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6)
2023(13572)
2022(12090)
2021(11525)
2020(9707)
2019(22269)
2018(22365)
2017(43814)
2016(24003)
2015(26882)
2014(26845)
2013(26355)
2012(24077)
2011(21892)
2010(22077)
2009(20647)
2008(20061)
2007(17481)
2006(15683)
2005(13795)
作者
(69155)
(56830)
(56607)
(53863)
(36319)
(27262)
(25834)
(22322)
(21533)
(20570)
(19190)
(18948)
(17955)
(17943)
(17618)
(17537)
(17227)
(16915)
(16283)
(16270)
(14260)
(14017)
(13686)
(12948)
(12868)
(12752)
(12670)
(12644)
(11418)
(11158)
学科
(89193)
经济(89085)
管理(68479)
(63895)
(52054)
企业(52054)
方法(40977)
数学(35786)
数学方法(35273)
中国(27269)
(26098)
(24483)
业经(19548)
(19391)
(18812)
(18058)
贸易(18049)
地方(17699)
(17576)
农业(16921)
(15405)
银行(15361)
理论(15060)
(14942)
财务(14870)
(14861)
财务管理(14842)
(14687)
(14681)
环境(14399)
机构
学院(336946)
大学(336411)
管理(132429)
(131489)
经济(128320)
理学(114080)
研究(113221)
理学院(112837)
管理学(110838)
管理学院(110234)
中国(84619)
(72113)
科学(69990)
(63388)
(57482)
(53597)
研究所(52001)
中心(50751)
财经(50110)
业大(49752)
(49239)
北京(46151)
(45324)
(44811)
师范(44431)
农业(42142)
(41236)
(40452)
经济学(38186)
财经大学(37020)
基金
项目(224466)
科学(174969)
研究(166116)
基金(160258)
(139141)
国家(137958)
科学基金(117565)
社会(101659)
社会科(96125)
社会科学(96103)
(87935)
基金项目(84795)
自然(76804)
教育(76631)
自然科(74940)
自然科学(74919)
(74573)
自然科学基金(73520)
编号(70136)
资助(66927)
成果(57806)
重点(49905)
(49236)
课题(48207)
(47989)
(46097)
项目编号(43165)
创新(42906)
科研(42738)
教育部(41958)
期刊
(146602)
经济(146602)
研究(103885)
中国(61587)
学报(51404)
(48819)
管理(48320)
科学(47884)
(46116)
教育(39608)
大学(38412)
学学(36061)
农业(34051)
(30846)
金融(30846)
技术(28600)
业经(25607)
经济研究(23707)
财经(23316)
(19804)
问题(19471)
图书(17916)
理论(17218)
(16790)
科技(16102)
实践(15857)
(15857)
技术经济(15834)
现代(15832)
商业(15508)
共检索到496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焕清  
文章以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出生率为解释变量,建立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多元回归模型。将该模型导入到人口发展方程中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不同人口政策下的人口状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如果维持现行政策不变,人口峰值会在2021年达到13.7亿人,人口结构呈快速递减型,"少子老龄化"现象严重;如果取消现行政策,人口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如果适度放松政策,人口峰值会在2045年达到15.2亿人,人口结构会向平衡的自然更替水平发展。适度放松政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建平  欧阳汉  杨阳  
本文继承两区域人口发展模型的人口学仿真思想,鉴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宽松性的讨论和各胎次出生性别比的差异,将依赖于妇女生理和社会习俗的相对固定因素和依赖于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动因素分离开来,建立了多胎次两区域人口发模型,为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人口结构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首先,从人口学意义和历史数据同时说明了本文定义的标准条件生育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利用调研的结果,确定参数。最后,通过本模型系统对几种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放开二胎政策,甚至完全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对乡镇地区的影响很小,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保障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负,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正。基于此,我国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考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政策强化或抵减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杨凡  
文章试图估计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生了多少人。利用1980~2008年世界140多个国家的数据来模拟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经济社会变量与人口变量的相关关系,并据此对中国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进行测算。将测算出来的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和中国实际总和生育率分别代入模型进行人口模拟,比较无计划生育条件下和现实条件下人口增长的不同过程和结果。研究表明:无计划生育条件下,我国2008年生育率水平的预测值大概在2.5左右。1972~2008年间,排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单纯由于计划生育的作用,中国少生了4.58亿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本文阐述了我国近些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计划生育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作用,指出人口学的作用只能使老龄化加剧而不能减缓;提出计划生育并不导致老年人问题的产生;老年人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单纯是一个人口问题;老年人口抚养比不完全等于社会对老年人的抚养负担。因此,解决老年人问题不能从人口学或计划生育政策上寻找出路。试图调整生育政策来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而解决老年人问题是不现实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试图缓解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或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而不是人口老龄化。那么,由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所造成的老年人问题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老年人问题,都必须通过社会发展的途径来解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引言华国锋总理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是打好四个现代化第一个战役,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必须抓好的十项工作之一;并号召全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1985年要达到5‰左右。这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增进整个民族健康与福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竭诚拥护这一关系到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四个现代化早日实现,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子孙万世健康繁衍的伟大决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元祥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应将人口规划纳入调整范围 ,以确认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计划生育本质 ,确立计划生育组织的法律地位。应在强调保护公民在计划生育中的合法权利前提下强调其社会义务。并通过加强和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等促进建立新型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平  
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背景下,现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在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构建新型利益导向政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及兼顾公平等原则。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需要在战略思维、政策理念、价值取向、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转变,与此同时,需要深化利益导向政策的治理体系、加强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协调、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此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利用人口动力系统的人口发展方程,通过对不同方案1972~2000年间人口变动的模拟比较,发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28年间中国累计少出生人口在2.64亿~3.20亿之间,总人口累计少增加2.31亿~2.99亿。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降低的最小贡献为57.88%,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贡献了61.2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总的劳动负担得到减轻,使20世纪末21世纪初迎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机会、人力资源和条件,为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可选择的良好人口环境和初始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新的人口形势下,需要不断创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本文依据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合理配置财权和事权架构;完善公共资金结算平台;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优化公共政策;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加大总量投入和优化投入结构并重;开展人口财政外交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孔繁玲  
人口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决策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汲取历史上人口决策失误的深刻教训,加强软科学研究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着重介绍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在开展软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这些探索将为下一世纪的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新的经验和工作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元祥,陈明立  
本文通过对四种法律构架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环境和实际背景,确认目前制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概述了该法律的核心要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伟锋  吴鹏昆  吴园园  
在宋健人口发展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单独二孩政策对模型控制变量总和生育率β(t)和年龄别生育因子hi(t)的影响后,对我国2011~2050年的人口总数和人口结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单独二孩政策下,人口总数将在2020年达到峰值14.09亿,2050年降为8.97亿;人口结构将依旧呈现明显的"▽"形状。之后,将其与保持原计划生育政策和取消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现在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是合理的,并建议在2025年前后进一步放松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立东  蒋正华  
传统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管理庞大的流动人口,更无法提供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成为政府管理中一个棘手问题。本文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同管理模式,设计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网络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和设计以及软件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欣  苏杨  杨蕊  
授利、造福、方便于民的惠农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出现了普惠性惠农政策在关联影响尤其是利益导向上不利于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根据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从政策过程理论角度分析。未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为此,本文以计划生育为例提出了建立基本国策协调机制的三务路径,并明确在当前形势下,既需要建立以"以和为贵兼顾优先优惠"为特征的基本国策协调机制,也需要计划生育部门与时俱进地调整人口政策的内容、导向和手段,通过有为有位实现三个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