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6)
- 2023(6005)
- 2022(4976)
- 2021(4455)
- 2020(3746)
- 2019(8251)
- 2018(7861)
- 2017(14407)
- 2016(8290)
- 2015(8768)
- 2014(8476)
- 2013(8289)
- 2012(7570)
- 2011(6933)
- 2010(6527)
- 2009(5928)
- 2008(5943)
- 2007(5082)
- 2006(4269)
- 2005(3654)
- 学科
- 济(29062)
- 经济(29023)
- 业(21181)
- 管理(20898)
- 企(16118)
- 企业(16118)
- 方法(14603)
- 数学(13285)
- 数学方法(13139)
- 学(9959)
- 农(8861)
- 财(7734)
- 贸(7659)
- 贸易(7659)
- 易(7495)
- 中国(6574)
- 业经(6201)
- 农业(6116)
- 技术(5168)
- 环境(5109)
- 务(4904)
- 财务(4897)
- 财务管理(4891)
- 企业财务(4658)
- 制(4628)
- 地方(4254)
- 融(4207)
- 金融(4205)
- 划(4107)
- 银(4041)
- 机构
- 大学(120921)
- 学院(119272)
- 研究(46937)
- 济(44437)
- 经济(43696)
- 管理(41407)
- 农(37870)
- 理学(37153)
- 理学院(36680)
- 管理学(35712)
- 管理学院(35550)
- 科学(35462)
- 中国(31758)
- 农业(30787)
- 业大(29173)
- 所(27178)
- 研究所(25785)
- 京(25371)
- 农业大学(20703)
- 中心(19948)
- 财(17710)
- 室(17123)
- 院(17055)
- 江(16995)
- 省(16893)
- 实验(16335)
- 业(16267)
- 科学院(15918)
- 实验室(15653)
- 北京(15336)
- 基金
- 项目(92939)
- 科学(70076)
- 基金(67750)
- 家(65940)
- 国家(65449)
- 研究(53966)
- 科学基金(52581)
- 自然(38846)
- 自然科(37999)
- 自然科学(37980)
- 自然科学基金(37334)
- 基金项目(36595)
- 省(36487)
- 社会(34117)
- 社会科(32398)
- 社会科学(32387)
- 划(32248)
- 资助(27442)
- 教育(23852)
- 计划(22563)
- 重点(21877)
- 科技(21445)
- 科研(19452)
- 发(19374)
- 创(19274)
- 部(19148)
- 业(18513)
- 创新(18198)
- 编号(18116)
- 农(17506)
共检索到16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珍 赵海林 客绍英
以荠菜、苦荬菜、刺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野菜中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冷藏和冷冻)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藏和冷冻两种贮藏方式中3种野菜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冷藏处理较冷冻处理下降幅度小。粗纤维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亚硝酸盐含量出现消长变化,贮藏第2天达到一峰值,随后下降,到第6天又有所上升。贮存时间相同时,冷藏条件贮存的野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华琼 苏智先 严贤春 胡进耀
研究了不同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室温(15-20℃)和低温((4±1)℃))以及3种洗涤方式(自来水、盐水和洗洁精溶液)下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0-3 d贮藏时间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管是在室温还是低温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在相同的贮藏时间和洗涤方式下,低温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与自来水相比,盐水和洗洁精溶液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均有去除作用,但盐水的去除能力低于洗洁精溶液;(4)叶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高于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家杏 田静 许留兴 唐国建 王晓亚 张建国
为减少叶菜类饲料亚硝酸盐危害,探讨了不同处理及贮藏时间对叶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包菜(B.oleracea)为试验材料,经炒、煮前处理后套保鲜袋或不套保鲜袋4℃保存以及青贮,青贮贮藏6、12、24、48h和40d后取样测定,其余处理在6、12、24和48h后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前处理对白菜和包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P0.05),煮制与炒制后的叶菜于4℃下贮藏48h,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青贮初期亚硝酸盐有所减少,在24h(白菜)或12h(包菜)后显著增加,但后期(白菜40d、包菜48h后)又减少,特别是包菜青贮40d,其亚硝酸盐含量比青贮前还低(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燕平梅 薛文通 张惠
以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为发酵剂分别发酵甘蓝,自然发酵甘蓝作为对照,测定甘蓝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纯种发酵甘蓝中亚硝酸盐含量比自然发酵低2倍多,且未形成“亚硝峰”。纯种发酵甘蓝中导致亚硝酸盐形成的肠杆菌及乳酸菌之外的需氧嗜温菌数量显著低于自然发酵(P<0.05),乳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且发酵第2~5天达到差异显著(P<0.05)。从纯种发酵甘蓝卤中分离122株菌株,其中6种乳酸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0.16%。这6种乳酸菌消耗亚硝酸盐的能力均比对照高2倍多,消耗亚硝酸盐均超过96%,最高达到99.623%,远高于...
关键词:
自然发酵 纯种发酵 亚硝酸盐 甘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玲 罗佳 郭宁 杨公明
为了给浆水芹菜的安全生产和消费提供理论依据,以芹菜为原料,在不同热烫时间、发酵温度和不同食盐含量条件下进行浆水芹菜发酵,测定了发酵过程中芹菜硝酸还原酶活性、亚硝酸盐含量及发酵汁pH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到第3天达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到较低水平;pH为4.5时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亚硝酸盐含量均达最大值;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在热烫3 min、发酵温度25~30℃、食盐含量为40 g/kg时均较低。
关键词:
硝酸还原酶 亚硝酸盐 芹菜 浆水发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秋会 赵铭钦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前体物,本文从栽培措施、施肥管理、遗传育种、调制方法、化学处理和卷烟加工等方面全方位综述了降低烟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途径和方法,这对阻断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具有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卷烟吸食安全性,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关键词:
烟叶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海斌 徐海风
通过对腌制大头菜用不同盐分、温度、糖分、酸度、Vc等处理,探讨其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及降低亚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食盐浓度,提高温度,增加酸度,添加糖分及Vc,能够有效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关键词:
大头菜 亚硝酸盐 腌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海 张杨珠 王翠红 冯跃华 黄运湘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明显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尤以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为1:1时产量较高和硝酸盐含量较低,达到了高产优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红菊 岳永生 丁雷 姜中伸 陈灿菊
本实验研究了三种有益菌 :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bacteria ,PSB)、芽胞细菌 (Bacillus,BAC)、放线菌 (Actinobacillus,ACT)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有益菌使用剂量的增加 ,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证明了三种有益菌都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ACT的净化效果优于PSB和BAC。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水质净化 微生物 亚硝酸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本文报道了常山胡柚果实在贮藏期间,果实质量、可食部分所占比例以及果肉中总酸、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水分和灰分等含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常山胡柚 贮藏 营养成分 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婷婷 黄永东 黄永川 洪云菊 夏清华
检测分析了重庆市售的5类21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及Vc含量。结果表明:供试的21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合格率为95.24%,且亚硝酸盐含量多在1 mg/kg以下。不同类别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菜类>茄果类>根菜类>花菜类>瓜菜类。重庆市售蔬菜中花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Vc含量普遍较高,根菜类Vc含量相对较低。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蔬菜中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而营养物质Vc却逐渐减少。因此,为确保安全消费,建议消费者尽量减少新鲜蔬菜的存放时间,科学合理地搭配蔬菜种类,以减少亚硝酸盐和增加Vc的摄入。
关键词:
蔬菜 亚硝酸盐 Vc 重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鸣 廖柏寒 秦普丰 娄敏 徐玲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模拟酸雨对白菜的生长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的质量浓度是影响白菜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在生长中期,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的量最多,然后开始下降,在收获时期达到最少.在相同质量浓度的氮肥条件下,模拟酸雨对白菜的生长、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pH4.5,pH5.6,pH3.5.根据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在pH4.5条件下或在高质量浓度尿素条件下,收获期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达到二级标准.在pH4.5的酸雨条件下,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都接近或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在pH5.6模拟酸雨条件下,高质量浓度尿素增加白菜中亚硝酸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丹华 焦永刚 石琳琪 杨玉波 郭敬华 董灵迪
为降低青梗菜硝酸盐含量,在采收前对其进行断营养处理。生理分析发现,断营养5 d青梗菜产量无明显变化,但根、叶柄和叶片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49.77%,23.90%,33.39%。转录组比较发现,断营养5 d青梗菜根、叶柄和叶片分别鉴定出301,2 270,2 2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分析表明,这些DEGs均主要富集在氮(N)代谢、碳(C)代谢和活性氧(ROS)代谢过程中。在N代谢过程中,根、叶柄和叶片硝酸盐摄取转运蛋白NPF7.2基因下调表达;叶柄和叶片NPF7.2的上游调控因子ERF104下调表达;叶片硝酸盐再转运蛋白NPF2.13和NPF1.1基因上调表达;根和叶片硝酸盐同化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上调表达。在C代谢过程中,叶柄和叶片蔗糖合成关键酶磷酸蔗糖合酶(SPS)基因上调表达。在ROS代谢过程中,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上调表达;叶柄和叶片细胞色素P450、过氧化物酶体和脂肪氧化酶下调表达;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和过氧化物酶(POD)基因上调表达。综上,在青梗菜采收前5 d进行断营养处理,不仅可以保证产量不受影响,还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