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5)
2023(11464)
2022(9859)
2021(8913)
2020(7898)
2019(17974)
2018(17423)
2017(32973)
2016(18586)
2015(20976)
2014(21010)
2013(20786)
2012(19716)
2011(17968)
2010(17708)
2009(16752)
2008(16839)
2007(15319)
2006(13315)
2005(12009)
作者
(60740)
(51038)
(50842)
(48277)
(32279)
(24868)
(23075)
(20167)
(19235)
(17962)
(17536)
(17015)
(16523)
(16354)
(16159)
(16156)
(15920)
(15213)
(14832)
(14745)
(13247)
(12605)
(12425)
(11770)
(11601)
(11403)
(11317)
(11214)
(10617)
(10563)
学科
(73791)
经济(73671)
管理(51419)
(49717)
(39388)
企业(39388)
方法(35767)
数学(31797)
数学方法(31475)
(21544)
(21373)
(20089)
中国(18918)
(15812)
(15713)
贸易(15711)
(15293)
业经(15278)
农业(14091)
地方(13485)
(12332)
财务(12307)
财务管理(12269)
(11737)
银行(11663)
企业财务(11623)
(11308)
金融(11306)
(11075)
环境(11053)
机构
大学(280102)
学院(276451)
(109797)
经济(107501)
研究(101312)
管理(100143)
理学(86855)
理学院(85730)
管理学(84016)
管理学院(83524)
中国(74126)
科学(68750)
(65257)
(60073)
(55618)
农业(52516)
业大(52018)
研究所(51270)
(49859)
中心(45818)
(42134)
财经(39757)
北京(37607)
(36075)
(36014)
(35021)
师范(34407)
农业大学(34301)
经济学(34049)
(33571)
基金
项目(190970)
科学(146584)
基金(138129)
研究(126735)
(126690)
国家(125635)
科学基金(103353)
社会(79089)
(74764)
社会科(74757)
社会科学(74730)
基金项目(73443)
自然(71277)
自然科(69579)
自然科学(69547)
自然科学基金(68357)
(64982)
教育(57818)
资助(56954)
编号(48584)
重点(44361)
(41800)
(40761)
计划(40078)
(39193)
成果(39056)
科研(38478)
创新(36854)
科技(36004)
课题(34716)
期刊
(116171)
经济(116171)
研究(74593)
学报(60502)
(57807)
中国(52912)
科学(50373)
大学(43155)
学学(41296)
(38834)
农业(38808)
管理(33773)
教育(23467)
(22974)
金融(22974)
(21679)
技术(20352)
财经(19906)
经济研究(19235)
业经(18811)
(17028)
业大(16736)
(16481)
问题(16011)
科技(14092)
农业大学(14037)
(13198)
技术经济(13178)
统计(12521)
林业(12409)
共检索到400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小晶  蔡捡  刘金平  李莹  曾晓琳  
通过设置5个遮阴梯度,对盆栽荩草进行遮阴胁迫处理2个月后,测定根、茎、叶、花、种子等构件的数量性状及生物量,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遮阴度对荩草生长及生物量分配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遮阴对荩草构件性状有显著影响,对叶性状影响为单株总叶数>叶宽>叶长>叶厚,对茎性状影响为总茎长>自然高度>节间长>节数>主茎直径>分蘖数>主茎长,对根性状影响为最长根长>单株根数>总根长>根体积,对花序性状影响为种子数>穗节数>花序长>穗柄长>花序数;2不同遮阴度对荩草构件性状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同构件性状对遮阴度的响应能力差异显著;3遮阴对荩草构件生物量累积影响顺序为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花序生物量>根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谢瑞娟  张小晶  刘金平  游明鸿  郭海燕  
以具边坡草坪开发潜力的野生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为材料,设干旱[饱和持水量的81.75%(水分充足,W_0)、65.18%(轻度干旱,W_1)、43.64%(中度干旱,W_2)和27.88%(重度干旱,W_3)]和遮阴(0,10%,30%,50%,70%)及交互组合分析干旱和遮阴对荩草构件形态、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遮阴、干旱和遮阴协同处理对荩草构件形态有显著影响(P<0.05),干旱对根的影响大于茎叶,遮阴对茎和叶影响大于根,协同处理对叶影响大于根和茎;W_2或W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海燕  刘航江  刘金平  游明鸿  谢瑞娟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为材料,设置不同遮阴度(0、25%、50%、75%),测定雌、雄株的构件性状、水分分配、生物量结构及根冠比,分析遮阴对葎草结构形成和生长策略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遮阴对葎草叶性状的影响为叶宽>叶长>叶厚,对茎性状的影响为茎长>茎径>节间长,叶长、叶宽、茎长和节间长存在性别差异(P<0.05);遮阴对单叶面积、总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遮阴可增加雌株但显著减小雄株的总叶面积(P<0.05);遮阴对单株生物量、茎叶水分含量和生物量分配及单株根冠比有显著影响(P<0.05),虽雄株总生物量显著大于雌株,但雌株茎分配显著大于雄株,且叶、根分配无性别差异。雌、雄株采用改变构件性状和生物量结构,形成与性别分化匹配的对不同遮阴度的生长策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晓琳  王大伟  刘金平  刘黎  马勇  
以3个坡向退化边坡草坪中入侵的野生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茎、根等数量和质量性状、植株生物量累积和分配比及水分含量,分析坡向对荩草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和水分配比的影响,研究荩草对异质生境的生长策略及应对能力。结果表明:1)坡向对光照强度、土壤含水及土层厚度有显著影响(P <0.05),阳坡和阴坡植株含水量大于半阴坡,阳坡水分优先向茎分配,阴坡则优先向根分配。综上,荩草可依坡向生境调整生长策略,在3个坡向上形成生长良好的优势种,适合在边坡草坪建植中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芝  王立红  孔德鹏  樊哲儒  张跃强  李剑峰  王重  高新  时佳  赵奇  陈阜  
为探究氮肥对不同遮阴程度下冬小麦群体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新冬20号’为材料,设置4种遮阴处理(不遮阴(S_0)、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_1)、遮阴20%~50%(S_2)、遮阴30%~75%(S_3),遮阴均从拔节期至成熟期)和4个氮肥水平(不施肥(N_0)、拔节期(遮阴后)追施纯氮103.5(N_1)、138.0(N_2)、172.5kg/hm~2(N_3)),测定小麦群体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光合势(PP)、干物质积累量、生殖器官与营 养 器 官 质 量 的 比 例(RVR)和 产 量 等 指 标。结 果 表 明:遮 阴 显 著 降 低 冬 小 麦 群 体 的 CGR、NAR、干物质积累量、RVR及产量;轻度遮阴(S_1)显著提高冬小麦的 PP。在轻度遮阴(S_1)条件下,N_2和 N_3处理的冬小麦拔节-开花期 CGR 均显著高于 N_1和 N_0处理;N_2处理冬小麦开花-灌浆期和灌浆-成熟期 CGR 和拔节-开花期和开花-灌浆期 PP均显著高于 N_0、N_1和 N_3处理;N_2处理冬小麦总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氮肥处理分别增加52.5%、11.2%和16.7%,RVR比 N_1和 N_3分别高3.6%和11.9%;N_2处理冬小麦产量比 N_0、N_1和 N_3分别增加39.8%、7.9%和6.6%。在中度(S_2)和重度(S_3)遮阴条件下,N_0处理的冬小麦拔节-开花期 CGR 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N_1处理小麦的开花-灌浆期和灌浆-成熟期 CGR 分别较 N_0、N_2、N_3处理高28.2%、21.8%、33.5%和266.7%、32.4%、76.1%;拔节-开花期和开花-灌浆期 PP分别较 N_0、N_2、N_3高153.8%、1.0%、6.5%和51.4%、5.1%、12.8%;NAR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降低,各施氮量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产量与拔节-成熟期 CGR、开花-灌浆期 PP、干物质积累量、RVR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轻度遮阴条件下,可通过适量增施氮肥促进冬小麦群体生长速率和开花后光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分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遮阴对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在中度或重度遮阴之下,氮肥对小麦群体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调控效应降低,应适度减少施氮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张露  黄祖春  徐莉  朱照静  李化  曾祥琼  陈典全  甘暁玲  景戌  王易振  
试验采取盆栽,3次重复,以2个不同青蒿为材料,在遮阴和正常两个条件下,研究遮阴条件下青蒿叶片青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可溶蛋白质含量和可溶糖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和丙二醛含量(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遮阴条件下,青蒿叶片青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可溶蛋白质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均减少,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和丙二醛含量(MDA)含量均增加,经过方差分析,2个青蒿材料各项指标遮阴和正常两个条件下差异显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冉  韩博  杨蔚  唐敏  任健  许文花  马向丽  
本研究以混播草坪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遮阴处理(CK、50%、70%)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响应曲线的影响,以期为研究遮阴条件下草坪草耐阴性的内在机理及养护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遮阴处理下高羊茅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b含量显著降低(P <0.05),而多年生黑麦草则相反。4)综合分析认为,高羊茅通过降低生理活动速率来适应荫蔽胁迫,而多年生黑麦草则使叶绿素的合成与分解处于较低的动态平衡来适应荫蔽胁迫,其中多年生黑麦草具有更强的耐阴性。在城市荫蔽环境下的混播草坪,可适当增加混播草坪中多年生黑麦草的比例以提高草坪的外观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强  方辉  陈传信  陈兴武  赛力汗·赛  薛丽华  雷钧杰  
为探明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遮阴50%(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和自然光2种光照条件下各设置5个种植密度:450(M1)、525(M2)、600(M3)、675(M4)和750万株/hm~2(M5),测定不同处理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籽粒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遮阴较自然光条件明显降低籽粒灌浆速率,但最大灌浆速率(V_m)出现的时间(t_m)有所提前,灌浆快增期持续的时间(Δt)缩短1.8~3.6 d;籽粒容重和出粉率的降幅分别为4.98%~6.69%和2.70%~6.39%;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和沉降值明显高于对照各处理,各指标升高幅度依次为:1.60%~12.50%、2.65%~19.03%、2.58%~7.91%和0.16%~11.44%。遮阴下冬小麦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拉伸阻力及最大拉伸阻力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下,但面团吸水率、弱化度及拉伸比明显低于自然光照条件。遮光和自然光最高产量分别为M2处理5 250.26 kg/hm~2和M3处理9 190.07 kg/hm~2,与自然光相比,遮阴导致各密度平均产量降低45.43%,平均生物量降低28.45%,平均收获指数提高23.68%。综合考虑各项品质指标和籽粒产量,在50%遮阴条件下,密度为525万株/hm~2可供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生产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青  梁潘霞  邢颖  姚卓帆  刘永贤  江泽普  
【目的】探讨夏季不同遮阴模式对茶园生境及夏茶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茶树遮阴模式,为广西优质夏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夏季,以金萱茶为试验品种,设置黑色遮阳网2种遮光度(60%和75%)、2种覆盖高度(离地1.3 m和1.8 m处)条件下的4个遮阴处理,即60%遮光度+1.3 m覆盖高度(T1处理)、60%遮光度+1.8 m覆盖高度(T2处理)、75%遮光度+1.3 m覆盖高度(T3处理)和75%遮光度+1.8 m覆盖高度(T4处理),以露天茶园为对照(CK),开展茶园不同遮阴模式栽培试验,分析各处理茶园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等生境指标及夏茶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C、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等品质指标。【结果】不同遮阴模式均能有效减少夏季茶园的光照强度,降低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增加茶园空气相对湿度,改善茶园生境,提高夏茶品质。其中,T3和T4处理改善茶园生境的效果优于T1和T2处理。遮阴25 d后,夏茶的叶绿素总量表现为T3处理>T4处理>T2处理>T1处理,分别较CK显著增加79.66%、56.13%、28.24%和17.31%(P<0.05,下同);茶多酚含量表现为T4处理T2处理>T1处理,分别较CK显著增加14.67%、10.67%、5.78%和4.00%;氨基酸组分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比表现为T4处理>T2处理>T1处理>T3处理,分别较CK增加2.85%、2.75%、1.77%和1.59%;酚氨比表现为T4处理T1处理>T3处理,分别较CK显著增加13.74%、12.73%、10.01%和8.31%;水浸出物含量表现为T4处理>T2 处理>T3处理> T1处理,相较于CK,T4和T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65.53%和16.00%,T3处理减少3.92%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而T1处理显著减少5.28%;各遮阴处理夏茶的咖啡碱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夏季采用75%遮光度+1.8 m覆盖高度的遮阳网遮阴更有利于改善茶园生境,显著提高夏茶综合品质,推荐该遮阴模式作为广西优质夏茶生产的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江波  李钠钾  秦平伟  陈庆明  汪代斌  江厚龙  
【目的】为探究不同地表覆盖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的适应性,本文在重庆市武隆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方法】试验共设置地膜覆盖(T1)、小麦秸秆覆盖(T2)、玉米秸秆覆盖(T3)等3种处理和无覆盖(CK)对土壤温度、含水率、养分状况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地表覆盖栽培具有良好的调温保墒效果,以T2最好,T3次之,覆盖塑料地膜的效果最差。地面覆盖后显著增加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也降低了径流液中硝态氮、全磷和钾离子的浓度,起到了保肥的作用。其中,覆盖秸秆的保肥供肥效果最好,覆盖塑料地膜次之,裸地栽培的效果最差。覆盖地膜降低了土壤生物量碳氮含量,揭膜后又逐渐恢复到裸地栽培水平;覆盖秸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较高,其中覆盖秸秆的效果好于覆盖玉米秸秆。【结论】地表覆盖可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了保水保肥特性,以覆盖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美   吕元亚   秦川   丁波   向欢   余静  
【目的】探讨不同遮阴对皂荚幼苗生长及生理响应机制,以期为皂荚优质种苗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半年生盆栽皂荚幼苗为材料,设置全光照(S0)、30%遮阴率(S1)、60%遮阴率(S2)、90%遮阴率(S3)4个处理,测定和分析遮阴处理后幼苗苗高、地径、新梢长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结果】1)不同遮阴环境下皂荚幼苗的苗高、地径、新梢长度等增长量差异显著,S0处理下皂荚幼苗高径比最小,苗木相对健壮,S3处理下最大,苗木相对纤细;2)叶绿素含量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a/b Chla/b无明显变化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大于0.75,皂荚幼苗在遮阴处理下未受到光抑制;3)SS含量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S0组Pro的含量随遮阴胁迫时间的增加急速降低,6月S0的Pro含量分别是7月、8月的1.45、3.83倍,各遮阴处理组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8月的S1、S2、S3分别较6月增高了17.81%、58.35%、77.15%;4)遮阴处理时MDA含量总体低于S0,POD活性变化与MDA相反,SOD、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5)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的S0、S1、S2和S3隶属度均值分别为0.083 6、0.410 3、0.706 4和0.725 9,S2(60%遮阴度)与S3(90%遮阴度)处理下皂荚幼苗的隶属度均值均较高,表明该处理下苗木综合生长状况最佳。【结论】皂荚幼苗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特性、光合色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系统减轻遮阴胁迫下的伤害,维持细胞正常的生长发育,综合评价表明S2与S3遮阴条件下皂荚幼苗的苗木质量最好,皂荚苗期培育遮阴60%~90%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大川  胡红玲  陈洪  胡庭兴  张健  铁得祥  张成浩  刘喜建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海岩  靳立斌  李波  张吉旺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目的】在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气候条件下,探讨遮阴(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性状及其倒伏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地上第3茎节长、茎节横截面积、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降低,且遮阴时期对其影响表现为S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一  张霞  杨文钰  孙歆  苏本营  崔亮  
【目的】研究在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处理下,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叶片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中国南方丘陵和山区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对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总天数不同的3个参试大豆品种桂夏2号、南豆12和C103进行遮阴,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遮阴(CK)、出苗至盛花期遮阴(VER2)、出苗至鼓粒期遮阴(VER5)和盛花期至完熟期遮阴(R2R8),测定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VER2处理下大豆品种叶面积、叶绿素(a+b)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比对照高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勤操  戴伟东  蔺志远  解东超  吕美玲  林智  
【目的】茶叶生产上常采用遮阴处理来提高其品质,然而,黑暗遮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尚未清楚。本文重点研究黑暗遮阴对茶叶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以期更加详细了解遮阴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方法】利用遮阳网对茶树进行中度(65.0%)、黑暗(99.7%)两个遮阴处理,不遮阴作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多酚、总氨基酸、总黄酮的含量,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茶叶中的主要品质成分进行详细调查。【结果】与对照相比,中度遮阴显著降低了茶叶的总氨基酸、总黄酮含量(P<0.05),轻微降低了总多酚含量,增加了酚氨比;黑暗遮阴显著降低了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了总多酚含量和酚氨比(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两个遮阴处理明显改变了茶树叶片的代谢组。进一步鉴定得到了87个化合物,包括2个生物碱、18个氨基酸、12个儿茶素类、8个儿茶素二聚体类、19个黄酮(醇)糖苷、5个香气糖苷、6个核苷(酸)、9个酚酸、8个其他化合物;与对照相比,82个化合物在遮阴处理后出现显著差异(P<0.05)。遮阴后,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氨基酸呈现多样性变化,半数以上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部分儿茶素类及二聚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在中度遮阴后显著降低,然而大部分儿茶素类和儿茶二聚体素类物质的含量却在黑暗遮阴后显著上升;绝大部分黄酮(醇)糖苷的含量在遮阴后出现显著下降,且遮阴程度越高,下降越多;大部分香气糖苷含量在遮阴后显著上升;大部分核苷(酸)含量在遮阴后显著降低;多数酚酸的含量在遮阴后显著上升。【结论】黑暗遮阴后,生物碱、儿茶素类及儿茶素二聚体类等物质含量显著上升,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酚氨比显著上升,预示黑暗遮阴处理可能不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