栎幼苗的年龄大致相同,随着年龄增加,幼苗数量逐渐下降;实生苗比萌生苗多,只有20%~45%的幼苗起源于根蘖苗或茎萌苗,伐后样地中的实生苗密度显著大于封育样地,而根蘖苗与茎萌苗密度在不同样地间无显著差异;调查期间,实生苗个体存活率最低,茎萌苗次之,根蘖苗最高;间伐林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   张泽   张兰   罗永红   邵长琪   覃章   纪嵩岩   闫兴富  
【目的】以辽东栎不同大小种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子叶去除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施氮的生长补偿效应,以期为辽东栎实生更新和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子叶去除和施氮(40 g·m~(-2)·a~(-1))处理,测定幼苗株高、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等指标,并计算根冠比、比叶面积、比根长、比枝长、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参数。通过三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1)子叶去除显著减小辽东栎大小种子幼苗株高、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比枝长、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增大了辽东栎大小种子幼苗根冠比、比叶面积和比根长,且在各处理中,大种子幼苗株高、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比叶面积显著大于小种子幼苗;2)施氮对子叶去除辽东栎大小种子幼苗株高、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比根长、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有补偿作用,且子叶去除后施氮处理辽东栎大小种子幼苗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比叶面积、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大于子叶去除后不施氮处理辽东栎大小种子幼苗。【结论】子叶去除对辽东栎小种子幼苗的影响大于大种子幼苗,施氮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叶去除辽东栎大小种子幼苗的生长有补偿作用,但不能代替子叶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荣  何景峰  张文辉  周建云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的植物组成及林木更新状况,为辽东栎林间伐经营与伐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对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进行近自然经营间伐,采用间伐材积强度为13.4%(弱度)间伐后天然更新和间伐材积强度为30.0%(强度)间伐后人工补植油松2种经营措施,以未间伐为对照,研究伐后第1年(2005年)和第6年(2010年)林地乔灌草植物组成、单一物种盖度和林木更新状况。【结果】①间伐后第6年,除乔木层盖度外,弱度与强度间伐样地乔灌草层的物种数、高度和盖度均高于对照样地,其中乔灌草的物种数及乔木层和草本层高度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灌木层高度及乔灌草层盖度与对照均有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兰  王静  张金峰  邓晓娟  罗永红  闫兴富  
【目的】光照强度对森林树种的幼苗生长与存活及种群更新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光照强度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退化次生林的人工辅助实生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盆栽辽东栎幼苗自5.3%自然全光照(NS)分别转移至16.0%NS、37.2%NS和100%NS下,研究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及其形态学可塑性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幼苗株高、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主根长、总干质量和根冠比均随光照增强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37.2%NS处理(株高、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和根冠比)或16.0%NS处理(主根长)最大,其中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主根长在16.0%NS和37.2%NS处理均显著大于对照,总干质量在3个高光强下均显著大于对照。幼苗根冠比在37.2%NS处理显著大于100%NS处理22.0%,比叶面积随光照增强逐渐减小;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在37.2%NS和16.0%NS处理均约为对照的8倍以上。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随光强提高逐渐降低,在100%NS下所有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随着光强提高呈降低趋势,在37.3%NS和100%NS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理能够对光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并表现出较大的形态和生理可塑性,营造适当大小的林窗改善林下光照条件状况可能有助于幼苗生长和次生林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世川  张文辉  尤健健  邓磊  黄财智  邢忠利  樊蓉蓉  何婷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为林木形质评价体系、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设置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重度(保留郁闭度0.6)、中度(保留郁闭度0.7)和轻度(保留郁闭度0.8)间伐,同时设置对照样地(郁闭度0.9)。为了保持郁闭度不变,每隔3年进行1次抚育间伐。以生长情况(树高平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径比、健康状况)、干形情况(高径比、尖削度、通直度、分杈情况)和侧枝情况(自然整枝能力、侧枝数、枝粗指数、侧枝平均基径)作为辽东栎林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建云  李荣  何景峰  张文辉  
对黄龙山辽东栎林设置未间伐(对照)、13.4%材积强度间伐后天然更新(弱度间伐)和30.0%材积强度间伐后人工补植油松(强度间伐)试验,研究不同强度近自然经营间伐措施对辽东栎林立地环境、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林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后林地可利用养分增加,尤其是土壤全N含量;间伐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间伐样地;优势乔木(辽东栎、油松和茶条槭)幼苗幼树数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与对照相比,间伐样地幼苗幼树存活率高,高生长量增加;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油松需要人工促进更新,而辽东栎和茶条槭均能够天然更新;近自然经营间伐措施能够促进辽东栎次生林立地环境改善,加快优势林木更新进程;间伐3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芳  刘宁  姚延梼  
以萌发后2周的色木槭和辽东栎2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森林光环境下根据实际测量值设置4个相对透光率水平:100%,51%,22%和12.8%,观测1个生长季后2种幼苗的存活率、光合能力、光合色素含量、高生长、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指标,从而了解2种幼苗在第1个生长季中的存活、生长表现及对不同光环境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萌发后,色木槭和辽东栎幼苗的整体存活情况相近,但色木槭的最大光合效率、光饱和点及光合色素含量低于辽东栎,苗高、总根长、侧根长和根表面积以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等绝对生长量高于辽东栎,且将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叶,与之相比,辽东栎幼苗的根生物量分配比重较大;遮荫处理后,在22%和1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建云  李荣  张文辉  何景峰  
种群结构是植物种群的重要属性,反映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组配方式和发展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分布状态,反映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庆军  刘心娟  路国兵  
以淄博市鲁山林场辽东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抚育对不同海拔梯度辽东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抚育4年后,高海拔(平均海拔1 055 m)、中海拔(平均海拔856 m)和低海拔(平均海拔666 m)辽东栎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增长量分别为1.67、2.36和1.03 cm;平均树高增长量分别为1.84、2.54和0.99 m;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分别为0.041 5、0.067 5和0.021 9 m3。与高海拔和低海拔辽东栎人工林相比,人工抚育对中海拔辽东栎人工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该研究为辽东栎在鲁中山区引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荣  张文辉  何景峰  周建云  
通过对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连续6年的调查,研究间伐强度分别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辽东栎伐桩萌苗的存活与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间伐第1年,辽东栎伐桩均有萌生枝发生,每桩萌生枝数量和萌生枝高度在不同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萌生枝数量受伐桩高度和直径的影响,当伐桩高度较低时,萌生枝数量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0cm后随之减少,呈三次抛物线关系;伐桩萌生枝数量随着伐桩直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径30~50cm的伐桩萌生枝数量最多;3)伐桩萌生枝数量与最长萌生枝高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存在"萌生枝数量——高度权衡"现象;4)间伐第6年,伐桩的存活率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荣  贺顺钦  张学培  王英杰  张宏达  
为探讨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在苗圃设置了 4种人工控制下的光照强度 (1 0 0 % ,5 0 % ,30 % ,4% ) .对苗木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生长、苗木地径、净光合效率等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全重种子的保存率高达 30 %~ 6 0 % ,而 1 /3,1 /2重处理的保存率为 1 %~ 43.3% ,低于全重种子 .光强对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重 (对照 )区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 ,而且在同一光照区 ,全重 (对照 )大于 1 /2 ,1 /3重处理的苗木 .辽东栎苗木在光照强度 5 0 %的条件下生长较好 ,相对光照强度小于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贺顺钦  王发其  
In order to inquir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edling growth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and light, using green wire entanglement shading, we set up four light condition (eg. full light, 50% of full light, 30% of full light, nonlight)to study the rate of emergence of seedlings, the height grow...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琳  曾杰  徐大平  赵志刚  郭俊杰  林开勤  沙二  
设置每株0,50,100,200,300,400,600mg7个氮素处理,开展西南桦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究氮素供应水平对西南桦幼苗生长以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旨在揭示西南桦幼苗的氮素需求,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以及叶面积随着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大,至氮施用量每株>200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而叶面积则显著递减;2)西南桦幼苗叶片N,P和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叶片N和K含量在施氮量每株>200mg、生物量稳定之后仍持续增加,说明由于植株对N和K的奢侈消耗造成植株体内的养分积累,而叶片P含量在施氮量每株>100mg之后即趋于稳定,说明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在人工生长培养箱中 ,研究了PEG模拟干旱对秦单 4号和陕单 911两个玉米品种水分状况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强 ,叶片的RWC、水势、叶面积、根系长度以及干物质积累都降低 ,且抗旱性较强的秦单4号降低幅度低于抗旱性较弱的陕单 911,但根冠比增加。秦单 4号的叶片生长速率低于陕单 911的叶片生长速率 ,但根系生长速率却高于陕单 911,而且在渗透胁迫下秦单 4号可以很快做出适应性反应 ,陕单 911反应迟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嘉  李铁华  彭颖姝  文仕知  何功秀  林立彬  
为了探讨肥料对青冈栎幼苗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当年3月份播种育苗的青冈栎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苗木对氮素需求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苗木叶片氮素含量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提高;青冈栎幼苗光合日变化随季节而变化,7、8、9月,光合速率高,10月与11月,光合速率有一定程度下降;7—10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1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