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7)
2023(3218)
2022(2833)
2021(2515)
2020(2280)
2019(5125)
2018(4942)
2017(8819)
2016(5272)
2015(5828)
2014(5686)
2013(5698)
2012(5594)
2011(5266)
2010(5230)
2009(4761)
2008(4758)
2007(4380)
2006(4009)
2005(3634)
作者
(21199)
(17805)
(17785)
(16611)
(11217)
(8886)
(7875)
(7125)
(6885)
(6466)
(6317)
(6157)
(6023)
(5943)
(5805)
(5654)
(5646)
(5470)
(5211)
(5168)
(4905)
(4636)
(4597)
(4204)
(4197)
(4148)
(4017)
(3927)
(3901)
(3813)
学科
(16175)
经济(16150)
(9833)
管理(9582)
(8419)
(7747)
(7338)
企业(7338)
税收(7258)
(7230)
方法(6843)
数学(5971)
数学方法(5862)
(4676)
(4667)
中国(4284)
农业(3337)
(3013)
业经(2976)
(2974)
贸易(2972)
(2904)
(2877)
水产(2778)
地方(2671)
(2607)
金融(2604)
及其(2543)
理论(2540)
关系(2508)
机构
大学(80095)
学院(77340)
研究(37917)
科学(29912)
(29807)
中国(25150)
农业(24395)
(24267)
经济(23637)
(23456)
研究所(21879)
业大(20659)
管理(19824)
(18994)
理学(16979)
理学院(16649)
管理学(15817)
管理学院(15727)
(15685)
农业大学(15535)
(15478)
中心(15265)
实验(14466)
(13997)
实验室(13905)
(13609)
重点(13284)
科学院(13255)
(12918)
(12519)
基金
项目(57027)
(41524)
科学(41327)
国家(41266)
基金(40149)
科学基金(30986)
研究(30073)
自然(25050)
自然科(24463)
自然科学(24448)
自然科学基金(24001)
(22721)
(21299)
基金项目(20529)
资助(17794)
计划(16278)
科技(16023)
社会(15745)
社会科(14760)
社会科学(14751)
重点(14581)
教育(13571)
(12444)
专项(12396)
科研(12213)
(11927)
(11503)
(11359)
(11301)
创新(10834)
期刊
学报(29698)
(27411)
(27146)
经济(27146)
研究(22365)
科学(21009)
大学(19516)
学学(18948)
农业(18491)
中国(17829)
(10658)
业大(9523)
(8404)
管理(8124)
农业大学(7969)
林业(6620)
教育(6578)
(6455)
中国农业(6111)
(5867)
自然(5627)
(5569)
科技(5283)
税务(5070)
自然科(4971)
自然科学(4971)
(4793)
金融(4793)
经济研究(4743)
技术(4719)
共检索到121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素勤  程海宽  景鑫鑫  周志云  孙晓雪  师振亚  张彪  赵鹏  
【目的】研究铅(Pb)胁迫下小麦百农160和偃展4110体内Pb亚细胞分布和化学提取态变化,为Pb低积累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筛选的对Pb吸收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麦品种(百农160和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试验,以Pb(NO3)2作为铅源,分别设置0(对照)、100和800 mg?L-1共3个处理水平,胁迫4周后,收获并测定小麦生物量、Pb亚细胞分布及化学提取态含量,分析比较2种铅吸收特性小麦Pb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提取态特征。【结果】100 mg?L-1Pb胁迫对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百农160和偃展4110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4.78%和2.66%。800 m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钧宇  杨峰  刘娟娟  梁东丽  郭璐  
【目的】研究外源汞污染对8个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汞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筛选出抗汞污染较理想的小麦品种。【方法】以全国主推的徐麦30、陕麦979、小偃22、济麦22、皖麦52、郑麦9023、石新618、衡麦5119等8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对照(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0 mg/kg)和汞污染(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2 mg/kg)2个处理,研究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不同部位汞含量及汞分布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除陕麦979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1.99%和0.61%外,其余7个供试品种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钧宇  杨峰  刘娟娟  梁东丽  郭璐  
【目的】研究外源汞污染对8个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汞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筛选出抗汞污染较理想的小麦品种。【方法】以全国主推的徐麦30、陕麦979、小偃22、济麦22、皖麦52、郑麦9023、石新618、衡麦5229等8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对照(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0 mg/kg)和汞污染(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2mg/kg)2个处理,研究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不同部位汞含量及汞分布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除陕麦979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1.99%和0.61%外,其余7个供试品种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一路  郭照辉  肖蓉  程伟  张敏  胡丹  王玉双  单世平  魏小武  
为探究外源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对水稻抗镉胁迫的影响,以在培养土中添加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菌悬液(处理组)和未加菌悬液(对照组)的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分蘖期水稻在3种Cd质量浓度(0、5、10 mg/kg)处理下XT1–2–2对Cd的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Cd质量浓度为0、5mg/kg时,根茎间的转运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处理组水稻根中的细胞壁、细胞膜和可溶性部分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根系细胞壁中Cd分配比例增加,可溶性部分Cd分配比例降低;菌株XT1–2–2处理的水稻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而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且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加入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可以降低分蘖期水稻各组织对Cd的吸收,影响Cd在根茎间的转运以及Cd在根系亚细胞内的分配比例,降低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茎叶中的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有效增强水稻对Cd的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一路  郭照辉  肖蓉  程伟  张敏  胡丹  王玉双  单世平  魏小武  
为探究外源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对水稻抗镉胁迫的影响,以在培养土中添加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菌悬液(处理组)和未加菌悬液(对照组)的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分蘖期水稻在3种Cd质量浓度(0、5、10 mg/kg)处理下XT1–2–2对Cd的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Cd质量浓度为0、5mg/kg时,根茎间的转运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处理组水稻根中的细胞壁、细胞膜和可溶性部分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根系细胞壁中Cd分配比例增加,可溶性部分Cd分配比例降低;菌株XT1–2–2处理的水稻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而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且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加入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可以降低分蘖期水稻各组织对Cd的吸收,影响Cd在根茎间的转运以及Cd在根系亚细胞内的分配比例,降低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茎叶中的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有效增强水稻对Cd的抗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桂娟   韩瑞宏   王俊梅   佘婷婷   李志丹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通过三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1:水培+400mg·L-1 Pb;T2:水培+800mg·L-1 Pb;T3:泥土栽培+400mg·L-1 Pb),研究铺地黍根茎叶分别在处理5、15和25d的Pb亚细胞和化学态分布特征,旨在探明铺地黍在不同浓度Pb胁迫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重金属耐受机制与动态迁移转运规律。结果显示,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T1→ T2)和泥土栽培向水培的转变(T1→T3),铺地黍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而随处理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5)。其中,T1,T2和T3处理下的根Pb平均含量(3次时间测定的均值)分别为5148.56,6721.51和257.73 mg.kg-1,相应的茎/根比率分别为1.37%,1.44%和26.42%。铺地黍主要通过细胞壁的固定解毒Pb伤害(其平均最高占比达69.10%-T1,73.13%-T2和66.55%-T3),其次是细胞器固定,而可溶性组分含量最低,各组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器官的细胞壁Pb含量表现为T2>T1>T3。根和茎的化学态Pb主要分布在活性较低的HAc和HCL态,叶的各化学态Pb提取率趋于均衡(11.49%~23.81%之间)。根Pb总量在15d出现拐点(T1和T3),即5d→15d显著上升(P<0.05),而15d→25d缓慢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Pb胁迫下的铺地黍根吸收浓度在15d达到极限,这很可能是铺地黍在根部启动了某种逃避机制。总体上,铺地黍在纯水培条件下的根Pb富集能力显著大于泥土栽培,用于污染河岸带深水区的净化优势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淑文  文宏达  周彦珍  李雁鸣  肖凯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阐明氮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氮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丰、缺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氮效率、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吸收同化关键酶活性。【结果】缺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和氮效率以氮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M)次之,低效(L)最低;H具有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且与籽粒产量和氮效率显著相关;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累积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以H最大,M次之,L最低;不同生育时期株高、群体茎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叶片NO3-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均以H最大,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嫚  周苏玫  杨习文  周燕  杨蕊  张珂珂  贺德先  尹钧  
【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过量施氮的现象,研究了适量减氮在不同土壤墒情下硝态氮分布以及冬小麦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变化,为该地区小麦生产上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灌水处理,自然降水(W1)、适墒(W2,70%±5%)、足墒(W3,80%±5%)和3个施氮量处理(不施氮,N1;减氮施肥,N2:195 kg·hm(-2);常规高量氮肥,N3:270 kg·hm(-2)),测定了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冬小麦植株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云  姜丽娜  李向力  鲁旭阳  李春喜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Pb在小麦植株中的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Pb含量和Pb累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是根>茎>子粒。在灌浆末期,各部位Pb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废弃物>叶>茎>叶鞘>颖片>穗轴>子粒,地上各部位Pb累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废弃物>茎>叶鞘>颖片>叶>子粒>穗轴。从结果还可以看出,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Pb的部位是根、废弃物、茎和叶,而子粒中Pb含量和累积量均比较低。小麦在生殖生长阶段的Pb吸收量大于营养生长阶段;拔节-抽穗期和灌浆初期-灌浆中期Pb吸收量及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炳德  李斐  赵利梅  
以蒙麦36号等3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S,Ca,Mg3种养分在不同生育时期体内含量变化及分布运转规律;查明了其百公斤子粒吸收量,消耗系数,生产效率;建立了3个春小麦品种S,Ca,Mg养分的吸收动态模型,并应用模型理想地摸拟了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及其出现时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淑娟  王俊伟  王颜红  李波  崔杰华  
通过对大蒜的重金属添加土培试验,采用DTPA(二乙基胺五乙酸)为有效态铅、镉提取剂,对受试土壤进行浸提检测,分析Pb和Cd在大蒜不同部位的吸收、积累及其与土壤中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根据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对食品中Pb、Cd的限量要求,初步确定了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Pb、Cd有效态的临界值,并以此临界点评价该种土壤中Pb、Cd对大蒜的潜在污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敏  郑绍建  胡霭堂  赵秀兰  张航宁  
采用小麦悬浮细胞系研究镉、磷在细胞中的积累和分布特性及交互作用。共设置两组试验:一组设4个镉水平(0,50,100,180μmol/L)和1个磷水平(2.5mmol/L),主要研究镉对磷在细胞内积累和分布的影响;另一组设3个镉水平(0,50,180μmol/L)和2个磷水平(0.5,2.5mmol/L),以研究镉、磷的交互作用。细胞在含有不同镉、磷浓度的MS培养基中处理7d。结果表明,介质中镉抑制了细胞的生长,而增加磷能部分地抵消其抑制作用。细胞含镉量随外施镉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含磷量却随之下降。无论是低镉还是在高镉条件下,提高供磷水平均能抑制细胞对镉的积累,但大部分镉截留在细胞壁内。同时,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静  刘宝存  孙明德  
通过池栽试验 ,研究了冬小麦的需硫规律。结果表明 :供硫充足的小麦 ,植株硫的累积呈一单峰曲线 ,在拔节至抽穗期吸收量最高。而全硫含量在返青起身期有一个高峰 ,之后随着小麦的生长而逐渐降低。供硫不足时 ,小麦硫的吸收量显著降低 ,在拔节至抽穗期吸收量很低 ,而在其前后出现 2个高峰。小麦吸收到体内的硫达到一定浓度后 ,即使增加土壤硫的供给 ,植株硫的吸收过程也不会增强。如果土壤缺氮 ,即使供硫充足 ,植株也会缺硫。硫在小麦各器官的分配随生育期变化 ,供硫充足的小麦叶片的硫浓度保持最高 ,但叶片中硫的分配比例只在抽穗前最高 ,成熟过程中叶片中有部分硫运出。抽穗后茎的累积量迅速上升 ,分配比例最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钾效率系数 (EI)和施钾效率 (KE)能很好评价小麦品种在钾缺乏条件下的钾营养效率 ;钾高效品种能在缺钾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 ;钾低效品种EI值小 ,但KE值大 ,施钾能获高产 ;钾高效品种在钾缺乏或充足条件下均能维持功能叶 ( 3~ 4叶 )中较高的钾含量 ,功能叶中 (第 3~ 4叶 )钾含量始终高于心叶和幼叶 ,钾运转系数低 ,可能是其根系吸钾能力强 ,因而能及时弥补功能叶的钾输出 ;钾高效品种籽粒中钾积累量及其占总量的百分数较高 ;钾低效品种植株功能叶中的钾含量低 ,茎、叶间钾含量差异小 ,只有在钾充足条件下 ,较多的钾积累在穗中 ;小麦品种钾营养效率与植株钾积累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伟  高宛莉  杜瑞卿  李丹丹  刘海伟  赵光骞  
【目的】研究铅(Pb)对日本枥木三樱椒(以下简称三樱椒)生理生长的影响,揭示三樱椒对Pb的吸收特征。【方法】选用三樱椒作为试验材料,在供试土壤(Pb本底含量为41mg/kg)中添加Pb,使土壤中的Pb含量分别为41(CK),291,541,791,1041,1541,2041,2541,3041和3541mg/kg,测定三樱椒的植株高度、单株干物质量、CAT、POD、SOD、MDA、净光合速率(Pn)及根、茎、叶、果实中Pb含量等指标。对植株高度、单株干物质量与土壤Pb含量的关系建立分段函数;依据CAT、POD、SOD、MDA、Pn5个指标随土壤Pb含量的变化,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同时对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