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8)
2023(6752)
2022(5601)
2021(5049)
2020(4217)
2019(9152)
2018(9193)
2017(16344)
2016(9442)
2015(10456)
2014(10547)
2013(10034)
2012(9677)
2011(8896)
2010(9110)
2009(8235)
2008(8198)
2007(7532)
2006(6538)
2005(5938)
作者
(32597)
(27297)
(27154)
(25715)
(17231)
(13167)
(12094)
(10682)
(10497)
(9899)
(9634)
(9191)
(9090)
(8989)
(8908)
(8369)
(8289)
(8103)
(8078)
(7906)
(7101)
(7030)
(6874)
(6313)
(6251)
(6219)
(6044)
(6043)
(5760)
(5757)
学科
(31365)
经济(31310)
管理(23487)
(20232)
(15471)
企业(15471)
方法(12082)
(11998)
(10591)
数学(10143)
中国(10100)
数学方法(9973)
(9936)
(9074)
(8900)
银行(8856)
(8816)
(8635)
金融(8627)
(8613)
业经(7322)
地方(6599)
农业(6477)
理论(6410)
体制(6179)
环境(5700)
(5595)
贸易(5593)
(5395)
技术(5105)
机构
大学(138335)
学院(137647)
研究(55526)
(48027)
经济(46804)
管理(43301)
中国(39990)
科学(39695)
(38280)
理学(36930)
理学院(36329)
管理学(35284)
管理学院(35058)
(31479)
农业(30900)
(30296)
研究所(29271)
业大(28300)
(24743)
中心(24319)
(22658)
(20607)
(20260)
农业大学(19846)
财经(19138)
北京(18524)
(18447)
(18427)
技术(18070)
师范(18033)
基金
项目(98725)
科学(74552)
基金(69805)
(66365)
国家(65883)
研究(63843)
科学基金(52588)
(40079)
社会(38270)
自然(36626)
基金项目(36568)
社会科(36136)
社会科学(36127)
自然科(35817)
自然科学(35793)
自然科学基金(35129)
(34994)
教育(29407)
资助(28472)
重点(23899)
编号(23885)
计划(22508)
(21461)
科技(21103)
(20652)
成果(20505)
(20273)
科研(19639)
创新(19181)
课题(18711)
期刊
(53167)
经济(53167)
研究(38044)
学报(37819)
(35449)
中国(31416)
科学(28615)
大学(26383)
学学(25451)
农业(23963)
(18692)
管理(16093)
教育(15943)
(13841)
金融(13841)
(12611)
业大(11630)
技术(10081)
(10072)
农业大学(9988)
财经(9585)
经济研究(8930)
业经(8561)
(8297)
科技(7998)
林业(7396)
问题(6752)
中国农业(6626)
自然(6491)
资源(5726)
共检索到20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  庄家尧  刘超  张文韬  郑康  张相  
【目的】探究接种粘质沙雷氏菌X-45和不同载体基质制备的菌肥活性情况及其对刺槐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筛选能替代珍稀资源泥炭的菌肥载体,对于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及微生物肥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不同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麦麸、棉籽壳、豆饼)为载体底物,分别以不同质量配比制成菌肥,通过测定载体对功能菌株是否具有毒性和菌肥中活菌数变化情况判断菌肥质量高低,初步筛选合适的菌肥载体;以刺槐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未施肥处理组(CK)、泥炭载体处理(T0)为对照,设置秸秆载体处理(T1)、麦麸载体处理(T2)、秸秆∶麦麸(1∶1)处理(T3)、秸秆∶麦麸∶棉籽壳(1∶1∶1)处理(T4)、秸秆∶麦麸:豆饼(1∶1∶1)处理(T5)5个处理组,对施用不同处理菌肥的刺槐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结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价菌肥肥效,筛选出最佳菌肥载体配方。【结果】1)所有处理的活菌数均比泥炭载体处理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秸秆+麦麸+豆饼载体菌肥的活菌数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活性最高;2)秸秆+麦麸载体菌肥促生效果更加显著,其刺槐幼苗的各项形态指标达到了最大值,相较于无菌对照组和泥炭载体对照组均显著提高;3)秸秆+麦麸+棉籽壳菌肥促进刺槐结瘤效果最为明显,其结瘤数量及质量均达到了所有处理中的最大值,分别比无菌对照组增长了783.55%和251.77%,比泥炭载体对照组增长了275.27%和111.68%。【结论】综合刺槐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结瘤效果,适合植株生长的最佳促生菌肥是秸秆+麦麸组和秸秆+麦麸+棉籽壳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雅轩  孔德馨  雷培  董坤  张毓  董畅  徐永清  孟凡娟  
【目的】研究施用生物菌肥对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生长的影响,为发展四倍体刺槐的广泛种植奠定基础。【方法】以大田中的2年生的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施用EM生物菌肥后对刺槐的基本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呼吸作用参数的影响,为刺槐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施肥的刺槐比未施肥的长势更好且较为粗壮。相对于二倍体而言,四倍体叶片颜色表现为更深且更饱满,长势更高且株幅更大。施肥后2种刺槐的株高、株幅、地径、叶长、叶宽、叶绿素均发生显著增长(P <0.05),呼吸作用的相关数据总呼吸速率,交替呼吸速率以及细胞色素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随着施肥后时间的延长,各组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施肥后的刺槐呼吸作用显著优于未施肥的刺槐,四倍体刺槐显著优于二倍体刺槐。整体来看四倍体刺槐的生长状态以及生理参数均好于二倍体刺槐,与施肥前的四倍体和二倍体刺槐相比,存在株高分别增长42.60%、74.56%,地径分别增长99.80%、85.53%,叶片增长65.30%、75.94%等现象,并且施肥的刺槐的生长状态以及生理参数均好于未施肥的刺槐。【结论】综上所述,四倍体刺槐施肥后在形态生理指标上优于二倍体刺槐,因此适量施用生物菌肥对刺槐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策策  王甜甜  王若斐  刘超  高琦  李荣  沈其荣  
[目的]从大田玉米根际土壤初筛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复筛出具最优溶磷能力的玉米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改良的PVK培养基定性筛选溶磷菌株,通过NBRIP液体摇瓶试验定量研究其溶磷能力,再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来确定溶磷菌的促生和增产效果。[结果]从玉米大田根际土壤中筛选出8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细菌,其中菌株NJAU-B8在PVK培养基上溶磷圈直径与菌体直径的比值较高,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487.67mg·L-1。2季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AU-B8对苗期玉米生长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李静  刘玉珍  高飞  魏婷婷  陈凯凯  
以陕西和新疆两地采集的巨菌草为材料,从中筛选分离得到内生菌株103株,采用解磷、固氮和产IAA等筛选标准,对初筛菌株进行促生能力的测定,其中4株菌株同时具有多种促生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 DNA序列分析,对这4株促生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J–4和SX–12均归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X–30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XJ–12归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采用单菌接种和多菌混合接种小麦盆栽试验,测定促生菌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多菌混合接种对小麦的促生效应优于单独接种处理的,经SX–30、SX–12和XJ–4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9.94%;经SX–12和XJ–4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幼苗鲜重增加了182.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承栋  焦如珍  孙启武  卢立华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bacterial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of pinus massonian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a fast growing tree species,1 year old P.massoniana could growth faster by using bacterial fertilizer,especially by using Bacillus and Pseudomonas. Ten m...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段如雁  韦小丽  安常蓉  
为筛选促生效果好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根瘤菌菌株,建立良好的共生固氮体系,从贵州、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不同地区采集花榈木根瘤并进行分离鉴定,将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及回接验证的20株纯化菌株接种到1年生盆栽无菌花榈木幼苗上,并测定接种后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指标及结瘤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个菌株接种后结瘤率均在90%以上,其中7号菌株结瘤率、结瘤数、根瘤质量均最高。接种根瘤菌能显著(P<0.05)提高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促进花榈木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及总生物量积累,且接种不同菌株的促生效果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进强  陈松林  邵长伟  刘洋  林帆  李亚亚  王娜  
为研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vasa(Csvasa)基因调控区的功能,在已克隆的Csvasa基因编码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因组步移和PCR扩增的方法克隆得到Csvasa调控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vasa基因5′区,并构建了含Csvasa基因调控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 Csvasa-GFP-T),进一步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初步验证调控区的驱动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步移和PCR扩增获得Csvasa 5′区5 166 bp和3′区1 655 bp,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5′区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在转录起始点上游26 bp处存在保守的TATA框,以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忠  敖敬  田为宇  周卫  鲁礼林  张晓龙  
通过设计1对PCR引物(上游引物,5-′GCCATATGGTGCCGATCCAAAAAG-3′,下游引物,5-′GAGAATTCCCTTCAAGGCCTCAG-3′),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人肥胖基因编码成熟肽的核苷酸序列,将扩增产物从琼脂糖凝胶上回收后插入测序载体pMD-18-T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将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扩增产物插入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蛋白的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BL21,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人肥胖基因表达载体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兵  朱端卫  耿明建  雷宏军  刘鑫  
比较了沸石复混肥在蔬菜作物、大田作物上的增产效应。结合油菜在施用沸石复混肥后 ,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状况和苗期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变化 ,对沸石复混肥缓释氮、磷、钾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复混肥中沸石载体添加比例以及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施用沸石复混肥 ,蔬菜作物比大田作物增产效应更为明显 ;盆栽油菜施用沸石复混肥 ,在油菜苗期 ,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均有所降低 ,油菜植株所吸收的养分也相应降低 ;沸石载体在复混肥中的比例并非越大越好 ,对油菜而言 ,10 %~ 15 %的含量较为合适 ;沸石载体复混肥处理比不加载体的对照复混肥处理的土壤 pH升高可达 0 .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兴鹏  杨力凡  杨晓华  任大明  黄云  刘志诚  陈捷  
利用高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菌株对水稻秸秆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测定菌肥纤维素酶酶活性、葡萄糖含量以及氮、磷、钾含量指标,比较研究了7种不同配比腐熟剂降解水稻秸秆的效应。结果表明:仅含木霉菌REMI突变株H6菌株腐熟剂(SDTI)制备的秸秆菌肥中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葡萄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达3.48U·g-1和17.14mg·g-1,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滤纸酶酶活高于对照,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秸秆菌肥中氮、磷、钾含量也均高于对照。盆栽试验表明,该秸秆菌肥能显著促进番茄和黄瓜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晓斐   李伟   李玉成   李永慧  
【目的】为提高番茄、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植株病虫害发病率,探究不同菌剂在堆肥和种植中的效果。【方法】以“皖杂20”番茄、“金莹”圣女果为试材,在堆肥时分别添加3种菌剂及其混合菌,有机肥腐熟后配成2个配方(S配方为泥炭土:椰糠:有机肥 = 6:2:2,F配方为泥炭土:蚯蚓粪:椰糠:有机肥 = 4:3:1:2,配方中1~4分别代表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和混合菌),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组和混合菌组进行种植试验,通过高架栽培对其促生防病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单一菌剂和混合菌都能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同时,还能提高番茄、圣女果产量和果实品质,降低植株发病率,但混合菌效果优于单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堆肥温度的提升,混合菌中可能存在多菌种拮抗作用。各处理组均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F4组效果更加显著。在番茄青枯病中S配方死苗率略高于F配方,S、F配方死苗率分别为7.55%、5.03%,平均死苗率为3.14%;在脐腐病中S配方中果实发病率低于F配方,S1组发病率略低于S4组,即枯草芽孢杆菌效果最佳。S配方番茄产量相较于F配方增加3.47%,且S4组相较于S1组产量大幅度提升,显著增加44.98%,说明S配方中添加混合菌对番茄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远大于菌剂的单一作用。F配方圣女果产量较于S配方增加17.02%,但单一菌和混合菌效果不显著。各处理组均有效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番茄红素和硒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F4组种植的番茄和S4组种植的圣女果果实品质较好,表明混合菌种植的番茄和圣女果果实品质更佳,但适用配方有所差异。【结论】混合菌组有助于改善基质微生物环境,从而提高基质促生抗病能力,有效提高番茄、圣女果产量、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病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菁  赵远  赵利华  张玉虎  荆玉琳  胡茜  张艺  张晟  卫国华  申荣艳  朱雅红  
【目的】为探究在水稻各个生长时期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盆栽种植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CK)、光合菌剂配施化肥(P1)和复合微生物菌肥(P2)作为供试肥料施用于水稻作物对水稻产量、产量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P2处理和施用P1处理分别比CK处理的水稻产量提高了57.26%和13.54%;当4种酶活性达到峰值时,施用P2处理与P1、CK处理相比可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FDA水解酶,分别为47.39%和67.21%、9.77%和6.51%、45.60%和409.61%、17.09%和18.42%;施用P1处理的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亦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高出2.87%~48.29%和3.98%~44.56%,其余2种酶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因此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光合菌剂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P2处理对土壤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处理效果始终优于P1、CK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娴  桂一峰  朱艳  符菁  朱雪松  朱显  赵远  
【目的】探究单一及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盆栽试验,通过设置空白对照、施用单一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合菌群4个处理,分析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微生物菌肥的施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其中混合菌群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产量提高了约17.71%。施用微生物菌肥有效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通过对土壤细菌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改变了土壤群落组成。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氮素对土壤酶活性(r=0.771,P<0.05)存在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α-多样性通过影响参与土壤碳、磷循环的微生物酶活性间接的影响水稻的产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菌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守宗  杨承栋  谢应先  倪本洲  代忠哲  
细菌肥料对杨树生长效应的研究*王守宗杨承栋谢应先倪本洲代忠哲关键词杨树、细菌肥料、生长效应细菌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1]。由于生产成本低、用量少、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微生物肥料[2~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伟  吴小芹  乔欢  
从江苏南京和安徽黄山12份马尾松根际土样中分离出45株具有解磷能力的真菌,其中解磷能力较强的有12株。通过进一步测定,获得解磷能力强的2株真菌JP-NJ1和JP-NJ4,其对Ca3(PO4)2的解磷能力分别为1 051.69和872.18 mg·L-1。通过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2株高效解磷真菌分别鉴定为泡盛曲霉和嗜松青霉。将2株高效解磷真菌接种马尾松苗,其菌悬液和代谢物都可明显促进植株生长,其中对根质量促生效果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