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7)
2023(6654)
2022(5539)
2021(4856)
2020(4042)
2019(8850)
2018(8389)
2017(15240)
2016(8744)
2015(9191)
2014(8827)
2013(8576)
2012(7818)
2011(7089)
2010(6822)
2009(6066)
2008(5911)
2007(4993)
2006(4272)
2005(3528)
作者
(30584)
(25761)
(25704)
(23941)
(16118)
(12788)
(11288)
(10262)
(9774)
(8912)
(8863)
(8566)
(8377)
(8235)
(8125)
(8006)
(7810)
(7714)
(7436)
(7417)
(6903)
(6418)
(6161)
(5970)
(5770)
(5686)
(5682)
(5679)
(5388)
(5268)
学科
(30557)
经济(30523)
(22339)
管理(22206)
(16786)
企业(16786)
方法(15411)
数学(14084)
数学方法(13972)
(10313)
(9705)
(7937)
(7644)
贸易(7644)
(7473)
中国(7298)
业经(7133)
农业(6725)
环境(6134)
技术(5732)
(4989)
财务(4988)
财务管理(4980)
产业(4914)
企业财务(4763)
(4672)
(4610)
地方(4584)
(4164)
(4101)
机构
大学(126508)
学院(126102)
研究(48886)
(47269)
经济(46503)
管理(43945)
(39910)
理学(39738)
理学院(39186)
管理学(38259)
管理学院(38064)
科学(37374)
中国(33421)
农业(32724)
业大(30945)
(28305)
研究所(26974)
(26597)
农业大学(22175)
中心(20826)
(18386)
(18327)
(18148)
(17683)
(17637)
实验(17594)
(17134)
科学院(16941)
实验室(16855)
重点(15996)
基金
项目(99867)
科学(76225)
基金(73191)
(70907)
国家(70378)
研究(58743)
科学基金(57157)
自然(41931)
自然科(41005)
自然科学(40984)
自然科学基金(40278)
(39718)
基金项目(39565)
社会(37551)
社会科(35686)
社会科学(35674)
(35046)
资助(29181)
教育(26245)
计划(24162)
重点(23842)
科技(22730)
(21225)
(21166)
科研(20813)
(20614)
编号(20251)
(20203)
创新(19957)
(18757)
期刊
(42292)
经济(42292)
学报(37639)
(34536)
科学(29324)
研究(27567)
大学(25949)
学学(25406)
农业(23678)
中国(21443)
管理(13542)
(13104)
(13025)
业大(12113)
农业大学(10374)
(9211)
科技(8160)
经济研究(8007)
林业(7863)
业经(7542)
中国农业(7494)
财经(7439)
技术(7369)
(7255)
金融(7255)
自然(7246)
资源(7219)
教育(6912)
(6395)
问题(5950)
共检索到165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兵  刘大会  朱端卫  赵敏  耿明建  谭良峰  
分别以木屑、泥炭及水葫芦作为猪粪堆肥的调理剂,制作有机堆肥,研究了3种堆肥体系在堆肥进程中腐殖酸(HA+FA)及其组成、腐殖化指数(HI=HA/FA)、pH的变化过程,以及堆制前后1 mol/L NH4Ac-0.05 mol/L EDTA浸提态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HI、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堆肥制作中,HA+FA和HA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稳中有降的趋势,总体表现为增加;HI则上升明显,这些是堆肥腐熟和品质提高的重要表现;pH变化因调理剂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除重金属Cr外,1 mol/L NH4Ac-0.05 mol/L EDTA浸提的绝大部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毛华  徐阳春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蚓粪与猪粪堆肥配合栽培苋菜腐殖质组成成分变化特征以及腐殖质对苋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与猪粪堆肥配合处理栽培苋菜过程中,各处理的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富里酸数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增幅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胡敏素、胡敏素/可提取腐殖物质数量呈现下降趋势,降幅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而减小;胡敏酸/富里酸呈现先降后升,总体上升趋势,并且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上升幅度减小。栽培初期40%蚓粪添加比例苋菜产量最高,纯蚓粪处理产量最低;栽培后期60%蚓粪添加比例苋菜产量最低,纯猪粪产量最高。在养分不足条件下,腐殖质含量与苋菜产量没有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兵  刘大会  朱端卫  
分别以木屑、泥炭及水葫芦作为猪粪堆肥的调理剂 ,制作有机堆肥 ,研究了 3种堆肥体系在堆制过程中温度、pH、C/N和主要营养元素N、P、K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整个堆肥制作中 ,猪粪 +泥炭及猪粪 +水葫芦处理堆制温度较高 ,水分损失较快 ,4 0℃以上分别维持 2 7d、2 0d ,猪粪 +木屑处理发酵时间最长 ,4 0℃以上维持 4 5d ;除猪粪 +泥炭处理pH略有下降外 ,其余各处理 pH均有所上升 ,其中猪粪 +水葫芦处理上升幅度最大 ,达 1.5个单位 ;C/N基本呈现出下降的规律。堆制过程中 ,全碳含量随着堆肥进程下降 ;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除速效氮和速效氮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强勇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宋海星  彭建伟  张玉平  
采用室外模拟堆肥试验,研究了4种重金属钝化剂(A:2.5%沸石+2.5%粉煤灰;B:2.5%沸石+5.0%磷矿粉;C:2.5%沸石+2.5%钙镁磷肥;D:2.5%沸石)与CK(不添加钝化剂)处理对猪粪堆肥中Cu、Pb、Zn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处理促进猪粪中重金属Cu、Pb、Zn由活性高的可交换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堆肥中添加钝化剂沸石、粉煤灰、磷矿粉、钙镁磷肥,能提高堆肥对重金属Cu、Pb、Zn的钝化能力;处理A和B对可交换态重金属Cu、Pb和Zn的钝化效果均在80%以上,与对照差异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泉达  黄惠珠  郑长焰  黄毅斌  李延  
以猪粪和米糠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测定堆肥几项腐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后与堆肥前有机物料的碳氮比(T值)、NH4+-N/NO3--N均随堆肥化的进行而下降,种子发芽指数(GI)则上升,T值、NH4+-N/NO3--N与GI呈显著负相关.不同腐熟度堆肥的甜椒盆栽试验表明,施用堆制0、7和14 d堆肥的甜椒,其生物量较施用堆制30和55 d堆肥的处理极显著降低,而施用堆制30和55 d堆肥的甜椒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以35 d堆肥的GI、T值、NH4+-N/NO3--N作为堆肥腐熟度的指标,腐熟指标是GI≥45%、T≤0.65、NH4+-N/NO3--N≤0.6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小林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张玉平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化肥、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猪粪代替20%化肥、沼肥代替20%化肥和稻草代替10%化肥8个处理,研究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籽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促进水稻养分的累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早稻产量以猪粪堆肥代替20%化肥处理最高,为5 662.4 kg/hm2,较化肥处理增产8.5%;晚稻产量以猪粪堆肥代替10%化肥处理最高,为6 301.7 kg/hm2,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处理分别比化肥处理增产12.5%、11.6%和5.8%;早晚稻氮肥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铭章  辛励  刘树堂  南镇武  刘锦涛  陈晶培  
为了给提高耕层肥力、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秸秆提供良好的依据,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非石灰性潮土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变化。以青岛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试验为基础,设5个试验处理,施氮肥条件下设小麦、玉米秸秆还田(WCN)、一季小麦秸秆还田(WN)2个处理,同时设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秸秆还田条件下,2015年各处理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分别平均较2009年提高了117.68%,102.5%。与CK相比,秸秆还田模式各处理土壤腐殖酸总含量(HE)平均增幅21.8%~4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敏杰  史媛媛  蒋瑞瑞  田亚东  孙桂荣  李国喜  康相涛  王彦彬  
【目的】研究腐熟剂对鸡粪堆肥过程中堆料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畜禽粪便的工厂化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取自郑州某养鸡场的鸡粪为供试材料,设计腐熟剂组(堆肥中添加了腐熟剂,其活菌数为2×1010 CFU/g)和正常堆肥发酵组(对照组,未添加腐熟剂)2个处理,测定发酵过程(0~40d)中2个处理鸡粪堆肥的温度、含水率、pH值、C/N和NH+4-N含量,并采用种子发芽指数对堆肥腐熟的毒害性进行评估,然后对发酵结束后2个处理鸡粪堆肥的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腐熟剂组鸡粪堆肥升温速度快,高温维持时间长;水分蒸发快,腐熟后的鸡粪含水率明显下降;发酵结束时,堆肥pH值维持在有利于微生物发酵的弱碱性环境。在发酵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丽  陆强  王继琛  张坚超  徐大兵  黄启为  沈其荣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生产力、养分累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施氮量减少15%(204 kg·hm-2)、12.5%(210 kg·hm-2)和10%(216 kg·hm-2)的情况下,有机无机肥配施[PMCF2(猪粪堆肥6 000 kg·hm-2+50%NPK)、PMCF1(猪粪堆肥3 000 kg·hm-2+70%NPK)和PMC1(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1 800 kg·hm-2)]的水稻产量(8 807~9 634 kg·hm-2)与单施化肥的水稻产量(9 162 kg·hm-2)相当。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均能显著影响不同生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晶培  刘树堂  辛励  陈延玲  南镇武  刘锦涛  袁铭章  
通过6年的田间定位比较试验,探究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腐殖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长,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含量逐渐上升,与对照(CK)比较,3种秸秆还田模式土壤腐殖酸平均增幅为3.84%~62.16%,差异较明显。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土壤腐殖质(HA、FA、HM)含量最高,比对照(CK)平均增加98.16%。一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N)、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以及有机肥(M)处理都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性物质(WSS)的含量,两季秸秆还田(WC)处理土壤WSS含量稳定在(0.29±0.11)g/Kg水平,两季秸秆还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帅  卢丽兰  张俊峰  刁世勇  王旭东  
【目的】探讨鸡粪腐解过程中铜、锌与不同溶性腐殖质的结合竞争。【方法】采用H2O、NaOH和Na4P2O7+NaOH连续浸提粪肥中的腐殖质及其结合态铜、锌,分析不同溶性腐殖质及其结合态铜、锌随腐解时间的变化。【结果】随着腐解过程中有机碳的矿化分解,粪肥中铜、锌元素含量增加。H2O溶性、NaOH溶性和Na4P2O7+NaOH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分别平均占粪肥全铜量的6.7%、26.7%和19.2%左右,腐殖质结合态锌分别平均占粪肥全锌量的2.7%、13.3%和17.3%左右。在粪肥铜、锌含量基本相等的情况下,水溶性、NaOH溶性腐殖质结合态的Cu/Zn比分别平均为2.56、2.05,Na4P2O7+...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汪珍川  谢桂先  刘强  袁浩凌  孙锡斌  彭迁  范晶晶  李靖旋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处理的升温速率最佳,纯猪粪处理的水分散失率大于其他两个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 H值为8.46-8.66,电导率稳定在1.4-2.4 ms/cm,E4/E6降至3.12-3.37,堆肥达到了腐熟;高量秸秆处理的(终点c/N)/(初始c/N)介于0.53-0.72,其堆肥效果较好、腐熟程度较高。各处理堆肥产品的全磷含量均有提高;纯猪粪处理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总降解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霞  王宇  周平  赵兰坡  刘景双  秦治家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建伟  毕江涛  李文兵  贾渊超  毛瑞璠  
【目的】探讨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奶牛粪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奶牛粪为堆肥原料,配施腐熟菌剂与稻壳粉、麦麸、脱硫石膏,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及堆肥结束时菌群结构,阐明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堆肥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T1~T4处理升温期堆体发酵时长较CK减少1~2 d,高温期(>50 ℃)发酵时长较CK增加2~6 d。T1、T3、T4处理的含水率较CK显著降低(P<0.05)。不同发酵时期堆体电导率均小于4.00 mS/cm。升温期有机质下降42.28%~47.98%,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1~T4处理堆体小白菜发芽指数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快速升高,显著高于CK(P<0.05)。随堆肥持续,T1~T4处理pH由8.40降为7.30~7.63,全氮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碳氮比由32.31降为9.01~10.90,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AMOVA分析显示,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结构呈极显著差异(P<0.001);MetaState分析显示,存在极显著差异的菌属有: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嗜热纤维梭菌属(Thermoclostridium)、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SAR324_clade(Marine_group_B);CCA分析表明,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理化性状顺序为:OM>EC>TN>pH>MC。【结论】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价显示,T3处理,即奶牛粪+菌剂0.1%+稻壳粉1%+麦麸1%,为最佳堆肥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军  景峰  李同花  黄金花  谈建鑫  曹晶晶  刘建国  
【目的】以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变化特征,为衡量和评价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影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进行。设秸秆还田模式下5、10、15、20、25和30 a棉田连作小区,无秸秆还田模式下1、5、10和15 a连作小区,共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土壤初始背景值相近。棉花种植品种为"新陆早46号",按"30+60+30"宽窄行距配置,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9.8万株/hm2。全生育期滴灌11次,滴灌总量5 400 m3·hm-2,采用膜下滴灌。共施纯氮4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