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8)
2023(3974)
2022(3452)
2021(3171)
2020(2803)
2019(6236)
2018(5992)
2017(11217)
2016(6602)
2015(6875)
2014(7054)
2013(6976)
2012(6466)
2011(5851)
2010(5764)
2009(5168)
2008(5274)
2007(4565)
2006(3798)
2005(3391)
作者
(23012)
(19243)
(19107)
(18064)
(12110)
(9673)
(8666)
(7790)
(7198)
(6950)
(6668)
(6344)
(6320)
(6292)
(6235)
(6080)
(5848)
(5659)
(5591)
(5362)
(5204)
(4817)
(4748)
(4511)
(4472)
(4411)
(4290)
(4272)
(4188)
(4108)
学科
(22256)
经济(22232)
(16228)
管理(15702)
(13667)
企业(13667)
方法(12372)
数学(11092)
数学方法(10924)
(7916)
(6266)
(5191)
中国(4768)
(4435)
财务(4426)
财务管理(4413)
企业财务(4276)
业经(4224)
技术(4175)
(4145)
地方(3874)
(3562)
银行(3516)
理论(3495)
(3483)
农业(3466)
环境(3460)
(3385)
金融(3382)
(3323)
机构
大学(93353)
学院(93145)
研究(36721)
管理(31141)
(30932)
经济(30165)
科学(28701)
(28407)
理学(27350)
理学院(26960)
管理学(26235)
管理学院(26083)
中国(24291)
农业(23058)
业大(21908)
(21472)
研究所(20264)
(20118)
中心(15889)
农业大学(14963)
(14267)
(14256)
(14026)
(13825)
(13166)
实验(13065)
(12910)
科学院(12723)
实验室(12558)
技术(12190)
基金
项目(71166)
科学(53498)
基金(50449)
(48691)
国家(48358)
研究(42193)
科学基金(38703)
(29951)
自然(28766)
自然科(28133)
自然科学(28118)
自然科学基金(27574)
基金项目(26719)
(25770)
社会(24905)
社会科(23631)
社会科学(23619)
资助(21276)
教育(19262)
计划(17917)
科技(17259)
重点(17213)
(15013)
科研(14702)
(14687)
编号(14506)
(14498)
创新(13938)
(13805)
专项(13531)
期刊
(29380)
经济(29380)
学报(27732)
(25109)
研究(21370)
科学(21093)
大学(18463)
学学(17995)
中国(17677)
农业(16897)
(11561)
管理(10251)
(10221)
业大(8297)
教育(7132)
技术(6843)
农业大学(6840)
(6740)
林业(6457)
科技(6394)
(6268)
金融(6268)
财经(5716)
中国农业(5479)
自然(5108)
统计(5039)
经济研究(4881)
(4859)
(4797)
资源(4737)
共检索到127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清亚  路斌  赵佳伟  栗浩  李艳  苗胜越  路丙社  
【目的】对8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我国北方地区北美豆梨引种时的品种选择提供借鉴。【方法】以3年生8个品种豆梨及杜梨苗木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和-30℃)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豆梨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豆梨相对电导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豆梨品种的低温伤害起始温度为-12.57~-20.36℃,可忍耐的最低温度为-33.95~-40.27℃,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为-25.61~-29.38℃。低温胁迫过程中,各品种豆梨SOD和POD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5℃时达到峰值;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三体>杜梨>秋火焰>红塔。【结论】在我国杜梨天然分布区引种北美豆梨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和三体可安全越冬,而引种秋火焰和红塔则应注意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桂荣  连艳会  程珊珊  辛董董  牛生洋  扈惠灵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后不同无核葡萄品种的抗寒性,为北方地区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山葡萄,贝达和北醇为对照,3个无核葡萄品种(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为试材,通过对一年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测定相对电导率,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LT50),并测定低温胁迫下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和抗寒性关联最大的抗寒指标。【结果】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和所研究葡萄品种关联度最高的抗寒指标是CAT,其次是POD和MDA。【结论】本试验研究得出供试材料抗寒性强弱为:山葡萄>贝达>北醇>粉红无核>优无核>京早晶,SOD酶活、POD酶活、CAT酶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可作为鉴定葡萄抗寒性强弱的综合指标。本试验为北方寒冷地区葡萄生产、杂交育种、种质筛选以及抗寒新品种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兰涛  陈双林  李迎春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左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柴弋霞  曾雯  金晓玲  蔡梦颖  
为了明确雌雄异株植物铁冬青的抗寒机理和雌雄株抗寒性差异,对5年生铁冬青雌雄株的离体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氧化酶活性各项指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_(50)),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铁冬青雌雄株REC和MDA含量上升,Pro、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SOD活性则逐渐下降;雌雄株各生理指标在数值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雌株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一鹤  李建宾  杨时宇  陈疏影  李体初  吴义军  
以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轻金色)的1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连续15 d分别进行5、10、15、20、25、30℃的温度处理,测定分析了低温胁迫下甜角幼苗叶片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30℃是甜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当温度下降到15℃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甜角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叶片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温度降到10℃时,幼苗叶片上述指标变化加剧,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思思  李素丽  李琼  李志刚  梁和  
选用耐冷型品种桂糖28号(GT28)和冷敏感型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模拟低温逆境,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甘蔗节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胁迫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的节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低温与正常条件下相比,SOD和POD活性均上升,且GT28活性要显著高于ROC2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性持续下降;而Mg2+-ATP酶活性逐渐下降,GT28能保持比ROC22更高水平的ATP酶活性。低温逆境下GT28保持较高酶活性,可能是其抗寒力强的原因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捷  杨淑梅  王玲  
‘竹柳’(Salix‘Zhuliu’)为杨柳科柳属(Salix)植物,是被优选、驯化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其密植时形似竹子,故取名为‘竹柳’。‘竹柳’树干修长,叶色浓绿,树形美观;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适应性广,在防护林建设、纸浆造纸业和园林绿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竹柳’作为盐碱地绿化、速生经济林和农田防护林新品种被广泛使用,已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召元  田启航  常瑞丰  刘国俭  陈湖  李永红  
为探讨桃不同品种的抗寒性,给我国北方地区桃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12个桃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30、-35和-40℃)对相对电导率(REC)、发芽率、束缚水/自由水、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12个桃品种枝条的REC变化趋势呈"S"形,半致死温度(LT50)介于-24.30~-17.88℃;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束缚水/自由水、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12个桃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秋恋’>‘晚蜜’>‘秋燕’>‘03-49-079’>‘承德2号’>‘承德1号’>‘大久保’>‘庆丰’>‘02-13-140’>‘03-22-034’>‘春雪’>‘金奥’。综上,隶属函数法适用于桃的抗寒性准确评价,‘秋恋’‘晚蜜’‘秋燕’抗寒性强,在北方桃产区可安全越冬;‘春雪’‘金奥’抗寒性差,不建议北方桃产区引种栽培,或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媚  任惠  刘业强  苏伟强  方位宽  
选取3年树龄的4个杨桃品种(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及土种酸杨桃)的当年生营养枝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这些杨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个杨桃品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POD活性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且这4个生理指标较不做低温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杨桃的品种及低温胁迫处理温度对这4个抗寒指标的影响也呈现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  于晓南  
以金叶女贞、紫叶桃和紫叶小檗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降温处理,测定其萌芽率、相对电导率等8个指标在0至-36℃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个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3种彩叶树抗寒性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种彩叶树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金叶女贞、紫叶桃、紫叶小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086、0.106和0.979,即紫叶小檗的抗寒能力最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设  耿广东  程智慧  
分别在 5 ,8℃低温胁迫下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茄子品种叶片内部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两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增加 ,SOD和 POD活性上升 ,CAT活性变化表现相反的趋势 ,但低温处理与对照温度间差异较小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更高的 SOD和 POD等保护酶活性、更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更低的 MDA含量 ,并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永红  李纪元  田敏  格日乐图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青  戴雄泽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以耐寒辣椒品种湘研 1号 ,耐寒性一般品种早丰 1号和不耐寒品种湘研 5号为试材 ,对辣椒在低温胁迫前后离子渗漏电导百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除使湘研 5号 SOD活性下降外 ,其他处理的电导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和 SOD活性均表现上升 ;在低温处理前后 ,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杨宁宁  王月  何丽  赵彩霞  史鹏飞  杨刚  李学才  武军艳  方彦  曾秀存  
【目的】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比色法、冰晶消长法、显微测微、光合测定等技术,探讨北方寒旱区主要冬油菜品种抗寒性差异形成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理。【结果】冬前低温阶段,弱抗寒品种多数气孔关闭或半开放,而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气孔仍保持完全开放状态,且光合速率、根冠比、根部干物质积累均较高;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显著正相关,而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MDA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天油2号相比,低温下陇油7号质外体蛋白提取液形成冰晶体积小、分布均匀,形态以五边形、椭圆形和双菱形为主,具有明显重结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如意  王腾飞  李军  裴玉贺  宋希云  
为了探讨外源ABA对玉米苗期耐寒性的影响,选取了耐寒能力强的青农105和冷敏感的农华101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低温和外施ABA处理后,测定2个玉米品种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降低了低温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抗寒品种青农105的MDA含量和电导率下降幅度大,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大,外源ABA对抗寒性强的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分析发现,外源ABA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2个品种的SOD、POD、CAT、APX活性,增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少活性氧物质的积累,抗寒品种青农105的SOD、POD、CAT、APX活性增幅较大,外源ABA对抗寒品种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外源ABA处理明显提高了低温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的内源ABA的含量,降低了GA3、ZR、IAA含量,低温及ABA处理对抗寒品种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分子水平的证据表明,外源ABA处理增强了低温条件下一些与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对青农105和农华101的抗寒基因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诱导2个品种的Apx1、Fad8、Lip15、Cat3基因及抗寒品种青农105的Dreb1和Asr1基因的表达,抑制冷敏感品种农华101的Dreb1和Asr1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施ABA对耐寒性强的玉米品种作用明显。为我国北方地区春玉米的生产提供了一些抵御冷害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