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2)
- 2023(19014)
- 2022(16011)
- 2021(14540)
- 2020(12326)
- 2019(27587)
- 2018(27121)
- 2017(51600)
- 2016(28320)
- 2015(31347)
- 2014(31054)
- 2013(30343)
- 2012(28054)
- 2011(25610)
- 2010(25830)
- 2009(24635)
- 2008(23717)
- 2007(21511)
- 2006(18964)
- 2005(17409)
- 学科
- 济(122000)
- 经济(121853)
- 管理(81542)
- 业(74719)
- 企(61822)
- 企业(61822)
- 方法(47410)
- 数学(41506)
- 数学方法(41154)
- 中国(34758)
- 财(33125)
- 农(30869)
- 融(30000)
- 金融(29992)
- 银(28847)
- 银行(28776)
- 制(28252)
- 行(27653)
- 地方(27102)
- 业经(26080)
- 学(25952)
- 贸(22076)
- 贸易(22060)
- 易(21435)
- 务(20716)
- 财务(20662)
- 财务管理(20614)
- 农业(20280)
- 体(19718)
- 企业财务(19560)
- 机构
- 学院(400552)
- 大学(398546)
- 济(169854)
- 经济(166257)
- 管理(145070)
- 研究(140294)
- 理学(123864)
- 理学院(122490)
- 管理学(120303)
- 管理学院(119610)
- 中国(111762)
- 科学(85661)
- 京(83067)
- 财(80975)
- 农(74714)
- 所(72790)
- 研究所(65895)
- 中心(65528)
- 财经(63560)
- 业大(62148)
- 江(61545)
- 农业(59041)
- 经(57437)
- 经济学(53958)
- 北京(51925)
- 院(49855)
- 范(49593)
- 州(48946)
- 师范(48919)
- 经济学院(48486)
- 基金
- 项目(263120)
- 科学(204654)
- 基金(189599)
- 研究(187757)
- 家(167463)
- 国家(166062)
- 科学基金(140108)
- 社会(120032)
- 社会科(113780)
- 社会科学(113747)
- 省(104526)
- 基金项目(99807)
- 自然(90124)
- 自然科(88066)
- 自然科学(88036)
- 划(87479)
- 自然科学基金(86480)
- 教育(86249)
- 资助(77503)
- 编号(75268)
- 成果(61701)
- 重点(60316)
- 部(57329)
- 发(57129)
- 创(55198)
- 课题(53107)
- 创新(51823)
- 科研(50824)
- 国家社会(50028)
- 制(49387)
- 期刊
- 济(192277)
- 经济(192277)
- 研究(119216)
- 中国(82294)
- 学报(69614)
- 农(68434)
- 财(65053)
- 科学(60059)
- 管理(53587)
- 融(52224)
- 金融(52224)
- 大学(51585)
- 学学(49396)
- 农业(44648)
- 教育(38700)
- 技术(33180)
- 财经(32757)
- 经济研究(32352)
- 业经(29861)
- 经(28224)
- 问题(24570)
- 业(23333)
- 版(20567)
- 贸(20349)
- 技术经济(19603)
- 理论(18781)
- 统计(18325)
- 商业(18110)
- 国际(18085)
- 科技(17839)
共检索到611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黎 王有贵
本文运用货币流通的分析方法 ,从基础货币和信贷货币两个方面分析货币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制度背景下的货币金融机制来说明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作用方式和效果 ,明确了货币供给和金融机制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当前中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试图改进金融部门效率的同时还要兼顾宏观层面的经济稳定 ,并且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货币流通 货币供给 金融机制 总需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本文试从金融体制转轨的角度分析资金这一社会最稀缺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所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同样在此框架内讨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牛兵
本文对新一轮价格水平上涨背景下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上证综指、商品价格和住房销售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冲击中,商品价格和住房销售指数对货币供给有正的响应,而通货膨胀和上证综指响应波动起伏。因此文章提出在房地产价格受政策限制条件下,发展商品衍生品市场也是宏观调控可选择方法之一。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雁
文章将通胀预期、汇率与资产价格在内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引入IS-Philips模型推导了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数据实证比较了央行考虑不同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规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采用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刻画了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性的资产价格波动与实际产出和通胀率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股价和房价对产出和通胀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央行考虑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会显著降低产出和通胀率的波动,而不考虑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更大损失。相对股价而言,房价波动对产出和通胀率的影响更大。相对于严格的通胀目标制而言,混合通胀盯住制有利于降低产出和通胀波动,更适合我国国情。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 模拟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莹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压力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这一问题倍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构建了时变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并通过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体系运行状态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非线性:在金融压力时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弱化。这意味着此时,中央银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关键词:
金融压力 货币政策 非线性 MS-VAR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吕江林 郭珺莹 张斓弘
通过建立表征央行数字货币影响经济主要机制的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程度指数,并合理引入利率走廊机制,构建DSGE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与金融效应,结果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波动,但会对央行数字货币等若干重要金融变量产生较明显影响并且会使货币乘数不确定性增加;央行数字货币的利率可作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其与常备借贷便利可形成利率走廊机制,更有效地调节经济;在利率走廊机制下,受到负向生产技术冲击后,商业银行存款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谨慎调节利率走廊宽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多以SLF和MLF等能直接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工具应对生产技术等负向冲击;同时,商业银行应随活期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程度的提高,积极采取措施吸收存款以提高竞争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樊纲
一、中国的经济尚未摆脱以往的循环模式中国自从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分别是1978—1982,1983—1987,1988—1991年的波动。从1992年起,经济增长的热度回升,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波动周期,也就是进入了第四次周期。在当前宏观经济稳定问题再次突出出来的时候,及时对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一些回顾、比较与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运动的特点与问题,有一更清醒、更正确的理解,制定更好的反周期对策。以往的波动及其原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建军
<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明
超量货币供应下宏观经济稳定的实证分析●黄明[博士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西安710061]贷款限额管理是我国中央银行长期以来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总量控制的一项强有力的计划调控手段。但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和市场间接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洪庆 邓瑛
当前中国股市暴涨暴跌从而偏离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协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及投资之间完全没有协整关系,与消费支出之间有弱协整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检验了近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反经济周期现象和"政策市"现象。中国金融市场的这种反经济周期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缺陷:股票市场规模小、股市的投机色彩浓重、股市微观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相背离。因此,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可以将一个包含了股市稳定的长期的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新的名义锚。
关键词:
股票价格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协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晓辉
对1952~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时间序列的数据生成过程是否具有非平稳性或分段趋势平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10个被检验的总量时间序列中,有9个总量是分段趋势平稳的,即这些总量是围绕着一个断点或两个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
关键词:
结构断点 单位根 分段趋势平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学彬
对我国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和价格波动关系的模拟分析陈学彬ASimulativeAnalysisoftheRelationsbetweenMoneySupply,MacroceconomyandPriceFluctuationinChina¥(ChenX...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扬
文章以物价的走势为线索 ,分析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进而从货币供应、存贷款结构、利率、国际收支状况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金融形势 ,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形势 金融形势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