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5)
2023(8877)
2022(8063)
2021(7690)
2020(6420)
2019(15059)
2018(15118)
2017(29102)
2016(16105)
2015(18033)
2014(18057)
2013(17906)
2012(16285)
2011(14559)
2010(14218)
2009(12783)
2008(12262)
2007(10280)
2006(8840)
2005(7401)
作者
(47628)
(39322)
(39109)
(37008)
(24987)
(19038)
(17639)
(15760)
(14943)
(13954)
(13592)
(13127)
(12322)
(12287)
(12157)
(12124)
(12055)
(11791)
(11134)
(11080)
(10076)
(9508)
(9487)
(8888)
(8884)
(8818)
(8798)
(8584)
(7950)
(7946)
学科
(58838)
经济(58773)
管理(44111)
(41762)
(35254)
企业(35254)
方法(29838)
数学(25823)
数学方法(25529)
(15353)
(15176)
中国(14229)
(14012)
业经(13075)
地方(12293)
(10759)
理论(10513)
农业(10286)
(10104)
贸易(10100)
技术(9811)
(9790)
环境(9774)
(9351)
财务(9294)
财务管理(9279)
(9114)
企业财务(8788)
教育(8710)
(8514)
机构
大学(223976)
学院(222178)
管理(90687)
(80152)
理学(79725)
理学院(78849)
经济(78258)
管理学(77385)
管理学院(77014)
研究(73595)
中国(51221)
科学(50267)
(47838)
(40135)
业大(38062)
(37740)
研究所(35138)
(34719)
中心(32481)
农业(31678)
(30563)
北京(30041)
(29306)
师范(28968)
财经(28872)
(27001)
(26277)
(25487)
技术(24752)
师范大学(23494)
基金
项目(162926)
科学(125716)
基金(116334)
研究(115548)
(103116)
国家(102277)
科学基金(86602)
社会(69304)
社会科(65515)
社会科学(65496)
(64546)
基金项目(63246)
自然(59210)
自然科(57781)
自然科学(57767)
自然科学基金(56709)
(54775)
教育(52316)
资助(47946)
编号(47324)
成果(37790)
重点(36305)
(34762)
(34209)
(33875)
课题(32230)
科研(31782)
创新(31547)
计划(31338)
大学(29919)
期刊
(83027)
经济(83027)
研究(60889)
学报(41501)
中国(36904)
科学(36429)
(35839)
管理(31463)
大学(29894)
学学(28171)
农业(25474)
(24373)
教育(24073)
技术(18444)
图书(14285)
(14108)
金融(14108)
业经(14107)
(13277)
财经(12877)
科技(12671)
经济研究(12668)
理论(11718)
实践(11105)
(11105)
业大(11034)
林业(10995)
问题(10769)
(10759)
(10743)
共检索到30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慧  饶景萍  张少颖  
以秦光2号油桃为供试材料,在不同贮藏温度(1,3,5和7℃)下,研究了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结果表明,油桃对不同冷害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以5℃时最为敏感,在该温度下贮藏10 d即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显著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冷害使油桃果实的硬度在贮藏后期异常增加,呼吸和乙烯代谢异常(二者的最大值提前10 d出现);冷害发生后,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王友升  梁丽松  
研究了几种不同贮藏温度模式下大久保桃果实冷害发生及其品质劣变的情况。大久保桃果实在5℃温度下贮藏15d时就表现出了冷害症状,如组织电导率、出汁率迅速上升,出库后的果实在20℃货架期3d后,果实的软化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可溶性固形物(SSC)不再增加、组织电导率和出汁率下降,脂氧合酶(LOX)活性上升等,果实品质明显劣变。0℃冷藏的大久保桃在30d时表现出轻微的冷害症状,但这种症状在出库回温后才比较明显。大久保桃采后在24℃下预贮3d后,再在0℃温度条件下冷藏,在这一温度模式下经60d的贮藏,桃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由于果实的软化程度较高,果实的商品性能较差。大久保桃采后先在8℃下经过9d冷锻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饶景萍  郭敏  
【目的】为了给油桃抗冷害技术的研究及减轻油桃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油桃品种"秦光二号"为试材,清水浸果为对照,研究外源腐胺(Put,10 mmoL/L)对油桃果实冷害发生率、冷害指数、内源多胺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0℃贮藏条件下,Put处理的油桃冷害比对照果延迟10 d发生,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均极显著下降(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雯茹  赵紫迎  左小霞  金鹏  金文渊  郑永华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高湿贮藏对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的作用及机制,为黄瓜果实采后冷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冷敏性水果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其果实分别置于4℃的干雾控湿高湿冷库(相对湿度为95%~98%,高湿组)和普通冷库(相对湿度为70%~75%,低湿组)中保存15 d,每隔3 d取样测定果实冷害、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高湿贮藏显著降低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P<0.05),能较好保持其贮藏期品质。在整个贮藏期间,高湿组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低湿组。与低湿贮藏相比,高湿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黄瓜果实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较高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力,抑制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积累,有效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高湿贮藏可通过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来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从而减轻果实冷害发生,保持较好的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赵玉梅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 ,选用“新丹 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 ,采后分别用 4 2、37、33℃和对照 (2 0℃ )处理 2 4h ,然后 2℃低温下贮藏 ;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在 33~ 4 2℃温度范围内 ,热处理可减轻黄瓜低温贮藏冷害 ,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 ,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 ,可以保护膜的稳定性 ;在低温贮藏过程中 ,乙烯的释放量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 ,且后期逐渐降低 ,但热处理能明显减少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在试验热处理温度中 37℃效果最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菊  宋尚伟  胡青霞  
进行了不同温度和薄膜包装袋对茄子果实冷害发生、电解质渗透率及果实呼吸强度、果肉Vc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3℃下,对照、薄膜包装果实分别在贮藏3,8d后出现冷害症状,且伴随电解质渗透率迅速上升;薄膜包装可使冷害症状推迟4~5d出现,延缓电解质渗透率的增高;在11~13℃及室温下,薄膜包装可明显抑制茄子的呼吸速率,减少果实中Vc的氧化损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永华  席玙芳  应铁进  严珏敏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逐渐下降,膜透性逐渐增加。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膜透性增加。随采后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糖分、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不断下降。采后生理研究表明枇杷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d,好果率可达90.0%以上。但枇杷果实贮藏中酸分的损失远大于糖分的下降,导致糖酸比例失调,果实风味变淡。因此枇杷果实不耐久藏,大红袍果实的贮藏期以15~20d为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春泉  宋江峰  王远  李大婧  
【目的】探讨精胺(Spermine,Spm)处理延缓菜用大豆贮藏冷害以及调节其蔗糖代谢的作用机理,为菜用大豆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大粒1号’菜用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5、1和2 mmol.L-1外源Spm浸泡处理20 min,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于1℃、相对湿度为85%—90%的环境条件下贮藏10周,每周分别测定与菜用大豆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籽粒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及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指标。【结果】贮藏第2周即出现冷害,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菜用大豆冷害发生逐渐加重。与对照相比,Spm处理使冷害症状出现时间推迟到第3周,延缓了贮藏后期冷害指数的上升;也抑制了菜用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李丽萍  张绍铃  刘招龙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d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杭君  毛金林  宋丽丽  陈文烜  周拥军  郜海燕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贮藏模式对南方‘湖景蜜露’水蜜桃贮藏生理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南方软质型水蜜桃贮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设置不同贮藏温度25℃、5℃、2℃和0℃,测定桃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以及Vc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0℃贮藏与25℃、5℃和2℃相比,能较好保持‘湖景蜜露’桃果实整个贮藏期间TSS和TA的含量,显著降低果肉硬度的下降,明显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增加,推迟呼吸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桃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果肉未出现糠化等冷害症状,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同时经0℃贮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玉萍  饶景萍  李萌  赵海亮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0℃贮藏期间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然后将其置于0℃下贮藏90d,每隔10d取样测定冷害指数、冷害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分析1-MCP处理对猕猴桃冷藏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0.5μL/L的1-MCP处理显著延缓并减轻了猕猴桃冷害的发生,1-MCP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晚20d发生冷害,0℃贮藏90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郜海燕  陈杭君  陈文烜  宋丽丽  毛金林  周拥军  郑永华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南方软质型水蜜桃在低温下的贮藏效果及抗冷性,以探索适宜的果实采收成熟度,为软质型水蜜桃低温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7-8成熟和9成熟2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湖景蜜露"水蜜桃为材料,测定在1℃28d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和SOD、POD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7-8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增加,出汁率在7d后开始下降,不能正常后熟,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果实的品质降低;而9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期间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出汁率平稳增加,能正常后熟,未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保持了较高的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曦  张润光  韩军岐  张有林  
【目的】核桃鲜果在贮藏期间易出现青皮褐变腐烂,果仁哈败、发霉、失水等问题,鲜食期很短,生产中常采用干制保藏。研究气体成分对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延长核桃鲜果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以主栽品种‘香铃’为试验材料,采用气流法测定脱青皮核桃鲜果和带青皮核桃鲜果呼吸强度,研究核桃鲜果呼吸类型。分别采用塑料袋抽真空贮藏、塑料袋限气贮藏、试验箱气调贮藏和自然裸放等4种贮藏方法,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贮期测定各贮藏核桃鲜果果仁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脂氧合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迎丽  王春生  王亮  李建华  闫根柱  施俊凤  张小宇  
研究了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变动气调、间歇气调、常规(静态)气调)对大久保桃冷藏及货架期3d后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冷害的敏感性、延缓果肉组织膜透性和褐变度的上升趋势、减轻出汁率的上升,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色泽、风味;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其中较适宜气体指标是5%O2+10%CO2;与常规(静态)气调相比,变动气调贮藏进一步降低了果实的冷敏感性,减轻了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的冷害症状,贮藏70d,果肉无褐变,货架期间,仍保持了较好的后熟特性,改善了果实的贮后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军锋  窦世娟  
试验结果表明,在2℃~4℃贮藏温度下,与对照(不包装)、聚乙烯塑料薄膜(PE)包装相比,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VC)包装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及其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在贮藏前期,不同包装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对照,而贮藏后期却高于对照。总体看来,PVC包装处理有利于桃果实的低温贮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