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5)
- 2023(5977)
- 2022(4925)
- 2021(4375)
- 2020(3604)
- 2019(7896)
- 2018(7482)
- 2017(13831)
- 2016(7760)
- 2015(8114)
- 2014(7671)
- 2013(7512)
- 2012(6745)
- 2011(6094)
- 2010(5706)
- 2009(5127)
- 2008(4960)
- 2007(4092)
- 2006(3476)
- 2005(2774)
- 学科
- 济(28970)
- 经济(28939)
- 业(22162)
- 管理(21300)
- 企(16124)
- 企业(16124)
- 方法(15012)
- 数学(13871)
- 数学方法(13777)
- 农(9201)
- 学(7558)
- 财(7461)
- 贸(7217)
- 贸易(7217)
- 易(7070)
- 中国(6656)
- 业经(6652)
- 农业(6541)
- 环境(5520)
- 技术(5364)
- 务(4754)
- 财务(4746)
- 财务管理(4740)
- 企业财务(4515)
- 产业(4351)
- 地方(4286)
- 制(4271)
- 划(4151)
- 出(4006)
- 银(3716)
- 机构
- 学院(110448)
- 大学(110435)
- 济(44913)
- 经济(44264)
- 管理(41158)
- 研究(40650)
- 理学(37220)
- 理学院(36788)
- 管理学(36055)
- 管理学院(35895)
- 农(32849)
- 科学(29535)
- 中国(28296)
- 农业(26624)
- 业大(25993)
- 京(22611)
- 所(22310)
- 研究所(21237)
- 农业大学(18221)
- 中心(17837)
- 财(17080)
- 江(14821)
- 财经(14768)
- 院(14590)
- 经济学(14080)
- 科学院(13964)
- 室(13824)
- 省(13817)
- 业(13712)
- 经(13681)
- 基金
- 项目(87327)
- 科学(67424)
- 基金(65108)
- 家(62378)
- 国家(61918)
- 研究(52556)
- 科学基金(50873)
- 自然(36505)
- 自然科(35710)
- 自然科学(35696)
- 基金项目(35250)
- 自然科学基金(35104)
- 社会(35089)
- 省(34168)
- 社会科(33424)
- 社会科学(33414)
- 划(29981)
- 资助(25587)
- 教育(22971)
- 重点(20373)
- 计划(20266)
- 创(18693)
- 发(18660)
- 科技(18623)
- 部(18385)
- 科研(17959)
- 业(17940)
- 编号(17735)
- 创新(17621)
- 农(16021)
共检索到14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冉辛拓 张新生
按苹果主干横截面积大小定量留果,并连续2年对叶片光合速率及枝、叶、果的干物质增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生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0 9727)关系,随负载量的变化,二者的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虽负载量与干物质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0 9741),但均单果得到的光合产物却有显著变化,而且负载量的变化对果实品质及翌年的花芽分化均会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苹果 负载量 光合速率 干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雄 孙伯筠 李福荣 苗红英 程玉琳
苹果梨树株行距2m×5m,树体适宜负载量:初果期15~20kg,好果率占80%以上,盛果期35~40kg,好果率80%以上;枝组负载量的计算公式为y=1.9053x-1.0325;花序适宜结果量1~2个;适宜负载量的树体参数为树高3.5~4.0m,冠径2.0~2.5m,枝类比:初果期长枝占总枝的34%、中枝占30%、短枝占29%;盛果期长枝占总枝的20%、中枝占20%、短枝占60%。叶果比:初果期20~30∶1,盛果期30~35∶1。
关键词:
苹果梨,树龄,枝组,花序,负载量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泰山
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味帝’(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Weidi‘)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植物,是通过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和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反复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多年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味帝’在国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具有成熟早、营养丰富、外观艳丽、甜酸风味适宜等优良特性,深受当今消费者和鲜果市场的欢迎。‘味帝’丰产,但在生产中由于负载量过高造成于其‘味帝’果实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规模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波 杨批修 郭超峰 刘福建
对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幼树干粗与果实大小、品质、留果量、花芽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酥梨在密植条件下,幼树树干横截面积与留果量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每平方厘米横截面积负载量为450~750g时,即折合每平方厘米干断面积留果2~3个时,果实大小和品质最佳,花芽形成率最高(51.70%~56.20%),翌年开花量适中,且果实商品性能良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明宏 陶洪斌 王利纳 王璞
为探索华北地区春玉米高产可持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素管理(不施氮、推荐施氮、经验施氮)对春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第一年推荐和经验施氮同不施氮相比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穗位叶光合速率等方面都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第二年不施氮处理产量比推荐施氮和经验施氮分别下降了12.0%和11.6%。推荐施氮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减少氮肥投入的前提下保持产量的稳定,同时也明显促进了生育后期植株营养体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各器官干物质转运总量占籽粒总干质量的22.1%,比经验施氮高6.1%。
关键词:
春玉米 干物质分配 干物质转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凤桐 陶洪斌 王璞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旱稻297产量形成的特点,以期探明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旱稻297在0、75和150kg/hm2的施氮量下,2年平均产量分别是2.8、3.5和3.5t/hm2。其中,75和150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75和150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在氮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施氮后结实率呈降低趋势,尤其是150kg/hm2处理的结实率显著低于不施氮处理,同时150kg/hm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较低。干物质积累在灌浆中期达到最大,开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较低,施氮对花后干物质累...
关键词:
旱稻 氮 有效穗 结实率 籽粒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泰山 杜改改 刁松锋 韩卫娟 傅建敏 杨绍彬 李芳东
为研究不同负载量对其果实糖酸组分及果实风味的影响。采用人工疏果方式调控杏李新品种‘味帝’单株的果实负载量,设置4个不同负载水平的处理及一个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负载量下果实糖酸组分及其含量,并通过人工感官评价法对果实的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降低负载量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单果质量并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2)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等不同类型糖的含量,其中总糖含量提升达40.94%。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类型的糖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相关;3)降低负载量对
关键词:
杏李 负载量 糖组分 酸组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强 孔凡磊 袁继超
为研究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物质积累特征与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对氮肥运筹响应的差异。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ZH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XY508)为材料,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在225 kg/hm2的施氮量下,设置5种氮肥运筹模式:不施肥、100%基肥、75%基肥+25%穗肥、50%基肥+50%穗肥、25%基肥+75%穗肥,同时设不施肥处理(B1)。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及其构成均有重要影响;氮高效品种ZH311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和较高的光合器官分配比例显著提高了其干物质生产能力,同时较低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有效地延缓其光合器官的衰老,保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使得其产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XY508。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改善了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但对XY508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ZH311。ZH311较XY508的产量优势随追肥比例升高而先增后减,在基肥61. 35%+追肥38. 65%时(最大达1. 48 t/hm2)。综上所述,均衡的基追比使氮高效品种ZH311保持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产量优势;而较高的追肥比例能显著改善氮低效品种XY508的花后干物质生产,弥补产量的不足。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玉米 氮效率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祥祯 王玉珍 王振圻 冯瑞光 孟令启 宁文书
对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不同类型的水稻组合(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亚种间杂交稻比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具有更强的干物质生产优势,但生长发育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差,群体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较低,干物质分配不协调,库容量大,早衰,导致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差。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籽粒充实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军 王伯伦 孟维韧 赵凤艳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穗型粳稻产量形成的物质来源。【方法】以27个粳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对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齐穗期、灌浆期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剑叶和倒2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弯穗型品种。齐穗期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剑叶和倒2叶气孔导度大于弯穗型品种,但灌浆期各类品种气孔导度的差异变小。灌浆期细胞间隙CO2浓度比齐穗期有所增高,其中弯穗型品种增高幅度较大。齐穗期和成熟期细胞间隙CO2浓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直立和半直立穗品种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合效率和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分配到穗部的比例较大,产量较高。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恒 李宾兴 王斌 郭程瑾 李雁鸣 肖凯
【目的】通过对不同磷效率品种的光合碳同化与物质生产特性研究,阐明磷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磷素的生理机制。【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丰、缺磷条件下的光合生理参数、碳酸酐酶活性和RuBPCase活性。【结果】缺磷条件下,各测定时期的叶绿素含量(Chl)、气孔导度(gs)、叶肉导度(gm)、碳酸酐酶活性(CA)和光合速率(Pn)以及可溶蛋白含量(SP)和RuBPCase活性均大致以磷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品种(M)次之,低效品种(L)最低;不同磷效率品种各测试时期的LAI和作物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和光合势(PP)也以H最高,M次之,L最低。【结论】磷胁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深根 施晋杰 郑志华 孔令云
研究了根系分区施肥对黄瓜品种"津绿露优"和"中农203"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津绿露优"黄瓜植株标准溶液+半倍标准溶液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施肥处理中,施肥总量分别减少了25%,50%,植株总干重分别减少了8.7%,36.5%,果实干重分别降低了10.5%,35.7%;在"中农203"黄瓜植株2倍标准溶液+清水与1.5倍标准溶液+1/2标准溶液施肥处理中,施肥总量不变,植株总干重分别增加了10.4%,5.6%,果实干重分别增加了22.9%,21.0%.
关键词:
黄瓜 根系分区 施肥 干物质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兴涛 张洪程 许轲 郭保卫 陈厚存 曹利强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李明银 李桂云 吴中华
【目的】研究能最大发挥水稻潜力的钵苗大穴摆栽规格与合理密度,探索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途径。【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供试材料,采用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育秧,以常规单孔塑盘育秧为对照,分别设置5种不同移栽密度,研究钵苗新型摆栽生产潜力及合理密度配置。【结果】(1)3连孔、2连孔、单孔,分别栽插15×104hm-2、18×104hm-2、24×104hm-2穴产量最高,三者又以2连孔最高。(2)不同类型钵苗间,产量、成熟期干物重以及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比例和群体生长率等均表现为:在较少基本苗栽培条件下(36×104hm-2)单孔>2连孔>3连孔,在中等基本苗条件下(7...
关键词:
超级稻 钵苗摆栽 密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霍中洋 姚义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目的】探讨播期对直播稻干物质生产特征和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直播稻干物质的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1)无论是从单茎还是群体来看,拔节、孕穗、抽穗、蜡熟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均随播期的推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愈加明显。(2)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期至拔节期和拔节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则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播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