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3)
2023(13416)
2022(11589)
2021(10797)
2020(9161)
2019(20655)
2018(20502)
2017(38712)
2016(21480)
2015(23800)
2014(23484)
2013(23307)
2012(21256)
2011(19015)
2010(18658)
2009(16818)
2008(16241)
2007(14119)
2006(12108)
2005(10231)
作者
(65875)
(54769)
(54414)
(51513)
(34574)
(26401)
(24333)
(21726)
(20736)
(19298)
(18531)
(18503)
(17438)
(17103)
(16956)
(16865)
(16816)
(16395)
(15654)
(15601)
(14033)
(13317)
(13212)
(12349)
(12332)
(12185)
(12089)
(11872)
(11140)
(10991)
学科
(79142)
经济(79059)
管理(61372)
(59523)
(49149)
企业(49149)
方法(38884)
数学(33905)
数学方法(33542)
(22107)
(21018)
中国(19869)
(19431)
技术(18251)
业经(18054)
(15566)
贸易(15562)
地方(15489)
农业(15259)
(15129)
环境(13462)
理论(13170)
(12727)
(12709)
(12631)
财务(12565)
财务管理(12548)
企业财务(11871)
(11510)
(10715)
机构
大学(302830)
学院(300866)
管理(119787)
(113006)
经济(110522)
理学(104984)
理学院(103808)
研究(103379)
管理学(101867)
管理学院(101359)
中国(72716)
科学(70883)
(65174)
(60811)
业大(55681)
(53983)
研究所(50313)
农业(48208)
(47549)
中心(45818)
(42765)
北京(40907)
财经(39322)
(38587)
(38522)
师范(38009)
(35948)
技术(34918)
(34569)
经济学(32579)
基金
项目(220971)
科学(170710)
基金(158623)
研究(152159)
(143447)
国家(142309)
科学基金(119468)
社会(93205)
社会科(88339)
社会科学(88311)
(87523)
基金项目(85648)
自然(82141)
自然科(80173)
自然科学(80150)
自然科学基金(78723)
(74780)
教育(69085)
资助(64842)
编号(60497)
重点(50083)
(46917)
(46682)
成果(46594)
(46451)
计划(44227)
科研(43555)
创新(43429)
课题(41910)
科技(40118)
期刊
(116743)
经济(116743)
研究(80653)
学报(60715)
中国(53396)
(53032)
科学(52683)
大学(44089)
学学(42162)
管理(41027)
农业(36811)
(34307)
教育(31084)
技术(26515)
业经(20534)
(19650)
金融(19650)
(19344)
科技(18886)
经济研究(18553)
财经(18071)
林业(17345)
业大(17223)
(15897)
问题(15654)
技术经济(15420)
(15343)
图书(15166)
理论(13932)
资源(13444)
共检索到41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周运超  唐成万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佐吾  孟永庆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到小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源选择,造林密度,幼林施肥,整地方式。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所拟合的数量化回归模型预测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佐吾  
该文利用贵州省台江县马尾松造林技术试验林 4~ 10年生林分的逐年测定资料 ,以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为基准变量、各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为说明变量 ,对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数量化回归途径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且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但用于拟合回归模型的数据以采用林龄为 4a以上的测定资料为宜 .通过对回归模型偏相关系数的定量分析 ,可以确定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是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和密度控制 ;同时 ,还可根据各项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 ,预测马尾松林分的生长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炳堂  王学良  蔡宏明  洪顺山  封剑文  伊加生  
1992~ 1999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花岗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施肥进行了持续 8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在第 8年时 ,无论是施 P还是其它肥料 ,其对总生长量或连年生长量的增长效应已不显著 ;单施钙镁磷肥或再配合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至少可以持续到第 6年 ,至第 7年仍维持一定的增长效应 ;而单施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一直均无明显表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国峰  荣文琛  洪炜  
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很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被誉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尾松耐瘠薄,所以对其施肥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耐瘠薄不等于喜欢瘠薄(周运超等,1997)。荒山绿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家明  李开志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通过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试验,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全砍重造(QKCZ)、封山育林(FSYL)和补植混交(BZHJ))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碳(EOC)含量分别比未改造的马尾松低效林(对照,CK)增加了1.063.30 g.kg-1、16.81 142.29 mg.kg-1(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蕾  肖文发  曾立雄  黄志霖  高尚坤  谭本旺  
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营林措施:除灌(清除所有除灌产生的枝叶)、采伐I(采伐强度15%,采伐树干,并未对枝叶进行清除)、采伐II(采伐强度70%,采伐剩余物处理同采伐I)、对照,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分析了不同营林措施对于土壤呼吸的影响以及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呼吸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年土壤呼吸速率均值除灌(1.82±0.07μmol·m-2·s-1)<对照(2.18±0.05μmol·m-2·s-1)<采伐I(2.37±0.07μmol·m-2·s-1)<采伐II(2.86±0.1μmol·m-2·s-1);采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林光耀  何宗明  卢善土  杨旭静  
关于现有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在世界林学界范围内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同,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的将2代人工林的多种表现称之为“第2代效应”,包括品种改良和施肥等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规措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内,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试验的方法和数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安宁  郭文福  丁贵杰  赵总  李洪果  莫世宇  王维泽  蒙凤丽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马尾松及格木生长量差异,探讨马尾松与格木混交的适宜模式,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西凭祥5年生马尾松和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和格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的差异,探寻马尾松格木混交合理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结果】1)不同混交模式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处理a和CK3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均为5.9 cm,CK3林分平均树高、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大,分别为4.9、2.4和2.7 m。CK3的单株材积最大为0.008 2 m~3,处理c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小,分别为5.0 cm、4.1 m和0.005 1 m~3,同时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小,分别为2.0 m和2.1 m。2)不同混交模式格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CK2林分平均胸径最大为5.1 cm,最小为处理c的4.1 cm。处理a和CK1林分平均树高最高,均为4.8 m,处理c树高最低为4.0 m。处理a、处理b和CK2上下冠幅最大,均为2.4 m,处理c上下冠幅最小为2.0 m,CK1左右冠幅最大为2.8 m,处理c左右冠幅最小为2.1 m。CK2格木单株材积最大为0.005 8 m~3,处理c单株材积最小为0.003 5 m~3。3)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不影响径级数量的分布规律,各处理及对照中马尾松和格木的径级均呈正态分布。【结论】马尾松与格木幼林4种混交模式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其次为马尾松+格木(4:1)行状混交,生长表现最差为马尾松+格木(210丛·hm~(-2))。综合考虑,以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早期应选择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模式进行混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宝瑜  崔林  查光济  
在皖南春季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时期,于安徽长江以南采用不同治虫策略的5个林场,选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类似的马尾松纯林,对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调查表明,常年释放白僵菌的林场和长期监测虫情、准确挑治虫源地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50%,个体数约占70%,益害物种数比(Ns/Ps)为0.72~0.83,个体数比(Nn/Pn)为0.44~0.45,多样性指数(H′)波动小,松毛虫虫口≤2.0条·株-1。交替放菌和施药的林场,滥用农药、尤其不治虫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60%左右,个体数>74%,Ns/Ps0.46~0.54,Nn/Pn0.23~0.34,H′波动大,松毛虫虫口6.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立华  蔡道雄  何日明  
1991- 2 0 0 2年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施肥时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肥对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影响十分明显 ,方差分析显示 ,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 ,经多重比较 ,施NP、PK、NPK等复混肥做基肥的处理 ,其造林成活率都很低 ,与CK比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试验林进行连续 12a的生长量观测 ,从其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是长期的 ,初期肥效优的处理能连续保持其优势 ,反之亦然。对两试验第 11年生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除不同时间施肥试验处理之间的蓄积量达到显著差异外 ,其余项目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云星  周运超  
以贵州开阳县和息烽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幼林抚育、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3个处理,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对照,运用分层挖掘法结合室内根系扫描系统(WINRhizo),研究了根系生长在近自然经营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长受到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影响,且抚育和择伐措施的作用效应更大;2)幼林在抚育措施的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35.91%、52.09%、12.73%和11.76%,且在表土中有一定的分布趋势;3)中龄林在间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在0~5 cm土层中分别提高12.08%、6.52%、17.50%和41.41%,但在0~20 cm土层中分别降低了36.11%、32.28%、31.76%和52.39%;4)近熟林在择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45.27%、35.12%、55.78%和72.36%,且根系生长集中在0~5 cm土层中;5)细根通过改善自身发育响应了抚育和择伐措施,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温恒辉  
经 13a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表明 ,红壤地区施P肥有利于马尾松幼林生长 ,但产生肥效迟(施肥 7a后产生显著效果 ) ,施N、K肥对促进马尾松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 ,过量还会产生负效应。施N、K肥会促进林木分化 ,施P肥则能使林分结构均一 ,经偏相关分析表明 ,P元素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要因子 ,肥效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增益持续性。施肥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 ,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 0、30、30k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温恒辉  陆毅  
用21年生造林密度试验林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不同造林密度(A 1 667、B 3 333、C 5 000、D 6 667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但16年生后,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高径比随林龄增长均表现出差异逐步缩小的规律;(2)林分蓄积与出材量在幼林期与密度呈正相关,进入中龄期后差异变小。21年生林分A、B、C、D各密度的出材量分别为300.13、309.94、303.19、313.32 m3.hm-2,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标  梁宏温  
1991~1996年,通过建立径流小区的方法,对广西桂平市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水、土、肥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年平均液体径流量为全垦(134850t/hm2)>带垦(113839t/hm2)>穴垦(109491t/hm2);年土壤流失量为全垦(9313t/hm2)>带垦(4090t/hm2)>穴垦(1917t/hm2);年平均水土养分流失量为全垦(16617kg/hm2)>带垦(7627kg/hm2)>穴垦(3982kg/hm2),分别是灌草坡(2014kg/hm2)的8251%、3787%和1977%。不同整地造林后第6年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