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1)
- 2023(5414)
- 2022(4505)
- 2021(3985)
- 2020(3332)
- 2019(7251)
- 2018(6830)
- 2017(12794)
- 2016(7109)
- 2015(7391)
- 2014(7019)
- 2013(6863)
- 2012(6294)
- 2011(5629)
- 2010(5309)
- 2009(4676)
- 2008(4642)
- 2007(3781)
- 2006(3188)
- 2005(2547)
- 学科
- 济(24826)
- 经济(24796)
- 管理(20119)
- 业(20010)
- 企(15238)
- 企业(15238)
- 方法(12393)
- 数学(11296)
- 数学方法(11229)
- 农(7952)
- 学(7882)
- 财(7255)
- 贸(7022)
- 贸易(7022)
- 易(6870)
- 中国(5982)
- 业经(5780)
- 农业(5668)
- 技术(4895)
- 环境(4679)
- 务(4649)
- 财务(4648)
- 财务管理(4643)
- 企业财务(4439)
- 制(4301)
- 划(3980)
- 产业(3910)
- 出(3808)
- 地方(3721)
- 银(3617)
- 机构
- 大学(101564)
- 学院(100982)
- 济(39362)
- 经济(38744)
- 研究(37278)
- 管理(37188)
- 理学(33600)
- 理学院(33195)
- 管理学(32537)
- 管理学院(32387)
- 农(30453)
- 科学(27793)
- 中国(25508)
- 农业(24895)
- 业大(23800)
- 所(20881)
- 京(20280)
- 研究所(19872)
- 农业大学(16814)
- 中心(16210)
- 财(15619)
- 江(14189)
- 室(13750)
- 院(13454)
- 省(13429)
- 财经(13387)
- 实验(13180)
- 业(13113)
- 实验室(12635)
- 经(12391)
- 基金
- 项目(79757)
- 科学(61178)
- 基金(59055)
- 家(56740)
- 国家(56297)
- 研究(47407)
- 科学基金(46117)
- 自然(33487)
- 自然科(32756)
- 自然科学(32739)
- 自然科学基金(32191)
- 基金项目(32022)
- 省(31561)
- 社会(31201)
- 社会科(29670)
- 社会科学(29660)
- 划(27793)
- 资助(23304)
- 教育(20900)
- 计划(19100)
- 重点(18776)
- 科技(17578)
- 创(17162)
- 发(17011)
- 部(16761)
- 科研(16741)
- 业(16633)
- 创新(16136)
- 编号(15939)
- 农(15145)
共检索到130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仝潇洋 张怡 刘宝林 逄金鑫 寇兴然 邬松恒 邴岐杰 乔勇进
金枪鱼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主要的深海商品食用鱼。为减少其营养流失和品质下降,捕捞后需立即进行冷冻保存。因此,为了提高金枪鱼的食用品质,冷冻金枪鱼的解冻工艺成为影响金枪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的影响,本文从持水性、色泽、质地、抗氧化性、新鲜度和微观结构等方面对三种解冻方式(盐水解冻,ST;冷藏解冻,RT;低压静电场解冻,LV)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有显著影响。ST组可更好地保持金枪鱼肉的持水性(79.878%±3.913%)和新鲜度[(8.750±0.495)mg/100g]。但ST组具有较高的氧化水平和微观结构损伤。RT组在色泽、质地和氧化抑制作用方面显著优于ST组;但RT组解冻损失率高、新鲜度差。相比于其它两种解冻方式,LV组能够更好地保持金枪鱼肉的色泽、质地、新鲜度[(8.367±0.404)mg/100g]和持水性(77.827%±0.215%),并可有效抑制金枪鱼解冻过程中的脂质和蛋白质氧化水平,微观结构损伤最小。综上所述,低压静电场解冻可较好的保持了金枪鱼肉品质。本文为提升冷冻鱼类产品的解冻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金枪鱼 品质特性 解冻 低压静电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舒扬
80年代世界金枪鱼罐头业经历较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美国市场主导地位的下降,而作为市场力量的泰国则迅速掘起。近十年,世界金枪鱼罐头产量约增长83%,主要是泰国生产能力迅速扩展所致。居生产主导地位的美国从1980年占世界总产量的45%下降至80年代的28%,而泰国则从占1%上升至20%。
关键词:
贸易方式 市场主导地位 鱼罐头 十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雷阳 黄天然 黄明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817肉鸡食用品质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鸡胸肉为试验材料,将其置于-20℃冷冻24 h,分别用空气[KQ,(25±1)℃]、流水[LS,(25±1)℃]、超声波[CS,200 W,(25±1)℃]和低温[DW,(4±1)℃]4种方式进行解冻,测定解冻时间、pH值、保水性、色泽、剪切力、水分分布以及肌原纤维蛋白(MP)溶解度、粒径、总巯基含量、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S组解冻时间最短(24.2 min),L~*值最高(53.11),剪切力值最低(17.85 N);LS组解冻、蒸煮和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KQ和DW组,MP溶解度和总巯基含量显著高于KQ和DW组;LS组T_2弛豫时间最短,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最多,α-螺旋含量和内源性荧光光谱强度最高。[结论]流水解冻的鸡胸肉色泽、嫩度和保水性最佳,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和氧化程度小,二级和三级结构稳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留言 任婧楠 秦雨晴 范刚 潘思轶 李正伦 胡兆兴 何祥
为探究解冻方法对秭归脐橙、宜昌蜜桔、椪柑3个品种速冻柑橘果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冰箱解冻、自然解冻、流水解冻、水浴解冻、超声波解冻和微波解冻6种方法对柑橘果肉进行处理,测定了速冻柑橘果肉的解冻时间、汁液流失率、常规品质指标、色泽、硬度、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解冻处理对秭归脐橙、宜昌蜜桔和椪柑果肉品质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P<0.05)。秭归脐橙、宜昌蜜桔、椪柑3个品种微波解冻的时间最短,分别是0.82、0.89、0.81 min;汁液流失率最低,分别是0.25、0.16、0.15%;微波和超声波解冻的常规品质指标保存的较好;微波解冻的色泽影响最小,ΔE分别为8.48、7.52、4.71,且硬度损失率最小,分别降低了36.1%、52.03%和36.48%;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较高,感官方面与新鲜果肉样品最接近。以上结果表明,微波解冻可以在1 min内完成果肉的解冻,相比于其他5种解冻方式,有效减缓果肉颜色变化和硬度损失,较好地保留速冻柑橘果肉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关键词:
柑橘 解冻方法 速冻 品质 风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陈新军 许柳雄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data of bigeye tuna measured from the longlining ground of the Central Atlantic Ocean from Jun.2001 to Oct.2001,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igeye tuna's maturity stages of the gonad,feeding intensity,species composition of prey,sex ratio,fork length distribution,relationships b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柳雄 王敏法 叶旭昌 兰光查
根据沿围网下纲缚扎的10只温度深度计(TDR-2050型)自动记录的23网次有效数据,对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下纲沉降速度、沉降深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网具未达到理论沉降深度,网具中部平均沉降深度为160 m,为最大拉紧高度(311.1 m)的51.4%;(2)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t2+0.3663 t;(3)网具各部位的沉降速度不同,取鱼部最慢,网具中部次之,后网头最快;(4)下纲各部位沉降速度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沉降速度波动幅度随深度增加按"大—小—大"的规则变化;(5)网具中部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3×10–7t2–7×...
关键词:
金枪鱼围网 下纲 沉降深度 沉降速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利明 高攀峰
根据2003年12月16日至2004年6月8日马尔代夫水域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生物学测定数据,应用统计与回归的方法分性别分别对296尾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摄食种类、性别比例、叉长分布、叉长与去鳃去内脏的重量(GWT)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性腺成熟度以Ⅰ、Ⅱ和Ⅴ级为主,Ⅴ级比例最高,占37.50%,其中雄性大眼金枪鱼的性腺成熟度Ⅴ级最多(53.96%),雌性Ⅱ级最多(33.81%)。(2)摄食等级以0、1和2级为主,总计为88.52%。(3)大眼金枪鱼的摄食种类中,头足类(鱿鱼)或杂鱼的出现频率较高,分别占48.36%和24.59%。(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学昉 许柳雄 戴小杰 周成 官文江 田思泉 朱江峰
金枪鱼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s)分为漂流式和锚泊式两种,人工集鱼装置可以吸引热带金枪鱼类和其他中上层鱼类,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数千艘渔船的捕捞作业,大幅提高了捕捞效率和渔获量。但大规模投放的人工集鱼装置被认为会对金枪鱼种群和中上层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生态影响:可能会对金枪鱼的集群、摄食、健康、生长、洄游、死亡等生活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种质衰退;另一方面,兼捕多种硬骨鱼类、鲨鱼、蝠鲼、海龟等非目标鱼种也可能扰动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对于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的评估在不同类型不同海域的研究结果中存在矛盾并无法确定。本文梳理归纳了过去30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胡梦月 曹荣 刘淇 孟凡勇
为科学评价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不同部位肌肉营养与风味特征,对比分析了其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除灰分外,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背部、腹部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70和18.61 g/100 g;背部、腹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34和30.29 g/100 g。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22.07±0.74)和(16.57±0.47) g/100 g,差异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中铎 郭昱嵩 颜云榕 侯刚 范艳波 冯波 卢伙胜 刘楚吾
测定了南海西沙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区(11~12°N,15°N;110~112°E)黄鳍金枪鱼61尾(17尾成鱼、44尾幼鱼)和大眼金枪鱼26尾(22尾成鱼、4尾幼鱼)的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部分序列(D-loop),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群体的同源数据,分析结果:(1)黄鳍金枪鱼与大眼金枪鱼均具极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d>99%),聚类树及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和Snn)表明大眼金枪鱼群体分化程度明显高于黄鳍金枪鱼群体;(2)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南海群体与印度洋群体之间基因流最强(Nm=51.638和261.280 10),其次为太平洋群体(Nm=10.868 8和-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健 刘文俊 王佚兮 王啸 石建高 叶旭昌
利用漂流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方式,于2018年6月—2019年3月对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WCPO,2°03'S~11°17' S,163°14'E~173°35' E)的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进行了取样,对其中886尾进行了繁殖生物学测定。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圆形统计方法,分析个体叉长等生物因素、渔获水深和月度等时空因素对繁殖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雄性和雌性平均叉长分别为132.2(±19.1) cm和125.4(±16.8) cm;取样群体中,雌雄比为0.54(±0.74),且叉长与雌雄比具有负相关关系(r=-0.263, P =0.016),叉长大于140 cm后,雄性占主导;GLM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指数(GSI)与叉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关系(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頔 李智贤 曹珠 程起群 姜朝军
为更好地评判金枪鱼不同等级肌肉的品质差异,满足市场对其分级消费需求,以国内市场流通中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目金枪鱼(T. obesus)两种主要金枪鱼的腹部肌肉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经验质量分级(A、D级)为标准,对其新鲜度、营养、色差、质构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金枪鱼A级的挥发性盐基氮数值(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显著低于D级(P<0.05),A级新鲜度更高。两种金枪鱼不同等级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均含有较高的蛋白质(22.29%~23.77%)。氨基酸组成上,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在12.14~14.44 g·100g-1,占氨基酸总量的38%以上。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和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均在国际规定水平之上。A级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级(P<0.05),黄鳍金枪鱼A级显著高于同等级的大目金枪鱼(P<0.05),为大目金枪鱼的2.39倍。在色差指标上,两种金枪鱼A级与D级的肌肉色差差异显著(P<0.05)。大目金枪鱼A级的肌肉弹性和咀嚼性最高,黄鳍金枪鱼A级肌肉的胶粘性和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粗脂肪、色差、弹性、咀嚼性及TVB-N作为金枪鱼等级划分的重要判定指标,为金枪鱼质量等级的精准划分及产品精深加工利用的分类指导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龙龙 罗鸣 刘洪涛 陈傅晓 韩丽娜
为探究不同规格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差异,实验以野捕的 3种规格黄鳍金枪鱼J1 (4.2±1.2) kg、J2 (22.5±2.5) kg、J3 (50.8±3.9) kg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金枪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 J1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J2、J3组(P<0.05);J2、J3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J1组(P<0.05);J3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J1、J2组(PJ2>J1 (P<0.05);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J1组显著低于J3组(P<0.05)。依据AAS评分,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以CS为评分标准,J1、J2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J3组为苯丙氨酸+酪氨酸。(3)各组共检出25种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含量最高的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7.46%~39.18%。DHA含量J3组显著高于J1、J2组(P<0.05);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J2、J3组显著高于J1组(P<0.05);DHA:EPA比值J1组显著高于J2、J3组(PJ2>J1 (P<0.05);PUFA含量J3组显著高于J1、J2组(P<0.05),J1组钾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J2、J3组(PJ2>J1 (P<0.05);铜含量最大的为J3组,且显著高于J1组(P<0.05)。综合分析,大规格黄鳍金枪鱼具有更好的营养质量,本研究为居民膳食的选择及黄鳍金枪鱼人工营养饲料的配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