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3)
2023(16983)
2022(14921)
2021(14014)
2020(11819)
2019(27521)
2018(27012)
2017(51707)
2016(27614)
2015(31435)
2014(31232)
2013(30698)
2012(28462)
2011(25736)
2010(25604)
2009(23397)
2008(23096)
2007(19767)
2006(17413)
2005(15255)
作者
(80096)
(66908)
(66244)
(63076)
(42490)
(31974)
(30179)
(26264)
(25086)
(23694)
(22598)
(22282)
(21137)
(21008)
(20678)
(20354)
(19992)
(19777)
(19153)
(19079)
(16370)
(16346)
(16120)
(15129)
(15048)
(14785)
(14668)
(14641)
(13491)
(13106)
学科
(113637)
经济(113517)
管理(80387)
(77449)
(63205)
企业(63205)
方法(56525)
数学(49600)
数学方法(49012)
中国(31197)
(30455)
贸易(30442)
(29996)
(29963)
(29612)
业经(24203)
(22933)
地方(21050)
技术(20978)
(20345)
农业(19817)
(18104)
财务(18029)
财务管理(17986)
理论(17718)
(17550)
银行(17496)
(17073)
金融(17071)
企业财务(16960)
机构
大学(400340)
学院(397060)
(165331)
经济(162056)
管理(158232)
理学(137786)
理学院(136344)
管理学(133964)
管理学院(133249)
研究(131682)
中国(98073)
(84081)
科学(79791)
(75777)
(65156)
(62974)
财经(61567)
中心(60135)
业大(59401)
研究所(59307)
(56187)
(55644)
北京(52905)
经济学(50697)
(50429)
师范(49919)
农业(49679)
(48246)
经济学院(46172)
财经大学(46126)
基金
项目(273686)
科学(215043)
基金(199778)
研究(198477)
(174705)
国家(173339)
科学基金(148656)
社会(125737)
社会科(119425)
社会科学(119396)
基金项目(105480)
(105104)
自然(96999)
自然科(94782)
自然科学(94758)
自然科学基金(93043)
教育(91407)
(89071)
资助(83415)
编号(80482)
成果(64222)
(61295)
重点(61249)
(57780)
(56935)
课题(54407)
创新(53247)
科研(52858)
教育部(52707)
国家社会(52433)
期刊
(170394)
经济(170394)
研究(116309)
中国(69308)
学报(63080)
管理(56970)
科学(56845)
(55801)
(55225)
大学(47953)
学学(45085)
教育(40481)
农业(38796)
技术(36171)
(33358)
金融(33358)
财经(29432)
经济研究(28944)
业经(27667)
(25138)
(24351)
问题(23415)
图书(20879)
(20497)
技术经济(20315)
国际(20275)
理论(20118)
科技(19266)
统计(19261)
商业(18396)
共检索到57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有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均对我国生产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加工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远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虽然长期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内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在租金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与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上的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文章利用中国服务业FDI数据分析了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技术溢出,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静  顾江  
对外贸易反映并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文化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毋庸置疑。我国的文化贸易在仅有的十多年中产生了怎样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文章用实证基本证实了理论上的假设探讨,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文化贸易进出口增速与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表现为负向关系,与二、三产业比重变化呈现出正向关系,且从线性回归看出对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系数更大;第二,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增长;第三,文化商品贸易在促进第二产业增长方面效果明显;第四,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美玲  黄文军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和FDI的国际技术溢出,并总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进出口、FDI、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国内技术吸收能力对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FDI、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TFP和规模效应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TFP;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够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率,但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阳  程宝栋  邓晶  
通过系统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基于我国1980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究竟是何种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旨在更好地利用金融发展为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改善出口贸易结构;金融发展结构的优化未能对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产生影响;金融发展效率的降低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提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宝友  
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对物流业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全国而言,物流每变化(增长或减少)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地变化(增长或减少)2.19%(或5.13%)。地区和个案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符宁  
本文研究了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国内研发强度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具体促进程度受到中国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等吸收能力因素的制约。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国达  郭爱美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类骁  韩伯棠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溢出显著地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双门槛效应,且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过特定门槛值时,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强度除作为门槛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间接作用外,还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度、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其堂  谭志雄  
文章基于1982-2007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和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和进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互补关系,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短期替代关系并不强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说明,贸易的J曲线效应存在。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加剧贸易不平衡,给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学良  
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分别对应衡量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通过VECM来探求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李晓欢  谢鹏  
将影响我国技术进步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通过对C-D函数进行改进,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协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影响技术进步的多变量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因素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外部因素,其中,教育发展对于技术进步的弹性最大,而外商直接投资最小。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不同企业类别与行业类别的工资差距、出口贸易对内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类别的工资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内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约高25.6%,且出口贸易对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不同行业间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显著高于低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且出口贸易的工资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外资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缩小工资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马力  
本文就我国不同部门服务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部门的服务贸易均通过增加人均资本,加速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的途径来促进人均产出,但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却很不明显,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