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6)
2023(6952)
2022(5823)
2021(5316)
2020(4518)
2019(9856)
2018(9614)
2017(18064)
2016(10156)
2015(10608)
2014(10312)
2013(10084)
2012(9310)
2011(8273)
2010(8089)
2009(7219)
2008(7030)
2007(6110)
2006(5192)
2005(4381)
作者
(31995)
(26582)
(26581)
(24917)
(16683)
(13027)
(11788)
(10617)
(10086)
(9242)
(9207)
(8808)
(8524)
(8402)
(8361)
(8348)
(8049)
(7913)
(7595)
(7579)
(7027)
(6561)
(6445)
(6112)
(6059)
(5857)
(5836)
(5807)
(5388)
(5374)
学科
(37057)
经济(37017)
管理(27947)
(27369)
(21663)
企业(21663)
方法(17187)
数学(15403)
数学方法(15301)
(11174)
(11036)
中国(10127)
(9696)
业经(8350)
(8336)
贸易(8334)
(8148)
(8123)
农业(7353)
(7139)
财务(7127)
财务管理(7117)
产业(6961)
企业财务(6810)
地方(6718)
(6501)
银行(6449)
技术(6411)
环境(6133)
(6127)
机构
学院(140278)
大学(140069)
(56272)
经济(55260)
管理(52061)
研究(50763)
理学(46064)
理学院(45510)
管理学(44603)
管理学院(44374)
中国(36587)
(35115)
科学(35079)
(29356)
业大(28768)
农业(28266)
(27371)
研究所(25647)
(24258)
中心(22465)
(20089)
财经(19942)
农业大学(19001)
(18645)
(18254)
北京(17903)
经济学(17425)
(17044)
(16356)
科学院(16114)
基金
项目(104681)
科学(81004)
基金(76242)
(71254)
国家(70672)
研究(67545)
科学基金(58587)
社会(43707)
(41796)
社会科(41567)
社会科学(41557)
基金项目(41109)
自然(40568)
自然科(39667)
自然科学(39649)
自然科学基金(38997)
(35886)
教育(30655)
资助(30306)
编号(24606)
重点(24431)
计划(22706)
(22355)
(22272)
(22231)
科研(20970)
创新(20893)
科技(20743)
(19919)
国家社会(18749)
期刊
(54452)
经济(54452)
研究(35449)
学报(33303)
(30367)
科学(27158)
中国(24789)
大学(23597)
学学(22947)
农业(20337)
(18350)
管理(17256)
(11586)
(10716)
金融(10716)
教育(10225)
经济研究(10084)
技术(10004)
业经(9747)
业大(9726)
财经(9624)
(8486)
(8282)
科技(8270)
农业大学(8110)
问题(7687)
林业(7587)
商业(7118)
技术经济(6430)
统计(6192)
共检索到19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卜文圣  许涵  臧润国  丁易  张俊艳  林明献  
以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老龄林及经过择伐和皆伐后自然恢复约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和样地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不同干扰方式对群落组成及谱系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扰方式下环境因素对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历经40年的恢复,2种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次生林不同径级(1≤DB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易  臧润国  
比较3种采伐方式(重复采伐、径级择伐和采育择伐)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恢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采伐后(20~25年)的山地雨林恢复群落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小径级(胸径<10cm)的长寿命先锋种增加;与老龄林相比,径级采伐和采育择伐没有增加伐后林中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3种采伐恢复林中幼树和小树的物种累积速度低于老龄林;森林采伐后恢复群落中的个体密度显著高于老龄林,但胸高截面积显著低于老龄林;伐后林群落中胸高截面积减少最多的为采育择伐,其次为径级择伐和重复采伐;森林采伐恢复群落内长寿命先锋种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胸高截面积均增加,而后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乔婷  雷渊才  陈巧  王继红  
以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山地雨林原始林为对象,实施了择伐强度为0.0%(未采伐)、30.7%(低择伐强度)、45.3%(中择伐强度)、53.5%(高择伐强度)4种试验,观测和分析了择伐后13年间各种试验类型的乔木总碳储量、枯死木碳储量、进界木碳储量、保留木碳储量、树种组碳储量和径级碳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大,中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低;低强度择伐和未择伐林分的保留木碳储量增长率、总碳储量增长率高于中高强度择伐林分;进界木碳储量比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0%左右采伐强度是树种组碳储量增长较理想的强度;45 cm及以下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土寿  李意德  陈德祥  许涵  林明献  
通过样地调查和取样测定,运用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检验和聚类分析方法,以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0501,植被类型代码)为对照,对热带山地雨林皆伐后的天然更新林(0502)、皆伐炼山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0503)和皆伐炼山后种植人工林(0504)等3种次生林的土壤物理差异和恢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山地雨林采伐更新造成土壤密度的增加和表层毛管孔隙度的差异,进而引起总孔隙度的变化,影响0~40 cm土层的最小持水量及20~40 cm土层的毛管持水量;皆伐天然更新措施(0502样地)的土壤质地较好,表层土粒淋洗下移较少,整个剖面土壤毛管孔隙度较高,土体发育良好,具有很强的持水保水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陈永富  杨彦臣  杨秀森  李大江  
测定了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择伐强度经营试验初期土壤 C、N含量及其储量 ,结果表明 :原始热带山地雨林土壤 C、N背景值分别为 10 8.91t· hm-2 、9.58t· hm-2 ,表层 50 cm土壤 C储量占深 10 0 cm土层 C储量的 77.6 % ,相应的 N储量占 73.8% ;30 %、50 %择伐强度经营 5个月后林地土壤 C储量分别比原始林降低 4 .5%和 5.3% ,但 30 %强度经营林地土壤 C/N接近未采伐的原始林。结果可作为对热带山地雨林选取持续经营模式的动态参考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刘静艳  余世孝  杨秀森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彦承  张炜银  林瑞昌  杨秀森  
霸王岭林区是海南岛最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在该区,现存分布面积最广、资源数量最大的是热带山地雨林的各种伐后林。以霸王岭分布最广的以陆均松(Dacridium pierrii)为主的山地雨林的伐后林为对象,研究了其组成、径级、高度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对比分析了伐后林与原始林以及伐后林不同类型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原始热带山地雨林经采伐后中小乔木和灌木的优势度增大,而大乔木树种的优势度则明显下降。阳性树种的种类、数量和相对重要性随采伐破坏的程度而增加。伐后林中矮、小树木在林分中比例随采伐破坏的程度增加,而高、大树木,特别是进入主林层树木的比例则随采伐破坏的程度明显下降。从林分测树因子的变化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宏伟  胡远满  常禹  布仁仓  李月辉  刘淼  
采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在无采伐和皆伐、二次渐伐和择伐共4种预案下300年内森林可燃物与林火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采伐降低了森林细可燃物的载量,但不同采伐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采伐增加了粗可燃物的载量,皆伐方式增加最明显;采伐导致了林火面积和火烧频率的增加,增加了森林的起火可能性,择伐方式下森林的起火可能性最低;采伐提高了森林的火险等级,择伐方式下森林的火险等级最低。因此,建议森林管理者在采伐量一定的条件下采用择伐方式,降低人类采伐活动和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进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景军  肖文发  罗菊春  
本文综述了广布于欧亚大陆与北美的云冷杉林的以往研究成果 ,尤其是其更新与生境对不同采伐方式的反应 ,揭示了云冷杉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新年  邱仁辉  杨玉盛  何宗明  林海明  
选择5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作业与采伐强度为30%的择伐作业,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变化程度的比较。在考虑各种作业的集材量和集材道面积的情况下,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认为,以皆伐作业手扶拖拉机集材为最大,其次为皆伐作业土滑道集材,其余依次为皆伐作业半悬索道集材,皆伐作业手拉板车集材,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最低为择伐作业人力集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莫锦华  罗文  洪小江  蒋忠亮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家鸣  许涵  李意德  林明献  周璋  骆土寿  陈德祥  
【目的】探讨热带山地雨林不同地形条件下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差异,评估物种与地形关联性,为进一步探索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共存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及其290种木本植物(胸径≥1 c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样地每块20 m×20 m样地的平均海拔、坡度和凹凸度3个地形指标进行C-均值模糊聚类,将60 hm2大样地分为不同地形类型,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的差异;采用Torus转换检验,对大样地中胸径≥1 cm的独立植株且种群个体数量大于6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邱坚锐  吴仲民  周铁峰  
3a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区岩石、土壤及水化学质流含量的检测 ,雨林集水区降雨、总径流水体 COD、NH+4 - N、酚、Zn、Cu、Pb、Cd、Ni的加权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质 类标准 ;岩石组成属钾长石类 ,其 8项测定的重金属中 Zn、Mn、Pb含量相对较高 ,水质迁移中以溶解、水解及氧化为特征 ;在降雨—径流水循环中 ,山地雨林冠层减少降雨中 COD、NH+4 - N、酚、Zn、Cd、As、Ni、Fe浓度含量范围在 32 %~ 82 % ;土壤层对进入林内的雨水中的 COD、Cu、Zn、Mn、Fe产生吸附效应 ,雨林系统对降雨中 COD、NH+4 - N、酚、Cu、Zn、Cd...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杨怀  
研究热带雨林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探索土壤碳库增汇措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北纬5°至20°森林经受更加频繁或猛烈的飓风或台风袭击。尖峰岭是海南岛目前热带森林保存最为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而热带山地雨林则是尖峰岭地区发育最为完善、结构最为复杂的类型,且时常遭受台风威胁。本研究依托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的60 ha热带山地雨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林窗特征和林窗内外环境异质性,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土壤全氮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润国  
以海南岛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为对象 ,测定了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林分斑块内的光照、空气温度以及土壤不同层次内的温度因子 ,分析了其日变化规律 ,讨论了森林群落内环境因子异质性对群落内物种共存和多样性维持的意义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内光照与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不同 .林隙阶段内光照的强度及其变动幅度都远大于其它 3个阶段 ,而且林隙内不同部位光照的日变化规律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森林循环各阶段斑块内光照强度及其变动幅度的大小顺序为林隙阶段 (G) >衰退阶段 (D) >建立阶段 (B)≥成熟阶段 (M) .不同斑块之间的气温基本上呈现出M >B >D >G的总趋势 .不同阶段斑块内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