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4)
- 2023(13653)
- 2022(11926)
- 2021(11288)
- 2020(9481)
- 2019(22027)
- 2018(22116)
- 2017(42408)
- 2016(23399)
- 2015(26323)
- 2014(26004)
- 2013(25298)
- 2012(22884)
- 2011(20637)
- 2010(20737)
- 2009(19112)
- 2008(18258)
- 2007(15670)
- 2006(13592)
- 2005(11637)
- 学科
- 济(86602)
- 经济(86506)
- 管理(63501)
- 业(59316)
- 企(49892)
- 企业(49892)
- 方法(43530)
- 数学(37943)
- 数学方法(37204)
- 农(23324)
- 学(21665)
- 中国(21528)
- 财(20054)
- 业经(19328)
- 理论(16922)
- 地方(16516)
- 贸(15669)
- 贸易(15662)
- 农业(15457)
- 易(15187)
- 和(14888)
- 制(14294)
- 技术(13498)
- 环境(13408)
- 务(13012)
- 财务(12931)
- 财务管理(12906)
- 划(12334)
- 教育(12132)
- 企业财务(12131)
- 机构
- 学院(324953)
- 大学(324934)
- 管理(126810)
- 济(117665)
- 经济(114896)
- 理学(110855)
- 理学院(109618)
- 管理学(107054)
- 研究(106743)
- 管理学院(106521)
- 中国(76487)
- 科学(72113)
- 京(69196)
- 农(57329)
- 所(55079)
- 业大(53125)
- 财(52557)
- 研究所(51018)
- 中心(47630)
- 江(46553)
- 农业(45333)
- 范(44177)
- 师范(43695)
- 北京(43219)
- 财经(43009)
- 经(39001)
- 院(38811)
- 州(38341)
- 技术(37207)
- 师范大学(35150)
- 基金
- 项目(230102)
- 科学(178554)
- 基金(164211)
- 研究(163741)
- 家(145369)
- 国家(144194)
- 科学基金(122293)
- 社会(99128)
- 社会科(93744)
- 社会科学(93715)
- 省(91705)
- 基金项目(87219)
- 自然(82837)
- 自然科(80944)
- 自然科学(80921)
- 自然科学基金(79424)
- 划(77966)
- 教育(76616)
- 资助(68892)
- 编号(67685)
- 成果(54588)
- 重点(52096)
- 部(49347)
- 发(48421)
- 创(47853)
- 课题(46968)
- 科研(44645)
- 创新(44618)
- 计划(43851)
- 大学(42348)
- 期刊
- 济(125161)
- 经济(125161)
- 研究(88675)
- 学报(58178)
- 中国(57310)
- 农(52093)
- 科学(51757)
- 管理(45282)
- 大学(42655)
- 学学(40203)
- 教育(39202)
- 财(38224)
- 农业(36720)
- 技术(28874)
- 融(22578)
- 金融(22578)
- 业经(22000)
- 经济研究(20164)
- 财经(19513)
- 业(19263)
- 图书(18867)
- 科技(16918)
- 版(16660)
- 经(16521)
- 问题(15710)
- 业大(15677)
- 理论(15108)
- 技术经济(15095)
- 资源(14346)
- 统计(14272)
共检索到45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王友升 梁丽松
研究了几种不同贮藏温度模式下大久保桃果实冷害发生及其品质劣变的情况。大久保桃果实在5℃温度下贮藏15d时就表现出了冷害症状,如组织电导率、出汁率迅速上升,出库后的果实在20℃货架期3d后,果实的软化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可溶性固形物(SSC)不再增加、组织电导率和出汁率下降,脂氧合酶(LOX)活性上升等,果实品质明显劣变。0℃冷藏的大久保桃在30d时表现出轻微的冷害症状,但这种症状在出库回温后才比较明显。大久保桃采后在24℃下预贮3d后,再在0℃温度条件下冷藏,在这一温度模式下经60d的贮藏,桃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由于果实的软化程度较高,果实的商品性能较差。大久保桃采后先在8℃下经过9d冷锻炼...
关键词:
桃果实 温度模式 货架期 冷害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慧 饶景萍 张少颖
以秦光2号油桃为供试材料,在不同贮藏温度(1,3,5和7℃)下,研究了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结果表明,油桃对不同冷害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以5℃时最为敏感,在该温度下贮藏10 d即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显著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冷害使油桃果实的硬度在贮藏后期异常增加,呼吸和乙烯代谢异常(二者的最大值提前10 d出现);冷害发生后,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油桃 冷害生理 低温贮运 采后贮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迎丽 王春生 王亮 李建华 闫根柱 施俊凤 张小宇
研究了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变动气调、间歇气调、常规(静态)气调)对大久保桃冷藏及货架期3d后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冷害的敏感性、延缓果肉组织膜透性和褐变度的上升趋势、减轻出汁率的上升,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色泽、风味;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其中较适宜气体指标是5%O2+10%CO2;与常规(静态)气调相比,变动气调贮藏进一步降低了果实的冷敏感性,减轻了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的冷害症状,贮藏70d,果肉无褐变,货架期间,仍保持了较好的后熟特性,改善了果实的贮后品质。
关键词:
大久保桃 气调贮藏 变动气调 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友升 王贵禧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低温锻炼、热调处理和气调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桃果实的冷害。
关键词:
桃果实 冷害 品质劣变 贮藏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雯茹 赵紫迎 左小霞 金鹏 金文渊 郑永华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高湿贮藏对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的作用及机制,为黄瓜果实采后冷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冷敏性水果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其果实分别置于4℃的干雾控湿高湿冷库(相对湿度为95%~98%,高湿组)和普通冷库(相对湿度为70%~75%,低湿组)中保存15 d,每隔3 d取样测定果实冷害、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高湿贮藏显著降低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P<0.05),能较好保持其贮藏期品质。在整个贮藏期间,高湿组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低湿组。与低湿贮藏相比,高湿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黄瓜果实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较高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力,抑制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积累,有效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高湿贮藏可通过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来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从而减轻果实冷害发生,保持较好的品质。
关键词:
黄瓜果实 高湿贮藏 冷害 活性氧 失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庆沙 冷平 贺岩龙 胡建芳
以"大久保"桃(Prunus persicaL.Batsch)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出库方式对冰温贮藏后果实细胞壁组分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低温冷链方式出库的果实在货架期期间好果率高并且出库后14 d果实硬度仍保持在12.43 kg/cm2,而缓慢升温和变温处理果实的硬度分别下降到3.45和3.33 kg/cm2,直接出库(对照)的硬度则降至2.98 kg/cm2。这可能是由于低温冷链出库降低了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E)活性,使得果实中可溶性果胶和松弛结合型多糖的含量变低,从而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但低温冷链出库对果实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大久保 出库 冰温 货架期,细胞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饶景萍 郭敏
【目的】为了给油桃抗冷害技术的研究及减轻油桃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油桃品种"秦光二号"为试材,清水浸果为对照,研究外源腐胺(Put,10 mmoL/L)对油桃果实冷害发生率、冷害指数、内源多胺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0℃贮藏条件下,Put处理的油桃冷害比对照果延迟10 d发生,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均极显著下降(P
关键词:
腐胺 油桃 冷害 内源多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力争 刘仲华 胡祥文 龚志华 肖文军
以优质绿茶为原料,进行为期12个月的贮藏试验,研究贮藏温度对优质绿茶品质劣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5,0,4℃及室温下贮藏10个月后,优质绿茶的物理性状、品质成分含量、感官品质都有下降或劣变.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茶汤透光率T640值逐渐下降,茶汤红绿色度表征度a,茶汤黄蓝色度表征度b值逐渐上升且增幅较大;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的含量下降,含水量上升,感官品质下降,不同温度间差异显著.贮藏温度越低,优质绿茶的品质成分保留量越多,感官品质保持得越好.
关键词:
优质绿茶 贮藏 温度 品质劣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玉萍 饶景萍 李萌 赵海亮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0℃贮藏期间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然后将其置于0℃下贮藏90d,每隔10d取样测定冷害指数、冷害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分析1-MCP处理对猕猴桃冷藏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0.5μL/L的1-MCP处理显著延缓并减轻了猕猴桃冷害的发生,1-MCP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晚20d发生冷害,0℃贮藏90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郜海燕 陈杭君 陈文烜 宋丽丽 毛金林 周拥军 郑永华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南方软质型水蜜桃在低温下的贮藏效果及抗冷性,以探索适宜的果实采收成熟度,为软质型水蜜桃低温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7-8成熟和9成熟2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湖景蜜露"水蜜桃为材料,测定在1℃28d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和SOD、POD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7-8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增加,出汁率在7d后开始下降,不能正常后熟,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果实的品质降低;而9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期间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出汁率平稳增加,能正常后熟,未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保持了较高的商...
关键词:
水蜜桃 成熟度 低温贮藏 冷害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军锋 窦世娟
试验结果表明,在2℃~4℃贮藏温度下,与对照(不包装)、聚乙烯塑料薄膜(PE)包装相比,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VC)包装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及其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在贮藏前期,不同包装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对照,而贮藏后期却高于对照。总体看来,PVC包装处理有利于桃果实的低温贮藏。
关键词:
桃 果实 包装 贮藏 衰老 褐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赵玉梅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 ,选用“新丹 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 ,采后分别用 4 2、37、33℃和对照 (2 0℃ )处理 2 4h ,然后 2℃低温下贮藏 ;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在 33~ 4 2℃温度范围内 ,热处理可减轻黄瓜低温贮藏冷害 ,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 ,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 ,可以保护膜的稳定性 ;在低温贮藏过程中 ,乙烯的释放量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 ,且后期逐渐降低 ,但热处理能明显减少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在试验热处理温度中 37℃效果最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昌文 齐灵 修德仁 王作荣
大久保和燕红桃在波动温度(0~3.5℃,频率1~2次·h(-1))条件下,保鲜期分别达到60天和80天。贮藏期间,可溶性精含量上升;还原糖有序增长,未出现异常积累;总酸降解减缓;水溶性果胶增长,原果胶及果肉硬度递减,三者保持正常的直线相关;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保持活力,果实未出现“返生”或糠化异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缓慢,推迟并减轻了多酚类损失和果肉褐变。两年试验表明,波动温度克服桃冷害的效应是从果实内部开始的,对桃采收后生理及贮藏效果不仅有量的影响而且有质的改变。
关键词:
桃,贮藏,波动温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菊 宋尚伟 胡青霞
进行了不同温度和薄膜包装袋对茄子果实冷害发生、电解质渗透率及果实呼吸强度、果肉Vc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3℃下,对照、薄膜包装果实分别在贮藏3,8d后出现冷害症状,且伴随电解质渗透率迅速上升;薄膜包装可使冷害症状推迟4~5d出现,延缓电解质渗透率的增高;在11~13℃及室温下,薄膜包装可明显抑制茄子的呼吸速率,减少果实中Vc的氧化损失。
关键词:
茄子 冷害 温度 薄膜包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更森 樊连梅 李淑萍 原永兵
以中华寿桃果实为试材,研究在(1±0.5)℃、相对湿度(90±5)%冷藏条件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1.25,2.50,5.00 mmol/L)对桃果实褐变的影响。试验分别测定了与褐变有关的果肉色泽、果实硬度、PPO和LOX活性、H2O2、·O2-、MDA和褐变指数及其值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A能一定程度维持中华寿桃果肉色泽,减缓果实硬度下降速度,能降低果实中PPO和LOX活性。在活性氧代谢方面,SA能降低果肉组织中·O2-含量水平,提高贮藏前期果实组织中H2O2含量,维持活性氧较高代谢平衡。SA能够减轻MDA对细胞膜的伤害,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与对照相比,水杨酸能显著降低果实褐变指数,...
关键词:
水杨酸 桃 果实 贮藏期 褐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