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4)
2023(5618)
2022(4632)
2021(4089)
2020(3403)
2019(7343)
2018(6961)
2017(12996)
2016(7217)
2015(7487)
2014(7127)
2013(6931)
2012(6356)
2011(5654)
2010(5354)
2009(4774)
2008(4666)
2007(3854)
2006(3183)
2005(2575)
作者
(24349)
(20402)
(20366)
(18922)
(12710)
(10080)
(8895)
(8209)
(7742)
(7013)
(6948)
(6613)
(6594)
(6579)
(6371)
(6235)
(6127)
(6122)
(5806)
(5723)
(5463)
(4997)
(4665)
(4660)
(4589)
(4468)
(4463)
(4423)
(4359)
(4138)
学科
(25438)
经济(25408)
管理(20350)
(20210)
(15383)
企业(15383)
方法(12609)
数学(11496)
数学方法(11419)
(8145)
(7344)
(7106)
贸易(7106)
(6954)
(6941)
中国(6150)
业经(5997)
农业(5833)
技术(4914)
(4696)
财务(4695)
财务管理(4690)
环境(4678)
企业财务(4472)
(4408)
(4029)
产业(3955)
(3852)
地方(3814)
(3681)
机构
大学(102682)
学院(102359)
(40026)
经济(39389)
管理(37742)
研究(37409)
理学(34100)
理学院(33688)
管理学(32965)
管理学院(32816)
(30678)
科学(27684)
中国(25497)
农业(24977)
业大(24612)
(20922)
(20797)
研究所(19746)
农业大学(17183)
中心(16321)
(15964)
(13945)
财经(13668)
(13648)
(13429)
(13277)
(12933)
实验(12702)
科学院(12701)
(12645)
基金
项目(80887)
科学(61974)
基金(59855)
(57354)
国家(56896)
研究(48114)
科学基金(46773)
自然(33800)
自然科(33065)
自然科学(33049)
基金项目(32519)
自然科学基金(32496)
(32102)
社会(31812)
社会科(30254)
社会科学(30245)
(27724)
资助(23419)
教育(21175)
计划(18878)
重点(18743)
科技(17546)
(17267)
(16962)
科研(16708)
(16665)
(16334)
创新(16240)
编号(16230)
(14810)
期刊
(36048)
经济(36048)
学报(29105)
(26830)
科学(22947)
研究(22641)
大学(20221)
学学(19895)
农业(18033)
中国(16055)
管理(11688)
(11469)
(10151)
业大(9215)
农业大学(7734)
(7393)
经济研究(6925)
业经(6824)
林业(6754)
科技(6728)
财经(6462)
(6320)
金融(6320)
技术(5633)
(5481)
中国农业(5410)
自然(5330)
问题(5252)
商业(5227)
资源(4547)
共检索到132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自成  黄平俊  苏富强  李桂湘  王勇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常规采烤方法相比,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有助于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淀粉含量,而总氮 及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2)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明显提高了上部烟叶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类 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各类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但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占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比例与常规采收方式相比差别不大。说明上部烟 叶带茎烘烤能够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3)上部烟叶带茎烘烤可以明显提高上部烟 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振国  李建平  孙光伟  陈国权  孙敬国  
烤烟上部烟的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上部烟6片烟的不同采收方式来研究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摘叶(T2)和带茎采收(T3)更助于烟叶成熟度提高;用工量及烘烤能上,一次性摘叶(T2)其值分别为2.11和1.68元/kg,低于带茎采收(T3),其二者差异显著,而与成熟1片采收1片(T1)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率,中等烟比率和均价均在数值上均表现为T3>T2>T1,但一次性摘叶(T2)和带茎采收(T3)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摘叶(T2)和其他两个处理相比,能够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其含量为2.96%,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则有所增加,含量分别为27.92%和23.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丽  黄永成  童旭华  牛志信  刘霞  宫长荣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6片叶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和带茎秆采收,烤后烟叶的香味品质均优于常规采烤方法,其中以打顶后68 d带茎采收处理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打顶后68 d带茎采收处理明显提高了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量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4类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略低;同时,该处理烤后烟叶颜色橘黄,组织结构疏松,油分足,色度强,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显著降低淀粉、蛋白质含量,烟叶的平衡含水率、叶质重、填充值均得到改善且在适宜范围内,显著提高了烟叶均价及产值。表明上部叶带茎秆烘烤能够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焱  和健森  苏家恩  陈洁  王龙昌  邹聪明  
采取常规采收、除芽采收(T1)和留芽采收(T2)3种采收方式,测定K326烤烟的农艺性状、化学指标、经济指标,分析采收方式对K326上部烟烘烤过程中挂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芽采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单叶质量、挂灰程度均比常规采收降低,其中淀粉含量和挂灰程度分别降低60.6%和59.7%;除芽和留芽采收处理烟叶的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含量较常规采收降低,留芽采收较常规采收分别降低9.4%、8.3%和9.1%。与常规采收相比,留芽采收能提升4%的上部烟均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潘文杰  宫长荣  耿召良  孙福山  雷波  赵会纳  谢已书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伟  张玺  余金恒  陈长清  代丽  宫长荣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A)、水杨酸(B)、赤霉素(C)、乙烯利(D)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潜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水杨酸对烤烟上部叶烟潜香物质影响最大,总酚、芸香苷、绿原酸、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最高;高浓度的脱落酸对烤烟上部叶烟香气物质总量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也均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继旭  张忠锋  刘文涛  谭效磊  张兴  宗浩  窦玉青  
【目的】为探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组织结构的生长发育特点,明确光照强度对烤烟叶片物理性状的影响。【方法】大田试验设计了4种不同光照强度,对4个不同时期的烤烟中部和上部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结果】随着光照强度减弱,烤烟中部叶片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叶片厚度均呈下降趋势,烤烟上部叶片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叶片厚度在圆顶期和成熟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中上部叶的叶宽、叶面积、单叶重及叶面密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含梗率、拉力值和平衡含水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烤烟种植合理区划和制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海业  高卫锴  周立非  李谨成  王稼良  邵建平  韩小渊  李亚兵  王维  
为探究烟苗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23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叶龄烟苗统一移栽,测定移栽后大田各生育时期的光合物质生产及烤后烟叶产质量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烟苗成活率有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而大田生育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烤烟田间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在生育期LAD表现为先下降又升高,而各处理生育期总LAD最高的是5叶移栽烟苗,比6,8叶移栽分别高出20.14%,14.82%。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有先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慧  李伏生  韦彩会  余江敏  韦建玉  曾祥难  欧清华  
【目的】为寻找烟田节水调质灌溉方式的理论依据,本文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研究不同沟灌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低肥和高肥条件下进行3种不同沟灌方式即常规每沟灌水(CF),固定隔沟灌水(FFI)和交替隔沟灌水(AFI)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产量和烟叶的化学成分。【结果】AFI和FFI处理在减少40%灌水量条件下,与CF相比,在低肥和高肥时AFI处理的烟叶产量分别提高7.8%和8.5%,单位肥料烟叶生产量分别提高7.9%和8.6%;而FFI处理的烟叶产量分别下降0.4%和1.7%,单位肥料烟叶生产量分别下降0.5%和1.8%。且低肥处理的单位肥料生产量均比高肥处理高。同时,AFI处理能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爱华  王松峰  宫长荣  
 研究了氮素用量对烤烟上部叶片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升高,且各个处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打顶后20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各处理PAL活性均从打顶开始逐渐升高,并在打顶后30d达到高峰,随后迅速降低;氮用量对总酚、绿原酸、类黄酮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氮用量高的处理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烤后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芳香值以施氮量45.0kg/hm2时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凯伦  李司童  李本晟  吴薇  韦成才  袁帅  牛玉德  杜鸿波  张立新  
【目的】在南郑烟区采用大田试验于烤烟打顶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研究其对烤烟上部烟叶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当地木醋液的适宜施用浓度并探寻其作用机理。【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CK(清水)、T1(稀释100倍木醋液)、T2(稀释300倍木醋液)、T3(稀释500倍木醋液)、T4(稀释700倍木醋液),于打顶当天、打顶后10、20、30 d喷施。【结果】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能提高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含量,全氮含量及全钾含量,并以烤烟生长后期效果显著;茎围、有效叶片数及叶面积有所提高,且以高浓度木醋液效果显著;适宜浓度木醋液可提高烤烟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糖碱比,降低淀粉、烟碱含量,平衡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品质。【结论】以喷施稀释300倍木醋液效果最佳,适合当地用量应用推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二登  李军营  马俊红  李向阳  晋艳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猪粪、未腐熟肥和腐熟肥等4种有机肥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4种有机肥对初烤烟叶糖类和淀粉的积累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烟叶总氮和烟碱的累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玉米秸秆处理烟叶两糖差和氮碱比较其他有机肥处理更为协调。各有机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分别增加了12.3%~35.3%、0~48.5%和14.7%~667.4%,总氮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1%和20.6%~69.8%;玉米秸秆、猪粪和未腐熟肥施用对烟叶酸性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者与对照相比,不同部位叶片酸性成分总量分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娅北  娄晓平  张保全  孙占伟  周中宇  赵东方  赵贵斌  邱坤  
【目的】为明确返青烟、多雨寡照烟及过量施肥烟叶等不同素质上部烟叶烘烤特性。【方法】采用暗箱和电烤箱的方法研究了红花大金元不同素质上部叶的变黄特性、失水特性以及烘烤过程中烤烟水分、颜色、色素的动态变化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在暗箱及烘烤试验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变黄速度较慢,失水速度较快,多雨寡照烟叶变黄速度较快,失水速度较慢;烘烤过程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慢,多雨寡照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快;淀粉含量多肥>返青>多雨寡照;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雨寡照>多肥>返青;烤后烟叶质量多雨寡照、过量施肥烟叶挂灰、黑糟烟比例较高,返青烟叶烤青烟比例较高。【结论】返青烟叶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良好,多雨寡日照烟叶易烤性较好而耐烤性较差,过量施肥烟叶难变黄、易变褐,易烤性耐烤性均较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其烘烤特性进行烘烤工艺的调整,从而提高烤后烟叶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硕  黄克久  汪代斌  陈少鹏  汪真增  郭保银  江厚龙  杨超  宋朝鹏  
以K326上部叶为材料,电加热密集烤箱烘烤,分别于变黄前期(020 h)和变黄中期(2044 h)对烟叶进行失水15%20%处理,研究烘烤过程烟叶水分、淀粉代谢、细胞壁物质、形态收缩及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变黄前期和中期失水处理,烟叶的失水速率较常规烘烤(对照)降低30%45%,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烟叶淀粉酶活性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31%、纤维素含量降低30%,而变黄中期失水处理烟叶较对照整体相差明显;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烟叶横向收缩率、纵向收缩、横向卷曲度和纵向卷曲度显著大于对照。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体渊  王炽  陈兴位  闫辉  陈泽斌  靳松  李枝武  倪明  
为促进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协调和最优化,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87为材料,处理留叶数分别为1622片/株。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对不同烤烟品种的影响不同,从经济性状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2、20、18片/株;从化学成分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0、16或18、20片/株。从评吸质量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1、17、20片/株。综上所述,难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