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7)
2023(8825)
2022(7450)
2021(6755)
2020(5466)
2019(12400)
2018(12213)
2017(22121)
2016(12677)
2015(14454)
2014(14421)
2013(14323)
2012(14241)
2011(13281)
2010(13542)
2009(12543)
2008(12515)
2007(11624)
2006(10618)
2005(10017)
作者
(44087)
(36873)
(36729)
(34509)
(23453)
(18147)
(16472)
(14423)
(14194)
(13469)
(12780)
(12458)
(12211)
(12177)
(12039)
(11443)
(11223)
(11074)
(10850)
(10835)
(9649)
(9401)
(9327)
(8541)
(8473)
(8458)
(8392)
(8122)
(7912)
(7648)
学科
(55022)
经济(54959)
管理(29943)
(29514)
(21949)
企业(21949)
中国(19007)
地方(18288)
(16502)
方法(16321)
(16254)
数学(13317)
业经(13079)
数学方法(13043)
农业(11324)
(10384)
地方经济(10367)
(10356)
(10284)
金融(10284)
(10117)
银行(10055)
(10016)
(9842)
(9817)
贸易(9805)
(9398)
环境(9139)
(8361)
技术(8347)
机构
学院(189424)
大学(188039)
研究(81060)
(69247)
经济(67493)
中国(60183)
管理(59021)
科学(56547)
理学(48628)
(48202)
理学院(47799)
管理学(46432)
(46375)
管理学院(46114)
(44424)
研究所(42345)
农业(38418)
业大(35053)
中心(35049)
(32457)
(31655)
(29913)
(29392)
北京(29063)
(27732)
师范(27238)
科学院(26490)
(25961)
技术(25136)
财经(23584)
基金
项目(122193)
科学(91937)
基金(83759)
研究(80837)
(78728)
国家(78029)
科学基金(62072)
(50202)
社会(46707)
社会科(43920)
社会科学(43907)
(43647)
基金项目(43263)
自然(43207)
自然科(42171)
自然科学(42156)
自然科学基金(41368)
教育(36269)
资助(35877)
(33032)
编号(31580)
重点(29571)
计划(27118)
成果(26813)
科技(26020)
课题(25107)
发展(24831)
(24609)
(24603)
(24413)
期刊
(90553)
经济(90553)
研究(58478)
中国(49444)
(46260)
学报(44893)
科学(37127)
农业(31579)
大学(31427)
学学(29821)
教育(25432)
管理(25326)
(23340)
(19956)
金融(19956)
(17270)
技术(16113)
业经(15428)
经济研究(14110)
业大(12758)
财经(11987)
(11496)
问题(11162)
科技(10667)
农业大学(10548)
(10495)
资源(10063)
林业(9713)
图书(9421)
世界(9359)
共检索到314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攀栋  沈火林  杨学妍  马丽华  
研究了一个甜椒品系405和一个辣椒品系伏地尖果实在生育期内主要糖含量和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绿熟期和转色期甜椒品系405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都明显高于辣椒品系伏地尖,绿熟期甜椒品系40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13.3 mg/g,而辣椒品系伏地尖则为97.6 mg/g,但红熟期两者相差不大;与辣椒品系相比甜椒品系蔗糖和淀粉含量在绿熟期后有一个升高又降低的过程;两品系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趋势差异不大,酸性转化酶与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较高,而在绿熟期较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绿熟期较高,而在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较低。虽然甜椒品系与辣椒品系之间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华  李浩霞  尹跃  安巍  王华芳  
为了探讨枸杞Lycium果实糖积累差异及其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以4种枸杞为试材,在枸杞果实发育期间,测定果实糖质量分数与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果实中检测到10种糖,云南枸杞L.yunnanense和中国枸杞L.chinense果实中检测到7种糖,北方枸杞L.chinense var.potaninii果实中检测到6种糖;成熟期枸杞果实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4种枸杞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果实发育的后期升高幅度高于初期;而蔗糖质量分数呈现出2种变化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种间有差异。4种枸杞蔗糖代谢酶活性在枸杞果实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守如  杨子琴  张菊平  翟庆慧  陈解放  巩振辉  
【目的】揭示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红香栗"、"黄狼"、"蜜本"3个南瓜品种为试材,对花后1~8周果实内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果实的迅速成熟,"黄狼"和"蜜本"的己糖总量持续下降,收获前才略有升高,"红香栗"的已糖含量在花后第3周之前有一段上升过程,随后迅速下降,果实成熟时3个品种的己糖含量相差不大。"黄狼"中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红香栗"和"蜜本"为双峰变化。"黄狼"和"蜜本"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都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的第4周和第6周,第6周后逐渐降低。"红香栗"淀粉磷酸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凤超  王玉柱  孙浩元  杨丽  张俊环  
以水蜜桃品种‘改良白凤’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各糖组分(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及相关代谢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及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并对糖分与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与果糖在盛花后30 d含量最高,蔗糖在盛花后110 d含量最高,且为果实中糖的主要积累形式;SS合成方向酶(SS–Sd)活性随果实发育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时活性达到最高,为19.0μmOl/(h·g);SS分解方向酶(SS–Cd)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活性最高,之后迅速下降,在末期活性有所增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常美花  张素英  毕树广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杏(金太阳、凯特)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降低,之后有一次高峰,成熟时降至最低。维生素C含量,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且呈“V”型变化曲线。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海玲  王有年  李奕松  杨爱珍  王一鸣  关伟  
【目的】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从现蕾到花萎)蔗糖含量比率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比活力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京玉’和‘久保’两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子房、韧皮部、叶片与花瓣中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比活力的变化。【结果】两品种各部位中蔗糖积累规律较为相似,韧皮部蔗糖含量比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总可溶性糖在韧皮部中的积累量除盛花期(第10D)低于花瓣中含量,其余时期均较其它部位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子房发育初期子房和叶片中淀粉含量不断升高,韧皮部中则呈下降趋势,花瓣中含量先降低后升高。AI、NI比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安才  杨晓红  邓英毅  李纯凡  向可术  李道高  
测定了柠檬 (高酸 ,CitruslimonL .Burm)、锦橙 (中酸C .sinesisL .Osbeck)、冰糖橙 (低酸 ,C .sinesisL .Os beck)和奉节脐橙 (C .sinesisL .Osbeck)及其低酸芽变株系、晚熟芽变株系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柠檬酸的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除柠檬外 ,汁胞柠檬酸含量均在花后 10 0~ 130d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各类型柑橘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差异没有明显联系 ;细胞溶液中的乌头酸酶后期升高对柑橘果实中酸的降解有明显影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NAD 异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志军  马瑞娟  俞明亮  蔡志翔  宋宏峰  李晓  
为了研究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的变化规律,以21份各类型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和有机酸含量。发现蔗糖含量在所有试材中均呈前期平稳或小幅增长,成熟前30~50d快速积累的趋势,部分品种采前小幅降低;各品种柠檬酸含量也呈类似的变化,前期最高,花后10~30 d均有显著的大幅下降,此后出现小幅的升高后平稳,采前大部分品种降低。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酸、奎尼酸品种间差异大,且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发育过程中,各试材蔗糖与果实大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有20个品种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果实成熟时风味与蔗糖、pH、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菊  陈启亮  王友平  田瑞  杨晓平  
测定了4个砂梨(Pyrus prifoliaNakai)品种翠冠、金水2号、丰水、金水1号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和酸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4个品种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动态基本相同,果实发育中期开始升高,早熟品种成熟前有一较平缓的时期,而中熟品种成熟前则有一下降过程,但成熟期的含量比较接近;蔗糖含量在成熟前才开始大幅上升,其含量高低可影响总糖含量;早熟品种翠冠蔗糖上升幅度大,其总糖也明显高于金水2号;中熟品种丰水总糖高于金水1号;肌醇在幼果期即有较高的含量,2个早熟品种的变化幅度小、成熟期含量接近;2个中熟品种的肌醇含量起伏大、动态趋势相反,成熟时丰水远高于金水1号;果实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雄泽  王利群  陈文超  张竹青  杨博智  邹学校  刘志敏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辣椒果实色泽与类胡萝卜素变化的相关性,为选育高辣椒红素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测定不同时期辣椒果实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结果】(1)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6种色素;青果期前合成的叶绿素和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转色期后下降,青果期后合成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和辣椒红素含量高。(2)青果期乳白色、成熟期为红色品种共分离出12种色素,青果期色素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类胡萝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玲  谢江辉  孙光明  藏小平  何衍彪  魏长宾  
以高朗1号、新世纪2个毛叶枣品种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与糖分积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积累蔗糖为主的高朗1号具有较高的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而转化酶活性较低;在果实发育中后期,蔗糖积累迅速上升,果实中蔗糖的积累与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果实中糖积累主要受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调控。以单糖积累为主的新世纪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相对较低,蔗糖积累少,主要以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新世纪果实中糖的积累与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AI(酸性转化酶)、SNI(中性转化酶)活性之间密切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敏  齐红岩  张多娇  佟伶伶  谢德利  
试验选用玉美人、永甜6号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作接穗,世纪星白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作砧木,以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提高了薄皮甜瓜果肉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降低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降低了薄皮甜瓜果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传强  李天来  齐红岩  齐明芳  
研究了嫁接对日光温室网纹甜瓜果实发育、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能够促进果实膨大、中果肉厚度增加。果实3个不同部位(蒂果肉、中果肉、脐果肉)内糖含量随果实的发育而变化。在果实发育前期(10~20DAA),3个不同部位内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在20DAA之后蔗糖开始迅速积累。圣砧/顶峰与自根网纹甜瓜蔗糖积累模式基本一致,但世纪星/顶峰蔗糖积累模式与自根网纹甜瓜不同。在成熟时(35DAA),圣砧/顶峰和世纪星/顶峰均降低了网纹甜瓜3个不同部位的甜度指数,但世纪星/顶峰提高了其3个不同部位内蔗糖对甜度指数的贡献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艳秋  吴本宏  赵剑波  姜全  李绍华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糖/果糖(glucose/fructose,G/F)类型桃果实内G/F差异的部位和时期。【方法】以不同G/F类型的6个桃品种(G/F≈1品种:‘冈山白’、‘山一白桃’和‘燕红’;高G/F品种:‘张黄7号’、‘龙246’和‘临白7号’)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并在盛花后74d或101d测定了‘冈山白’、‘山一白桃’、‘张黄7号’和‘龙246’新梢韧皮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两类不同G/F桃果实中均以蔗糖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积累形式,花后43~85d蔗糖含量很低,随后持续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花后43~85d山梨醇有升高趋势,在果实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牡丹  苏艳  侯智霞  翟明普  
为了探索草莓果实中生长素的代谢变化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利用HPLC定量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瘦果和花托中的吲哚乙酸(IAA),结合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和TIBA处理考察了草莓果实中IAA含量以及不同存在状态的生长素氧化酶(IA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综合分析了草莓果实中IAA的变化特性、可能来源及其与生长素代谢相关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盛花期的草莓瘦果(离生雌蕊)和花托中已存在一定水平的IAA,瘦果中的IAA含量远高于花托中的;授粉受精后IAA含量逐渐上升,花托和瘦果中分别在绿熟前期和白熟前期出现峰值,并在转色期出现小峰值。②瘦果和花托之间生长素的运转与生长素极性运输体系密切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